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我軍新一代重型舟橋裝備長江列陣(圖)

(2010-05-03 14:50:58) 下一個

我軍新一代重型舟橋裝備長江列陣
2010年05月     來源:解放軍報

 

漕渡重型裝備

新式首舟

    長江某水域,江水湍急,汽笛嘶鳴。

    江堤之上,一派忙碌:一輛輛迷彩車輛魚貫而至,各就其位;一隊隊官兵穿梭其間,蓄勢待發……

    4月下旬,廣州軍區某舟橋旅組織的一場戰時渡江保障演練全麵展開。去年,我軍新一代重型舟橋裝備率先列裝該旅。此次演練是該旅官兵首次運用新一代重型舟橋裝備在長江進行架設浮橋、渡江綜合保障作業。

    “作業開始!”××時××分,旅長 邱啟建一聲令下,紅色信號彈旋即升空,兩岸參加演練的官兵聞令而動,新型衝鋒舟犁開浪花,直指預定浮橋渡場……

    一直以來,舟橋部隊流行著這樣的一句話:“橋板扛不起,當不得舟橋兵!”此話濃縮了舟橋兵的苦。

    六營營長宋保金是從舟橋兵一步步成長起來的。他向記者介紹,以往鋪設一座浮橋,幾十噸重的舟橋器材全靠官兵們肩扛手抬,光橋板就得鋪設上千塊,一塊橋板重70多公斤,一個訓練課目下來,一名官兵要扛著橋板在50米距離上來回跑40多趟,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如今,演練場上官兵們抱起橋板爭分奪秒、你追我趕的場麵,再也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番壯觀的訓練場麵——

    江邊上,在運載車自動液壓傳送的推動下,近8噸重的門橋“轟”的一聲從車上滑落到江中,濺起了巨大的水花。一節接著一節,龐大的門橋幾乎以“相同的穩定姿態”躍入渾黃江水,漂浮而動。

    據介紹,我軍新一代重型舟橋裝備,是由箱體式門橋、動力舟、運載車、附屬設備等組成,主要用於漕渡門橋和架設浮橋。門橋由於采用了箱體式結構,根本不用人工架設笨重的桁架和橋板,既安全又省力,效率成倍提高。

    “開始泛舟!”官兵們采取小群多路、多點泛水等方法,踏浪疾馳,直奔預定作業水域。

    此時,江麵上的風越來越大,浪越來越急。迎著風浪,官兵毫無懼色,駕著衝鋒舟迅速向門橋靠攏。躍上門橋,官兵們熟練地操縱著液壓按鈕。舟橋單元此刻像“變形金剛”一樣一節節組合開來,轉眼間,一段漕渡門橋順利結合完畢,浮在江麵之上。

    該旅裝備部長曾從華告訴記者:“新式重型舟橋裝備采用模塊化配置,其結構隨時可變。比如,一節門橋接上裝有動力裝置的尾舟就可作漕渡,而將門橋連接起來即可架設浮橋。新型箱式門橋漕渡載重量大,完全能夠保障我軍坦克、裝甲車、火炮等重型武器裝備跨越大江大河的障礙。門橋漕渡重型裝備渡江演練作業也是我們這次演練的一個重要科目,你看那裏!”

    順著他指的方向,記者看到:3輛坦克借助橋板搭成的斜坡通道依次駛上停靠岸邊的漕渡門橋,在動力舟的驅動下,100多噸的龐然大物快速駛往對岸。

    設在江岸的演練指揮方艙裏,鍵盤聲、口令聲此起彼伏。電子屏幕上,各種定位數據不斷變化。參謀人員運用激光測距係統和雷達定位係統,很快生成浮橋設計簡圖和渡場構築方案等,同過去老裝備計算、判別舟橋定位全靠手工操作相比,速度更快,精確度更高。

    一直以來,門橋精確定位和對接是浮橋渡場開設的最大技術難題。江水湍急,在水情不斷變化的情況下,通過人工操作要讓龐大笨重的門橋快速、精確對接,其難度可想而知。

    如今,這難題在該旅官兵眼中已不再難了。因為新型舟橋采用了電子控製手段,機械化、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可運用衛星導航定位、納米錨鋼快速連接等方法,有效解決門橋精確定位和對接。

    看!江麵上,官兵們利用船載雷達引導錨定門橋進行精確定位。一節節門橋在特舟磁動力調頻控製係統的控製下,有條不紊地向江心延伸。江麵之上,兩條鋼鐵巨龍迅速形成,並成功對接。

    ××時××分,一座鋼鐵浮橋橫臥江麵。記者看了一下表,所用時間比運用老式舟橋裝備大大縮短。

    快,戰情如火!在剛剛架設好平坦穩固的浮橋上,滿載裝備器材的車輛往來穿梭,快速通過長江。

    ××時××分,刺耳的警報聲突然響起:“敵”機來襲!

    緊急時刻,官兵們沉著冷靜,按照預定方案施放煙幕,迅速展開隱蔽行動。同時,官兵們對架設好的浮橋進行多點分解。不到××分鍾,橫跨江麵的鋼鐵“巨龍”就化為一艘艘輕舟,四散而去。

    指揮中心,指揮員根據“敵”情馬上運用“江河兵要智能管理係統”啟動應急預案,衝鋒舟對水上“遇險”人員展開救援,汽艇分隊立即展開爆破分洪、物資搶運,岸上分隊則利用先進的氣動植樁機等裝備搶築子堤……

    ××時××分,飄浮在江麵的門橋迅速靠岸。在液壓裝置的驅動下,門橋自動收攏。接著,在路麵器材車多級傳動裝置的牽引下,巨大的門橋很快就自己“爬”上了路麵器材車。馬達聲聲,車隊載著官兵和新式舟橋裝備,在煙霧的掩護下,快速撤離戰場。

    該旅政委李智自豪地對記者說,這次演練的成功標誌著新一代重型舟橋裝備初步形成了戰鬥力。新一代重型舟橋裝備機信息化程度高,有了它們做保障,以後不論是戰時渡江保障,還是參加抗洪搶險等非戰爭軍事行動,官兵們都能在長江航道任何地點快速投入戰鬥,圓滿完成保障任務。(劉化甫 沈誌 陳國全 圖片:史登華、王慶虎攝)

    內行看門道

    跟上未來戰場快節奏

    邱啟建

    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突發性強,部隊要爭搶時速;應對突發自然災害,遂行非戰爭軍事行動,部隊更是與時間賽跑。舟橋部隊作為遂行工程保障部隊,麵對新的使命任務,必須要跟上未來戰場的快節奏,做到快架快通、快速高效。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曆來是兵家必須解決的戰爭重要課題。從世界近幾次局部戰爭來看,作戰雙方對橋梁等重點目標的爭奪與控製更加激烈,舟橋裝備在工程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近年來,我軍舟橋裝備從過去簡單的就便器材到現在的軍用橋梁、舟橋裝備、路麵器材、水上動力技術成係統成係列;從保障裝備克服幹溝、穀地、河流、沼澤到克服黃河、長江等大江大河障礙,實現了從單一型向綜合型的根本轉變。

    憂患在胸,使命在肩。新裝備的列裝,對提高部隊的戰鬥力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們要采取有效措施,培養一批駕馭新裝備的骨幹隊伍,熟練掌握新裝備性能,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加強新裝備的訓練,按照“係統、配套、實用”的思路,構建裝備保障綜合集成體係,發揮新裝備的最佳性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