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陪伴步兵400年的忠實戰友——漫話刺刀(組圖)

(2010-11-23 15:06:31) 下一個

陪伴步兵400年的忠實戰友——漫話刺刀
2010年11月   來源: 新華軍事


白刃——刺刀史話 - 三土 - 彈彈黨

    刺刀是勇武精神的體現和象征,因此在勳章、獎章、紀念碑等軍人榮譽的載體上,經常有刺刀的形象出現。圖為埃及為紀念從以色列手中收複西奈半島而在蘇伊士運河邊建立的第四次中東戰爭紀念碑,主體即是安裝在AK步槍上的蘇式多功能刺刀的形象。

 刺刀是一類特殊的武器,它雖然是不折不扣的冷兵器,但卻是在步槍這一典型的熱兵器誕生以後出現的,而且通常都是與槍配合使用。從出現至今的400餘年中,刺刀一直都是軍用步槍上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雖然白刃戰的情況在現代戰爭中已很少出現,刺刀作為格鬥武器的位置明顯下降,但它作為一種最後的戰鬥手段和隨身工具,仍然是戰士不可或缺的一種重要裝備。同時,它也是軍人勇敢精神的集中體現。這些都使得刺刀不可避免地成為軍事愛好者們關注的對象。

刺刀的發展軌跡:矛·劍·刀

公認的最早的刺刀於1647年出現在法國西南部的小城巴榮涅(Bayonne),英語中的刺刀一詞(Bayonet)便是來自這個城市的名字。這種原始刺刀脫胎於冷兵器時代步兵使用的短矛,實際上它本身就是一支帶短柄的矛頭,把短柄塞進槍口並插緊,前裝槍就搖身變為一支短矛。這也是與當時的步兵戰術相適應的,因為前裝槍隻能單發射擊,必須依靠齊射才能發揮威力,而齊射過後,敵人會乘已方重新裝填彈藥的空隙蜂擁而上,此時迅速插上這種刺刀,排成多層人牆,就足以抵擋敵軍的衝鋒。不過這種原始的插入式刺刀和矛一樣,是一種單純的防禦性武器,和步槍並不兼容,一旦裝到槍上後者就不能重新裝填和發射。因此不久後的1688年,法國人又研製出了套筒型刺刀,其刺刀末端一側帶有空心握把,使用時握把套在槍口上,並旋轉一定角度,讓槍管外的卡筍卡入握把上的凹槽內,將兩者固定在一起。這種結構中,刺刀刀身偏於槍管軸線的一側,兩者間隔一定距離,使射擊與刺殺互不幹涉。自此刺刀作為輔助作戰工具的地位已經基本確定。

白刃——刺刀史話 - 三土 - 彈彈黨

 在套筒式刺刀出現後,矛頭式刺刀並未完全消失。圖為美軍早期使用過的M1873矛頭式刺刀。

白刃——刺刀史話 - 三土 - 彈彈黨

 19世紀前期擊發式前裝槍上配用的各種刺刀。中間的刺刀刀身特長,並且帶有大型護手,取下後可單獨當作長劍使用。

起初的套筒式刺刀外形一般比較簡單,有的隻是一條帶尖的金屬棍,基本上還是矛的變形。由於當時的前膛槍一般很長,所以早期刺刀普遍身形較短,刀身一般不超過45公分。19世紀之後,槍械製造技術有了長足進步,刺刀也得到迅速發展。其中最重要的變化是考慮到了刺刀的多功能性,裝到步槍上即是白刃格鬥用的刺刀,取下後還能當做短劍、匕首或馬刀使用。這一時期的刺刀外形多半更趨近於劍形,刀形相對較少,而且普遍較長,刀身一般在50公分以上,甚至有長至1米的可兼作佩劍的型號。19世紀後期,帶卡筍的刺刀座和槍口環相配合的固定方式已被普遍采用,並成為刺刀的主流,刀形刺刀開始大量出現,同時刺刀長度大為縮減,刃長普遍在50公分以下,並出現了全長40公分以下的刺刀。不過套筒式刺刀和外形近似矛尖的各種錐形刺刀仍在某些槍械上繼續使用。 

