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網友:西方懼怕中國紅旗-9防控導彈的真正原因

(2010-09-29 13:21:00) 下一個


網友揭秘西方懼怕中國紅旗-9防控導彈的真正原因
2010年09月   來源: 新華軍事


國慶60周年空軍受閱裝備亮相飛行表演現場 - lpts06 - 白鶴舞飛揚lpts06城市獵人博客

慶祝人民空軍成立60周年的係列活動上進行靜態展示的國產“紅旗”-9型地空導彈發射車。新華軍事記者 高航 攝

現在真正量產的HQ-9A性能將不可同日而語,特別是在反導彈作戰的性能和優勢會相當突出,配合適當改良的電子設備和升級軟件,將一躍成為世界先進的雙重用途先進區域防空導彈係統。未來自行開發的新紅旗係列將結合歐俄先進技術融為一體,成為獨立於美、俄、歐係防空導彈家族的另一極。

    HQ-9區域防空導彈是中國長峰機電技術研究設計院(著名的航天機電集團二院)研發的,中國國產的防空導彈和戰略導彈都出於長峰機電,它與海鷹機電技術研究所(航天部三院)互相輝映。後者的拳頭產品是鷹擊係列反艦導彈和紅鳥係列巡航導彈,包攬了除上遊係列外其他中國所有反艦導彈的研製。從50年代末期開始近半個世紀,二院先後研發完成HQ-1、2、3、4、HN-5等5個型號並量產服役,HQ-7、HQ-9、 HQ-15、FT-2000、QW-1、WQ-2、FN-6等7個型號則正在量產,有3個型號正在設計,另有3個型號已在預研並爭取早日立項研製。

    發展曆程

    紅旗-9屬於中國第一種區域防空導彈,中央對這個跨世紀的國家重點工程一向極為重視,即使決定引進 S-300PMU1也沒有終止發展HQ-9,可見其地位之特殊。HQ-9是中央高層大開綠燈下的產品,對其投資也未曾間斷,高層的態度往往關係到武器裝備的命運,這也正是紅旗-9曆經幾代領導人也從未下馬的原因。

    紅旗-9工程代號實際為10號工程,是輔助引進的S-300PMU1(15號工程/紅旗15)的產物,所以HQ-9和殲-10都是中國國防尖端領域的天之驕子。

    紅旗-9與美國愛國者導彈是等量級型號,是中國真正在防空導彈技術上的飛躍性型號即使是在西方科技非常發達的前提下,愛國者防空導彈從1972年開始研發到服役總共花了13年時間;前蘇聯於1967年開始研發的S-300P也花了13年才正式服役;台灣的天弓一型1981年開始設計到服役則花了12年的光景。HQ-9號大約在1980年開始研製,到19955年初步定型並少量生產交付實驗部隊試用花了約15年。以中國相對落後科技實力研製這類導彈,可見二院在紅旗-9身上花的苦工非比尋常。

    HQ-9是中國最先進的第三代防空導彈係統,特點是殺傷空域大、抗幹擾和抗多目標飽和攻擊能力強,導引係統先進(有兩級指揮管製體製),足以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特別它是中國第一種具備有限反戰術導彈的國產武器係統,技術層次跨度頗大,因此倍受重視和寄予厚望。在研製過程中二院時時麵臨無法想象的困難與壓力,因為我們自己與美俄兩國仍存在著大半代的技術差距(1995年)。雖然困難重重,但中國認認到,一旦我們突破HQ-9技術瓶頸並量產,必將大幅提升中國防空導彈研發水平,使中國趕上世界先進水平。故HQ-9在S-300係列的競爭壓力下,依然是航天係統萬眾矚目高技術火車頭。

    HQ-9由二院第二設計部負責總體設計,其他各廠專責彈體設計、發動機、雷達導引係統等,防空導彈工業的精華都傾巢而出。HQ-9的發動機由航天部四院(向陽公司)設計生產。

    紅旗-9導彈采用兩級固體結構發動機,一級助推器直徑700毫米,二級主發動機直徑560毫米,均采用聚醚聚氨脂推進劑,最高速度4.2馬赫,主要攻擊高空敵機或導彈。

    在世界各型防空導彈中,紅旗-9體型之大在現役新銳防空導彈中僅次於S-300V的9M82和Antey-2500的9M82M;長度方麵更超過9M82的8.5米。由於體型驚人,所以每輛輪式重型牽引車隻能拖弋三枚置於充滿惰性氣體儲運發射筒內的導彈。

    HQ-9 的最大射程200公裏,射高0.5至30公裏,從這些性能表現和諸元可以發現的發動機技術和推進效率都並非一流,固體發動機的成熟程度、高速性能皆遜於 S-300PMU,比S-400、S-300V、愛國者二型PLUS(PAC-2+)和PAC3的差距更大,其體積與最大射程、射高都不成正比,不過這幾年中國的固體發動機科技已經取得飛躍性進步。四院已經試製出相當於S-300V、S-400、PAC-3、THAAD的固體發動機,想必已經吸收了俄羅斯的先進技術;此外還獨力抓緊試製用於中國THAAD上的動能攔截彈小型陣列式固體發動機機組,並已取得較大突破。

