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什麽樣的薪水應該回國? 談談我的經驗.. (ZT)

(2007-11-10 19:59:01) 下一個
這裏有很多人在談論SALARY MATCH,我覺得這個意義不大.因為國內和北美的生活完全是兩回事,在國內即使拿US$150K,也擁有不了北美的環境, 在北美即使拿US$200K, 也未必有國內的那份從容和踏實. 選擇回國或留守就是選擇了兩種生活態度, 沒有直接的可比性. 所以隻能在生活的舒適程度這個泛泛的概念上對國內的薪酬作一介紹,供大家參考.
近一兩年,隨著大批海龜的出現,海龜的人氣指數大幅下滑, 已經全沒了前幾年炙手可熱的景象,另外,大批海外公司已經進入國內多年,對國內的薪酬的掌握,以及各公司本土化的深入, 海龜們對薪酬切不可有不切實際實際的幻想, 另一方麵, 因為身份的特殊性, 尋求更好的待遇也是人之常情,從我的經驗和大家交流交流.

首先, 在城市的選擇上, 上海應該是首選,盡管我不是上海人, 曾經也非常厭惡上海人, 但實事求是的講,上海已經在大多數方麵領先北京很多了, 其次,北京(最主要是氣候太差).. 不過,在這一點上,還龜的自主性不大, 基本靠運氣.

其次, 什麽樣的薪水在上海,北京是合適的(其他城市應該可以略減),下麵談談我的經驗.

如果,你在北美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家庭收入在此80-120K, 那麽,如果你得到如下的OFFER:
* 考慮到另一半也應該可以較容易的在上海和北京找到50KRMB/yr的工作. 以下薪水須加上50KRMB/yr.

RMB150K/yr以下, 可能後悔指數大於50%. 建議慎重考慮回國.

RMB150-200K/yr(也就是說加上另一半的薪水,家庭稅前收入RMB200-250K/yr, 以下同), 較富裕的小康水平, 可以購買近郊的apartment, 基本可以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不包括奢侈品), 節餘不多, 也不為錢發愁, 總體生活舒適水平可能略低於北美, 考慮到心情會更舒暢一些, 所以可能後悔指數50%.

RMB200-250K/yr, 進入中產階層, 可以購買市區的apartment, 總體生活舒適水平應該不低於北美, 處境尷尬, 既可以接觸到一些富裕人士, 而覺得自己也沒什麽錢,憤憤不平, 同時也不敢於嚐試任何可能失去現有一切的挑戰, 心情總體比較舒暢, 有一定的自我滿足度, 同時對現有生活也有一些不滿, 可能後悔指數35%.

RMB250-350K/yr, 中產階層, 進入國內所謂的金領一族, 基本可以進出或消費人煙稀少,裝飾別致的商業設施, 而不至於忐忑不安, 樂於在高級健身中心鍛煉, 節假日可以出國旅遊, 有強烈的理財投資的意願, 可能有車, 也可能沒有, 總體生活舒適水平應該高於北美,可能後悔指數 15%.

RMB400K/yr以上, 富裕的中產階層, 有房有車, 有積蓄, 生活瀟灑, 可以加入一些私人俱樂部, 可能後悔指數5%.

RMB1000K/yr以上, 富裕階層, 還考慮什麽, 抓緊時間收拾行裝回國吧.

* 國內的中產階層概念就是可以媲美國外中產階層相近的生活舒適程度, 在上海, 估計:5% 為富裕階層, 10%為中產階層,另外85%為小康, 平民和貧困階層. 所以,在國內作為中產階層的心理滿足度是大大高於國外的, 這一點在回國是需要著重考慮的.

國內外企以及較好的國內企業的薪酬也非常不錯了, 在外企工作5,6年拿到20萬的薪水也是常有的事,所以海龜也不必為自己的高薪感到忐忑不安. 但是, 如果你和本地員工的薪酬差距過大 ,碰上國內不景氣,你就是首當其衝的被裁對象. 所以,在討價還價薪酬時要懂的適可而止, 目前來說,在上海超過30萬的年薪還是很少的,如果你拿到了一份五,六十萬的OFFER,切不可過於沾沾自喜, 因為這也意味你要準備承受別人兩,三倍的工作壓力, 同時擁有兩,三倍的失去工作的風險.

當然,如果你在北美沒有穩定的工作或混的特不如意, the above information doesn’t work for you.

在國外,你是在享受生活中找到樂趣, 可以預計十年後的自己, 生活不免有些沉悶, 在國內你是在創造生活中找到樂趣,很多未知的東西,增加了風險,也增加了樂趣.

寫了這麽多,老婆罵我吃飽了撐的, 我也覺得有一點兒,寫都寫了,就貼出去,覺得有幫助的話,我會很高興, 沒幫助的話,就當看著玩兒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