白刃——刺刀史話 - 三土 - 彈彈黨

 19世紀末期出現的采用定裝槍彈的後膛單發槍——亨利·馬蒂尼步槍。圖為該槍配用的劍形刺刀,刀身、固定裝置和刀鞘的設計均與現代軍用刺刀相差無已。

白刃——刺刀史話 - 三土 - 彈彈黨

現代多功能軍用刺刀的典型代表——前蘇聯設計的AKM/AK74刺刀。其刀身采用了短小精幹的獵刀外形,無血槽,刀背有鋸齒。其刀身前部有孔,可與刀鞘頭部的駐鋤結合,當做鋼絲剪使用。

隨著機槍等自動武器和迫擊炮的出現,白刃衝鋒和人海戰術的作用日漸勢微,刺刀的地位隨之逐步下降。細節設計上也是如此,如一戰以後新設計的刺刀,多半不再有護手鉤這一部分,因為這個部件除了在手持使用時防止自傷外,主要是在格鬥時用來別、卡對方的刺刀,而近身肉搏的減少使得這一部件不再象以前那樣重要了。特別是到二戰世界大戰期間,衝鋒槍和突擊步槍的出現,使得刺刀不再是步兵必備的武器。雖然參戰各國仍然製造了數量龐大的刺刀,但戰鬥以刺刀決出勝負的例子卻愈來愈少。二戰期間研製的部分槍械采用了折疊刺刀,其原型早在1830年就已經在荷蘭製造的前膛槍上出現,但直到20世紀以後才重新引起重視。折疊式刺刀不使用時折回,固定在槍管下方或一側,使用時向前展開並固定,如前蘇聯生產的莫辛·納甘M1944式騎槍和CKC半自動步槍,這種方式避免了刺刀意外丟失的問題,不過卻有用途單一的弊端,因此最終並未成為軍用刺刀的主流。戰後設計的現代軍用刺刀仍是人手一把,但多作為工具使用,對刺殺性能要求不高,因此其長度逐漸縮短,刀身多選用強度高,而且適用於切削、劈砍等多種用途的單刃獵刀的形狀,錐形刺刀已基本不再使用。

變化多端的刀身截麵形狀

各種軍用刺刀長短不一,外形各異,但根據其刀身及截麵的形狀,可以把它們大致分為錐形刺刀以及刀/劍形刺刀兩大類。但不管哪一類,其形狀都是由這種刺刀的用途、殺傷性能和強度等要求,以及傳統習慣等綜合決定的。

白刃——刺刀史話 - 三土 - 彈彈黨

  各種不同截麵形狀的刺刀。從上至下分別為:十字形(烏拉圭M1900)、三角形(比利時為中國生產的C1920)、寬刃十字形(匈牙利M1895)和T字形(法國M1874)。

錐形刺刀的截麵多數設計成三角形、十字形,一般帶有明顯的棱角突起,因此稱為“棱刺”,通常三角形截麵的稱為“三棱刺刀”,十字形的稱為“四棱刺刀”。這些刺刀相鄰的兩個棱角之間有的是凹麵,如俄國莫辛·納甘1891式步槍的套筒式四棱刺刀,有的則是平麵,如比利時在上世紀20年代為中國製造的一批C1920式棱刺。棱刺的突出特點是結實耐用、殺傷力強。為避免誤傷使用者自身,棱刺的邊角一般都是鈍的,頭部也不是非常尖銳,通常會做成扁口螺絲刀的形狀或者幹脆將尖部磨圓。因此棱刺刺入人體之後形成的傷口並不象普通刀劍那樣是“切”開的,而是硬“撕”開的,加上通常傷口都很深,難以縫合。該型刺刀的缺點是功能比較單一,與步槍分離後基本沒有獨立使用價值。不過,棱刺也有加工方便、成本低的優點,所以在戰時條件下比較受歡迎。現代槍械已經很少使用這種形式的刺刀。

