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是包產到戶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嗎?

(2014-09-30 10:04:10) 下一個
     有不少人說改開分地的包產到戶使中國解決了吃飯問題,這樣說的人要麽不了解農村情況,要麽就是別有用心地胡說。在改開分地的時候,我們老家已經根本不存在吃飯的問題了,吃飽飯已經是非常正常了。網上還有很多人動不動侮蔑農村人在集體的時候出工不出力,真不知道他們是真的不知道農村情況,還是假裝不知道而故意歪曲農村和農民。而樸實的農民們從來沒有出來辯護過,於是這些以訛傳訛的謬論得以不斷地到處散播。我從小在集體時代的農村長大,我覺得有必要替集體時代的農民們和農業說幾句話。
     農業包括種植業和養殖業,農民除了種地,就是養雞養豬馬牛羊鴨,網上居然有很多不了解農村情況的人說農村在集體的時候不準發展養殖業,真是太可笑了。農村沒有養殖業,城市裏的人吃的那些肉蛋從哪裏來的?這幾乎是不用腦子想就能知道的基本常識,到了有些人那裏居然成了天方夜譚。
我覺得中國的農民們是中國最善良,最吃苦耐勞,勤勞而又忍辱負重的一批人,正是他們天天老老實實地臉朝黃土背朝天,一滴汗珠摔八瓣在農田裏辛苦地勞作,才使中華民族得以延續下來。鋤禾日當午的詩裏對農活的描述其實是比較輕鬆的勞動,因為沒有嚴格的時間限製,而且不用一直彎著腰。真正辛苦的是種和收,特別是小麥收割。因為要趁天氣好,還要趕農時,稍微一疏忽,就有可能導致麥子收不回來,或收回來沒辦法及時打下來而造成發芽或發黴,或者耽誤了一季的秋季作物;而且割麥子的時候還要彎著腰。
     仔細研究農村的情況,就會發現,中國農村的基本狀況在幾千年來,農業生產的方式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農民們一直是處於半饑餓狀態。農村的耕作方法是非常原始的,耕地,耩地基本上靠牛或馬來拉,效率非常低,速度非常慢,老牛拉破車大家應該想象得到是什麽樣子。搬運東西,基本上都是靠肩挑背扛,所以說農村人也是非常辛苦的。從農村的種植的糧食結構和品種來看,過去的種植業在夏季主要是小麥,大麥,蕎麥,小麥磨的白麵粉雖然好吃,但產量低,碰到幹旱或澇,幾乎顆粒無收,解放前大概一畝地能產100-200斤就非常好了;而大麥和蕎麥產量雖然低,大概畝產100斤左右,但因為它們耐旱耐澇,在農村灌溉設施得到普及之前,是農村夏季的主要作物,雖然很不好吃,但比高梁,玉米,紅薯幹等窩窩頭要好些。我在小的時候,偶爾可以看到種的蕎麥,而大麥還有不少。秋季作物以穀子,高梁,紅薯,玉米為主。穀子和高梁主要也是耐旱耐澇而被種了幾千年,畝產大概也就是100斤左右。高梁杆還是編席子和席子下麵鋪的簸(不知道怎麽寫,音如此)。由此可見,這麽低的產量,要讓那些沒有土地的農民們吃飽飯幾乎是不可能的。這種狀況幾千年來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一有天災,就會引起農民起義是非常正常的。即使如康乾盛世,農村的情況也沒有看到有明顯改善。
     隻有到了解放後,農民們在政府的組織下,在中國首次實行集體所有製,將有限的土地,牲口,勞動力資源整合起來,使農民們團結起來,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再加上政府對農業生產的引導,使得農業生產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農民們才得以過上好日子。農業生產的產量得以提高的根本原因是農業機械化,化肥的使用,雜交種子的應用和灌溉設施的完善。解放後,政府在這些方麵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同時,政府在提高農民的文化程度,培養新一代農民方麵,也做了巨大的工作,終於使得農業生產得到迅猛發展。
