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不應與美國“共治全球”

(2008-06-29 07:12:07) 下一個
中國學者回應:中國不應與美國“共治全球” 環球時報

被過濾廣告
環球時報6月29日報道 美國《外交》季刊2008年7/8月號刊登了彼得森經濟研究所所長弗雷德•伯格斯滕題為“平等夥伴關係:華盛頓應如何應對中國的經濟挑戰?”的文章,該文主張美國同中國組成兩國集團(G2),“共享全球經濟領導權”,並使中國“部分取代”歐洲的地位。

初看起來不禁“受寵若驚”:以人均GDP不足3000美元的實力,中國如何成了同美國並駕齊驅的世界超級經濟大國?仔細一看,就有問題了。伯氏的理由並不是因為中國在經濟上已經取代了歐洲的地位,而是因為中國“在無數領域,它追求與現存標準、規則和體製安排相衝突的目標”,從而“構成了獨特的挑戰”。成立G2的目的,是為了“從戰略層麵到工作層麵,給中國確定的機會,作為管理世界經濟的主要夥伴”。換言之,因為中國不聽話,又不宜對抗,所以最好“招安”,讓中國進入“領導班子”。這樣你就有責任了,就會合作了。

對伯氏G2模式所基於的對中國的指責,很有必要討論討論。

首先,伯氏說中國“推進亞洲集團”,他扣給中國的第一個帽子是“不對多哈回合作出積極貢獻,幾乎使之失敗”。眾所周知,多哈回合的症結是美歐發達國家成員拒絕在農產品補貼上做出讓步,致使發展中國家更無法讓步。要使多哈回合不失敗,美歐首先要做出貢獻。如此指責中國是沒有根據的,實際上,中國為多哈回合談判發揮了重要作用。

伯氏又說,“中國支持創立一個亞洲貿易集團”。這也是問題嗎?北美自由貿易區不是美國發起、推動的嗎?歐盟不是更緊密的歐洲貿易集團嗎?全世界區域貿易安排有300多個,這正是全球化條件下現代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是WTO框架下全球自由貿易體係的組成部分,沒有什麽值得大驚小怪的。

伯氏還說,中國同亞洲鄰國搞自由貿易區,“反對美國提議的APEC自由貿易區”。這無非是說中國沒有按美國的方案辦事罷了。美國的方案有什麽高明呢?美國發起的美洲自由貿易區尚且如此難產,又要搞一個跨四大洲的自由貿易區,能有多大可行性呢?

第二,伯氏說,中國維持幣值大大低估的人民幣。“國際資本大量流入中國,可能觸發美元崩潰和全球經濟硬著陸,並使目前全球金融危機嚴重複雜化。”且不說人民幣幣值是否低估了,中國究竟有沒有實力使美元崩潰,伯氏恐怕不會不清楚吧。國際資本大量從美國流出是誰的責任呢?不是美國自己沒有把金融市場和經濟管好造成的嗎?而且,流入中國的國際資本總量,仍遠遠低於流入美國的總量。因此,這些指責恐怕套不上中國。


第三,“中國為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都造成麻煩”,因為中國“同某些生產國訂長期協議,而不是完全依照市場。”美國當初不也是同中東國家訂長期協議包括開采協議嗎?“完全依照市場”的那個市場又在哪裏呢?當前,世界71%的原油交易掌控在投機商手中,產油國隻掌握29%原油貿易。造成油價瘋漲並給世界經濟帶來嚴重麻煩的,恰恰是紐約和倫敦的投機商。美國一資產公司經理說,隻要美國對石油期貨交易監管到位,國際油價可以在30天內下跌一半。這樣的市場,中國可以“完全依照”嗎?

G2的提法再一次反映了美國以世界經濟領導者自居的心態。G5、G7、G8、G20不勝枚舉,最大的是冷戰時代美蘇壟斷體製G2。但不管多少G,前提隻有一個,就是有助美國管理和控製這個世界的大國集團。

無論今後中國多麽強大,也不可能隻同極少數大國共同“領導世界經濟”,更不可能被納入美國軌道,當然也不會挑戰美國的秩序,隻能作為國際社會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通過廣泛協商一致的原則,協調解決國際經濟關係中的各種問題。


既然我們不能承認G2的前提,當然也不能認同G2。不過,美國有影響的智庫提出這樣係統的主張,也是常有之事,不必看得太重。應當認真研究的是伯氏主張中體現的美國管理世界的思想和對華政策的調整思路。美國一些有影響的智庫提出,“為應對這一形勢,華盛頓應巧妙但根本性地改變對華經濟政策戰略”,“不是關注狹窄的雙邊問題,而應尋求發展同北京的關係,以致共同領導全球經濟體係”,並主張“平等的夥伴關係”。

對此,我們的應對方法應該是摒棄“共同領導”,促進“平等夥伴關係”。伯氏主張不要對中國采取“對峙”態度,而是協商、共同研究辦法。這點實際上也為保爾森所采納,並體現在中美經濟戰略對話中。我們甚至可以將其發揚光大,以全球眼光思考和製定對美經濟戰略和政策,並在全球及中美雙邊關係的所有重要舞台上,更積極地闡述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的主張,創造出更多的中美合作共贏的機會。(作者是中國美國經濟學會理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