從棱刺向刀/劍形刺刀過渡的一個變種是所謂的“T”形刺刀,以法國的M1874刺刀為代表,其刀背後端很寬,兩側形成很深的血槽,刀背和刀身向前逐漸收窄,刀尖處類似棱刺,截麵恰似英文字母“T”的形狀。另一種19世紀中晚期流行的設計也是兩者的結合體,其後半部接近常見的刀形刺刀,但刀背一直向前延伸並逐漸凸起形成刀脊,血槽逐漸變淺直至消失,而刀尖上部卻出現一個較短的刀刃,整體看來刀身向上傾斜,刀背/刀脊橫貫其中,與刀身形成一個很小的夾角。因為其刀身前部上下均有鋒刃、中間有一條脊骨,與羽毛的結構比較相似,因此西方人將這種刺刀形式稱之為“羽脊”。這種設計最早出現在英國M1855蘭開斯特刺刀上,但應用最多的卻是德國,如M1860、M1898等型刺刀。該設計兼顧強度和殺傷性,隻是加工比較複雜,故而應用不廣。

白刃——刺刀史話 - 三土 - 彈彈黨

 德國的兩種“羽脊”式刺刀:M1898(上)和M1860(下)

刀/劍形刺刀是近現代軍用刺刀的主流設計,種類最多。其中刀形刺刀絕大多數是單刃的,刀刃一般開在下方,上方是寬厚的刀背,截麵類似銳角三角形,典型設計有日本的30年式、英國的P1907等。刀形刺刀中比較特殊的一類是所謂“亞特坎”型刺刀,它起源於同名的土耳其刀,特點是刀身側麵近似蛇形,刀身中前部呈明顯向下的弧形,重心接近刀前部,有利於手持時劈砍,其外形比較適用於老式前裝槍,因為刀身向外伸展,方便從槍口裝填彈藥。劍形(或稱匕首形)刺刀的截麵近似菱形,西方稱其為“鑽石”形,上下兩側較薄的地方即為鋒刃。劍形短刺刀在兩次大戰前後比較常見,也普遍受到士兵的歡迎,因為它可以單獨作為匕首使用,而且樣式比較美觀,在某些國家軍隊中還作為禮儀武器而隨身佩戴。

白刃——刺刀史話 - 三土 - 彈彈黨

 

日本生產的明治30年式刺刀是典型的刀形刺刀之一,該刀依靠槍口環和T形座與槍管相結合,優點是比較牢固。

白刃——刺刀史話 - 三土 - 彈彈黨

德國98K步槍配用的短刺刀是典型的劍形刺刀,該刀沒有槍口環,隻靠刺刀座與槍管聯接。 

白刃——刺刀史話 - 三土 - 彈彈黨

 美國南北戰爭期間使用的“亞特坎”型刺刀。注意這把大型刺刀是安裝在槍口右側的,早期的刺刀很多采用側裝方式,而後期和現代的絕大多數安裝在槍口正下方。

“刃”與“槽”

與棱形刺刀不同,刀/劍形刺刀一般都有“刃”。其中有些上下兩側都有刃,如德國M1888刺刀,有些隻在一側開有刀刃,如捷克VZ24刺刀,後者的刀刃位於刀身上方,稱為“上挑刃”。大多數刺刀刀身全長都開刃,但日本晚期的30年式刺刀隻有刀身前半部開刃,稱為“半刃”,而美國的刺刀則多為一側全長開刃,另一側開半刃,據說這種設計有利於提高穿刺能力,而不開刃的後半部分刀身能給敵人造成更嚴重的傷害。這裏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的“刃”是指“假刃”,並非是真正鋒利的刃口,實際上絕大部分軍用刺刀的刀刃都是鈍的,而且通常會禁止士兵將刺刀開鋒。這是因為開鋒後盡管刺刀會變得鋒利,但一旦受力刀鋒邊緣就會“崩口”,給刺刀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壞,而且在衝鋒和攀越障礙時,開鋒的刺刀容易傷到自身及戰友。同時,未開鋒的刺刀會給敵人造成更大的創傷,傷口雖然不如開鋒的深但卻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複原,這和棱刺的殺傷機理非常類似。不過實際中許多軍用刺刀都開有鋒刃,這多半是下發後士兵自行所為,因為士兵們通常希望他們的刺刀在日常生活中能發揮其它的作用,比如切割食物等等。

