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土包子也會開坦克?解放軍裝甲兵的創建:第一輛坦克是搶來的

(2009-08-14 07:41:53) 下一個


毛澤東與我軍裝甲兵的創建:第一輛坦克是搶來的

來源:中國國防報


劉炳峰 閻素萍 白增娥

    

        

    1950年9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領導機構在北京成立,許光達任司令員。圖為裝甲兵部隊之一部 。 


   55年前,1950年9月1日,在毛澤東主席的親自關懷下,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領導機構在北京成立,許光達任司令員。這標誌著我軍裝甲兵作為一個嶄新的獨立的新技術兵種,已正式納入人民解放軍的戰鬥序列。從此我軍建設走上機械化、裝甲化發展軌道。55年後,再重新回顧我軍裝甲兵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發展壯大的曆史的時候,我們深深感到我軍裝甲兵的創建是與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關懷和領導分不開的。

    毛澤東:有了人,我們就一定能把特種兵建立起來!

    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人曆來關心和重視我黨各種特種技術人才的培養。早在1924年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我黨就選派周士第、趙自選等20多名共產黨員,參與了孫中山“大元帥府鐵甲車隊”的創辦和訓練。

    次年6月鐵甲隊參加了“省港大罷工”後的“全麵封鎖香港”鬥爭,並與英法軍隊展開血戰,取得消滅英軍200餘人的戰績。此時,正在舉辦廣東農民運動講習所的毛澤東得知共產黨員周士第率鐵甲車隊初顯雄風、大敗敵軍的消息後十分高興,立即號召學員“向以周士第為首的鐵甲車隊學習”,並提出了盡早建立一支我黨獨立領導的“鐵甲隊”的想法。

    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後,為繼續培養各種專業技術人才,黨中央派許光達等我軍幹部去蘇聯學習。1938年1月8日下午,毛澤東在延安親切接見了這批學成回國的幹部。他高興地和許光達等人一一握手後,招呼大家坐下,然後對大家說:“你們都是在列寧的故鄉喝過洋墨水的人,有學問噢!你們當中很多人學的是汽車、坦克和飛機,現在還用不上,我們還沒有機械化部隊,但將來一定會有的,一定能用得上。”接著,毛澤東仔細給大家講了當前的抗日形勢及我軍發展遠景,然後說:“我們現在還沒有一輛坦克,也沒有大炮,但已經有了一批懂技術的幹部。有了人,我們就一定能把特種兵建立起來!”不久,這些回國人員便被調往剛剛成立的摩托學校。在摩托學校裏他們挖窯洞,修教室,建操場,做教具……訓練開始後,沒有坦克教練車,他們就在牆上掛起一張張坦克掛圖,然後拿汽車作比較,想像著練習……3個月後,他們向毛澤東、朱德等中央領導,表演了利用坦克模型進行的“步坦協同演習”,並展示了他們研究製定的“用集束手榴彈炸斷履帶,繳獲敵人完整坦克”的方法,博得了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的陣陣喝彩。

    1938年10月29日,在延安召開的黨的第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毛澤東代表中共中央提出,創立機械化兵團應作為中華民族的一項任務。從此,我軍加快了培養和儲備特種技術人才的步伐。接著,一批又一批特種專業技術幹部從摩托學校脫穎而出,成為我黨我軍的寶貴財富。

  我軍最早的坦克部隊成立時,隻有一輛搶來的坦克

    1945年11月的一天,我東北人民自治軍司令部工作人員高克奉命到當時國民黨控製下的沈陽一家坦克修理廠執行偵察敵特任務。這是一個日本人遺留下來的修理廠。當時有人報告稱:該廠內敵特活動頻繁。接到報告,高克帶領幾個人來到修理廠內。幾個國民黨特務鬼鬼祟祟,神秘地盯著高克等人。突然,高克眼睛一亮,見一間很大的倉庫裏堆了些破舊的機器零部件,下邊隱隱約約地藏著幾輛坦克。

    高克走上前去:“嗬!這東西不錯,看樣子能開!”

    “像是個鐵王八!”“對,那就是王八盒子。”“這麽大的王八盒子怎麽開啊?”

    同高克一起來的幾個戰士根本沒見過這些鐵家夥,紛紛嚷了起來……

    出了修理廠,高克告訴大家:“什麽王八盒子?!那叫坦克!”“坦克?”戰士們叫了起來,“就是被人傳說的刀槍不入、水火難擋、爬山過溝打個滾爬起來照跑的坦克呀!”

    “對!同誌們,從現在開始要緊緊盯住這個廠。我看過了,這些坦克有一輛還是新的。我們決不能讓國民黨把坦克破壞掉或開走!”隨後,他讓戰士守好廠門,自己則飛快地跑向司令部,向呂正操副司令員作了匯報。根據呂正操的命令,高克再次來到修理廠。此時,隻見幾個國民黨特務正急匆匆地拆卸坦克部件。高克亮出駁殼槍,大吼一聲:“都下來,讓我看看!”

