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依舊,幾度夕陽

歲月,是否在我們身上留下了痕跡?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們?我們,還是當年的我們嗎?
正文

我的唯一一次相親(待寫)

(2007-05-25 12:02:51) 下一個
若幹年前我在美國的某研究所上學。六月,我找到了一個政府部門的暑期工。第一天去報到時,要到另外一棟樓去填一大堆表格,而後還要培訓,體檢,按手指模等等,手續繁瑣,一點不比正式工少。到了辦公室,麵試我的那個人向我介紹各位,其中一位竟然是我在國內T大的校友,仔細一瞧,這不是剛才填表時來問我是否新來的暑期工的那位前輩嗎?後來她才告訴我,當她聽說新來的暑期工是T大來的小姑娘後,特地跑到辦手續那兒去先睹為快,估計那時美國政府部門裏的留學生很少見吧。

她讓我稱呼她T老師,原來她是T大的老畢業生,出國前也是我係的老師。這樣很好。因為在國外同事之間,包括老板和雇員之間都直呼其名,這很不符合中國人講禮貌的習慣。稱呼老師很好,一是從各個角度來說,她都是我的前輩;二是免去了關於年齡的考慮,不用想是稱呼“阿姨”合適呢,還是“伯母”好。

在這個政府部門,華人還是挺多的。象麵試我的那位就是,不過大多是第二,三代華裔了,不會說中文。象T老師這樣改革開放後才出來留學的,算是比較另類。過了兩天,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不少華人都有一個外國姓,比如有個“玩具”先生,有個年輕的ABC姓“路易”。後來跟“玩具”先生閑聊時才知道,他們祖籍都是廣東台山。早年華人乘船在美國登陸時,由移民官一個一個地問姓什麽,那些移民通過翻譯聽懂問題後用家鄉話回答,移民官就一個一個用音譯的方式記下來,成為他們姓名的官方寫法。“玩具”先生姓“蔡”,“路易”呢,實際姓“雷”。另外,我還第一次聽說了.Paper Name。 想想華人這麽注重傳宗接代的民族,為了尋求更好的前景,為了和家人團聚,有些人在當年用別人的證件來美國,以至後人不得不姓別人的姓,真是很讓人心酸。

可能因為這些老移民很少見到大陸來的留學生,尤其象我這樣年紀比較輕的自費留學生吧,“玩具”先生很喜歡在中午午休時間來跟我聊天,總想探聽我家是什麽來頭。我告訴他,改革開放這麽多年後,出國越來越容易了,很多人大學一畢業就來美國讀碩士讀博士,一點也不稀奇。他說幾十年前他來美國時,美國很排華,很多華人男性都是光棍,就是回家鄉找了老婆也帶不過來(受當時移民法所限製)。後來他打聽到有個法案,就是如果華人在美國軍隊服一定年限的兵役,就可以回國討老婆合法帶到美國來。也不是你想服兵役就能服的,還要人家收你才行。幸好玩具先生個子比較高,我認識他時他都快退休了,還都挺高的,年輕時在華人中間(尤其是廣東人中)肯定是鶴立雞群的。

於是,他在美國陸軍服了幾年兵役後就回台山娶了個漂亮老婆帶回美國,後來陸續生了一男二女三個孩子。他總是說話時有意無意地透露出他們的家底,尤其是幾個孩子的情況,比如,他們都是名校畢業啦,他們一畢業就都買了房子啦,頭款都是玩具先生和太太付的,因為不能厚此薄彼嘛。玩具先生和太太一生勤勤儉儉,加上都是專業工作,收入比一般在餐館工作的老華人不知高了多少倍,加上玩具先生的政府工作穩定得不得了,每幾年就加薪一次,所以很早一家人就在一個很好的社區買了房子。美中不足的是,當年美國人對華人的歧視太嚴重了,他們剛搬過去時,那條街都是白人,他們都指責前屋主,怎麽可以把房子賣給中國人呢?還有些人嚷嚷著要賣房搬走。這太讓人傷心了。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