白刃——刺刀史話 - 三土 - 彈彈黨

 國產81式自動步槍配用的可卸式刺刀刀形與古代的高脊雙血槽矛相仿,雙刃帶尖,並有明顯的四條深血槽。該刀雖然外形美觀,但厚度較大,而且功能單一。

大多數刺刀都在刀體上開設有兩條或更多的縱向槽,這就是通常所稱的“血槽”。為什麽刺刀上要開設血槽?這是因為刺刀刺入人體後,由於疼痛和異物感,人體肌肉會本能地進行收縮,緊緊包裹住刀體,加上充滿血液的傷口對刺刀的吸附效應,會使得刺刀不易拔出。而有了血槽之後,血液就可以順著刀身流出,而空氣則沿著血槽進入,減少了傷口組織對刺刀的粘附作用,從而使得拔刀更加順暢。可別小看了拔刀的瞬間,在激烈殘酷的白刃格鬥中,這也許隻有半秒鍾的時間就可以從容回身,應對身後撲來的另一個敵人。同樣,有經驗的老兵在刺殺時,會盡量避免以敵方的前胸為目標,因為這樣刺刀很容易卡在肋骨中間,正確的做法是瞄準敵人的腹部。

白刃——刺刀史話 - 三土 - 彈彈黨

美國菲羅比斯公司研製的M9刺刀,後來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軍用刺刀之一。

其實使拔刀更加容易隻是血槽的“副業”,它的主要功能是加強刀身剛性和減輕刀體重量。容易彎曲或折斷的刺刀,對於使用者來說是隨時可能危及生命的。所以自從刺刀誕生以來,設計師們就在為如何在保持刀重不增加的前提下,盡可能加大刀身強度,以使其不易彎曲或折斷這樣一個問題而絞盡腦汁。在截麵形狀一定的情況下如何加強刀身的剛度?將刀身加厚或采用高性能材料也許是解決問題的一種途徑,但這會增加重量及成本,這對軍用刺刀來說都是不可接受的。而在刀體上開設血槽,不僅減少了刀身自重,而且血槽起到了“加強筋”的作用,大幅度地提高了刀體側向受力能力,從而輕易地解決了重量和強度這樣一個看起來似乎很矛盾的難題。

白刃——刺刀史話 - 三土 - 彈彈黨

 美國一戰至二戰期間使用的兩種主力刺刀M1905(上)和M1942(下)。兩刀均采用劍形刀身,刀身中脊處帶寬血槽,刀身前端上方開有假刃,刀身表麵經過發藍處理。

對於刀/劍形刺刀,血槽一般是由專用機械在半成品刀體上銑製出來的。至於錐形刺刀,血槽就更加簡單,加工出“棱”的過程同時就形成了血槽。血槽本身的形狀都大體相同,兩端可以呈方形,也可以是圓形,或者介於兩者之間。但在某些刺刀上這也是一種分辨的標誌,如日本30年式刺刀,方頭血槽的一般是作戰用刺刀,刀身一般較厚,材料較好,圓頭血槽的則多數是訓練用,刀身比較薄,材質也較差。對於刀/劍形刺刀來說,血槽大多為兩條,刀身兩側每邊一條,少數刺刀如M9隻在右側有一條較寬的血槽。一般刀形刺刀血槽靠近刀背,劍形則靠近中脊線,不過也有例外,如我國的81式刺刀,刀身每側沿中脊線對稱分布2條血槽,兩麵一共4條,加上刀身較厚、橫截麵呈菱形,外形非常接近古代冷兵器中高脊雙血槽矛的形製。

白刃——刺刀史話 - 三土 - 彈彈黨

參加1986年美國軍用刺刀選型的德國艾克霍恩·索林根KCB77刺刀。該槍采用開鋒的無血槽獵刀型刀身,刀身與刀鞘配合可以作剪線鉗使用。

軍用刺刀中也有一些未設計血槽,如德國M1888刺刀等。其中有些是屬於戰時條件下工藝的簡化,如二戰末期生產的日本30年式刺刀,為降低工時和成本而取消了血槽;有些則是設計上的限製,如比利時FN自動步槍的管狀刺刀。隨著現代刺刀刺殺功能的逐漸弱化和工具色彩的漸厚,取消血槽的觀點曾一度占據上風,前蘇聯的AKM/AK74多功能刺刀就沒有血槽。不過,以美國M9為代表的新一代軍用刺刀還是大多保留了這一設計,不過其功能又有進一步拓展:這些刺刀上的血槽一般較寬,以方便使用者在切削物品時用拇指夾持刀身。

