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漢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喝咖啡、做咖啡,都是享受

(2013-10-25 11:04:58) 下一個

喝咖啡是一種享受,做咖啡也是。

最早來美國做兼職教授的時候, 還念念不忘在歐洲喝過的咖啡,雖然不習慣意式濃縮咖啡的濃苦,但是法式咖啡的香醇潤滑是我最喜歡的味道。弗吉尼亞的大學中心大廳有一間咖啡館,不記得是什麽牌子,現在估計就是星巴克,我的學生邀請我喝咖啡,我沒有想到咖啡可能這樣大杯而可口酣暢,也第一次聽一首現在已經很熟悉的流行歌曲,再第一次坐人家的小本田跑車,都是接踵而來的快樂。

後來到西雅圖,住在一個台灣人的家裏,她用機器先磨咖啡豆,再用一種日本的蒸餾方法做咖啡,味道很純正,當然,我還不是行家,隻是覺得那一定是最好的味道了。

西雅圖當然有全美國第一家星巴克,那時候為了養家活口,做中文老師,經常約在星巴克。才懂得怎麽用星巴克獨特的意大利式英文稱呼杯型,記得我還在上海的時候就去過那裏最早的星巴克,當然不需要賣弄英文,上海周末畫報采訪我的時候也在那裏,還讓記者很小資地寫進去報道,好像我一直就是那樣環境裏混著,其實除了印象裏的貴和做作,上海的星巴克我記不得味道了。

喝習慣了星巴克,並不等於不喜歡別的東西,西雅圖的越南餐館讓我見識了越南風味的咖啡,更濃鬱,據說是法國人留給他們的,可是跟我在法國喝的絕對不一樣,巴黎的咖啡館讓我消磨了不少時光,香的味道,還有性的感覺不可能複製。

言歸正題,我說的是喝咖啡,也是做咖啡。我買過好幾款咖啡機,最早的並不便宜,也是威廉·索諾瑪買的,可以用打好的咖啡粉,用一壺水做很多,至少也有兩三杯,但是味道很粗糙,搞得不好就有渣,那基本上就是一種熱水器。尤其是用下來的咖啡渣很多,西雅圖的台灣朋友用它來種花,但是後來我聽說這不是好的方法,倒是可以倒在戶外防止螞蟻過度生長,因為咖啡會幹擾螞蟻的嗅覺。

這種咖啡機用了很多年,最難控製的是溫度和純度,做小杯的深度烘培的咖啡本來不需要太燙,但是從它裏麵出來的一律是煮透了的大杯連渣帶水的東西。終於製作小杯咖啡的機器問世了。第一次喝小杯咖啡是去一個朋友家裏,拿出來包裝精美的盒子,還以為是巧克力,其實是小杯咖啡,有金色的、銅色的,還有很鮮豔的其他色彩,表示各種不同的風味,看得出經過比較專業的配色設計。看了許久,選了一個,或者說選不選都一樣,放進去專門做這種咖啡的機器,不多不少做出一杯咖啡來;因為精致純正,感覺味道珍貴。

沒有多久,大超市也可以買到小杯咖啡機了,小杯有各種型號,最普遍的是K杯,當然沒有我朋友的那種貴,有各種各樣牌子的咖啡甚至飲料適合這種型號,就買了機器,打開了,亮著藍色的光,按照屏幕上的指點,做了自己第一杯比較精致的咖啡。算起來,做這樣的咖啡比原來象熱水器一般的機器裏做的少很多,也貴很多,但是幹淨,隻要在下次用之前把用過的小杯取出來扔掉,幹的,放垃圾袋裏就可以了。我還買了一個放小杯的不鏽鋼架子,買來的各種牌子的小杯放在上麵,密密麻麻的,很裝飾。

最後,星巴克也出來自己的咖啡機了,除了供應普通尺寸的小杯,他們做的機器專用更小一些的小杯,不同烘焙程度的,也包括奶和其他的東西。放在他們的店裏有一段時間了,我沒有買,因為已經有K杯的機器了。但是有一次到威廉·索諾瑪的店裏,看到也有賣星巴克的機器,卻是半價,跑到隔壁的星巴克店,一模一樣的機器,真是半價,心動了,趕緊買。這種更小的咖啡機在威廉·索諾瑪的高端的咖啡機裏隻是小弟弟一個,但是它的核心部分,那個噴頭是瑞士做的,我相信湊巧做一杯咖啡給我這樣的平民,品質是可以保證的。

果然,這種咖啡機讓我把其他兩個機器都打入了冷宮。尤其是根據它的說明書做的“美式”咖啡,其實恰恰帶著我最喜歡的法國咖啡的味道,請不要笑話我把美式咖啡和歐式咖啡混為一談,藝術家隻講個人感覺嘛。

喜歡喝咖啡嘛,我可以做跟星巴克店裏一樣味道的,就在家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汗青1 回複 悄悄話 聞到咖啡的香味咯,文筆功力啊
悠然靜聽 回複 悄悄話 一直一直喜歡你的文章
漢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君子蘭9' 的評論 :
老鄉好:)
君子蘭9 回複 悄悄話 漢至:
你的文筆細膩,生動。
無論心情多糟,一杯咖啡,足以釋懷。頂老鄉!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