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錦繡江南隻九:傷心沈園(完)

(2007-02-03 16:51:47) 下一個
錦繡江南的最後一站是紹興沈園。在江南玩了一周,這天總算下雨,絲絲點點,綿綿不絕,有了那種煙雨江南的味道,讓人的思緒飄的很遠,正好去緬懷一下曾經發生在沈園陸遊和唐琬的愛情故事。

沈園作為江南名園,實在隻是一座很普通的園林,沒有多少特色。她的生命與靈魂,全在於陸遊與唐琬的愛情絕唱之中。沈園,隻需有一堵牆,一堵鐫刻著《釵頭鳳》的斷牆殘垣,就足以流傳千古了。

經過魯迅故居,沿街的河道偶爾有緩緩行駛過來的烏篷船,橫跨在悠悠綠波上的是那座放翁橋。陸翁在紹興的日子裏,是否多次步過這座橋入園,追尋那逝去的紅顏與愛情?僅僅一座橋,就牽引著走進沈園的每個心靈。



入口處的“斷雲”石,靜臥在雨絲中,無言地訴說著綿綿不斷的淡淡幽怨和深深癡情。“斷雲”二字,來自陸遊的詩句“壞壁醉題塵漠漠,斷雲悠夢事茫茫”,“斷雲” 也許是“斷緣”,橢圓的大石頭被人為地斷為兩截,石頭的中間卻依然絲絲相連,緊緊相依。“剪不斷,理還亂”是陸遊與唐琬無奈悲戚愛情的詮釋。



唐琬初嫁陸遊時,二人恩恩愛愛,舉案齊眉,並肩品讀詩詞文章,唇角漾出心照不宣的溫婉幸福的微笑。陸遊與唐琬,這對情投意合的才子佳人,也許曾經無數次沉浸於他們的甜蜜愛情與心心相印裏,也許曾經無數次設想過他們白頭相許長相廝守的美好未來。

怎料婚後兩年,陸母利用封建家長製的威力,棒打鴛鴦,陸唐二人被迫勞燕分飛。至於陸母為何要這般做,我們不得而知。但唐琬她絕對不會想到,那個於時事大是大非如此分明的書生,那個在戰場上橫戈躍馬如此勇猛果敢的戰士,那個於她的愛情守候如此柔情蜜意的愛人,竟然違不了父母之命,在一紙休書上簽署了大名,放棄了愛情。而陸遊,當時也許更沒有想到,自己那隻寫下成千上萬詩詞之手,僅僅一次顫抖地寫下了的錯誤,釀成了唐琬紅顏薄命,釀成自己永遠的遺憾與失落。

清風拂過,柳絮飛花,散淡地飄落著,飄落在碧綠的水池上。陸遊與唐琬離異兩年後後在沈園的葫蘆池不期而遇,盈盈一池荷花,淚眼相對無語。



唐琬那時已經嫁給了趙士程,小趙亦是當時名士。據考證,他與陸唐二人互為表親,對陸遊的才情與愛國情懷素來欽佩,亦熟知陸唐舊事。與唐琬同結連理之後,他同情唐琬,體諒唐琬,愛憐唐琬,也想讓唐琬幸福。他與唐琬在沈園和陸遊邂逅時,麵對唐陸二人“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尷尬與無奈,亦是他婉言寬慰唐琬,同意讓她派家童給陸遊送去酒菜。

唐琬送來的酒菜,陸遊百感交集,感慨萬分,寫下了感人至深的絕唱——《釵頭鳳》。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唐琬回去後,鬱鬱寡歡,以至成病,在病中傷懷和作了一首陸遊的《釵頭鳳》詞,也是小趙轉交給陸遊。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幹,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怕人尋問,咽淚裝歡。遺憾的是,趙士程的憐愛與體貼,還是挽不回唐琬的心,挽不回唐琬的生命。唐琬在鬱鬱寡歡中,病愁交加,“病魂常似秋千索”,最終香消玉殞。她以生命決絕的消逝,來祭奠她的情愛,祭奠她與陸遊的情愛。唐琬的離去,致使陸遊深深懺悔與悲傷。其實,唐琬留給小趙的,又何嚐不是深沉的悲愴呢?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愛情是“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飲。” 嗎?
愛情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嗎?
愛情是“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嗎?

也許,對陸遊與唐琬而言,在芸芸眾生中,隻有對方讀懂了他(她)的心事,隻有對方撥動了他(她)的心弦。深愛一個人,卻無法廝守一生,無緣執手一生。

走過曾讓陸遊黯然落淚的春水亭,想起陸遊的詩句: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複舊池台。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宮牆柳,一片柔情,付與東風飛白絮;六曲欄,幾多綺思,頻拋細雨送黃昏”。孤鶴軒凝重端莊、雍容華貴,麵對一泓池水,幾多新荷,縷縷柳絲,滿目蕭瑟,園內彌漫了一種淡淡的哀愁;“孤鶴歸飛隻自傷”,讓人感覺到與詩人的一種共鳴。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離開孤鶴軒,駐足在用出土的斷磚砌成的詩壁前,細細品讀陸遊之《釵頭鳳》,靜靜品味唐婉之《釵頭鳳》: 

陸遊的一首龍飛鳳舞,似狂風暴雨,如泣如訴;唐婉那一首娟麗秀美,似瀝瀝秋雨,極盡哀怨。從兩首不同的詞裏,我深深地體會到:陸遊表達的是一種對愛的懺悔,所以才“錯!錯!錯!”,悔不當初;所以才“莫!莫!莫!”,不堪回首。而唐婉反映出的則是一種對愛的無奈,所以才“難!難!難!”,望而興歎;所以才“瞞!瞞!瞞!”,苦不堪言。

沈園不應當成為人們追求忠貞愛情的仰慕之地,而應該是那些錯過了愛情、辜負了真愛的負心漢、薄情女而懺悔的教堂,因為這裏沒有愛的甜蜜,隻有分離的苦楚與深深的愧疚。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真正有情人,應當身在情在,而不是情飄逝人傷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