鋸齒的消失和重現

提高刺刀的殺傷力還有一個途徑,那就是在刀身上設置鋸齒或倒刺。當刀身拔出或轉動時,尖齒就可以進一步擴大傷口並破壞沿途碰到的一切組織,即使治愈後也會影響肌體功能。雖然這種形式的刺刀在人道問題上一直有所爭議,但在實際中確有應用。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一戰期間德軍所用的“屠夫”刺刀。雷馬克所著的從德國視角反映一戰的著名小說《西線無戰事》中,就曾多處提到這種刺刀。

白刃——刺刀史話 - 三土 - 彈彈黨

磨掉鋸齒的德國“屠夫”刺刀(上)及原型(下)。從圖中可以看出其鋸齒方向是向前的。

“屠夫”刺刀的正式名稱是M98/05,它於1905年正式被德國軍隊采用,是德國在一戰中使用量最大的刺刀之一。“屠夫”是參加一戰的美軍給它所起的外號,因為其外形類似一種當時屠夫使用的切肉刀。德軍本身將其稱為“柴刀”(Faschinenmesser),其中“Faschine”在德文中表示一束捆綁在一起的木頭或樹枝,而“Messer”則是刀的意思。“屠夫”的設計目的是用來代替體型龐大笨重的M98/02式刺刀,後者則是用來取代因刀身太長而不適合出入戰壕的M1898。M98/02和M98/05兩者的設計都是基於一戰時塹壕戰修築工事的需要,作為士兵砍伐、挖掘的工具。當然“屠夫”的本質還是刺刀,有多種改型,適用於M1898和98K等型號的步槍。並不是所有“屠夫”都帶有鋸齒,其刀身有普通型和鋸齒型兩種設計,隻有後者才在刀背上開設鋸齒,但它並非是用來殺傷敵人,而給軍官佩戴使用(鋸齒刀在德國習慣上作為一種權力的象征),其性質更多地屬於一種“儀仗”武器而非實用兵器。而且這種鋸齒齒尖向前,加上為了適於劈砍,刀前部較大,並不適用於刺殺,多數情況下這些刺刀都是作為手持工具使用(“屠夫”的鋸齒在對付木質電線杆方麵確實效果明顯)。鋸齒版的“屠夫”早期是供應給工兵部隊使用,在專業性更強的鍬、斧頭和鋸廣泛裝備後,這些鋸齒刀仍然保留供軍官佩戴。另一個能證明鋸齒刺刀真實用途的有力證據是,其生產數量大約隻有標準型的百分之五,如果單純為提高殺傷力而設計,這個比例會更大一些。

不過,“屠夫”的鋸齒還是使它成為了“宣傳戰”的犧牲品。英、法的宣傳機構不斷地刻意渲染德國鋸齒刺刀的威力及它所造成的可怕傷口,以這種武器的“非人道性”來印證其使用者的殘暴。在這種宣傳下,即使是德軍士兵,也開始對這種說法信以為真了。但既便這是真實的,盟國也隻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因為一戰期間英軍和比利時軍隊也裝備有鋸齒刺刀(甚至“永久中立”的瑞士也有),隻是宣傳得最賣力的法國沒有。所以法軍士兵們揚言,他們將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辦法,殺掉所有被發現使用這種刺刀的德國俘虜。為穩定軍心起見,前線的德軍官兵們開始換用普通刺刀,或者自行將刀背上的鋸齒磨平。不過,大多數鋸齒版的“屠夫”刺刀仍得以保留,其中很大一部分逃過了凡爾賽和約的管製,在1930年代德國重整軍備後,還曾用來裝備後勤部隊。據說國內軍閥張作霖的軍隊也使用過進口的這種刺刀。

