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山,山裏有個廟,廟裏有個老和尚,還有個小和尚......

本博客的圖片,文字均為博主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個人資料
正文

多倫多老字號牛排店和意大利咖啡館

(2014-05-05 09:54:18) 下一個




周二是個陰雨連綿的日子,我和kent還是按計劃來到皇後街上這家有著85年悠久曆史的老店 The Tulip Steakhouse (鬱金香牛排店)。

不 是周末又下著雨,店裏客人不多。我和kent一人抱一個相機拍照,服務生好奇的問我們什麽路數?我們就把51網站組織決戰食客,要尋找多倫多老字號美食餐 館,而我們則選中了他們家作為我們介紹的首選。結果菜單遞上去,估計服務生肯定給老板匯報了,老板娘親自過來問到:“你們是不是餓壞了。“  ”我們還好,就是想多拍幾張圖。“ 老板娘樂了:”其實圖片我這裏好多,傳給你們就好了。點那麽多你們倆吃不完的。“ 然後我們就沒要意大利麵。其實圖網上多了去啦,可是我們得上我們親自吃過的呀,不然怎麽評價呢,嘿嘿。

 

 

話說我們點了沙拉,法式洋蔥湯,莎朗牛排,炸魚薯條。

開飯了,走起哈。

先來一小碗偏酸口味的沙拉和四片麵包,那個麵包片的味道不錯,周圈焦脆中間鬆軟,而且已經給抹好了黃油。

沙拉和洋蔥湯。沙拉好大一盤,還好沒有一人要一份。法式烤洋蔥湯上麵覆蓋著酥脆的麵包片和一層厚厚的氣絲。濃鬱的洋蔥黃油香和著氣絲微酸的奶酪味,舀一勺放在嘴裏,濃香軟滑的溫暖在舌尖唇齒間蕩漾開來。瞬間感覺窗外的雨敲打的是別人家的屋簷。

喝完了讓人胃口大開的濃湯,主菜牛排和炸魚上桌了,都好大盤。

先來說說這個炸魚薯條。炸魚就是去骨魚排掛漿下油鍋炸。英國鄰近北海,鱈魚是最通常的選擇,也有用白魚的。魚身上這層殼夠酥夠脆就是高質量的炸魚,所以各家在掛這層漿上都有自己 的講究,當然也是商業秘密了。薯條有別於麥當勞肯德基裏的薯條,要粗壯一些。名字也不一樣哦,不叫french fry 而叫chips ,和那個圓薯片的小食品同名,而英國的chips 則叫crisps 。希望沒有把你饒糊塗哈。

炸魚薯條簡直就是英國標誌性食物。據說在英國任何一個小鎮上,你都可以看到掛著fish&chips招牌的小鋪子。通常這種門臉不大的鋪麵裏麵賣的就是英國最流行的外賣食品炸魚薯條fish&chips。薯 條chipped potato的做法源自法國,在英國北方很流行。炸魚和炸薯條在19世紀60年代有人把這兩者結合起來,從而成為最英國流行的大眾食品。早在1839年英 國小說家狄更斯的作品《霧都孤兒》(Oliver Twist)就提到過倫敦的一家大炸魚店。在奧黛麗赫本主演,肖伯納原作的《窈窕淑女》My Fair Lady中,一位有錢人被誇獎道”在倫敦擁有幾家報社和上千家fish&chips 店,簡直是一個巨大的提款機”。可見炸魚薯條生意之好。

那個炸魚薯條是我點的,以前小說裏讀到過,想象過會是什麽味道?幾年前我女兒看書裏主人公對炸魚薯條那麽一往情深,還專門在我家附近的小飯館裏買來吃。所以我今天要試試這家老字號的味道如何?結果還是很不錯的,比我家門口那家小店的確實技高一籌,魚肉軟嫩,外皮酥脆。

吃炸魚薯條的基本調料是醋和鹽。這個醋應該是英國的特色麥芽醋。除去鹽醋,店家也會根據客人喜好提供包括番茄沙司,蛋黃醬等。鬱金香牛排店的大廚給炸魚配 的是蛋黃醬和自製的酸甜洋蔥絲。Kent 以為是中餐館裏常見的那種酸甜蘿卜絲,興衝衝的來了一叉子,然後很鬱悶得說:是洋蔥眻。

對國人來說,西餐最有代表性的菜式就是牛排了。打眼一看都是一塊牛肉在火上烤得半生不熟的,拿刀切成小塊用叉子紮了送嘴裏。其實一種食物能夠留傳流行那都是有道理的。

同 樣是烤一塊肉 ,廚師的處理是有不同流派的。美國食用牛排的方式粗獷豪邁;意大利的牛排用油煎至表麵成金黃,會灑上白葡萄酒;英國人則習慣於將大塊的牛排叉起來烤;法式 牛排特別注重醬汁的調配;德國人,吃牛排的方式非常奇特,“酸牛肉”光聽名字就夠讓人匪夷所思,而生鮮牛肉則更是需要拿出勇氣嚐試的;在日本,一般燒烤店 中常用的日式照燒烤醬被運用在西式牛排中。

