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抗日傳奇:抗戰英雄將領和他們指揮的經典戰例 1 馬占山(組圖)

(2010-09-01 14:42:43) 下一個

抗日傳奇:抗戰英雄將領和他們指揮的經典戰例
2010年09月   來源:新華軍事

馬占山與江橋抗戰

馬占山將軍戎裝照

    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11月30日生於今吉林省公主嶺市一個農民家庭。貧苦農民,行伍出身,早年當磨房工人,精於射騎。他從小給地主放馬,後因丟失一匹馬,被抓進官府,遭毒打和關押並被逼賠償。後來,那匹馬跑回來,地主仍不退錢。馬占山一怒之下,上山落草,因善騎射,為人講義氣,不久被推為頭領。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馬占山決定“金盆洗手”,率弟兄接受從軍。

     1911年他投靠清軍奉天後路巡防營統領吳峻升,從四營中哨哨長、連長、營長、團長、抗日英雄馬占山老照片旅長升任東北邊防軍騎兵師師長和黑河警備司令等職。

    1925年11月,郭鬆齡反奉,張作霖在新民巨流河一帶組織力量抵抗郭軍。

     1925年12月,馬占山隨同吳俊升在遼寧新民白旗堡附近,同郭鬆齡軍展開激戰。郭軍大敗,馬占山部尾隨搜索,並活捉郭鬆齡夫婦。

     1925年,馬占山升任東北陸軍第17師騎兵第五旅旅長。

     1928年6月4日,日本侵略者在皇始屯炸死張作霖和吳俊升,他發誓“公仇私恨,必報複之”。

     1929年被張學良任命為黑龍江省騎兵總指揮。任黑龍江省騎兵總指揮兼黑河警備司令。

     1930年,任黑河警備司令兼步兵第三旅旅長。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任命他出任黑龍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軍事總指揮。當日本關東軍無理要求中國軍隊撤離江橋(今黑龍江省泰來縣江橋鎮)時;     1931年10月16日,偽軍張海鵬部向嫩江江橋發起進攻,馬占山率部將其擊潰。他明確表示“吾奉命為一省主席,守土有責”,“一息尚存,決不敢使尺寸土地淪於異族”。在日軍進犯江橋時,守軍將橋破壞三孔。

     1931年11月3日,馬占山拒絕日軍的最後通牒。

     1931年11月4日,日軍向江橋守軍陣地發起猛攻。他下令抵抗。由於敵眾我寡,沒有後援,加上裝備簡陋,傷亡很大(據說此次傷亡人死滿一橋,而且摞了好幾層),鏖戰了半個月,不得不撤離江橋。馬占山親臨前線指揮抗擊,挫敗日軍多次進攻。馬部血戰江橋抗戰,給全國人民以莫大的鼓舞,馬占山的名字,迅速傳遍全國,慰問函電如雪片飛來。人們稱讚他“為國家保疆土,為民族爭光榮”,是當代的“愛國軍人”和“民族英雄”。但由於日軍不斷增援,而馬部卻是孤軍奮戰。

     1931年11月18日,在消滅日偽軍一千餘人後,不得不撤往齊齊哈爾。

     1931年11月21日,退至海倫,繼續抗敵。

     1931年12月,國民黨政府任命他為黑龍江省主席。上海、哈爾濱等地組織了“援馬抗日團”,上海福昌煙公司為鼓舞士氣,還生產了“馬占山將軍牌”香煙。     1932年,馬占山詐降,出任偽黑龍江省長兼任偽滿州國軍政部總長之職後,秘密用12輛汽車、6輛轎車、將2400萬元款項、300匹戰馬及其它軍需物資運出城外,再次舉起了抗日的旗幟。馬占山在拜泉約集李杜、丁超等各路軍的代表開會,改黑河警備司令部為省府行署。三路人馬共7000人,公推馬占山為黑龍江省救國軍總司令,會上做出三路出擊日軍的戰鬥部署。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裏,馬占山率部給日偽軍以重創,大滅日軍侵略氣焰。後因戰事失利,退到蘇聯。

     1933年6月3日,馬占山從蘇聯返回上海,曾先後3次麵見蔣介石,請纓抗戰。

     1936年1月22日任陸軍中將。

     1936年12月至西安,參與西安事變,支持張學良、楊虎城逼蔣抗日發動的西安事變。

     1937年七七事變後,蔣介石任命馬占山為東北挺進軍總司令兼東北四省招撫,率部轉戰綏遠(今呼和浩特)、包頭、五原等地。後任黑龍江省政府主席率部繼續抗日。     1938年5月,總司令部進駐陝西省府穀縣哈拉寨(今哈鎮)。

     1938年11月,馬占山因病到延安就醫,康複後,中共中央和陝甘寧邊區舉行盛大的歡迎會。毛澤東在會上致詞,稱讚他是始終如一、抗戰到底的民族英雄。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晉加上將銜。     1947年,蔣介石任命馬占山為東北保安副司令,但他不肯就任。

