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鄧小平的農業政策

(2014-08-11 09:58:41) 下一個

     雖然中國政府一直高調宣揚鄧小平,把很多不是他的功勞安在他的頭上,把很多他的錯誤安在別人頭上,但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無論怎樣人為地拔高鄧小平的曆史地位,恐怕都是徒勞的。看看國內國外對於最近放映的鄧小平的電視劇評論,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當前,國內收緊了對網絡的控製,雖然大家不能罵鄧小平,但是人們可以歌頌毛澤東,所以對於這個電視劇的評價,全成了對毛澤東的懷念和稱頌。

     鄧小平上台後,很多人說是把毛澤東修建的金光大道給拆了,然後把大家拉回來,不走橋,而是跳到河裏,摸著石頭過河。我覺得這個話挺有道理。特別是對農村的影響,更加明顯。他的政策對國家的影響大家都看的很清楚了;對於城市裏的企業影響,很多人也都描述過,我這裏主要說說他當年改開對農村的影響。

    我的老家在改開前應該和全國大多數農村一樣,正在穩步邁向農業機械化。大隊裏有兩台75匹大拖拉機用於耕地;另外,大隊還建了一個麵粉廠,養豬場,魚塘,正在籌建肥皂廠。我們大隊每個生產隊情況都差不多。就拿我們生產隊來說,一共有30多戶,170多口人。由過去的隻有2-3頭牛馬,發展到改開時的有212匹手扶拖拉機,10多頭牛,10多匹馬或驢子。養牛養馬各有一個飼養員。這兩個飼養員都是生產隊裏有飼養經驗,又德高望重,值得信賴的人。牛棚或馬棚是大家飯後業餘聚會的場所。使用牛或馬的也是固定的人,因為都是技術活,工分和壯勞力一樣。特別是趕馬車的技術要求尤其高,因為一輛馬車有3匹馬拉,要讓他們協調好很不容易,特別是一些窄路,轉彎和下雨天,更加困難。青鬆嶺電影大家都看過,應該知道車把式的重要性。大拖拉機隻能在大塊的田裏耕地,地的兩頭它沒法耕,於是就用手扶拖拉機或牛或馬來耕。播種,運輸肥料,收獲莊稼也是靠手扶拖拉機或牛或馬來進行。人員分工由生產隊隊長來安排,年輕的勞動力幹重活,工分當然高一些;年老的年少的幹輕活,工分低些。大家各盡所能,各盡其力參加勞動。網上很多攻擊公社書記的,大隊書記的文章,可有誰看到攻擊生產隊長的?說明生產隊長的安排還是比較合理的。如果不合理,生產隊的社員也不同意。

     解放後,由於化肥的使用,糧食雜交品種的推廣,及灌溉的普及,生產隊裏不僅糧食產量得到大幅提高,作物種植的種類也得到了大幅改進。過去雖然小麥是夏糧的主要品種,但秋季一直把種蕎麥,穀子,高梁等作為主要品種,產量又低又難吃,但是,這些作物耐旱,也耐澇,是農村可能幾千年的老傳統。到改開的時候,我們那裏的主要作物夏季以小麥油菜為主,秋季以紅薯,玉米,大豆,棉花,煙葉為主了。因為種植的是雜交玉米,需要有技術員指導,我們生產隊裏的一個初中畢業生經過培訓,擔任了玉米技術員。而棉花技術員和煙葉技術員則是外地請來的。每塊地每年種什麽,都是由生產隊裏的五大員(隊長,會計,記工員,婦女隊長,民兵連長,貧農代表)開會商量後報大隊批準。那個貧農代表可不是擺設,一般是由隊裏德高望重的老人擔任,其他那些領導都是年輕人,很多事情都是聽貧農代表的。每年的小麥分配則是由大隊統一規定,根據每個生產隊的產量和人口來定;秋季的分配則是由各個生產隊自己確定。當時小麥的產量已經達到400-600斤,玉米也達到600斤左右。

     水利設施的建設基本完成,每幾十畝地一個機井,由小型水渠進行灌溉。同時在容易澇的地塊兩頭挖了河溝,以利排水。這些河溝都是冬天農閑時完成的,我們稱為上河工。

     改開後,大隊的大拖拉機賣了,生產隊的手扶拖拉機也賣了,牲口賣了一些,剩餘的分了,我記得我們家和一個鄰居分了一匹馬,在鄰居家養,後來鄰居嫌太麻煩也給賣了。麵粉廠一直效益非常好,被承包給了私人,過了很多年後,因為設備老化,承包的人在旁邊又建了個麵粉廠,老廠就交給了大隊,可能除了房子還在,設備都不能用了。公社改為鄉,更為可笑的是大隊改成了村,我們大隊過去叫孫張莊大隊,因為學校在孫張莊村。現在改為孫張莊村,所以一個村有兩個意思,要說清楚,必須說明是行政村或自然村。

     改開前大隊裏有一個診所,裏麵有兩個是兩個村裏的家裏祖傳的老中醫,一個是大隊培養的赤腳醫生,但醫術是赤腳醫生的水平高,每次看病隻收掛號費5分錢,到鄉醫院也是5分錢,其他的檢查,藥都是不要錢。改開後大隊診所散了,每個醫生回到家自己開了診所,雖然都是鄉裏鄉親,但費用增加了很多。到鄉裏或縣裏看病費用更高,很多得了癌症的病人就在家等死,不過農村人把生老病死看的很開,從來沒有什麽人抱怨什麽不公平,不合理。後來老中醫把診所傳給了兒子,赤腳醫生把診所給了弟弟。最近幾年聽說村裏要把診所合並,但因為其中有利益糾紛,合了好幾次,都因為矛盾,最後又分開了。