    他挨個看了看幾輛坦克,確認有一輛肯定能開。“喂,你們不是沒見過坦克嗎?都進來看看。”高克朝戰士們喊道。

    等戰士們都進入坦克,高克坐到駕駛室,使勁一踏馬達。“轟”的一聲,坦克發動了。高克一推操縱杆,開著便朝大門衝去。

    “啊!土包子也會開坦克?!快!關上大門!”幾個國民黨特務追著坦克嚷起來……但他們哪能追得上坦克?不一會,高克便將坦克開到了沈陽鐵路西我軍控製的一個工廠裏。從此,我軍有了自己的第一輛裝甲車。盡管隻有一輛,但它卻是我軍坦克部隊的星星之火……

    1945年12月1日,經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批準同意,在沈陽市郊馬家灣子,東北人民自治軍後方司令員兼炮兵學校校長朱瑞宣布命令,正式成立東北坦克大隊。當時,該大隊共有成員30人,僅一輛坦克。這是我軍成立最早的坦克部隊。

    隨後我軍第二支坦克大隊(晉冀魯豫坦克大隊)、第三支坦克大隊(華東軍區坦克大隊)相繼建立。3支坦克大隊的建立為以後我軍裝甲兵部隊的正式組建,奠定了重要基礎。

    毛澤東:我們的“小豆”坦克個頭雖小,威力可不小哩!

    1948年10月下旬,毛澤東撰寫電文“揭露蔣介石偷襲石家莊的陰謀並聲明我軍嚴陣以待”之後,國民黨部隊半信半疑,試探著開始向南推進。當他們到達保定附近,仍不見我軍動靜時,便壯起膽子,於10月28日兵分4路,齊頭向石家莊方向襲來。此時,我軍主力部隊及華北軍區坦克隊大部已開到西線參加太原戰役。石家莊實際是座空城,且眼下隻有3輛坦克,其中2輛美式100、1輛日本“小豆”。

    接到命令後,我3名坦克手迅即啟動坦克向戰區開來。同時,在到達石家莊北部滹沱河後,戰士們開始奉命在工事兩側製造起了假坦克……隨後我軍僅有的3輛坦克便在假坦克前開足馬力跑來跑去。一時間,陣地前沿塵土飛揚,遮天蔽日,喊叫聲、轟鳴聲響成一片。遠遠望去,真假坦克時隱時現,猶如布有千軍萬馬。

    敵人被這氣勢震住了,停步不敢向前。他們聯想到毛澤東的電文,以為我軍確有準備,於是不得不草草收兵。蔣介石偷襲石家莊的陰謀宣告破產!

    當毛澤東在不遠處的西柏坡聽到敵人收兵的消息後,笑了起來:“看來敵人真的是紙老虎啊。不過,我們的‘小豆’坦克個頭雖小,威力可不小哩!”

    就這樣,我軍英勇的坦克部隊在戰火中不斷成長、發展。1949年8月,我軍已有坦克410輛、裝甲兵戰士近萬人。經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作出決定,全軍坦克部隊編製為3個坦克旅。同年年底,經毛澤東批準,3個坦克旅又整編為3個坦克師。

  朝鮮戰爭鏖戰正酣,毛澤東下定決心:要在戰鬥中建設裝甲兵!

    1950年人民裝甲兵領導機構組建之時正是朝鮮境內鏖戰正酣之際。這年10月18日,毛澤東主席發布命令,組織中國人民誌願軍入朝參戰。但人民裝甲兵要不要參加援朝作戰,與強大的美軍一決雌雄?關鍵時刻,毛澤東下定決心:“要在戰鬥中建設裝甲兵!”

    在朝鮮戰場上,我軍裝甲步兵一憑忠誠,二憑戰術,三憑勇敢,四憑有限的坦克裝甲裝備,使朝鮮戰場上的敵人聞風喪膽。

    1953年7月6日9時石硯洞北山進攻戰鬥中,某團215號坦克同其他坦克一起以猛烈的火力支援步兵衝上石硯洞北山,全殲美軍一個連。當夜22時,215號坦克在大雨中通過沼澤地小路向前轉移,準備占領新的發射陣地,支援步兵粉碎來自縱深346.6高地美軍的反撲,不料中途陷入泥坑,步兵協助搶救無效,於是將計就計就地嚴密偽裝待機。7月7日,美軍第7師第17團所屬坦克連的3輛M26“潘興”重型坦克停在346.6高地向誌願軍攻占的石硯洞北山射擊。但他們沒有想到,在翼側100多米處的沼澤地中,有一輛偽裝成土包的坦克正在對其進行射擊前的標定。

    夜幕降臨,坦克乘員卸去偽裝,沉著果斷,精確瞄準,先敵開火,僅5分鍾的交戰,一舉擊毀美軍M26坦克2輛,擊傷1輛。激戰之後,215號坦克完全暴露在敵火力之下,而坦克還不能開出泥坑,機智的坦克乘員想出了保存自己的辦法:駕駛員發動了坦克,控製油門使發動機的轟鳴聲由大變小,造成坦克由近及遠開走的假象,從而迷惑了美軍,成功地引開了其炮兵的射擊。

    7月9日夜間,215號坦克在工兵的幫助下搶救成功,開出泥坑,機動至另一個發射陣地,再次以突然的射擊,擊毀敵坦克兩輛,支援步兵鞏固了石硯洞北山陣地。戰後,誌願軍總部授予215號坦克“人民英雄坦克”稱號。

    類似的戰例不勝枚舉。就這樣,人民裝甲兵在入朝參戰的2年零4個月中,共參加大小戰鬥246次,出動坦克998輛次,毀傷敵人坦克74輛,摧毀敵人火炮20餘門、地堡864個,以輝煌的戰功顯示了中國裝甲兵部隊的實力,完成了毛澤東下達的“要在戰鬥中建設裝甲兵”的任務,為剛組建的人民裝甲兵贏得了國際軍事界的尊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