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促美國銷售F-22 俄製三代機“狂勝”美國四代機(圖)

(2010-04-13 11:55:30) 下一個

澳大利亞媒體:俄製三代機“狂勝”美國四代機
2010年04月     來源:新華網綜合

蘇-35戰鬥機

F-35C戰鬥機是美國空軍未來的主力艦載機

    澳大利亞《空中力量》雜誌3月30日刊登的《2018年:中美南海對決》一文,設想中美空軍在中國南海上空發生激戰,擁有俄製蘇-35戰鬥機的中國空軍擊潰了美軍的F-35和F/A-18E/F“超級大黃蜂”機群,取得7:1的巨大勝利……這樣聳人聽聞的報道近來竟充斥著很多西方媒體的報端,究竟是中國空軍裝備在一夜之間取得重大進步還是某些西方媒體別有用心?這是否是某些國家鼓吹的“中國威脅論”的再次死灰複燃呢?

    臆想中不可能發生的戰爭

    近來,西方某些所謂的“智庫”不斷推出花樣翻新的“中美戰爭”版本,關於中國向南海、馬六甲海峽、“第二島鏈”甚至印度洋擴張勢力而遭美國軍事抵製的“新劇本”也不斷湧現,而這些軍事衝突又多以中國“獲勝”結束,成為新一輪“中國威脅論”炒作的宣傳材料。

    上麵提到的文章中說,2018年,在中國南海,北緯16度,東經114度,美海軍“裏根”號航母戰鬥群的4架F-35C隱身戰鬥機正在掩護另外4架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向中國西沙永興島逼近。剛開始,F-35機群的機載雷達發現中方4架俄製蘇-35戰鬥機已從永興島機場起飛,意圖攔截美軍戰機。但是,自大慣了的美軍飛行員依仗優勢的裝備和技戰術,根本就沒把中國人放在眼裏,因為每架F-35C在機身內都配備4枚AIM-120D先進中距空空導彈以及機載光電分布式火控係統,能讓飛行員與多個目標同時作戰,也能有效躲避對方的導彈攻擊。這些美軍飛行員一如既往地打算憑借隱身以及超視距作戰能力,按照“首先發現、首先射擊、首先摧毀”的簡單程序,來個“空中獵火雞”比賽。

    當蘇-35戰鬥機和美軍戰機相距110千米時,F-35C戰鬥機向每架蘇-35發射了兩枚導彈,以確保“完全殺傷”。經過“短暫而漫長”的等待,F-35戰機上的電子戰係統顯示,僅有一架蘇-35被擊中,其它3架飛機仍舊完好無損的向美軍繼續逼近。

    美國人的好運也至此到頭了,機動性超群的蘇-35躲開其他導彈,以馬赫數2.25的速度衝刺,將雙方的距離迅速縮短至75千米,剩餘的3架蘇-35向美軍戰機集群打出12枚R-77主動雷達製導空空導彈。這下子美國人慌了手腳,一些飛行員猛開加力,試圖用大角度轉彎以擺脫導彈追蹤,同時拚命釋放誘餌彈,可是R-77導彈根本不吃這一套,毫不留情地撕碎了4架F-35C,連帶將負責對地攻擊的“超級大黃蜂”幹掉3架,至此中美空戰以“1:7”的驚人戰損比結束。

    這場以中國空軍“大勝”而收場的未來空戰,美方出場的戰機是其現役海軍主力艦載戰機和即將服役的新一代隱身艦載戰鬥機,兩者的性能都很先進,F-35C隱身戰鬥機更是世界僅有的兩種四代戰機之一。而作者設想的這場戰爭中,中國出場的戰鬥機既不是中國的現役戰鬥機,也不是中國能夠與美軍四代機相抗衡的新一代戰鬥機,而是根本就不可能在中國軍方服役的俄羅斯戰鬥機蘇-35。

    蘇-35戰鬥機是三翼麵高機動戰鬥機,裝備了矢量推力大功率發動機,能夠做著名的“眼鏡蛇”和“鉤”等高機動動作,能夠依靠這些高機動動作擺脫敵人的導彈攻擊並迅速實現反攻擊。不知是作者孤陋寡聞還是具有先見之明,在文中竟然沒有提到中國現役或者發展中的任何一種戰鬥機,這實在令人費解。或者該文的作者就認為,隻有中國購買了這種俄羅斯生產的具備高機動能力的先進戰鬥機,才能夠與F-35C隱身戰鬥機相對抗,但是至今也沒有中國要購買這種戰機的報道。因此,作者設想的這場空戰,幾乎沒有發生的可能。所以,作者寫作該文的目的,倒不像是在考慮現實問題,反倒像是在為西方國家采購更加先進的第四代戰機尋找借口。

