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義專欄

放下是灑脫, 提起是勇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山楂樹之戀》的三處硬傷(1574讀者)

(2010-09-30 13:27:33) 下一個

我看到電影《山楂樹之戀》的三處硬傷(有圖有真相)

(2010年10月3日“海外原創”版讀者數1574)

* 此評論實屬不參考其他影評的急就篇、一個普通觀眾的觀後感,敬請各位網友發表或附和,或反對,或另有高見之言論。

昨晚才從錄像帶店購到張導拍的電影《山楂樹之戀》,仔細看了看,發現有非常明顯的三處硬傷,現羅列如下——

其一,頑固地認為女一號周冬雨的外貌、表演有問題。當時看海報和片花就覺得張藝謀這次可能犯了個曆史性的大錯誤,啟用周冬雨會是他的滑鐵盧,現在看過影片更確認了這一觀點。或許張藝謀認為,文革年代的營養匱缺,家庭環境惡劣,就要選用周冬雨這種孱弱瘦小、略帶憂鬱眼神的人來飾演靜秋,並且還能讓人心生愛憐。但擇用周冬雨帶來的負麵作用太明顯了,一是與“山楂迷”眼中前突後凸,身材豐滿的靜秋相差甚遠(這和李少紅拍攝《紅樓夢》 搞“黛肥釵瘦”讓觀眾大跌眼鏡是一樣的);二是 周冬雨的外貌造型在該片中確實是非唯美的,表演技巧也很糗。

清純不等於青澀。周冬雨的表演非常幼稚青澀,臉部表情僵硬,好幾場關鍵戲都沒演好,我們當然不應苛求這位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女演員,主要責任當屬張藝謀,是他沒選好人,沒導好戲。比如,河邊亭子談戀愛那場戲,周冬雨眼皮腫腫,雙眸空洞、乏味,不出彩;又比如她和老三在河裏遊泳那場戲,遊完了坐著聊天,這可是全劇感情深化的高潮點啊,你看他倆都在幹嘛呢,女的口囁舌結,男的竟睡過去了,一場好戲就這樣草草了結了;再比如,周冬雨笑起來,有時連白白的牙幫都會露出來,似乎有點野草莓的味兒,但細裏一尋思,那不是很誰誰有點像了嗎?嘿,不就是孫紅雷的笑模樣嘛(這句話有點損,但請大家一定留意觀看),這如何與當時演《我的父親母親》章子怡的嫣然倩笑相比啊;再說到最後的哭,我兩次看到周冬雨移唇歪嘴的哭相,覺得表現力非常有限,我妻說這哪像哭啊,好像在笑,這如何與同期上映的《唐山大地震》徐帆的哭技相比嗬?

其二,一再地覺得該片的節奏太慢了。看《山楂樹之戀》時,妻幾次在旁邊說,不看了不看了,這也太慢了,還說,要不是衝著張藝謀,我才不要看這種片子呢,我說別吵吵,靜下心來,好好欣賞張大師的作品吧。但是,耐著性子看完片子,確實覺得該片一律的平鋪直敘,沒有意外驚喜和突發的波瀾, 起伏張弛不得法,節奏是太慢了些。 譬如,影片中我們看到老三到靜秋家被其母撞到,老人家克了一頓老三,老三說那好吧,讓我最後包一次靜秋灼傷的腳吧,這時候,母親用木頭敲打信封(他們靠做手工賺點外快)的篤篤聲一直在空空的回響,我想導演是要讓男女主角好好演這場讓人唏噓的情感戲吧,結果怎麽樣呢,他倆並沒演出什麽來,觀眾就覺得影速太慢了,浪費的鏡頭太多了;再比如,原著中靜秋和老三同床共眠那一幕,重病在身的老三拿來紙筆,描摹了靜秋美妙無比的乳胸做紀念(雖然這裏明顯地模仿了電影《鐵達尼可號》的典型畫麵),現在電影裏當然不能有啦,新出現的床榻戲非常突兀:觀眾先是看到白床單裏老三明顯地在摸索靜秋的下體,突然被她一把拽住了,畫麵停格、延宕,老三莫名其妙的說了一些話,還問靜秋“你聽明白了嗎 ? ”整場戲沒有跌宕起伏的層次感,更沒有《紅高粱》、《老井》那些個富有爆發力和戲劇張力的轟轟烈烈、驚心動魄的情愛鏡頭,真不過癮啊。

其三,台詞對白索然寡味、僵硬無趣。看過原著的人都會發現小說中那些個幽默詼諧的“艾米腔”在電影中蕩然無存了。老三送鋼筆給靜秋的那場戲是他倆初戀的重頭戲,裏頭的對白教條機械。河邊小亭子談戀愛那幕戲,老三所說“我不是出爾反爾的人”,清湯掛麵,了無情趣,也並不像那個年代的人說的,聽起來很不順耳。我們知道,小說的敘述語言的韻味在轉換成電影時會中會不可避免的大量流失,它們本來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樣式,那怎麽辦呢,我期望張導的下一部原著改編作品會好一些。

《三楂樹之戀》的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此不贅言了,請看客自己品味吧!

* 其實,不瞞你說,我倒是喜歡看張導的《三槍拍案驚奇》的,這部借用好萊塢故事情節拍攝的影片非常另類,那些個黑色幽默或冷幽默、插科打諢氛圍裏演繹的黃土地的血色黃昏,以及苦橄欖似的晦澀之愛嗬 …… 或許,出身大西北的張導被天生的局限困囿了,他拍不好南方作者寫的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