    改開分地的時候,因為我們生產隊的幾塊地遠近,肥沃程度等都不一樣,為了減少矛盾,每塊地都按30來戶分。結果本來好好的良田,每塊地的中間隔開了很多小路(界河),浪費了很多耕地。馬牛耕地都需要兩個以上,就需要幾家配合或聯合,但因為農作物都是有季節性的,誰家的地耕的晚了就會有意見,特別是有時候下雨,耽誤了播種,就產生了很多矛盾。有的沒有牲口的隻好用人拉耕地,播種。正常的天氣還好,如果碰到旱災就麻煩了,自從趙紫陽上台後,我們那裏每年夏天都嚴重幹旱。有的有灌溉設備,有的沒有,隻能從親戚那裏借來用,幾十畝地就一個機井,大家都要澆水,輪不過來就打架,我就經曆了好幾次因為澆水打架。沒有或借不來灌溉設備的,隻好花錢請人打個壓井澆地,幾天澆不了一畝地,但總比不澆好,反正沒人管你,收一顆莊稼比不收強。過去一個人隻要把一個行業做好就行,現在一個人什麽都要會做。真正受苦的是家裏沒有壯勞動力的,所以農村人無論如何都要生個兒子,不僅僅是傳宗接代的需要,而是為了勞動和不受人欺負。

     當時年齡小,不覺得怎樣,現在看看改開的政策完全是開曆史的倒車,至少使農業生產倒退了10-20年,真正是讓人們吃二遍苦,受二茬罪。可是沒有人替農民說話,沒有人寫文章替農民申冤,農民當時的這些苦惱和困難網上有幾個人知道?

     當然了,最近幾年農村人過的挺好的,一個是不交農業稅了,每畝地還補貼錢,農村的老人們都說胡錦濤幹的不錯,第二是醫療保險做的還好,第三是各種小農機械的發明,讓種地輕鬆了許多,第四是大家都認識到分地的壞處,所以地就集中了起來,就是一戶就一塊地,所有的地都集中在一起,便於機械化,第五,農村人向來不怕吃苦,這幾年城市裏的工作機會讓農村人得以大顯身手。現在小麥的產量大概1000斤左右,玉米也大概1000斤左右,保持了很多年都沒有太大變化。糧食產量的提高都是因為機械化,化肥和雜交種子的應用,和包產到戶沒有絲毫關係,如果說有關係,那隻能說是負相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speedingticket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河邊兒' 的評論 :
多謝誇獎。
河邊兒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好,現在農村沒多少人幹活了,孩子少了,慢慢地工廠招工越來越難。
speedingticket 回複 悄悄話 其他行業對農村的支持非常有限,有沒有他們根本不影響農業生產。你可以問問那些曾經支援農村的人都幹了些什麽。
農民真正的工作是種和收。其他都是輔助性的。種,要犁地,要播種,施肥,澆水。你可以想象農民們人工拉犁耕地,耩地的辛苦,想象他們用肩膀挑著土肥(豬糞,牛糞,水塘裏的淤泥)到田裏的辛苦;收,更是辛苦,要等成熟,特別是小麥要在2-5天裏收完,運回來,打出麥子,曬幹入倉,我說的簡單,但是你想象一下,就說收麥,彎著腰人工用鐮刀把麥子收割下來,需要多少功夫和時間?你要挑回到打麥場裏,用人工或馬拉石滾把麥子碾出來,然後把麥子和麥糠手工揚場分開來,再曬個兩三天,收小麥就算完成了。一畝地就按500斤小麥計算,再加上麥稈至少要2千斤,我們那裏一個人大概1.5畝地,一個4口之家就是6畝地,一萬多斤要走幾裏路,挑到場裏,你可以想象是什麽工作量。這些都要天氣幫忙,天氣幫忙就是那幾天不下雨,所以那個熱,你可以想象。農民們早上大概4點左右就起床,要幹到晚上11點左右,連續10天左右,哪個城裏幫忙的人幹過這些?收完了還要及時種下秋季作物,工作量之大,時間之緊,實在難以想象。如果是知青,那時候是生產隊,有手扶拖拉機,馬車,牛車,部分人家裏還有架子車(板車,借給生產隊,掙點工分),種和收相對於分地後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了。你可以想象一下肩膀挑100來斤和拉車的區別,要好多次還有走好幾裏路。如果家裏有男勞力還好,要是沒有男勞力呢?秋收也是同樣辛苦。我因為上學,沒有從頭到尾幹過這些,但是我想想這些活我自己都害怕。但如果在農村,不幹又能怎麽樣?
農民工進城主要是因為在城裏幹活輕鬆,掙錢又多。但農民工在剛改開的10年裏,有幾個進城的?告訴你了現在是因為機械化,使農業生產輕鬆了些,既然在農村辛苦掙錢又少,為什麽不到城裏去?所以現在大家也不在乎土地的肥沃遠近了,很多人就把地包給別人,全家進城幹活,所以土地相對來於分地時來說都是大塊地,便於機械化。農民們最大的特點是踏實肯幹,吃苦耐勞,城裏的活對他們來說太輕鬆了。
希望那些不了解農村情況的人能對農村人在改開分地後的辛苦有所了解,不要再侮辱農民們出工不出力了。
speedingticket 回複 悄悄話 剛才發到“時事評述,居然說有不恰當內容,被管理員屏蔽。
算了,隨他去了。
speedingticket 回複 悄悄話 多謝誇獎。
有時間會放到“時事評述。
楊子 回複 悄悄話 這篇寫得好。應該放到“時事評述”,比較中立
“幾曾回首”被一家言綁架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