     1948年平津戰役時,馬占山毅然決定棄暗投明,出麵幫助傅作義拿定主意和平交出北平城,推動了北平和平解放的進程。

     1949年初,曾勸說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並向傅建議請鄧寶珊做同中共談判的代表,為促進北平的和平解放做了有益的工作,促使北平和平解放。

    1950年6月,毛澤東托秘書打電話給馬占山,邀請他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一屆二次會議,馬占山十分激動,可惜由於他的病情加重最終未能出席。至全國政協會議開幕的前一天,毛主席辦公室還來電話詢問馬占山的病情,並準備派車來接,但當時病情過重,已不能行動。

     1950年11月29日20點零6分,馬占山因肺癌病逝於北京,終年65歲,安葬於北京萬安公墓。

 

江橋抗戰的曆史照片。

    1931年11月4日,發生在黑龍江省泰來縣江橋鎮的哈爾戈江橋阻擊日本侵略軍的戰爭,在時任黑龍江省代主席馬占山指揮下雖然失敗了,但卻是中國人民正麵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次戰役,因此江橋抗戰打響了中國人民武裝抗日的第一槍。

    江橋抗戰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軍迅速占領遼寧、吉林,繼續向黑龍江省進犯。那時黑龍江省省會在齊齊哈爾,日軍要占領齊市,必須經過洮(洮南)昂(昂昂溪)鐵路上的嫩江橋。

    剛剛受任的黑龍江省代理省主席兼軍事指揮馬占山,不顧國民政府的不抵抗命令,以約3個旅的兵力布防於嫩江北岸,扼守嫩江橋。l1月4日,日軍以滿鐵守備隊進攻,被擊退。6日,關東軍以主力第2師團投入作戰。

     馬占山親赴前線指揮,與敵鏖戰,日軍以優勢炮火和飛機、坦克掩護,輪番猛攻,陣地失而複得,形成拉鋸。12日,日軍又從朝鮮調來援兵,加強進攻。馬占山孤軍奮戰,因部隊傷亡過大,後援無繼而撤退。

     19日,日軍占領齊齊哈爾,省會遷至海倫。江橋抗戰曆時半個月,是九一八事變後中國軍隊對日軍的第一次有力抵抗,馬占山雖敗猶榮,獲得國人讚譽。    “九一八”事變,日軍在沈陽得手。張學良的軍隊在蔣介石密電“不許抵抗”的命令下,節節撤退。日軍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占領了遼、吉兩省,並逼近黑龍江省。當時省城是齊齊哈爾。日軍沿平齊鐵路線北進,唯一的咽喉要道是鬆花江上遊一大支流上的嫩江大鐵橋。此處是阻扼日軍的要塞。舍此將無險可守。張學良時在天津。事變發生後,在國內一片“不抵抗將軍”的指責下,電令璦琿(今黑河)駐軍馬占山任總指揮,前去阻擊。齊市城鄉軍民、商家店鋪、男女老少奮起支援作戰。時置北方十一月,江麵淩冰,寒風刺骨。抗日將士英勇殺敵,殊死作戰。狡猾的日軍利用降軍打前鋒,用坦克和火炮掩護,仍舊久攻不下。最後繞到上遊水淺處,實施強攻突破。馬隊雖拚死搏鬥,終因寡不抵眾,江邊陣地失守。逐退至二線三間房和昂昂溪,繼續阻擊,戰局仍無好轉,最後省城失陷。

   馬占山向省城父老請罪,向張學良將軍請罪後便率隊北撤。穿越興安嶺到達人跡罕至的蘇聯西伯利亞,沿中業邊邊境鑽進鑽出密密的原始森林,跋涉萬裏轉入新疆,又重新投入全國抗日的洪流中去。

    1931年10月,張海鵬派徐景隆率3個團從白城子出發向江橋進犯,15日到泰來,日軍飛機飛抵龍江上空助威。16日拂曉,叛軍進抵江橋南端,與守軍發生激烈戰鬥,其3個團在守軍的反擊下傷亡慘重,一齊潰退,在江橋以南地區與守軍對峙。守軍遂將江橋破壞3孔,阻止日軍再犯。

   10月16日,馬占山接到張學良任命其代理黑龍江省主席、軍事總指揮的電令後,立即從黑河晝夜兼程前往省城,於19日經哈爾濱到達齊齊哈爾,20日上午就任黑龍江省代主席,並宣布成立黑龍江軍臨時總指揮部,以便統一指揮。馬占山任總指揮,以副司令公署參謀長謝珂任副指揮。

   馬占山在聽取謝珂等將領關於江橋作戰情況的報告後,立即調整了部署:委樸炳珊為省城警備司令,以加強省城防衛;任王南屏為黑河警備司令,接替馬占山的遺缺;將東北屯墾軍3個步兵團、1個騎兵團、1個炮兵營編為步兵第1旅,開駐大興以南布防。其中騎兵到富拉爾基以西對景星方向警戒。