    HQ-9在1994年底針對試射情況和技術進展做了一些較為理想修改,如複合熱結構長尾噴管、防靜電防射頻的安全點火技術,為了減少發動機噴焰對導彈導引信號的衰減和幹擾作用,專門改良出一種少煙推進劑,大幅提高了導彈的控製精度和生存能力,因而大受好評。從這些新技術中可以輕易發現,HQ-9與KS- 1、S-300PMU1、PAC-2+、天弓一型同樣沿用TVM(Track Via MiSSle)這種特殊的半主動導引模式控製,因為它們都需要通過下行鏈路接收彈上信號,其相控陣雷達也都具備這種功能。由此可知H早期的Q-9的確如二院所言仍與外國有幾年技術差距,因為在S-400、PAC-3、天弓二型等導彈上,已經采用末段主動雷達導引頭追蹤目標。由於與紅旗-9具有相同相控陣雷達的國產凱山一號防空係統是中國第一款采用末段主動雷達導引頭技術的防空導彈,凱山一號在軍博展覽上正式以紅旗-12的身份亮相,說明凱山一號的末段主動雷達導引頭技術是過關的,所以估計最新改良的HQ-9則可能采用了末段主動雷達導引頭技術。

    目前HQ-9的彈體呈圓柱形,彈頭呈圓錐形,外部光滑隻有4片梯形尾舵,彈體中部有4條細小的長條狀彈翼延伸至尾舵前,同時有加強肋的作用,原理與標準導彈一樣可以增加機動性,全彈外型與FT2000 大同小異,隻是放大了近3米。導彈的導引方式采用初段慣性+中段無線電指令+末段TVM複合導引模式。

    紅旗-9性能推測

    HQ-9 的性能大致如下:彈長大於9米,彈徑0.7米;長寬比約12.9,接近愛國者的12.6,其高速性能比體積略少但同樣帶助推器的S-300V (9M82)要好。彈重約2噸,彈頭重大於180公斤,運載係數為11,優於S-300V和PAC-2+,但遜於S-300PMU1。彈頭類型與其他導彈一樣是無線電近炸引信觸發的預製破片高爆式。

    導彈最高速度4.2馬赫,最大飛行時間超過兩分鍾。

    HQ-9的最小射程估計達6公裏,最大射程200公裏,最小射高0.5公裏,最大射高30公裏,最小射程和射高稍微偏大。對彈道導彈攔截時的最大射程小於30公裏,較S-300係列的40 公裏要差。對飛機單發殺傷率0.7至0.9;受限於最高速度不足和飛行包線範圍較小,在對M-9之類的彈道目標進行攔截時,采取非迎頭的T形戰法扇麵攔截,單發殺傷概率也不太可能高於30%,這個情況同樣出現在台灣的ATBM身上。

    導彈導引方式采取慣性+指令+TVM,與 S-300PMU1和PAC-2+類似,但異於S-300V(慣性+半主動雷達)、PAC3和S-400(慣性+指令+主動雷達)。導引頭裝有一副平板天線,估計工作在C波段,導彈以預測命中點的比例導引法控製。發射方式是三聯裝筒式垂直發射,每個營有12輛發射車,36枚導彈,能一次控製6枚導彈同時攔截3至6個不同方向的目標,對飛機目標一次使用1至2枚導彈,對彈道目標則加倍,發射間隔約5秒。全係統展開時間約6分鍾,反應速度12至15秒,這些都是可媲美S-300係列的數據。導彈機動能力最大22G,再裝填時間2分鍾,車輛載具的最高時速60公裏。

    紅旗-9最為精彩的是SJ係列相控陣雷達,它是KS-1的SJ-202相控陣雷達改良放大型,與愛國者的MPQ-53較相似但異於S-300係列,因此也很可能同樣采用C波段操作。方位掃描角120度,俯仰角0至90度,波束寬2度,有極強的抗幹擾能力,發射機峰值功率1000千瓦,平均功率約60千瓦,雷達精度高於S-300V的9S32相位導引雷達,能同時跟蹤300公裏內、7馬赫以下的100個空中目標,並自動進行威脅評估選出6個威脅最大的目標分配給發射車,綜合性能不下於S-300PMV1的64N6遠程搜索雷達,主天線陣為圓形,抗幹擾旁瓣對消陣列為多個矩形,敵我識別(IFF)天線工作在L 波段。

    該相控陣雷達采用全相參脈衝間頻率捷變(FA)技術排除瞄準式幹擾,針對主波束和旁瓣對消天線具有極佳的空間選擇能力;具有抗雜波幹擾、欺騙式幹擾、消除消極幹擾、誘騙反輻射導彈能能力;另外由於發射機功率異常強大,具有國外雷達少有的“燒穿能力”,能夠完全壓製美式小功率幹擾機,綜合電子反反製(ECCM)能力極強。

