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戰場生命守護神:漫記我軍戰傷救護六十年變革(組圖)

(2009-10-09 11:34:44) 下一個

戰場生命守護神:漫記我軍戰傷救護六十年變革
2009年09月             來源:新華網

縱觀軍事曆史,還沒有哪個軍事技術領域在60年間發生如此巨大的觀念轉變: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死亡總人數高達5000萬人(其中軍隊死亡約2300萬),而在新世紀到來之際,美軍赫然提出了"零傷亡"概念。從炮火硝煙中走來的人民軍醫正是在這樣一個深刻變化的大背景下發展壯大、礪練精兵,在改革浪潮中不斷探索、穩步成長的。特別是在以2008年抗震救災為代表的近時期一係列衛勤任務中,展示了堪與世界強國相媲美的新觀念、新技術、新功效。

    興於戰場鏖兵 熱血鑄就白衣風采

    將軍故事:若幹年前,一次典型的、具備現代戰爭多種要素的山嶽層林進攻戰鬥,我軍斃敵傷敵一千八百餘名。參加指揮的衛生部衛勤處長王謙通過對這一戰役的總結,提出了"減少救護階梯層次、抓好團級前接轉運、充分發揮空運效能、提高通信保障能力"的工作思路。多年以後,王謙升任共和國中將,一批指戰員也陸續走上全軍衛生工作各級領導管理崗位。

    解放戰爭:衛生隊伍初具規模 1927年十月,第一所紅軍醫院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寧岡茅坪成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軍隊醫院數量、規模得到較快發展,到1949年,全軍共有醫院450餘所(含分院)。從戰爭這所醫科速成學校中鍛煉成長的白衣戰士,以愛戰士、能戰鬥、敢犧牲著稱,在曆次戰鬥、戰役中光榮業績可圈可點。可是由於技術條件限製,在無情的戰火麵前,救治能力十分有限。因為缺少有效的抗休克和抗感染措施,很多從火線搶救下來的生命,無可奈何地被死神奪走。

抗美援朝戰場上,一名醫護人員在炮火中救護傷員

    抗美援朝:專業素質全麵加強 1950年,我誌願軍奉命赴朝參戰。衛生部門準備了10萬張床位的醫院、20個手術隊和一部分衛生列車,隨後根據戰爭需要,又不斷加強了醫院、手術隊和藥材補給,各支前醫院也迅速整編並投入戰鬥。彭德懷總司令在軍事會議上對衛生部吳之理副部長說:"你是外科專家,但你不能隻搞技術工作,要把整個衛生工作組織起來,從根本上降低傷死率和減輕戰士疾病。" 朝鮮戰爭期間,平均每天有500人左右的傷亡,境外作戰,氣候環境惡劣,傷員救治難度極大,傷員後送成了至關重大的問題。衛生人員摸索了許多後送傷員的經驗,加快了傷員後送。救治方麵,由於采取了抗休克、建立中心血庫等措施,傷死率明顯降低,第一年是6%,第二年減為4%。後方醫院也加大了傷員收治力度,1951年1月至11月,東北軍區各醫院共接收誌願軍傷病員約21萬餘人,入關傷員3萬餘人。

    邊境之戰:民兵擔架隊、婦女支前救護隊、老百姓家中的臨時病房、人民群眾舍生忘死救護傷員的動人事跡……這是長期以來伴隨人民軍隊成長的常見場景。然而,直插敵境縱深的邊境作戰,則必須要求部隊具有獨立完成戰傷救治任務的絕對實力。我軍采取加強醫護力量、組織適應性訓練、組織陣地搶救和積極後送等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部隊。由於救治水平的提高,傷員傷死率比抗美援朝時期降低了將近一半。

    曆經戰火的解放軍衛生工作人員,正是這樣從炮火與鮮血中總結經驗,不斷摸索,使戰傷救治效果得到了有效提高。一係列好的做法、好的經驗也得以認真總結,在全軍推廣,成為迎接新軍事變革到來的重要實踐基礎。 

 駕馭時代戰車 放眼世界沐風雨

    將軍故事:1991年2月24日淩晨4時,美軍將其標注為G日H時(地麵攻擊日和攻擊發起時),海灣戰爭地麵攻勢開打,這後來被公認是信息化戰爭的首場展演。施瓦茨科普夫上將在利雅得作戰室裏惴惴不安,他最擔心的就是士兵傷亡問題。幾小時後,戰報紛紛傳來,"讓我雀躍不已",在聽到第一天部隊沒有重大傷亡的電話時,這位總司令需要做幾個深呼吸以恢複鎮定--"沙漠風暴"行動中,美軍僅有146人陣亡(其中死於友軍火力的35人),而在戰前美軍準備了5000個屍袋和4.6萬張病床。戰爭史上很少有勝利來得如此措手不及。這場戰爭之後世界上出現了"零傷亡"的概念。

