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古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的教育深不可測

(2016-02-01 08:28:37) 下一個

養了一個孩子,寫了一篇文章

過去的幾個月,犬子一直在忙忙碌碌,偶爾回家也是很少下樓,每次離家時連紙削也要帶走。一月底送他回紐約的時候丟下了一句話:“老爸,明天會有一家公司上市”。二月一號是嗎,四個字母還是三個,姓趙還是姓張,有邦交嗎,我的眼神在問。天蠍的嘴緊,鐵嘴鋼牙隻是笑:“新年快樂!春節可能回不來了”,我們互相擁抱了一下,順手塞給我一張支票,往年都是我給他,逆反還是潮流?望著他依然單身的背影,百感交集,長大了。

從小,孩子的成長,我們都是一路放羊,連鞭子都沒有。他沒有嚐到過爺爺奶奶的嚄護,也沒有去過任何補習班,ABC好養啊。一年級上學期的家長會,老師說他在班裏的閱讀能力屬於中下,要努力!

我們想了幾天,問他願不願意看書?於是每個周末,風雨無阻地帶他去市立圖書館,那是美國排名前十名的,兒童部門比任何一個社區的整個圖書館都大,因為美國的書實在太貴了。起初他挑15本,內子就挑10本,長期下來,還可以發現他的興趣在不斷的變化,這也是一種成長的樂趣。有一次周末早上大雪封門,他準備好了沉沉的兩大袋子要換的書,站在門口望著天空......,讀書若水,川流不息,半年下來,老師說他的閱讀能力已經超過了五年級!謝天謝地,書中自有千鍾粟,大道至簡,孺子可教也。

從此我們隻管吃喝,連作業也不再檢查了。說來也怪,自從孩子喜歡看書後,脾氣、性格都在往我們的期望靠近。虎娃變了;每次吃飯,都是他擺盤碗,有時還給我們加飯;到朋友家打麻將,他就捧著一本書睡著了:書是智慧也是導師更是無形的教鞭。我們把教育整個推給了圖書館和學校,不是我們懶,真是不知如何引導才好,【三字經】在美國也患上了水土不服!

一直到高中畢業,再也沒有操過心,連選什麽大學、專業都是他自己的事,對他唯一的一次要求,三年級的時候家裏買了第一台電腦,希望他每天玩完後寫日記。開始時,輪到我們看電腦,都會看到一句名言 “Today do nothing the end”,九年級的時候,拿到了全國500字作文比賽的第三名。兒童部的書讀完了就去成人部,那可是一輩子都讀不完的地方。

講句實話,他上學背的書包從此再也沒有上過樓,包括考SAT階段(滿分),想想也是,什麽學問和考試能比得過圖書館!圖書館是塊寶地,借書的時候,大人可以知曉內容,而電腦就是一塊放縱的田野,防不勝防。習慣都是養成的,實物感,立體感......,現在他看的書,都是買的,很少在網上閱讀。

所以,孩子的長大主要是靠他自己,更是書中萬千老師的栽培,在此請接受我們深深的一拜!逢年過節,書成了他最重要的禮物,雖然他的小床還沒有養成一半堆書的習慣,那是留給顏如玉的位置,但是他的小房裏有好幾個頂天立地的大書架,書成了他的摯友與天地!幫助華人寫狀子,能開車了就去當球童......,愛心與尊重他人也在一點一滴的累積。生活豐富多彩,獨子從不孤單。

大學前他不太認中國,因為這裏的圖書和教材,好話不多。每逢周末去學中文,他總是要藏一小本英文的書坐在最後一排,一學期下來有的老師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莫非大智若愚?所以我們平時對他的獎勵,都是放在學中文的方麵,但收效甚微,成了肉包子!上大學後,自然是選了文學,把法語當成第一外語,咕嚕咕嚕的覺得自己好紳士!半年後突然就改了中文,讓我們驚訝,這藤校的掌門沒有中國血統啊。從此以後,每次見麵都是講中文,我們家又回到了幼兒園的階段。有一次他自己回中國,居然帶了一本王力編寫的【古代漢語】雙譯本,裝模作樣!

如果說圖書館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和基礎,那書中的世界更是讓他染上了學習的自覺性,直到現在,不管多忙,每天必看20分鍾的國文,漢語是最難學的,理應從小開始,後悔,是他!上了美國的大學,變化可謂又上一層樓:管理過菜園,在校外給黑娃娃們輔導了四年,當了校刊記者,與同學一起把學院停刊已久的音樂雜誌給複刊了。畢業後申請到了富布萊特的國家獎學金、選擇去大陸貧困地區,真有點認祖歸宗的味道。雖然我們對中國的關注不一樣,但是他的歸隊,讓我從心裏感謝美國的大學,我們的學費沒有白花!

藤校裏沒有一門課目是教做人的,可是,學生們平時在學堂裏不僅僅是在拚學習,更是在心靈與行動上,日濡月染地對社會的回饋與貢獻!有一些畢業生去了非洲就不想回來了,那種心甘情願的奉獻,隻有美國人才能理解!他們不是傻瓜,是常春藤與美國的驕傲,更是精英中的精英!

常春藤的校風,也是美國教育的縮影,就是四個簡單的小字:回饋社會。它像一座虛無縹緲的殿堂,更像盤根錯節的常春藤,爬滿了每一座校舍。每天早上當你走進的時候,男生們都會不自覺地挺直了腰板或正一正領帶,女生們也會下意識地縷縷頭發或添添嘴唇。在這裏沒有課本也沒有教授,不求名利也沒有學分,讓你慢慢地去感悟到什麽是回報的境界,上善若水;默默地領悟出什麽是無私的奉獻,厚德載物。四年的熏陶,讓來自各地的學子如遇春風,靈魂出竅。

狹義的忠孝與廣義的回饋,一直是古老東方與現代西方的文化差異。美國的東方孩子,漸漸地明白了萬千的父母組成了社會,認同回饋是美國文化的傳統:香港的陳氏兄弟,3.5億美元報答哈佛;大陸的張磊,888萬美元捐給了耶魯,都是為撫育他們的常春藤添枝加葉。再看看全球的富豪,隻有美國的,就連退學的、包括剛抱了孩子的,他們之間的競爭,竟然是裸身的回歸,這也隻有美國人才能理解,他們更不是傻瓜!

有兩百多年曆史的美國,其文化和教育已經形成了魔力,深不可測!什麽是世界的老大:核武、金錢,還是這個大象無形、舉輕若重的靈魂!

現在看來,美國的文化與教育是屬於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從來沒有提倡過八榮八恥。美國還是一個移民的國度,他的社會文化和喜好宣傳,不僅能讓移民歸順於美利堅,做一個正直的人,更讓他們記住自己是從那裏來的!

孩子畢業後,他的人生觀,讓我們從儒家過來的,都要刮目相看!家裏有一個針灸穴位的小人頭,從小我就告訴他,那是孔子的頭,一直擺在他的書架上,難道是他老人家默默地在顯靈?


我們雖然老了,但是可以放心了,我們隻能給他一個祖宗的臉,但是美國的社會和教育,給了他一顆仁愛的心。

摯友與天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古典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oppertown' 的評論 : ABC的父母最擔心的是孩子不認故鄉及文化,尤其是周圍華人不多的環境。美國大學讓他們認識了自己,這是我一直困惑的地方,那裏沒有孔子學校。善良的心,是受美國整個社會的文化影響,這點也很重要。
coppertown 回複 悄悄話 yes, indeed. these ABC started from rejecting Chinese culture at thier highschool ages, but they came back to catch up the culture in thier college years. Thanks for sharing.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