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粟裕在戰爭史上完成的五大奇跡 (圖)

(2008-11-11 11:12:17) 下一個


(一)現代戰爭中的大兵團作戰以戰養戰的奇跡

以戰養戰作為戰爭中的最高境界,在冷兵器時代,已經不多見,在現在戰爭武器裝備對後勤要求非常之高的條件下,是很難辦到的.但粟裕卻做到了,蘇中、宿北、魯南、萊蕪、孟良崮等一係列戰役最具典型意義.華東野軍以繳獲補充武器以俘虜補充兵員.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並且完全靠繳獲成立了一支炮兵縱隊.國軍在華東從以旅為編製行動,到以一個整編師為規模,華東戰場上的國軍出現過九個師集結在一起的方陣,最後淮海戰役中的華東國軍完全是以兵團為規模行動,由此可見粟裕給國軍的壓力.南麻臨朐兩個戰役為什麽對華野來說算作失敗?損失到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沒有殲敵武器彈藥不能從繳獲中補給.兵員不能通過俘虜補充.對靠戰爭補給的華野來說,這種無形的損失更大。如果放在東北根本不成為問題,四平攻堅戰、德惠戰役、農安戰役林彪受的損失也不少,但背靠蘇聯的強大武器補充能力.東北的兵源沒了還有朝鮮.因此不熟悉曆史的人根本看不出來.48年初粟裕發給中央電報中就提到目部隊大炮不少但炮彈極為緊缺.陷入了有槍炮無彈藥的尷尬境地.粟裕在豫東戰役中打開封的目的之一就是開封城內的彈藥裝備.淮海戰役規模前所未有。實際彈藥消耗差不多是遼沈平津兩戰的總和。靠豫東濟南兩次戰役的繳獲根本無力供給。於是才有大連到煙台的海上運輸線。所以粟裕在戰役結束後就說,戰役取得勝利第一功是山東的民工。第二就是大連的炮彈。這其實也正是一個天才軍事家的受後勤條件製約的無奈感歎吧。

(二)腹背受敵的殲滅戰孟良崮戰役

東北林彪打不動新一軍新六軍,粟裕卻能全殲整編74師。有些人就得出新一軍新六軍比74強的觀點。在解放戰爭開始的時候。就部隊裝備來說。74師和新一軍新六軍不相上下。部隊戰鬥力74師和新一軍不相上下。比新六軍高出許多。一支部隊打了勝仗戰鬥力就會提高,打了敗仗就會下降,在孟良崮戰役時74師和華野交手互有勝敗,戰力維持在原水平。新一軍在夏季攻勢係例的勝利後戰鬥力最高達到曆史的顛峰。不過這時東北來了草包陳誠。孫立人被脫離部隊,部隊編製被打亂從此一蹶不振。

因此孟良崮戰役不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來的那麽簡單。孟良崮之所以成功,第一74師被逼上山地築不起工事。第二大量的重裝備帶不上去,水冷式機槍無水製冷戰鬥力削弱.第三身處絕地僅靠空投彈藥食品飲水不能得到有效補充。第四張靈甫與83師長李天霞有隙,國軍對粟裕的圍點打援非常忌憚。所以83師並沒有派主力援軍。這一切戰機都是粟裕捕捉和創造出來的。

孟良崮之所以稱為奇跡。是因為這是一次腹背受敵殲滅戰。25師和83師一部相距74師不過幾公裏,在戰鬥打響後很快就能加入戰鬥。其他各路援軍包括第五軍第十一師到達戰場的時間,最近一兩天,最遠不過幾天的路程。當時的情形華野大軍在裏麵圍殲74 師,外圍國軍各位部包圍著華野大軍。其險惡程度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三)孤軍深入的殲滅戰豫東之戰:

現代戰爭條件下孤軍深入敵後打殲滅戰也就粟裕敢做。現代戰爭條件下,後勤要求不在限於糧草,戰場上也離不開武器彈藥的補充。如果戰鬥失利武器彈藥得不到補充,部隊要麽成為任人宰割的的魚楠之師要麽成為一支流寇部隊。

在粟裕記念館有人認為豫東之戰的第三階段是因粟裕貪功打黃伯韜導致部隊受了部份損失。區壽年被俘後就對粟裕說,華野部隊有被全殲的危險應該馬上撤走。但粟裕堅持對黃伯韜部發起攻擊,同時下令對黃部攻擊時不得穿插分割。在黃伯韜求生無望連遺書都寫好時卻突然撤走。因為黃自東來粟欲東去,在平原地區短距離大部隊行進速度,我軍與國軍相比並不占優。不打就走很容易被黃伯韜咬住。

豫東之戰可以說是整個解放戰爭中的轉折點,沉重打擊了華東戰場上國軍以兵團規模作戰的信心.此戰改變了中原和華東戰場的戰略態勢,為解放軍進一步殲敵重兵集團,攻克敵堅固設防城市創造了經驗。國民黨“國防部”在其《中原會戰經過及檢討》中說,此次豫東會戰,貢軍表現特異的有三點,“敢集中主力作大規模之會戰決戰”,“敢攻襲大據點”,“對戰場要點敢作頑強固守,反複爭奪”。

濟南戰役徐州各兵團根本不肯去救援。每天隻前進幾公裏。豫東戰役後,毛澤東說:“解放戰爭好象爬山,現在我們已經過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階段已經過去了。

(四)60萬對80萬的圍殲戰淮海戰役

60 萬對80萬這樣的大兵團作戰,敵我兵力對我比軍少於敵軍的情況下,一般會打成擊潰戰。打成殲滅戰很難。淮海名義上雖然有個兩大野戰軍共同作戰,劉鄧大軍實力太弱,時中野全軍僅有75mm野炮兩門,山炮四十二門,炮彈約兩百發;迫擊炮兩百零七門,炮彈約兩百五十發,每門炮平均隻有一發炮彈。憑借如此少量的炮火根本無法壓製住敵軍火力,因而攻擊難以奏效,無法達到迅速殲滅的目的。實際上隻起到了一個阻援兵團的作用。吃黃維兵團根本吃不動,最後華野派出了4個縱隊加炮縱才搞定。

淮海戰役從發起到統一指揮都是粟裕提出來,戰場的大多數決策大多出自粟裕。就連戰爭進行中部隊的糧食供給困難,都粟裕發現並親自製定解決方案。

(五)投鼠忌器的攻城戰上海戰役

有誰見過這樣的攻城不能用重武器,攻城中電未停水沒斷。30萬軍隊駐防的大城市,國民黨的軍艦可以直接參戰。攻下來後完好無損。這無疑是又一大奇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