    1991年的海灣戰爭揭開了現代高技術局部戰爭的序幕,同時也開創了現代衛勤保障的新局麵。在隨後的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中,美軍更是圍繞實現"零傷亡"目標,在衛勤保障方麵取得了一些經驗:零傷亡觀念強,物資技術保障和個人防護充分;戰場衛勤支援行動周密,醫學新技術應用廣泛;戰場救護係統化、網絡化,衛勤信息化水平高;機動救治快捷順暢,醫院船、衛生飛機發揮作用好;衛生動員法規體係健全,動員渠道通暢等。美軍在"二戰"時傷亡率為4.5%,朝鮮戰爭為2.5%,海灣戰爭時為0.1%,而在2002年的阿富汗戰爭中降低到小於0.1%。

    60年來,我軍衛生技術發展經曆了自力更生創業、蘇軍模式借用到國際前沿轉型三個曆史階段。自改革開放以來,受世界新軍事變革的影響,我軍全麵加強醫療衛生係統正規化和現代化建設,衛勤工作在衛生防護、醫療保健、醫學教育與科研、信息化建設等方麵,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衛生防疫:"兵潰於病"一直是令各國軍隊勞師遠征最頭疼的事,因而,加強預防醫學的發展,成了新時期軍隊衛勤建設的重中之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軍廣泛進行預防接種和合理使用抗菌藥,使烈性傳染病減少,部隊傳染病發病率普遍降低。通過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部隊官兵逐漸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病意識得以加強;基層連隊改善了飲水、飲食、居住條件和大力開展營區環境整飭,"綠色軍營"和"健康軍營"成了新時期軍隊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疾病監測和傳染病預防控製方麵,軍隊衛生部門成立了專門機構開展了積極有效地工作。正因為如此,不管是在"非典"肆虐還是在"甲流"猖狂的時期,不僅部隊營區始終保留著一方淨土,而且軍隊防疫係統也成為國之利器。

    第三軍醫大學自行研製的野戰救護摩托可以靈活爬升40度以上的高坡,越野時速超過50公裏/小時,不但適應野戰無公路條件,同時為城市環境作戰中穿越廢墟和街區提供了一種機動靈活的工具,極大提高了傷員後送效率。[照片由作者提供]

    現代化的醫學技術為部隊官兵的醫療保健工作提供了條件。對戰創傷的急救工作是軍隊醫療工作的重點,全軍戰創傷研究集中了精幹的隊伍,開展對各種危重戰創傷傷病員的救治工作。按照"仗怎麽打、衛勤怎麽保"的原則,醫療救治逐步實現現代化、實戰化、專業化,無論是熱帶山嶽層林,還是海區複雜海況;無論是維和維穩保障還是高寒邊防駐守,我軍逐漸形成了覆蓋全部領土領海的衛勤保障實力,建設了聯勤保障機製,在醫療後送方麵,一大批救護直升機、醫院船、衛生列車加入了戰傷救護後送工具的行列。在醫療保健製度建設方麵,軍隊最近推出了《軍隊合理醫療藥品目錄》、實施了軍級以上幹部"一卡通"和離休幹部同城"雙體係"保障製度。

    醫學教育與科研:軍事醫學科學院和各軍醫大學是我軍軍事醫學教育與科研的窗口。為培養遂行多樣化軍事行動衛勤保障任務的各型人才,目前我軍軍事醫學院校通過充分整合資源,優化學科體係,科學設置了涵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軍事預防醫學、航空航天醫學、航海醫學、高原醫學、醫學檢驗、中醫學、衛生勤務學等在內的十餘個院係;通過大抓基礎訓練,強化高等醫學教育,擴大涉外交流,我軍衛勤保障力迅速提高。

衛勤演習中虛擬技術演示腹部傷的情況[照片由作者提供]

    信息化突破:2006年10月,在雲南高原山區某合同戰術訓練基地,一場實兵實彈的大型演習正在開展,由於"傷員"情況複雜,在演習陣地上,遠程會診車正通過衛星迅速聯通了某軍醫大學的專家教授,進行遠程會診。在同一時間,和西沙某部的遠程授課、和青藏高原某哨所的健康指導、和澳大利亞某醫院的高難手術交流,均可在不同衛星信道上有條不紊地展開。作為信息化戰爭的有機組成部分,我軍積極探索依托信息技術將醫學技術手段和衛勤組織手段相結合,用非物質手段提高效能的衛勤保障方式。

