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伊爾-76購買談判背後的故事zz

(2008-06-25 07:16:35) 下一個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伊爾-76購買談判背後的故事zz


發信站: BBS (Fri Jun 13 17:36:56 2008)

美國合眾國際社10號刊發平可夫的文章,稱中俄兩國重新開始伊爾-76運輸機的購買談
判,我國可能買最新的伊爾-476運輸機。

這事說來話長,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購買了十幾架伊爾-76運輸機,歸屬中國聯合航空
公司建製,實際主要執行軍事任務。這是我國首次獲得大型軍用運輸機,以前的運-8隻

能算中型,載重航程方麵無法滿足國內快速部署的要求。

我軍對伊爾-76的使用感覺不錯,於是2005年簽署合同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30架伊
爾-76運輸機和8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結果因為物價上漲和美元貶值,俄國人嫌這筆
生意做的賠了要求重新談判飛機價格,我國當然不肯答應,結果俄國人就這麽拖著不肯

交貨。

老毛子的要求不是沒有道理。05年11月到07年8月期間美元貶值16%,作為飛機主要材料

的鋁錠05年到07年價格上漲30%,按照這兩個變量計算,合同上2000萬美元一架的伊爾-

76MD運輸機相當於降到了1300萬美元/架,這個價格就算不賠錢也掙不到幾分,俄國人
當然不幹了。

而且這事不僅僅是錢那麽簡單。

普京上台後加強了對國內的控製,先是收拾了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然後又開始整頓軍工

和航空航天這兩個盈利大戶,成立了國防產品進出口公司統一負責對外軍售,成立俄羅

斯聯合航空製造公司,把蘇霍伊、米格、伊柳申、圖波列夫、雅克福列夫等飛機設計局

、生產廠全部包括在內,免得他們在出口時彼此惡性競爭損害國家整體利益(咳,對外

出口是說誰就不用單獨指出了吧)。

可蘇聯當年軍工係統架子極大,俄羅斯僅僅繼承了其中的一部分,負責伊爾-76運輸機
總裝的烏茲別克塔什幹飛機生產公司就不在其境內,於是就管不到它,隻好幹看著它組

裝伊爾-76運輸機出口大掙特掙。

那怎麽辦呢?你不是配件廠在我境內嗎,我就斷了你零件供應,讓你生產不出來。這次

平可夫文章稱我國訂購的38架飛機已有15架處於半成品狀態,就是因為俄國人卡脖子鬧

得。

如果真是隻因為價格問題造成拖延,這對我軍來說還是容易協商的,就算價格提高到
3000萬美元我們也不是買不起;而且這個價格也不算高,美軍C-17運輸機要5億美元一
架,比伊爾-76小一號的C-130也要6000萬美元。但塔什幹飛機製造公司自己生產不了零

件,俄國那邊的配件廠往死裏要價,那就沒有辦法靠錢解決了。

烏茲別克斯坦的塔什幹飛機製造公司沒了零件,守著半成品飛機和生產合同就是掙不到

錢,於是它也怒了。你不仁我不義,不提供零部件讓我賣不成飛機是吧,我幹脆把飛機

設計圖和生產工藝圖賣出去,大家一拍兩散!於是塔什幹飛機製造公司就和我國聯係,

想把這些東西賣給我國。

這本來是一件大好事,可國內某些老左派非要雞蛋裏挑骨頭,硬是說那東西太落後,非

要自己改進一款先進運輸機出來,

拒了
人家自己又做不出來,現在再想買工藝圖也晚了,又要重新花一大筆錢從俄國人那裏買。


現在雙方重開談判條件都變了,我們提出飛機型號、製造廠、價格都要重新談。改變型

號是因為現在俄國人已經把伊爾-76的新改型做出來了,比以前用D-30發動機的老型號
有很大提高,再買伊爾-76MD太吃虧。改變製造廠就是中俄雙方默契了,把烏茲別克斯
坦排除在外,讓俄國烏裏揚諾夫斯克飛機製造公司來生產,幫他們整合國內航空工業。


國內西安飛機製造公司正在仿製伊爾-76運輸機,也就是常說的“大運”,這東西今後
二十年的時間裏都是我國空軍的主力運輸機,空軍自然希望性能先進一些。可國內航空

科研力量太薄弱,要進行什麽大改恐怕又不知拖到哪一年去;還是抄俄國人的現成機體

結構和發動機,再用國內的材料和航電進行改進比較穩妥。

現在購買38架伊爾-476很可能同時引進其生產技術,就以此做為“大運”的仿製基礎,

和當年引進蘇-27戰鬥機的生產專利是同一種模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