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艦艇名稱折射出國家的軍事思維及其建軍思想

(2009-08-20 10:01:52) 下一個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就像孩子出生前,父母都要絞盡腦汁想一個響亮又好聽的名字,各國海軍在給新型艦艇取名時,也要頗費一番思量,同時還要慎之又慎,畢竟這名字在一定程度上還代表著一國的人文水準。一旦艦艇大名報將出來,難聽一些倒還罷了,最多別人笑兩句,自己聽著惡心,但如若起了這樣的名字,比如乞丐的兒子叫富貴,敗軍之將的兒子叫得勝,恐怕不一定是什麽好事,誰知道別人是怎麽琢磨的,會從中咂出些什麽味呢。這艦名中的學問多了去了,艦艇的名稱往往能折射出一個國家的曆史、軍事思維取向及其建軍思想。

    先來看看中國清朝末年的北洋海軍。北洋海軍一開始走的就是大艦路線,“鎮遠”、“定遠”兩艘主力艦在當時世界上都是噸位相當突出的大艦,在亞洲更堪稱“巨無霸”。“定遠”、“鎮遠”,這咬文嚼字的名字一聽便知是紹興師爺的傑作,但細一琢磨,便不難品味出李鴻章這樣的洋務派實際仍未擺脫傳統中國軍事思想中“威服四夷”的固化思維,由此當時有人推斷,這支當時亞洲最大的海軍實際上不是為了打仗而是為了嚇唬人。事實也確實如此,這支當時亞洲最大的海軍除了它自己,最終沒能“鎮”住誰、“定”住誰。

    北洋海軍的覆亡有多方麵原因。缺乏真正的海權思維,缺乏實戰曆練,片麵追求“威服四夷”的表麵效果,建軍思想與海權強國大相徑庭,使得這支當時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海軍在成軍後更多地是“發揚國光”,用於展示中國也有了“堅船利炮”。這支海軍更多地像一支校閱海軍而非用於實戰的海軍,是用來看而不是用來打的!

    翻過大清朝,我們把目光放遠,來看看國外古今艦名都有著怎樣深層的內涵。

    二戰中,“德意誌”號、“俾斯麥”號、“沙恩霍斯特”號、“舍爾海軍上將”等霸氣十足的戰艦們帶著德國法西斯的狂妄和無奈在大戰中灰飛煙滅。也許是受創太深,二戰後的德國海軍艦船個個是“無名小輩”,以至於多少年裏德國海軍甚至沒有像樣的大艦,名字不是字母就是數字,好不容易造了一級護衛艦,名字起得莫名其妙,叫MEKO。直到前不久,德國海軍才走出了二戰的陰影,挾德意誌精工機械之力造出了號稱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的“薩克森”級驅逐艦。

    談到日本海軍艦名,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之後,艦名個個飛揚跋扈,什麽“大和”號、“武藏”號戰列艦,“飛龍”號、“翔鶴”、“瑞鶴”號航空母艦,帝國夢想顯露無餘。但在被美國海軍痛毆後,日本人確實長了見識,“文明”了,也“愛美”了,連軍艦名稱都起得好像是拿著南唐李煜的詩集起的,什麽“春潮”級潛艇,“朝風”、“春風”、“秋月”、“照月”、“淩波”、“初雪”、“朝霧”……風花雪月都出來了。這種情況直到上世紀末“金剛”級驅逐艦服役後才稍有改觀。

    象征“美國力量”的現役主力航母一般以美國曆史上的著名海軍人物定級或以總統命名。“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華盛頓”號、“林肯”號、“裏根”號等等威風凜凜,未見其艦,勢已壓人;“宙斯盾”驅逐艦,一個個海軍英雄的名字,我們並不熟悉,卻是美國海軍的驕傲。最新的“平克尼”號就是以一個黑人水兵的名字命名的。隻要是英雄,一個小兵也能擁有以自己名字命名大艦的殊榮。潛艇則一般以海洋生物命名,“海狼”,“長尾鯊”等等,深海刺客殺氣逼人。連它的兩棲攻擊艦都要用曆史上成功的登陸作戰的名稱,“硫磺島”、“衝繩”、“惠德貝島”、“塔拉瓦”,一個個名字是對手的恥辱也是美國海軍的榮耀。

    英國海軍艦艇的名字因為這個紳士的國度而個個帶著貴族的高傲與矜持。“喬治五世”、“約克公爵”、“威爾士親王”,如今的不列顛海軍雖已沒有了全球海軍的規模,但誌氣猶存,決不容人小視。說神氣當數法國海軍,其傳統海軍強國的風範猶存,加之法國人特有的浪漫氣質,艦艇的名字在大氣之外,還透著一股子秀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