    防空指揮管製中心內有多個相同的液晶顯控台,每個顯控台有兩具20英寸彩色液晶多功能平麵位置顯示器(PPI)。武器控製電腦(WCC)是全新的超大規模集成(VLSIC)32K並行數字電腦,具有定點和浮點運算功能,有3個儲存器、兩個輸入輸出裝置和一個外接設備接口,一名軍官和兩名士兵就能完成整個接戰過程,並可通過預編程序進行機內自檢。主機板等都是插件式,維修與更換十分方便,改良潛力大,自動化程度優於S-300係列。

    紅旗-9的反導能力

    HQ-9 研發初期隻要求打擊遠程的帶主翼氣動飛行器,攔截彈道導彈的功能可有可無,從早期HQ-9的推進劑和最大速度來看反導彈作戰則效果不佳。 1991年海灣戰爭“愛國者”防空導彈大戰“飛毛腿”導彈徹底震醒了中國設計人員,大家如夢初醒感覺隻有痛下決心大幅修改已具雛型的紅旗-9樣品,使之具有反導能力,這才符合世界防空導彈發展潮流。由於當時國土防空戰備緊近緊迫,具有反導能力的紅旗-9無法在短期內服役,所以中央隻好一方麵談判引進S- 300PMU做參考和國土防空應急,另一方麵大幅改良紅旗-9,使之具有反導作戰能力。

    改良工作在1994年開始進行,主要修改了彈體布局、彈頭設計、采用垂直發射技術、引進更高速的CPU和先進專用軟件,自動化和反應速度、命中率和殺傷概率等隨之大幅提高。但受製於原始設計的局限,其反導彈能力依然無法與S-300相提並論。直到2000年以來,隨著中國國防尖端技術的各項突破,紅旗-9 的反導能力才算出現轉機,其間又通過長達數年的測試與試射,終於首批裝備到北空和蘭空地空導彈部隊。

    HQ-9的最高速度與HQ-2B、 KS-1、天弓二型相若,對擴大反導彈的防禦範圍、縮小接敵時間、增加殺傷威力都不足,特別是迎頭攔截時效果更差。與台灣ATBM一樣,它隻適合做側翼的截殺,所以紅旗-9單從速度來看反導彈能力不能與美俄並提。不過HQ-9擁有世界上最大的180公斤級彈頭,為其綜合戰力增加不少分數,相比之下 S-300PMU1、S-300V、PAC-2的彈頭分別重143公斤、150公斤、80公斤。新設計的彈頭采用半主動無線電近炸引信,定向殺傷預製破片式,有上萬塊破片,靜態飛散角50度左右。雖然設計較傳統,但因為重量大,其破壞力僅次於特殊設計起爆裝置的S-300V2。

    HQ-9的綜合性能雖然無法超過HQ-15,但它的C4I作戰係統及微電子科技能力充滿西方的外型風格和性能,比導彈本身更讓人驚歎。電子技術領域是HQ -9少數領先S-300的單項之一,其精密程度直逼歐美同類產品,這正是90年代以來融合歐俄體係的中國特色兵器發展之路,也因此HQ-9未來改良潛力仍應看好。

    改良與裝備

    HQ-9在1997年少量服役於實驗部隊,曾在國土防空作戰中參與警戒和戰備值班任務,並擊落於高空偵察氣球和無人偵察機。1999年7月,經過進一步改良的另一先鋒批次首次在西北靶場試射成功;8月下旬,防空兵另一實驗部隊首次在高海拔地區舉行實彈打靶試驗,當相控陣雷達在遠距離發現目標後立即跟蹤鎖定,導彈隨即升空擊碎靶機。隨後HQ-9在烏雲密布和強風中把來自高、中、低空不同類型、不同方向的靶機擊碎,在場觀看的空軍司令劉順堯上將和其他將領對 HQ-9的優異高原作戰性能和雷達電子係統快速反應能力留下深刻印象,並給予高度評價。

    從上述細部技術和性能可知,HQ-9導彈本身性能普通,但是相控陣雷達電子設備相當先進可靠,發展潛力很大。隨著中國軍用微電子工業的高速發展,使HQ- 9電子設備反而水準較佳,單就這一部份S-300係列實在落後不少,光是顯控台技術就有大約一代或5至10年的差距。不過如果比較綜合性能和係統整合能力歐美和俄式先進防空導彈係統還是略占上風。

    為彌補軟硬件之間的差距,使綜合性能接近外國水準,在少量生產HQ-9並成軍試用後,二院早已製定針對彈體本身的改良方案,尤其是推進係統的技術革新,包括:建立戰術導彈HTPB高能燃料生產線;采用高質量纖維/環氧複合材料發動機殼體,滿足各種複雜載荷條件下,對殼體強度和剛度的嚴苛要求;把高質衝比噴管技術實用化,采用新產品全麵減輕結構重量。

    經過上述改良措施後,現在真正量產的 HQ-9A性能將不可同日而語,特別是在反導彈作戰的性能和優勢會相當突出,配合適當改良的電子設備和升級軟件,將一躍成為世界先進的雙重用途先進區域防空導彈係統。未來自行開發的新紅旗係列將結合歐俄先進技術融為一體,成為獨立於美、俄、歐係防空導彈家族的另一極。(來源:環球論壇/簡短兵器 作者:“環球00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