白刃——刺刀史話 - 三土 - 彈彈黨

     刀身表麵鍍鉻的國產87式自動步槍刺刀。血槽、鋸齒等元素一應俱全,但全非當初的作用。

 直到AKM多功能刺刀出現以前,設計者似乎都盡量避免再在軍用刺刀上增設鋸齒。而此後新設計的產品上,鋸齒卻似乎成了標準設計之一。而且這些鋸齒所履行的功能,還是和當年的“屠夫”一樣,都是當作工具使用。盡管鋸齒長度受到刀長限製而普遍較短,但仍可以用來快速地鋸斷樹枝甚至是鐵條。在美國M9和我國的95式等刺刀上,鋸齒的一側往往經過加寬並加工有細齒,以便當作銼刀使用。

流言與現實

關於刺刀的某些“傳說”在一定程度上流傳甚廣,而且聽起來言之確確,但事實卻往往與其相反。

說法之一:刺刀“有毒”

白刃——刺刀史話 - 三土 - 彈彈黨

常見的國產56式半自動步槍和衝鋒槍都采用了折疊式錐形刺刀。這種刺刀隻有刀身後部截麵才是三棱形,而且功能比較單一,隻能用於刺殺目標。

白刃——刺刀史話 - 三土 - 彈彈黨

國產56式半自動步槍也有采用表麵鍍硬鉻的劍形折疊槍刺型號,因其外形美觀,多半用於儀仗場合(三軍儀仗隊所用的56半刺刀是特地經過加長的,看起來更加協調)。

這種說法具體有兩種,一說刺刀上“鍍有水銀”,另一說是刺刀在製造時“塗有毒藥”,其理由是刺刀傷較其它戰傷相比,更容易潰爛而且很難愈合。雖然乍聽之下有點道理,但上述說法隻是以訛傳訛。水銀是汞的俗稱,雖然汞蒸氣和某些汞化物有劇毒,但它在常溫下是液態,根本“鍍”不上刺刀,隻是早期製鏡業有在鏡上塗覆汞以形成金屬汞齊的工藝,“鍍”水銀之說正是從此附會而來。那些銀光閃閃的刺刀表麵上是另一種金屬——鉻,它是不鏽鋼的主要成份,鍍鉻是為了增加刺刀表麵的硬度和耐蝕性。雖然有些鉻鹽有毒,但它們多數不溶於水,而且鉻本身在常溫下極為穩定,很難生成化合物。至於“塗毒”之說更是無稽之談。即使是劇毒的氰化物,致死成人也需要20毫克的劑量,同時也沒有能夠在刺刀表麵長期有效保持這些毒劑的手段,無論從成本、有效性還是從道義上考慮,都根本沒有這樣做的必要。至於為什麽有些刺刀的表麵呈藍黑色,有些呈淡灰色,那隻是為防止鏽蝕而采取的表麵處理工藝不同,藍黑色是“發藍”工藝的結果,而淡灰色的那種處理則稱之為“磷化”,這些處理工藝在日常生活中多有應用,也都是無毒無害的。現實中刺刀傷難愈合的現象的確存在,但罪魁禍首不是所謂的“毒”,而是刺刀上的油脂。為防止生鏽,通常情況下保養槍械時都會在刺刀等金屬部分表麵塗抹一層礦物油,在刺入人體後,刀上的油就會殘留在創口上,阻礙組織的再生,使得傷口經久不愈。而且在野戰環境下,刺刀上還往往帶有泥土、砂粒及火藥殘渣等異物,或者帶有破傷風杆菌等微生物,進一步增加了傷口感染的可能性。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刺刀比其它刀具更加厚實,刀/劍形刺刀刀背處的厚度一般都在5毫米以上,而棱刺的徑向尺寸更大,加上拚刺時全身勁頭都集中在刺刀尖上,穿刺的力量非常大,造成的傷口不僅大而且深,往往帶有大範圍的組織撕裂,對人體的傷害有時比槍彈還要嚴重,這也是受了刺刀傷後不易複原的一個重要原因。

