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美把日本變成了國際社會“自動取款機”!

(2009-11-19 03:34:36) 下一個




殘疾論再次成主流


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時,有28個國家參加了多國部隊,日本起初提供了10億美元,後來增加到20億美元,在看到國際社會的臉色之後最終增加到130億美元,好歹免去了軍事性差事。當時也有人為日本的這種態度辯解。1993年時任外務省事務次官的小和田恒解釋說,日本是個有殘疾的國家,有的事可以做,有的事不能做,因此拒絕參加特定行動,在其他領域加以彌補。這一觀點最初是由已故國際政治學者永井陽之提出的。與殘疾論針鋒相對的是普通國家論。小澤一郎曾公開主張普通國家論,他現在擔任民主黨幹事長,是該黨最重要的實權人物。然而,不知何時,小澤卻改弦易轍,加入了鳩山首相和岡田克也外相等人的合唱團。本應是日美同盟對等夥伴的日本的立場又回到了近20年前。


試圖靠錢解決問題


首相一再強調:日本是美國和亞洲之間的橋梁。但奧巴馬在訪日期間給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他在演說中表示:美國是太平洋國家,將會繼續參與這一地區的事務。


2005年布什政府的副國務卿佐利克曾呼籲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而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理事長鄭必堅提出了和平崛起的觀點。奧巴馬政府試圖進一步推進這一路線。我們有必要對在北京舉行的美中首腦會談刮目相看。


美國政府在軍事和人權方麵依然對中國心存警戒,試圖發展一種特殊的雙邊關係。日本在充當橋梁之前,首先應意識到美中關係已經深化的事實。在奧巴馬政府領導下,中國將在軍事方麵為國際社會做出更多貢獻。日本在聯合國維和行動和索馬裏海域打擊海盜方麵已落後於中國,但不僅沒有奮發圖強,而且還越來越試圖靠錢來解決問題。


美中兩國在磋商中或許會沿著鳩山內閣的思路,把日本變成國際社會的ATM(自動取款機)。這是日美首腦會談後即將出現的噩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