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漢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邪惡的審美

(2013-10-03 07:24:06) 下一個

一直有這樣的疑問,我們的世界到底是誰在掌控?
這個問題太宗教了,也似乎太沒有常識,因為有信仰的人會說那是神,而無神論者一定說那是規律和科學;可是我覺得他們好像都不對。
為什麽上帝把亞當和夏娃逐出伊甸園?
這又是一個很基本的聖經故事,無非是說他們吃了蘋果,明白了羞恥,找衣物把自己遮蓋了起來,於是上帝知道他們受了蛇的誘惑。我也覺得這不是全部的真相。
真相是什麽?其實亞當和夏娃本來赤身裸體並沒有大礙,因為他們身上和其他的動物一樣長滿了長毛,無需遮蓋。可是好事的蛇誘惑他們吃下了蘋果---一種最早的美容神奇,他們身上的長毛頃刻褪去了,露出了光潔美麗的軀體,這才有羞澀感的出現,他們成了肉身的人類。
那條蛇,其實就是撒旦,或者撒旦的對象-麗麗,也是肉身的人類的再開發者,把上帝創造的人類帶入了人體美的時代。
可是上帝不領情,因為健美的人類並不是他創造人類的本意,在神性的世界,肉欲是被禁止的,而即便是上帝創造的所有其他的物種,性隻是作為它們自身繁衍的必須,並被上帝精確地設計在短暫的發情、交配期裏得以運用,而被撒旦所誘惑和改造的肉身的人類,則終將恣情於性愛,哪裏可能為上帝所接受?所以,他們才被罰出了天堂。
其實天堂和人間的區別,並不是地理空間的不同,而是靈性世界和肉身世界的差別,這個肉身世界是上帝所厭惡的,卻又是撒旦,那條蛇所掌控的天地。我們人類既為自己的美麗而讚美,也為自己被逐出天堂而悲哀,這是多麽矛盾的心結,曆代人體畫家的作品都偷偷折射出這種既快樂又憂鬱的感覺。
可惜人類離開天堂以後,也並不會自然地被撒旦所接納,其實撒旦的對象是麗麗,可能誘惑夏娃的蛇就是麗麗變的。麗麗原來就是亞當的配偶,上帝造人的時候,她跟亞當一起被造,並一開始就作為亞當的配偶存在。然而麗麗卻是最早的左派,或者是女權主義者,她不服被亞當壓在身體下麵作為男性的泄欲工具,就出走了,或者說,人類最早並不是被逐出了樂園,她是主動放棄離開的。她最後成了撒旦的配偶。
上帝看到亞當的痛苦,為了安慰他,並且確定女人的從屬地位,就用亞當的肋骨創造了夏娃。這是聖經裏有記載的事。
其實亞當和夏娃,以及他們的後代,一直就在上帝和撒旦的寵幸之間狹縫生存著。至於藝術,人類一直本能地以邪惡的審美作為標準,以為那是上帝可能喜悅的。
畫家們為教會服務的繪畫技巧,其實正是撒旦所賜的特長,用邪惡的審美去讚美上帝,簡直就是一種荼毒,但是人類從來沒有懷疑過這一點的正當性,因為撒旦已經成了另一種形式的上帝,一個人類按照自己的審美需要所塑造的更願意為他們所接受的“上帝”。所以我們喜歡的種種美好,其實都投下了這個“上帝”的選擇,尤其是對於人類自身,種族主義成了這種選擇下的必然。所有的古典主義的美學規範都把優雅的白人美女當作經典,離開她們,畫家們幾乎不知道該畫什麽,但是二戰以後,畫家們越來越明白這種趣味的罪惡,毫無疑問,這種趣味就是納粹主義的根源,我的奧地利同行希特勒先生雖然沒有學到畫人物的技巧,他一定也是從這種罪惡的趣味中走過來的了,因為即使他所自己以為在行的建築,那種雄偉和崇高的感受,也一樣是邪惡的審美的縮影。
難道人類真的因為美的追求而背離上帝?我簡直不明白這種命運的矛盾和自殘性質到底是為什麽,有時候我很敬佩民主黨人,他們以一種慷慨大方的方式把食品和禮物送到少數族裔和狼狽不堪的窮人的手裏,這種不嫌棄形象上的不適感去作判斷和行動的,按理就是最接近神性的境界了。
其實他們不知道,當代藝術並不是上帝控製的,古典主義也從來沒有討得上帝的原諒,當代藝術其實是麗麗控製的用來離間人類和上帝關係的第二次誘惑,這位撒旦的女人,痛恨所有亞當夏娃式的男女關係和出自本能的審美趣味,她認為這種趣味和方式是腐朽沒落的,是壓抑人性的,她鼓勵超越簡單男女關係的多重多麵性愛,包括同性和多性,單向和多項,她愛好的藝術,必然是反對簡單審美習慣的,她強調的是追溯最早的對婚姻概念的批判,女性的徹底解放,意識上的反思和對行為習慣的反叛是她提倡的……當然,借助撒旦的強大現實功能,麗麗其實是當代藝術中決定性的幕後角色。
其實人類遊離於上帝和撒旦之間的完全服務自身的藝術選擇已經很少了,除了迷途不知返的邪惡審美導致的寫實主義和簡單優美的抽象主義,人們還能做什麽自己真正欣賞的東西呢?
也有一種好像很接近神性的做法,就是那種搞破壞的行徑,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不用說了,也記得那個挪威的殺人狂,看上去納粹一般的模樣,殺的卻都是最美麗的同胞少男、少女,肯定是精神上擺脫了撒旦的控製,徹底拿審美不當回事了吧?這些精神上有疾病的,或者宗教上走極端的,到底最恨什麽?我猜想,他們最恨的就是掌控了世界的撒旦以及麗麗所支持的當代藝術,還有所有現代世界的商業時尚和奢華,都是這種邪惡的美麗的組成部分。

