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落英繽紛三月三,麥葉翩翩薺花繁。友人百裏駕車來,隻為薺菜餛飩 (圖)

(2007-02-03 16:51:46) 下一個



----*----薺菜----*----

落英繽紛三月三,麥葉翩翩薺花繁。
友人百裏駕車來,隻為湯裏薺菜香。

以下為轉載: 

----*----藥性理療 功效卓著 ----*----

  古今視薺菜為一優良草藥而被刮目相待,祖國醫學認為它具“性平、味甘,入心、肝、脾經”,這在梁·陶弘景《名醫別錄》上又詳細地論述它‘味甘、性溫無毒、主利氣肝、和中、止血、降壓和脾胃、清利濕熱,其實主明目。原來它含有“薺菜酸”,而獨能大大縮短凝血時間,這對療疾各種出血患者,止血作用極其顯著。故而東漢未年一部《神農本草經》上十分精辟地論述:“久服輕身不老”,難怪民間至今仍生動地流傳著妙趣的語諺:“三月三,薺菜賽靈丹,能補氣養血”;還有“三月三薺菜煮雞蛋,吃了可去濕明目”,尤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更是細膩地記述它獨有“利肝和中,利五髒,根治目痛,明目,健脾、利尿、止血、養胃。”食之對肝大上犯,而引起頭痛、白赤澀痛大有療效。所以說它不失為一味菜食兼得的“藥膳”,也是冬末早春時令鮮品。具有“和碑、利水、去風、明目、止血、解毒”諸功效,若以薺煮湯食之,對高血壓和高血壓所引發的眼出血和其血症療效獨特無比。
有趣的於農曆三月初三這天,食以薺菜為主料烹飪各種菜肴、菜湯及餛飩的食品,這對療疾目赤、頭痛及月經過多等醫效甚佳,而且還能起到“補氣養血、化濕利水”其功非一般菜蔬可媲美。對療疾眼幹燥症和眼結膜炎,乃是它含有豐富的VA而發生作用。這在蘭茂的《滇南本草》上論述它具清肺熱和除小腸經邪熱的作用。若將其入藥,則能治小兒消化不良腹瀉有獨特之效果,清·吳其溶《植物名實圖考》中載道:花能消小兒乳積,投之乳中旋化水。

  若肉食則可蕩滌腸胃,故又有形象的“淨腸草”稱謂,足見它具有相當於胃蛋白酶的作用,是一般蔬菜所望而可歎;將其焙燒成“薺炭”卻有抑菌作用,幾乎與活性炭作用相同。特別鮮薺中因含有一種類似麥角和催產素物質,食之能收縮子宮和腸管的神奇療效,更有神威的,乃其所含的“2硫酚硫酮”,竟然與蘿卜、卷心菜相差無幾,這種物質對胃癌、呼吸道癌的發生率大有抑控之功,這大概就是被國內外醫學都認可的抗癌本領,薺中所含的“Vc對參與人體內糖代謝和氧化還源過程功效無與倫比,原來它“首當其衝”地直接參與並牢牢加固防止惡性腫瘤繁擴的第一道屏障--“細胞間質”,另則它還可防止和阻斷亞硝酸鹽和仲胺,在消化道中悄悄轉變成可怕的致癌惡魔--“亞硝胺”物質,免遭禍害,就不易發生胃和食管等癌症……。難怪詩人的十分青睞和喜食野蔬“薺菜”,頌讚其詩實在妙不言。現略述一些以結束此文。像陸遊“薺糝芳甘妙絕倫”,“春來薺美勿忘歸。”宋·司馬光“時繞麥田求野薺”;朱慶餘“迎寒薺葉稠”;王安石則有“熏風洲諸薺花繁”,唐·白居易也寫下“滿庭田地濕,薺葉生牆報”,頌揚薺菜對環境沒有苛刻之求。唐·朱慶餘頌讚“迎寒薺葉稠”導出其耐凍抗寒特性,陸遊還寫到“寒薺繞牆甘若飲”;金·段繼昌也讚“凍隴蘇來白薺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