    為美軍解禁“猛禽”出口造勢

    這篇聳人聽聞的“2018中美南海空戰”文章,與其說是製造“中國空軍威脅論”,倒不如說是作者卡洛·庫普或者很多西方國家軍人用來阻止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繼續采購F-35C的“戰鬥檄文”。據悉,澳空軍已意識到自己要采購的100餘架F-35C無法在未來可能麵臨的高強度衝突中生存。

    由於中國和俄羅斯兩國比較重視反隱身技術的發展,西方新一代戰機的生存不僅取決於隱身能力,還要包括速度、高度、通過高偏轉速率機動來規避各種導彈、利用隱身與電子戰裝備幹擾地空導彈能力等。該文作者卡洛·庫普重點指出:遺憾的是,對於未來10年列裝美國及其盟友的F-35係列戰機來說,由於缺乏類似F/A-22“猛禽”戰機那樣的高空滲透與超聲速巡航能力,它們隻能完全依賴其隱身性能與電子對抗裝置實現自保,這在戰場上是遠遠不夠的。

    如F-35C之類的戰鬥機引以為豪的隱身能力一旦失效,僅僅以馬赫數1.5空速飛行的F-35根本無法與以馬赫數2.25空速飛行的蘇-35在近距離作戰。而且,俄羅斯正積極開發波長為24~30厘米的L波段大功率雷達,能發現並跟蹤鎖定130千米範圍內0.01平方米的目標。再加上俄大力建設“網絡中心戰”性質的一整套C4ISR情報作戰與指揮管製係統,美國及其盟友即將列裝的大批F-35戰機隱身性將大打折扣。

    西方國家要想完全壓製這種威脅,隻有依靠更加先進的F/A-22“猛禽”戰機來實現,但是,這種名噪一時的四代戰機,卻因為美國的明令禁止出口法案和保密等因素,已經被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下令在生產了187架後正式停產。

    由於F/A-22“猛禽”出色的隱身性能和綜合作戰能力,其相比絕大多數國家現役的三代戰機和三代半戰機,具有壓倒性的戰術優勢。但是因為現在很多國家均普遍裝備了三代或三代半戰機,要想在空戰中具有絕對性的製勝把握,除非采購到領先一代的F/A-22才能做到,但是美國卻堅決不賣,這令很多指望美國武器過日子的國家感到不快,也似乎失去了獲勝的勇氣。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以色列、加拿大和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就屬此列。

    因此,很多國家的所謂“智庫”人士,就非常有代表性的“製造出”各類危言聳聽的“危險”報告,來製造政治軍事緊張空氣,以求達成一己之私的“目標”。其實,凡是製造這類“新聞”的國家,大多都是在政治製度或者在戰略領域與周邊國家存在嚴重競爭,他們不失時機地拋出這類臆想的“戰爭”,既給本國人民或者決策者施壓以求對外采購到先進的武器裝備,更是要美國決策者看到,隻有允許出售更加先進的武器裝備給這些國家,才能夠保證這些盟友的國家安全。

    其實這些國家不是不知道,即使美國國會能夠批準F/A-22的出口,美國也會在出口版本中做手腳,很多國家最終得到的也隻是簡化版本的F/A-22,其作戰能力與美國自己使用的版本也會相差較遠。但是很多國家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應對中國和俄羅斯空軍的快速現代化,有必要促使美國解除其對F/A-22限製產量的決定,並重新審視向親密盟國出售F/A-22的可能性。

    正如軍事分析家指出的那樣,西方智庫為了推銷自己,開始效仿小說家的思維套路,將過去依靠調查報告、論文、數據以及圖表來表達的防務觀點,改以大眾喜聞樂見的故事形式進行推介,這中間少了邏輯縝密的主要數據模型演算和兵棋推演,卻多了真實的國際鬥爭場景以及近乎實戰的故事情節,無形中吸引了大眾的眼球,使之更容易被公眾乃至軍方接受。但是,令我們關注的是,正是這些所謂的主觀性報告,客觀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後來都成為美國軍火商推銷其先進武器裝備的“軟性廣告”。(中國航空報 陳光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