     到改開分地的時候,機械化正在穩步實施,大隊有大拖拉機,生產隊有手扶拖拉機,機器或電動粉碎機,鍘草機,澆水有電動抽水機,使農業生產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農民們也輕鬆了很多。比如耕地,牛或馬耕地深度大概半尺不到,而大拖拉機能夠耕1.5尺以上,大拖拉機耕地後,很多農民們都說那幾年的農業增產是因為大拖拉機的深耕。比如磨麵,在大決戰的電影的開頭,大家都看到過毛澤東推磨盤的鏡頭。我們老家過去也是用這種磨盤磨麵的,後來用石頭磨,比磨盤好多了,用了很多年,到改開的時候,我們的小麥有麵粉廠,雜糧也用上了電動粉碎機了。
     化肥正在逐步使用,我們縣解放後建了一個化肥廠,我們稱為一化,主要生產碳銨,1976年又建了第二個化肥廠,我們稱為二化,主要生產磷肥。尿素好像是進口的。集體的時候,化肥都是逐級分配分到生產隊的。分地後我記得有一年暑假到鄉裏去買化肥,很多人從早上8點,等了一天到下午4點多,化肥才運來,結果交錢開票的時候人實在太多,又沒有人維持秩序,也沒有人排隊,那個擁擠啊,實在無法形容。我等了一天,居然沒有買到化肥,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
農田裏的灌溉設施基本上已經完成,每幾十畝地就有一個30-40米深的機井,基本上能夠保證旱澇保收。過去農田裏的井都是人工挖的,一般就是5-6米,超過7米就很難挖了。
     農村的種植結構也發生了巨大的,根本性的改變,夏季主要作物是小麥和油菜,秋季主要是紅薯,玉米,棉花,煙葉。大麥,蕎麥,穀子已經完全絕跡了。偶爾有一些高梁。1980年前後,小麥和玉米都已經是雜交種子了,小麥的產量已經達到畝產500-600斤,玉米600斤左右,而且產量正在逐步提高。
     記得小麥的分配方案是每個生產隊交完公糧,剩下來的根據產量和人口,決定每個人分多少,然後再根據工分決定每家分多少,方案訂下來之後,要報到大隊批準。好像有工分糧,有基本口糧。我們生產隊當時大概每個人每年能夠分到320斤小麥;我們村最好的一個生產隊每人能夠分到360斤。秋季作物全部分配給大家。紅薯因為產量高,畝產大概達到好幾千斤,大概秋季一半的地種的是紅薯,除了蒸紅薯吃,大部分紅薯是曬成紅薯幹,儲存起來,就作為全年的主要糧食,另外紅薯幹還可以磨成澱粉,做粉條。每家都有紅薯窖,冬天的時候挑一些好的,沒有碰爛的紅薯放到窖裏過冬,一直能夠吃到第二年的3-4月份。雜交玉米正在推廣,生產隊裏的一個初中畢業生作為玉米技術員,指導大家生產種子,種植玉米。玉米自己吃一部分,大部分是賣掉或當豬或雞飼料。
     政府是非常支持養殖業的,特別是養豬,好像有什麽飼料補貼,建豬圈是生產隊給建的。我們大隊有豬場,我們生產隊也有一個豬場,每年過年時殺豬分肉是我們最高興的事。
     生產隊有菜園,大概每2-3天會分一次菜,有兩個老頭管菜園,經常有一些老太太們幫忙去拔草,剔苗。
     大隊裏建了一個麵粉廠,因為有很多麩皮,就又建了一個養豬場,那是我們第一次見到那麽多那麽大的長白豬,全身白裏透紅,非常好看。麵粉廠好像效益特別好,換麵粉的人經常排隊排400-500米。因為有了資金,就又建了一個肥皂廠,一個卷煙廠,一個魚塘。肥皂廠大概生產了第一批產品,好像賣到了貴州;卷煙廠大概正在調試,我們見過設備。魚塘建成後,不知道從哪裏買了一些種子魚,大概30-40斤重,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那麽大的魚,真是開了眼界。好像大魚產籽後孵化出魚苗,他們主要賣魚苗。到改開分地的之後,這些工廠就不了了之了。隻有一個麵粉廠承包給了私人,在1985年前後據說一年交給大隊十萬,那在當時當地也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數目。那個承包人掙了很多錢,後來又在旁邊建了一個麵粉廠。