牛排用不同的部位烹製,會有不同的風味和口感。通常服務生會問你要幾成熟,不同的火候口感和味道也不同的哦。

(ps:TENDERLOIN又叫FILLET(菲力牛排)、SIRLOIN(西冷牛排or莎朗牛排)、T-BONE(T骨牛排);他們各有各的特點,菲力牛排 (FILET)也稱牛裏脊,腰內肉,特點是瘦肉較多,高蛋白,低脂肪,比較適合喜歡減肥瘦身,要保持身材女子;西冷牛(SIRLOIN),也叫沙郎牛 排,是外脊肉,牛的後腰肉,含一定肥油,尤其是外延有一圈呈白色的肉筋,上口相比菲力牛排更有韌性、有攪勁,適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T骨牛排(T— BONE),是牛背上的脊骨肉,呈T字型,兩側一邊是菲力,另一邊是西冷,既可以嚐到菲力牛排的鮮嫩又可以感受到西冷牛排的芳香,一舉兩得。)

鬱金香家的牛排性價比真的很好。老板娘介紹她家的牛肉隻用三A的,烤出來的牛排味道火候拿捏的到位,多汁而且鮮嫩。kent吃的讚不絕口,每切一塊就叨叨一句:為什麽每一塊都這麽漂亮。然後就拿著相機不停的給牛肉們做各種擺拍。




 

然後,他終於忍不住抱著相機去人家廚房裏。結果又有意外收獲,發現老板娘居然會說粵語,然後老板娘幹脆坐到我們餐桌旁聊起來。原來這個店是從爺爺手裏一直傳下來的。那邊有個二十多歲的姑娘,從在嬰兒車裏的時候就跟著父母來這家店裏吃飯,現在依然是這家飯店的忠實客人。

果然是夠老夠好吃,值得推薦的一家老餐館。(地址:1606 Queen St E )

因為聊得開心,炸魚和沙拉都沒有收錢。kent的公關才能真是讓我仰視。

至此我們的美食之旅還沒有結束哦。

當時我是想去一個朋友家開的意大利餐館的,他說他家太小,給我推薦了一家小意大利區很有名氣的咖啡冰激淋店。所以我們的餐後甜點就定在了位於712 College St 的 Sicilian Sidewalk Cafe ,一個有著50多年曆史的咖啡館。

因 為陰雨的天氣,店裏冷冷清清。我倆一人點了一杯咖啡。我的拿鐵被放了糖,忘記說不要糖的,放了糖的咖啡在我就基本上沒辦法喝了。而kent覺得他那杯卡布 奇諾上麵的可可粉太苦了。也許我倆應該煥換的哈。還要了一個可麗餅卷冰激淩,裏麵的冰激淩奶味濃鬱,可是外麵的皮子真的有點咬不動的感覺,也許是不夠新 鮮?說起來這個可麗餅和咱們家自己攤的蛋餅有點像,隻是可麗餅用牛奶攪麵糊,然後用黃油煎。不同的店味道厚薄有點差別,但是隻要是新鮮出爐的應該不會像牛 皮紙一樣這麽難咬的啊。




 

店裏麵好多獎狀啥的,這麽有名氣又開了這麽多年的老店。做出來的可麗餅這個樣子,不太對呀。我希望隻是我們去的時間不對,點了錯誤的東西。

 




這是我參加51組織的決戰食客的作業。

胖子有一天在51網看到決戰食客的報名通知,鼓勵我去參加。我這麽低調靦腆的人怎麽好意思去拋頭露麵,所以一直哼哼哈哈的。我閨女很仗義的說:“麻麻,我陪你去嗎”。然後,下午就給我發微信:我已報名。這麽給力,好吧,一閉眼一按鍵,我也報名吧。 太神速了,轉天就收到參賽通知。隔天就開始比賽了。原來我倆搭的是末班車。 通知的是周日早九點至下午三點。因為要錄像,總得收拾一下吧。我倆早上七點起床,最鬱悶的是趕上改夏時製,活活又少睡了一個小時。反正把我家靚靚忙壞了,不光收拾自己還要負責給麻麻畫皮描眉。最後其實到六點才結束,算起來溜溜的折騰了一天。娛樂大眾真心不容易呀。


活動頁麵鏈接  http://kb.51.ca/pk/

 

^@^


謝謝瀏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煙花聚 回複 悄悄話 嗬嗬,星期天剛剛帶小朋友們去的Downtown Toronto一日遊,早知道的話也可以去這家牛排店享受一下了。果斷收藏,下次一定去試試看,謝謝推薦哦!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