如果正是撒旦和麗麗在掌控著審美的肉身世界和錯綜複雜的當代藝術,我們是不是應該覺醒、背棄?創造我們的上帝,他又在哪裏?他是不是早已放棄了這場遊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chinomango 回複 悄悄話 有見地。不過上帝也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為啥藝術家還喜歡?
我有時想,是否上帝不過是無能的托詞?不是說人無能,是說人遇到了說不清搞不懂的問題就歸結於上帝。
由上帝搞不定一條蛇來看,他的能力也有限。GCD改造了溥儀,上帝確以殺長子的方式(有人說長子裏包括了嬰兒)對待反抗的君主,令我困惑。
我想上帝還是有靈性的,你看“帝佑吾皇”因此英國還有女皇,念叨“上帝保佑美國”後英軍滾蛋了美國老大了。
萬得福 回複 悄悄話 很深刻!人類因為肉體的情欲和今生的驕傲而背離上帝。這種‘美’是‘邪惡地美’。
西門祝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名小綠草' 的評論 :

綠草說得是。西門所指的魔鬼,應是魔鬼派遣的美女俊男使者,或是由Agent包裝打造的冒充假魔鬼。

如大師Paganini上台,化魔鬼裝,著魔鬼服,奏《魔鬼的顫音》,《魔鬼的笑聲》,揚言是把靈魂抵押給魔鬼換取的小提琴技術,但是看Paganini私下的說話,根本就是一個訓練有素,有超人音樂天分的“俗物”演奏家。和Agent串通,以魔鬼使者的Business Package Presented to the Public。以滿足廣大聽眾的好奇心和另類審美觀,獲取顛覆性的成功。
無名小綠草 回複 悄悄話 神聖潔高尚,不是沒有女人崇拜,愛,而是得不到,或者說神不接受世俗之愛。醜陋的,世俗的,庸俗的魔鬼不會有粉絲無數。那粉絲無數的“魔鬼”定是世間傑出的“俗物”。
西門祝 回複 悄悄話 神往往是遙遠的,不食人間煙火的,使人產生敬仰。魔鬼卻能迎合世俗,背後粉絲無數。

浮士德是德國傳說中的一位著名人物,為了尋求新生活,和魔鬼墨菲斯托簽約,把自己的靈魂抵押給魔鬼,而魔鬼要滿足浮士德的一切要求。如果有一天浮士德認為自己得到了滿足,那麽他的靈魂就將歸魔鬼所有。浮士德有五大追求:追求知識,他滿腹經綸,卻於事無補;追求愛情,愛情被保守思想和封建禮法扼殺;追求政治,為封建王朝服務,卻因愛上海倫而葬送自己的前程;追求藝術,追求古典美,也以幻滅告終;社會理想追求,建造人間樂園,卻在呐喊中倒地而死。

中國人說的“人拉著不走,貴拉著飛奔”,也就是這個意思。西門對神無限敬畏,頂禮膜拜。但感到遠了;對撒旦的誘惑,尤其是派出美女當誘餌,賞些甜頭,一定容易中招。唉唉。。。。。。

問漢至大師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