     農村在解放前一直是落後的,貧窮的,因為很多人沒有文化,甚至還是愚昧的。即使解放後,雖然政府舉辦了識字班,這種情況也需要很多年才能夠得到改善。一直到70年前後,很多人都上學了,農村的文盲才大幅度降低。所以在1970年前,知識青年到農村去對於改善農村的知識貧乏,愚昧落後還是發揮了很大作用的。
     我認為,當時集體的時候,農村最合理的地方是每個人都可以根據你的能力大小,發揮你的作用,也就是說,能力大的發揮大的作用,能力小的發揮小的作用,大家結合起來,形成一種合力,使農業生產穩步發展。就像一個汽車一樣,有各種各樣的零件,大家整合起來,就使汽車能夠運轉起來。身體好的就幹一些重體力活,如上河工,收割莊稼,打場,垛麥秸垛;喜歡機械的就開手扶拖拉機,或到大隊的麵粉廠;腦子靈活但沒有文化的趕馬車;比較有責任心的人喂牛或馬;有點文化的就幹些技術活,如炕煙葉,負責棉花育種;年齡大,身體差的管菜園,或幹一些輕的體力活。就連我們這些小孩也可以拔草,撿麥穗,翻紅薯藤等。當然工分是不一樣的,好像最高的壯勞力是12分,早上是2分,上午下午各5分。而我們小孩大概一天是3分,就是上午下午各1.5分。所以,當時不管什麽樣的人都可以發揮自己的作用,不至於有些人家因為沒有壯勞動力而吃不上飯。
     1980分地到1990年的10年,農民們等於吃了二遍苦,受了二茬罪。因為所有的生產工具全部都分了或賣了。沒有了農業機械,即使家裏有壯勞動力,種地也是非常辛苦的,而如果家裏沒有壯勞動力,那就更加辛苦了。就好比是在改開分地前,每個人隻要付出80%的勞動量就可以了;而改開分地以後,家裏有壯勞動力的要花120%的勞動量,沒有壯勞動力的要花150%的勞動量才能完成生產。當然,農民們的勞動從來都是辛苦的,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爺們不會去關心他們的辛苦;而農民們吃慣了苦,也不會像那些右派們或假右派們那樣搞出來一個傷痕文學。
     我上麵已經說了,改開分地的時候,每個人每年可以分到300來斤小麥,加上秋季作物,雖然不能天天吃白麵饅頭,但已經根本就不存在吃飯問題了。所以說包產到戶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其實完全是個十足的偽命題。實事求是地說,中國幾千年來都沒有完全解決吃飯問題。中國解決吃飯的根本原因是毛澤東時代的農業集體所有製,和毛澤東時代的機械化,雜交種子,灌溉普及和化肥的使用。機械化如果不是改開分地,至少提前10年實現;網上查了一下,中國開始進行雜交育種研究的時間大概1960年前後,大家應該知道這需要很多年艱辛的努力才能取得成果。雜交玉米,雜交小麥種子在1978年已經很普及了,大概有十幾個品種,每次播種的時候就發下來一張表,讓生產隊選擇;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也是研究了幾十年,在1978年左右才開始發揮作用的,和改開分地沒有絲毫關係。化肥在當時更是得到了廣泛使用,就拿我們縣來說,到現在還是隻有那兩個化肥廠,隻是現在都是私人的了。小麥和玉米產量大概在1995年左右達到1000斤左右,到現在20多年過去了,產量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改開分地之前,我們老家不僅農業生產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我們大隊在發展鄉鎮企業方麵也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如果不是改開分地,我們大隊肯定會有幾個工廠,很有可能走南街村的道路,農民們肯定會過的更好。
