歌罷落梅天

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 檻外長江空自流。
正文

爭論《色,戒》

(2007-09-23 11:04:46) 下一個
幾場情欲戲露了些什麽底?

蘋果日報 陶傑
2007-09-23 世界論壇網
http://www.wforum.com/gbindex.html


滿城爭論《色,戒》裏的三場性愛戲,香港的觀眾,比較熱衷觀賞男主角梁朝偉暴露的性器官麵積多少、露骨的動作長幾秒,男女主角是不是“來真的”,在市場學上,這些話題有助於熱炒票房。一個以四十年代上海淪陷時期為背景的故事,這一代中國人不感興趣,在銀幕上,如果梁朝偉的陽具能把一代中國觀眾抽送進中國現代史的黑洞,協助他們恢複這段時期的記憶,那麽不僅男主角沒有白白犧牲,而且編導還功德無量。如果隻對片中的色欲場麵有興趣,不妨以此為缺口,深入探究編導想說什麽。故事講女主角王佳芝,在大學話劇團跟一批愛國學生一起,立誌暗殺上海汪政府的特工頭目易先生。女主角奉命深入虎穴,當易先生的情婦。第一場性愛戲,由於王佳芝沒有性經驗,由一位曾經嫖妓的男同學代勞。這場戲女主角的經驗是冷漠,把自己的初夜成為國家民族的祭品。

第二場性愛戲:王佳芝勾引了易先生,幹柴烈火。這個特務頭子一搞纏上手,沒想到卻施以暴力的性虐待。因為當年的上海,太平洋戰爭已經爆發,美國參戰,汪政府自知朝不保夕,其政府要員,在夾縫中惶惶不可終日。易先生把一腔焦慮和壓抑,化為床上的暴力,這場戲,男主角自後進襲,如“龜”之態,女主角措手不及,對於性的經驗是厭惡。第三場性愛戲,男女交歡,王佳芝抱膝蜷身子,易先生正俯而深探之,成“猿搏”之姿,由於角度刁鑽,王佳芝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色,戒》的情欲場麵,就此開展一場性心理的辯論:女人在性愛中得到了快感,什麽家仇國恨、鋤奸誅惡的大計,通通可以放到一邊。因為任務在身,才與易先生歡好的,是性高潮令王佳芝愛上了易先生,而不是對易先生的愛而產生性高潮。此一意識,在張愛玲的原作中隱藏至深,表達得很隱晦,導演李安把張愛玲的性心理刻劃出來了。《色,戒》的海外版,一刀不剪,原裝推出,三場性愛戲,亮點正在於此。法國人喜歡享樂,法國的觀眾,必能看得會心微笑,中國的觀眾,自陷於道德的深淵。隻怕不但看不出名堂,許多“道德塔利班”分子,難免憤怒吼叫。然而這不是一般的“四級”鏡頭:三場性愛戲,有如陽關三疊,三道門檻,女主角跨過每一道,心境隨之一變,走上一條自毀的不歸之路,愛國的情操,經不起色欲的考驗,一夜高潮,就衝垮了救國鋤奸的大計,《色,戒》表達的就是此一人性的諷刺。“色”不但是色欲,還有大千世界的千般色相,包括易先生送她的粉紅鑽石。“戒”不但是戒律,還有“漢奸”情郎用粉紅鑽石嵌造的一隻戒指。小說這個題目,語妙雙關,隻有張愛玲的幽魂附體,方有如此神來的畫麵。

凡女人從政,都要麵對《色,戒》的兩難。女人是感性的動物,對人事的判斷,鮮有“對錯”之分,多憑“喜歡”或“不喜歡”作別。慈禧太後喜歡李蓮英,不因為李蓮英的“政見”,隻因為這位老太監侍候梳頭的功夫好。慈禧太後厭惡康有為和梁啟超,他們口講的一套治國道理,她一句也聽不進去。當年戊戌維新之所以失敗,譚嗣同與其勸誘袁世凱殺榮祿,硬橋硬馬地政變,不如把李蓮英爭取到自己這一邊,讓李蓮英一麵給太後按摩,一麵在耳邊細說變法的好處。然而一來清朝嚴禁太監幹政,二來康梁等一介讀書人,看不起李蓮英這等奴才,隻有走光緒路線,“六君子”對性心理的無知,落得個魚死網破的悲劇結局。中國人的腦海中有太多禁忌。“存天理,滅人欲”,像《斷背山》之解放同性戀,看了固然搖頭,如《色,戒》之為女性的性自主權請命平反,也一樣繃著一張臉孔,拍桌子不許。張愛玲當年寫了這篇小說,遭保釣分子留美小說家痛批為“歌頌漢奸”,張愛玲女士罕有地反擊,指小說家有刻劃人性弱點的自由,不必凡寫到抗日戰爭必握拳喊口號。刻劃這個時代,不可以隻準出產《黃河大合唱》之類的“主旋律”。人人都“文以載道”,這樣的社會精神生活有何創意和情趣?《色,戒》的性愛戲,一對男女主角翹屁股露毛的纏綿得一片火熱,露骨之中,別有含蓄的大義,不由得令人對張愛玲和李安這對百年中國熱愛自由的創作人致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