說法之二:“三棱刺刀”殺傷力巨大

這種說法往往是以我國仿製的前蘇聯CKC半自動步槍,即大家所熟知的“56半”為基礎的,說該槍所配的“三棱刺刀”不僅“鋒利無比”,而且“殺傷力巨大”,甚至有人說這種“三棱刺刀”是我國首創的。但如果仔細觀察實物的話,就會發現56式半自動步槍所用的折疊式棱刺嚴格來說是一種“變截麵”刺刀,後半截才是三棱形,末端是圓柱形,而前端則是扁平的鴨嘴狀,既沒有“尖”也沒有“刃”,根本談不上“鋒利”。當然,這種“鈍”刺刀容易造成撕裂傷,殺傷力的確是相當可觀的,不過刺殺時要比其它刺刀更加費力。而56半自動配用的刺刀實際上有兩種,一種是與常見的CKC相同的劍形刺刀,另一種是前述的棱刺,其實俄國/前蘇聯有很長時間的采用棱刺的曆史,CKC也有采用棱刺的型號,56半的棱刺實際是根據後者仿製的,而所謂的“首創”隻是將這種棱刺的縮短型號用在了56式衝鋒槍上。真正算得上“三棱刺刀”的,是國產63式自動步槍采用的折疊式棱刺,其截麵與以前機械加工時常用的一種叫做“三角刮刀”的工具形狀類似,前端也較尖,不過該槍裝備的時間不長,影響力也不大。而在我國大量生產和裝備使用棱刺的56式、63式步槍時,前蘇聯已經研製了後來成為世界軍用刺刀樣版的AKM/AK74多功能可卸式刺刀,雖然棱刺有成本低廉、工藝簡單的優點,但功能單一、外形不夠美觀的弊病始終未能克服,因此後來國產的81、87、95等型步槍,都拋棄了落後的折疊式棱刺,而配備了更先進的可卸式刀/劍形刺刀。

白刃——刺刀史話 - 三土 - 彈彈黨

 國產63式半自動步槍所用的折疊槍刺才算得上是比較正宗的“三棱刺刀”。

說法之三:刺刀有助於提高步槍射擊精度

對於射擊精度來說,除了正確的瞄準之外,關鍵在於保持擊發瞬間槍身的穩定,而刺刀恰恰容易破壞這種穩定。因為使用者是靠兩手握持槍托以保持槍支的平衡,加裝刺刀相當於增加了槍口部分的重量,根據杠杆原理,這就放大了槍口部分的晃動,使得射手更難保持槍身的穩定,同時也增加了瞄準的誤差。這也是狙擊步槍一般不配刺刀的原因。而現實中的確存在安裝好刺刀後再向敵人射擊的情況,特別是在一些曆史影像資料中,那是因為老式步槍的發射速度較慢,為避免敵人乘已方裝填子彈的機會進行突破,所以先將刺刀裝好,以隨時準備與衝到麵前的敵人進行白刃格鬥。現代戰爭中也有這種情況,不過這時上有刺刀的步槍主要是起到看守戰俘、彈壓暴動等作用,還可以在打掃戰場時檢查可疑目標,並不是僅僅為了射擊。

