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方調料之一九層塔----九層塔意麵,九層塔炒飯(圖)

(2007-02-03 16:51:47) 下一個
師爺今年打算陸續上些西餐,主要是想講解一下西方人對各種西人調料的用法。最近比較忙,沒心思自己寫文章,文中的大多段落是從網上摘錄的,忘各位XDJM見諒!!!

現代人流行在自家陽台栽種幾盆香草,既有綠意,又有實用價值,像迷迭香、薄荷、鼠尾草等,都是可食、可飲、可浴的植物。還有一種名為「羅勒」的香草,風味獨具,也頗受歡迎,但你可知,羅勒其實就是咱們熟悉的「九層塔」呢!

九層塔雖然隻是膳食的「配角」,但缺少了它,很多食物的味道就無法發揮得淋漓盡致。另外傳統醫學也常利用九層塔製作藥茶、藥浴及敷料。

九層塔味辛甘、性溫,入肺、脾、胃、大腸經,有疏風散寒、行氣活血、化濕和中、解毒消腫的功效,主治風寒性感冒(畏寒、痰少而稀、舌苔薄白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脹腹瀉、月經不調等,並可改善婦女産後腰痛及幫助兒童發育。但氣虛血燥體質者(易喘、出汗、疲倦無力)不宜多吃。



九層塔(每一百公克)的主要成分包括:水分九十一公克、蛋白質三公克、脂肪零點五公克、糖類四點一公克、鈣質一七七毫克、維生素A一二六四RE,另含維生素B1、B2、C及芳香精油等。
九層塔的使用方法多樣化,民間采九層塔嫩葉,用麻油煎蛋,作為産婦坐月子料理,可改善産後腰痛;風寒感冒一般常用老薑加紅糖煮成薑湯,其實可改用一半九層塔、一半薑,效果不錯;牙齦腫痛的人可用少許九層塔煮水,再用來漱口。

壓力大、慢性疲勞、常腰酸背痛的人,泡泡熱水澡可以紓解,此時不妨在水中加一把九層塔,或者加幾滴九層塔提煉的香精油,就可以達到芳香療法的減壓效果。

至於九層塔料理,更是精彩無比。客家料理的炒大腸、炒茄子、加上九層塔,香氣逼人。記得,九層塔一定要在起鍋前才加,不宜久煮,風味及顔色才能保留。

異國料理方麵,可買冷凍的披薩餅皮,表麵撒上切碎的九層塔嫩葉,再淋上少許橄欖油,烤至金黃香脆,就成了道地的義式披薩,喜歡重口味者,還可以先鋪上一層會「牽絲」的起司。

九層塔炒飯

做法:
1. 煲好飯冷卻(炒飯的米最好用梗米,這樣的飯炒出來是一粒粒的,比較好看,口感也比較好) 。摘十幾片九層塔的新鮮葉子,切碎。
2. 蛋兩個,打散備用。
3. 飯用油炒散,等到飯粒聚集了一定的熱度時,把打好的蛋液均勻曬在飯上,再炒到蛋把飯粒裹住,曬上九層塔炒均勻就可以了。功力老到的人據說可以把每粒飯都用蛋裹住,師爺沒有那麽牛叉。



Rosenkohl(炒飯邊上的東東,師爺不知道中文叫什麽,寫了德文名稱)的做法:

1. 一公斤Rosenkohl洗幹淨。
2. 碎的熏肉150克,用熱油炒一炒,倒入Rosenkohl加些水,猛火煮15分鍾,加入鹽和黑胡椒粉,改用小火煮15分鍾到Rosenkohl軟了就可以了



九層塔意麵
九層塔鬆子義大利麵醬汁的做法(pesto sauce)
 
材料:大蒜小顆1粒,九層塔葉(切碎末)一杯,鬆子1大匙半,特級橄欖油1/4杯,乳酪粉1/4杯,鹽,黑胡椒

作法:
1. 大蒜磨碎或是切成碎泥,加九層塔碎末與一小撮鹽混勻攪拌。
2. 生鬆子搗碎,加入九層塔與大蒜泥中攪拌。
3. 乳酪粉一次加入,繼續攪拌動作,此時混合物已成糊狀。
4. 特級橄欖油一點一點地加入糊中半勻,直到成品濃稠,視個人口味加鹽、黑胡椒調味。
5. 剛煮好的義大利麵瀝乾,半入少許鹽、胡椒調味,一人份加入一大匙以上的pesto sauce拌勻即可。師爺不喜歡吃生的九層塔醬,味道太重,把九層塔醬用熱油加切碎的蘑菇過了過,這樣的九層塔醬吃起來更合中國人的胃口。

保存法:
置玻璃容器內可放入冰箱冷藏室保存一至二週,至冷凍庫內則可存放更久。食用時可加熱也可不加熱,但加熱時須注意不可太熱,微溫即可。



意麵邊上的豬肉排也是用九層塔醬煎出來的,也非常好吃。

做法:

1. 豬排一塊,洗淨用刀備將肉拍鬆。
2. 生粉用水調了,將排骨的兩麵拖一拖。用紅酒和九層塔醬把肉排醃半小時
3. 鍋裏倒少許橄欖油,油稍微熱時放入排骨用中火煎,注意不能用大火。兩麵各煎4分鍾,起鍋前曬上鹽和黑胡椒粉就可以了。師爺煎的時候加了些鮑魚醬,也非常美味。




吃的有點膩,麵後吃盤色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