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百萬非洲士兵血灑二戰疆場 英雄為何收獲遺忘?

(2010-05-17 15:05:35) 下一個

百萬非洲士兵血灑二戰疆場 英雄為何收獲遺忘?
2010年05月     來源:中國廣播網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8時45分報道,2010年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5周年,不少國家都在舉辦規模宏大的紀念活動。但是,在這股熱潮中,我們卻看不到非洲的身影。

    的確,提起二戰,人們想到的是傳奇五星上將艾森豪威爾,是炮火連天的諾曼底登陸,但很少有人會想到100萬為盟軍英勇作戰的非洲士兵。當白人老兵享受著政府津貼和世界的讚頌時,曾與他們並肩作戰的非洲兵卻早已被世界遺忘。一度在國際引起軒然大波的法國影片《光榮歲月》就講述了二戰爭中30餘萬非洲兵所遭遇的不公平待遇。

非洲二戰老兵安德魯·耿葛紮(資料圖)

    那些幸存的非洲老兵現在在哪兒?過得怎麽樣?他們曾經為二戰做出怎樣的貢獻?中國之聲連線國際新聞編輯邢斯嘉了解相關幕後故事。

    主持人:請你介紹一下,這些非洲老兵是如何走上二戰戰場的?他們為二戰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邢斯嘉:有一位年近90的剛果老兵叫塔米。1940年,德軍占領布魯塞爾,比利時淪陷。生活在當時比利時所屬地剛果的塔米在上學途中被當地警察帶走,到了一個訓練營學習使用槍械,於是成為了數以萬計剛果士兵中的一員。

    和塔米一樣,許多非洲士兵被當時的宗主國強行擄入軍隊。而也有不少人是在部落酋長的命令下入伍。當然也有懷著“為國家而戰”的信念自願走上戰場的非洲士兵。

    後來, 塔米和他的戰友們隱匿於熱帶叢林中,並遠赴蘇丹、埃塞俄比亞作戰。

不過不久,非洲士兵就發現,部隊和他們想像的不一樣,更與政府的宣傳大相徑庭。在部隊裏,非洲士兵受到歧視,隻有極少數黑人士兵能晉升,大多數軍官是白人——即使是在每10個士兵中隻有2名白人的緬甸盟軍部隊也是如此。而且非洲士兵在部隊裏經常要忍受挖苦和嘲笑。

    二戰中,非洲士兵主要擔任司機、炮兵、工兵、軍醫、步兵、工程師以及搬運工。無論在危機四伏的緬甸叢林,還是幹旱炎熱的北非沙漠,無論是在倫敦的天空,還是厄立特裏亞大地,都有非洲士兵的身影。無論是為盟軍效力還是被軸心國征召,放下長矛、獵刀的“非洲獵人”身影是二戰戰場上不可缺少的史實。雖然已似乎被世界遺忘,或者是沒有被注意,或者是有意忽略,總之非洲部隊總是諾曼底登陸紀念日上被遺忘的部分。

    但是事實就是事實,整個二戰期間,英國從非洲殖民地征募了42萬士兵,其中12萬人被派往緬甸作戰,其餘主要進入英國皇家西非邊境軍、索馬裏蘭駱駝軍和英國國王非洲步槍隊在非洲抗擊德國和意大利軍隊。

    法國則從20個非洲法屬殖民地征召了大約17萬名非洲士兵,參與登陸戰役。要知道當時法國本土處於納粹統治下,非洲士兵為解放法國做出了巨大貢獻。法國教科書上卻從來沒有提及過非洲曾經為法國而戰。

    主持人:二戰的硝煙散去65年後,當年那些非洲老兵如今過得好嗎?

    邢斯嘉:美國將軍麥克阿瑟曾經說過:“老兵不死,他們隻是日漸凋零。”那些曾經穿越二戰戰場上的非洲士兵有的已在孤獨和遺忘中辭世,有的在貧困潦倒中繼續和殘酷的生活“作戰”。

    曾經在緬甸戰場為英國打仗的尼日利亞老兵安德魯,即使他的眼睛在戰場上被手榴彈炸瞎,安德魯說:“他們給了我遣散費,想象一下會是多少呢?隻有10英鎊。僅此而已。”

    戰後士兵回到非洲後的生活都很艱難,有的沒有戰爭津貼、沒有英雄的待遇、沒有紀念日、沒有養老金,連基本的醫療保障也沒有。沒有人知道他們曾經如何在二戰戰場上用自己的生命博取勝利,甚至連非洲人自己也不知道。(中廣網北京5月16日消息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