白刃——刺刀史話 - 三土 - 彈彈黨

無論是裝備水平多高的軍隊,也會將拚刺訓練作為單兵基礎訓練的重要內容之一。圖為二戰期間進行刺刀衝鋒訓練的美軍。

說法之四:日軍拚刺前會先退掉槍內的子彈

除了中國軍隊外,日軍是二戰期間為數不多的仍特別重視與大量應用白刃戰的軍隊,這種重視不僅是戰術上的,而且是精神上的,因此日軍單兵的拚刺技術相對較高。長期以來一直有一種說法,認為日軍在進行白刃格鬥前,會先將槍內的子彈全部退出,以防止在格鬥中走火誤傷,同時彰顯武士道精神和拚死一搏的決心,甚至把退子彈的要求寫進了《步兵操典》。很多影視及文學作品中都沿用了這一說法,如國內早期拍攝的《血戰台兒莊》、近期的《太行山上》,都有日軍在拚刺前退子彈的鏡頭。實際上,這完全是誤傳。首先,日軍的主要步兵武器——30式、38式以及後期的99式步槍,都有完善的保險機構,通常的磕擊不至於造成走火,而且格鬥時右手握持的部位是槍托頸部,一般不會碰觸扳機。其次,日製各式步槍都是采用旋轉後拉槍機的手動步槍,如果要將彈倉內5發子彈全部退出,就要重複5次推拉槍栓的過程,這一時間足夠對方衝到自己麵前,而且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各種戰鬥狀態的轉換非常迅速和突然,如果退光了子彈卻又不需再進行白刃戰,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撿起子彈並重新裝填,這明顯是不合理的。第三,各種版本的《步兵操典》中都見不到相關的規定,而如果這一做法真實存在的話,以日本人的嚴謹和對拚刺的重視程度,是不會不寫入操典中的。實際上,在明治版本的《操典》上,反而明文規定在發起“白兵突擊”之前要先進行一輪齊射,也就是要盡量殺傷對方的有生力量,至少也要打亂敵人隊形,以便在肉搏中占據先機,這時槍膛中留有空彈殼,更是避免了任何走火的可能性。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傳說,是因為手動步槍的保險一般都在槍機上,站在一定距離外對手的角度上看,各種對槍機的操作的確是很容易混淆的,很有可能把關閉保險的動作當成了退子彈,

白刃——刺刀史話 - 三土 - 彈彈黨

日軍使用的三八式步槍槍身較長,加裝30年式刺刀後總長可達168公分,加上日軍重視單兵刺殺技術的訓練,因此日軍在侵華戰爭前期的白刃戰中占有一定優勢。這種情況到後期中國軍隊裝備和訓練改善後才有所改觀。

說法之五:現代戰爭條件下刺刀已無用武之地

在信息化時代進行的現代戰爭中,刺刀的地位和作用已經大大下降,但並不是一無用處。在某些條件下,刺刀也有可能成為戰鬥的主角,並決定勝負的天平向哪一方傾斜。1982年的馬島戰爭留給世人最深印象的莫過於阿根廷空軍以“飛魚”導彈對英國“謝菲爾德”號驅逐艦的致命一擊,但同樣是在這場戰爭期間的一場戰鬥卻鮮為人知,英軍為奪取阿軍在朗頓山上的據點,突然發起刺刀衝鋒,以29人陣亡的代價,消滅對方50人,成功奪下阿軍陣地。22年後的2004年5月14日,來自薩瑟蘭高地部隊的20名英軍士兵乘坐“陸虎”在阿馬拉城附近的一條高速公路上,遭到100餘名伊拉克武裝分子的伏擊,在彈藥不足的情況下,英軍再次進行集體刺刀衝鋒,結果一共消滅了35名武裝分子,自己僅3人受輕傷。這裏要說明的是,現代英文中所說的刺刀衝鋒(bayonet charge),是指直接突入敵軍陣地以包括白刃戰在內的一切手段與敵人作戰,包括近距離射擊與投彈,但在衝鋒前必須安裝刺刀,盡管衝鋒中可能一個敵人也捅不到。雖然上述兩個戰例中包含有火器的戰果,但仍能證明即使在現代化條件下,保持一定強度的刺刀訓練是十分必要的,特別是在敵我相互混雜如夜襲等情況下,白刃格鬥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因此,伊拉克戰爭之前,美軍揚言將以大規模空襲為主要打擊手段,但新聞中卻播出了部署在沙伊邊境的美軍部隊增加拚刺訓練的鏡頭,因此有人斷定,美軍將發動地麵行動以配合空中打擊,後來證明戰爭進程果然如此。

結語

經過400餘年的時間,現代軍用刺刀的發展殊途同歸,趨向於短小輕便、易於攜行,同時兼具多種功能的方向。雖然刺刀在實戰中的作用在不斷縮小,但新型刺刀的研究和發展卻始終沒有停止,而且隨著技術水平的發展,新產品在防鏽蝕性能、人機工程等方麵上有了進一步提高。同時刺殺訓練仍是幾乎所有軍隊都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課目,雖然不一定是出於實戰目的,但這種訓練對培養軍人的勇敢精神,以及增強體能都有很大作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隻有人類社會仍然存在著戰爭,刺刀與白刃戰就永遠不會成為曆史名詞。(來源:網易博客 作者:“彈彈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