 衛勤保障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

    2008年汶川地震,就像是一次突如其來的部隊衛勤保障綜合能力的大閱兵。在汶川特大地震醫療救援活動中,充分體現了我軍戰傷救治衛勤保障的全新麵貌,也為應對新軍事變革的挑戰,實現我軍軍事醫學發展戰略轉型提供了有益探索和重要啟示。

08年抗震救災中為部隊傷病員診治[照片由作者提供]

    效能衛勤: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解放軍各醫療隊迅速反應,利用多種方式在生命救治"黃金"24小時內向災區開進,從死亡線上搶回了無數生命。某國際媒體以卡特裏娜颶風的美軍救援為比較,指出在中國地震災區,"解放軍醫護人員的身影幾乎出現在任何一個鏡頭所能拍攝到的災難場麵中,他們走在所有記者前麵。"  

    在與世界軍事變革同步發展的過程中,我軍提出了"效能衛勤"理念,效能衛勤指的是保障效率的全麵提升。一方麵做到衛勤實力拓展,有效實現對軍事生活常態、戰爭狀態、非戰爭軍事行動和社會衛生事件對軍隊影響的通盤衛勤保障;另一方麵做到衛勤功能完全,能夠同時解決"戰創傷、災害醫學、疫病流行、'三防'、心理戰、戰(災)後社會健康"等係列問題。

    主動衛勤:實現主動衛勤就應該把衛勤工作的主動作為前移到軍事指揮的決策階段,不是戰前分析一場戰鬥能夠給衛勤保障帶來多大壓力,而是戰前研究通過衛勤效能的最大化將會給這場戰鬥的結果帶來怎樣的影響,建立衛勤專業性在指揮決策要素中的主動支持機製。2009年1月,我海軍編隊從南海出發,挺進亞丁灣,實施反海盜護航,這是一次突如其來的全新任務。在艦隊出發前有限的準備階段,衛勤指揮部門已形成了完備涵蓋遠航任務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戰傷急救、醫療安全、心理健康等戰鬥力醫學保障問題的處置預案,衛勤保障訓練"進艦、進班、落實到兵"。確保身心健康的遠航衛勤保障,造就了威武雄壯的自信型艦隊。

組織部隊重傷員空中轉運及救治[照片由作者提供]

    集約衛勤:著眼履行新時期新階段我軍新的曆史使命,通過集約方式強化軍事行動衛勤保障成為衛勤工作的新課題。麵對更高的保障要求,衛勤工作需要實現在有限條件下集成所有資源,達到衛勤保障功能最大化,通過確立衛勤保障綜合措施集成來實現保障效能的突破。2008年5月13日淩晨,第三軍醫大學醫療隊作為省外首支醫療隊到達災區,他們利用德陽龍門山脈與成都平原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依托地方中心醫院,集合軍地優勢醫療資源實施戰救技術,野戰手術車保證了餘震中的手術,遠程會診車開展了即時疑難重症"衛星"會診,先進的技術與設備爭取了多起應截肢傷員的"保肢"手術成功,創造了72小時完成214台重大手術、成功救治1393名傷員、無一例死亡的奇跡。被地方政府譽為"經過實踐檢驗的行之有效的災害救援'德陽模式'","為軍地合作共同發揮醫療服務社會作用提供了寶貴經驗"。

    "信息-生物科技"雙跨越:

    21世紀,生物技術正以不可比擬的優勢滲入軍事領域尤其是戰傷救治領域,諸如毀傷觀念的變化和新的戰傷特點、偵檢和診療技術的發展以及戰場創傷救護手段的更新等,從而生物科技對軍事醫學改革產生了較之信息技術而言更加深遠的影響。未來的軍事鬥爭,"製生權"將成為影響新一輪軍事變革的焦點。因而,未雨綢繆,將信息技術和生物科技有機地結合於軍事醫學的改革發展之中,實現衛勤建設朝著"信息化"和"生物科技製勝"方向的連環跨越,將是未來戰傷救治的發展需要。我軍衛勤建設將在下一輪軍事變革麵前占領先機,承受住新的挑戰。

    六十年,彈指一揮間。記載的是曆史,書寫的是榮光,展示的是希望。我軍戰傷救護工作經曆六十年的變革,經受了和平年代多樣化軍事任務的挑戰和考驗,必將成為全軍官兵更可靠、更高效的生命守護神。

    作者郭繼衛,第三軍醫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陸軍大校。發表過百萬餘字的軍事學術及軍事文學作品。從事軍事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首創“製生權”理論,出版軍事專著《製生權:軍事變革的未來製高點》,有關論文在國際著名軍事雜誌《military review》(美國《軍事評論》)、《military medicine》(美國《軍事醫學》)和第37屆世界軍事醫學大會等發表,受到廣泛關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