     所以我說改開分地是中國農業發展過程中的一次倒退,和中國解決吃飯問題沒有絲毫關係。
     我覺得,在中國曆史上,農民們最幸福的時代應該是在1970到1980年的分地之前和現在的大約十的年時間(大概2005年左右開始)。因為1980年的時候,農業機械化已經普及,農活已經輕鬆了很多;糧食在曆史上第一次足夠吃了;鄉鎮企業在穩步發展。農民們自從2005年以來,日子過的越來越好,可以說現在是農民們的第二個最幸福的時期。這還是因為農業機械化的使用,種地相對來說變得比較輕鬆;另外,因為農民們過去在農田裏一直從事繁重辛苦的體力勞動,城市工廠裏的工作對農民來說太輕鬆了;農民們吃苦耐勞,忍辱負重的精神也是城裏人無法相比的;特別是農民們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文化教育,在和城裏人競爭時,占有明顯優勢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不是因為改開分地,農民們現在的狀況大概在1990到1995年就能實現,很多企業不是私人企業,而會是鄉鎮企業。
   其實中國的養殖業是在改開後得到了突破性的發展,因為養殖技術要求比較高,從科學養殖的概念到飼料到品種幾乎全是引進的,但前提是規模化和科學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icegene 回複 悄悄話 大概90or91年我們在北京平穀下鄉,好像讓大學生獻計獻策一類的活動,情況如你描述,平原,人均地很少,大型農具閑置,最後我們建議就是合作規模化經營。你的文章竟讓我想起自己也種過地。
speedingticket 回複 悄悄話 一切事物都有其正麵意義和負麵影響,包產到戶也不例外。
包產到戶是典型的小農經濟,更適合山區等不利於大規模機械化作業的地區。而1978年很多平原地區的大規模機械化作業已經開始,當時農業機械的發展也非常迅猛,包產到戶一刀切,對平原地區生產力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其負麵影響如下:
1、生產力低下。美國農民的生產力是中國的58倍,原因是機械化農業。78年的時候,平原地區很多農村已經機械化了,從深耕、有機肥到脫粒全部機械化,此時生產力與農民的積極性沒有任何關係,同時,機械化深耕對土壤的持續改善有很大的好處,而包產到戶後,人均土地很少,農業機械都退休了,深耕沒有了,土壤每年都在鹽堿化、惡化。中國城市化過程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與此有很大關係。另外,1978-1985的生產力提高更多的是因為化肥和農藥的大量使用,以及農業科技、種子技術的進步,而不是單個農民的積極性。清朝的時候也是私有化,產量隻有100斤,現在1000斤,是靠積極性?東北有一些真正東北大米的生產基地,畝產依然很低。
2、土壤惡化。第一條中已經說到了,沒有了機械化深耕,不用有機肥,主要靠化肥、農藥保持產量,土壤持續惡化,這個惡性循環的終點也許就在眼前。
3、農業機械發展倒退。包產到戶以後,對大型農業機械的需求接近於0,中國農業機械的發展出現了大滑坡。
4、有毒農產品。為一己私利,大量使用各種方式增加產量,自己種出來的東西自己都不敢吃。
5、產量失衡。 沒有一個全國的統籌安排,每個農民自己組織生產,出現了很多2分錢都賣不掉的蔬菜,大量爛在地裏。 出現了幾十塊錢的大蒜等等。
總結: 決策不能一刀切,需要經過反複論證,哪些地方適合包產到戶,哪些地方不適合。包產到戶造成的各種問題,還需要我們不斷的去總結。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