   原寧安公安總隊長劉萬魁率所部1000餘人,於15日在寧安以西接受整編,整編為自衛軍第五獨立團。

   關東軍在張海鵬叛軍失敗之後即準備直接出兵,認為中國軍隊破壞嫩江橋是最好的借口,遂以洮昂路的修建有日本投資為理由,決定以第2師團第16聯隊的步、炮各1個大隊和1個工兵中隊組成嫩江支隊,在獨立飛行第8中隊協助下,以武力掩護修橋,來挑起事端,發動進攻。但當時日本陸軍省和參謀本部對蘇聯尚有所顧忌,因而不同意關東軍進攻。金穀範三曾電令關東軍:“為修江橋,可以出動。但如向遠離嫩江的北滿出兵,無論有何項理由,非經我批準,都不許出兵。”但當從日本駐蘇聯大使廣田弘毅口中得知蘇聯副外長加接罕已於10月29日向日本聲明蘇聯對交戰雙方都不提供任何支持、采取“嚴格的不幹涉政策”時,日本陸軍省等的態度才有所改變,轉而采取支持關東軍的態度。11月2日,本莊繁令齊齊哈爾日本特務機關長林義秀向馬占山發出最後通牒:馬占山軍在11月3日正午前必須自嫩江鐵橋後撤至10公裏以外地區,在日軍修橋完竣之前不得進入該地區;如不接受上述要求,則日軍將使用武力。馬占山決定對日軍修橋不予幹涉,但如進攻中國軍隊,則采取自衛措施。

江橋抗戰戰場略圖。

   4日上午,日嫩江支隊的先遣中隊在飛機掩護下從江橋車站北進,通過嫩江橋後向大興車站以南的中國軍隊陣地進攻。馬占山衛隊團徐寶珍部奮起迎擊,將其擊退。下午,日軍集中兵力,在飛機和炮兵的支援下連續進攻,均被守軍擊退。日軍傷亡甚眾,低飛投彈的飛行員大針新一郎中尉亦被擊傷。

   5日上午,日軍集中全力再次發動進攻。戰鬥極為激烈。馬占山軍除先後增加省防步兵第2旅的2個步兵團以加強正麵陣地的防禦力量外,又派出省防騎兵第1、第2旅(各2個團)分別從左、右兩翼迂回至日軍側後將其包圍。日軍被迫由進攻轉為就地防禦,其後方勤務分隊大部被迂回的騎兵所殲滅。

   當日夜,日軍第29聯隊的1個大隊前來增援,到達後立即發動進攻,但很快亦被馬占山軍所包圍。本莊繁再急調第16聯隊的1個步兵大隊和3個炮兵中隊來援。

    江橋抗戰6日晨,日軍增援部隊到達,為解救被圍日軍,在飛機輪番掃射、轟炸支援下立即發動猛攻。當日,馬占山親自到陣地督戰。雙方傷亡均眾。日軍在馬占山軍的頑強抗擊下,攻擊受挫,進展困難。本莊繁當即又令第2師團多門二郎率在沈陽地區的第29聯隊、騎兵第2聯隊、野炮兵第2聯隊、臨時野戰重炮兵大隊、工兵中隊和混成第39旅團的1個大隊急開江橋附近增援。由於江橋戰鬥情況發生變化,馬占山軍在重創進攻的日軍後,於當日中午開始主動向三間房一帶轉移,以騎兵第1旅與步兵第1旅重新組織防禦,因而本莊繁於下午3時又下令多門二郎停止前進,返回原駐地。在馬占山直接指揮下,守軍第二階段的戰鬥非常英勇頑強,抗擊了日軍三天兩夜的空中和地麵的進攻。據日方記載,此役日軍死傷197人(一說死167人,傷600餘人)。馬占山軍傷亡約500人。

     為了支持馬占山的江橋抗戰,自衛軍決定發起蛟河戰役,以全殲王紹南部,收複蛟河為目標

     1931年11月2日夜22點,自衛軍第一師全部主力部隊,在200門火炮的支援下,在原王紹南部第二營的策應下,經過僅僅6個小時激戰,就占領了蛟河,全殲王紹南部8000餘人(其中起義2000餘人),殲滅日軍120人,有利的支援了馬占山的江橋抗戰。

    江橋抗戰,英勇的黑龍江守軍麵對幾倍於己的敵人斃傷日偽軍6000多人,是日軍“九·一八”事變以來首次受到的重挫,極大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軍的囂張氣焰,延緩其侵略步伐。

    江橋抗戰不僅是中國軍隊有組織、有領導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的第一槍,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槍。馬占山將軍“為國家爭國格,為民族爭人格”的大犧牲精神,奮起抵抗並重創入侵之敵的英勇壯舉,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極大推動了中國抗日運動的高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