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山,山裏有個廟,廟裏有個老和尚,還有個小和尚......

本博客的圖片,文字均為博主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個人資料
正文

荒腔走板

(2013-05-21 09:37:56) 下一個

一代宗師開場的打鬥伴著飛揚的水花鏤空的鐵門,夜色裏人影武動鏗鏗鏘鏘,聲光色影煞是引人駐足奪人耳目。去看李安的電影,會有各種不同的故事,不同的講述方法,沒有看之前你不大能想象會是什麽樣的呈現。而去看王家衛的電影,總會是一場視覺和聽覺的盛宴,故事變成無足輕重。在這個太多故事太多傳奇太多拍案驚奇的世界,浸淫於一個純粹的光影世界,完完全全的放空自己,在我看來是一段多麽奢侈的沉迷時光。花樣年華2046,故事似乎沒有什麽特別,但是裏麵的某個畫麵某段音樂卻會那麽清晰地浮現。

王家衛總是一副墨鏡示人。據說,他是有意為之。這樣他在現實生活中,不戴墨鏡以本來麵目示人的時候,反而不會引人注意。想別的名人破帽遮顏墨鏡蓋臉欲蓋彌彰狼狽踟躕街頭的時候,人王家衛自由自在優哉遊哉的在人群中隨意溜達,該是怎樣的快意隨性。據此也可看出王家衛不同於常人的思維方式。雖然上這位大導演的戲,拍了半天可能最後剪輯的時候剩不下幾個鏡頭,演員們還是非常願意上他的戲,因為他能把演員極致的美挖掘出來。

還有就是王家衛拍電影沒有完整的劇本。不到最後剪輯完成誰也不清楚會是怎樣的演繹。這讓我聯想到那部解構紐約。戲劇導演凱頓在一團糟的生活裏開始一部龐大的戲劇創作以拯救自己,結果他在自己導演的劇目的糾纏膨脹中,徹底迷失,無法繼續,最後由片場一清潔工自告奮勇繼續導演已經混亂不堪的劇目,劇終人散,導演自己也在一片廢墟中死去。

整部電影一直穿插著話劇舞台的布景,主人公在戲劇與現實之間遊走。生活的混亂和劇目的艱澀糾結成一團亂麻,最後一同毀滅。是一場悲劇嗎?到更有終於結束的快感。

同時看了新版的的安娜卡利尼娜。也用了舞台布景的拍攝 。現在的舞美服飾真是精致細膩,那一場風花雪月,花花公子風情美少婦的纏綿癡情,被襯托得美輪美奐,淒淒慘慘的結局更顯的悲涼可憐。

舞台劇很能表現一種儀式感,大幕拉開,另一場活色生香的生活秀在上演。看客隨著裏麵的人忽喜忽悲,似乎自己是不存在的。時不時的找時間忘記自己倒也不錯。

上幾張片片 ,你們覺得是哪裏?

dsc_5100_副本_0_1_fused_副本.jpg

dsc_5118_副本_0_00_fused_副本.jpg

dsc_5113_副本_1_2_fused_副本.jpg

.

^&^


.

謝謝瀏覽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