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目前中國海軍在南海並不缺乏軍事力量 東南亞南沙集團隱然成型(圖)

(2009-07-05 20:09:11) 下一個

在西沙海域巡航的中國海軍潛艇

據東方早報報道,最近一段時間,我國南海漁業資源頻遭周邊吞噬,東南亞一些國家更持續購買先進軍備,企圖以武力威脅來固化其侵占事實。近期的《現代艦船》雜誌援引《簡氏艦船年鑒》等公開數據,曝光了在南海、東海及黃海與我存在海洋權益爭議的相關國家的海軍軍力。

南海維權政策先行

6月20日,在我國南海傳統海域捕魚的8艘中國漁船被印尼扣押。“實際上,周邊國家抓捕漁民的情況已經非常普遍。”中國社會科學院邊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國強說。

據了解,在南海海上爭議日益擴大的背景下,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都成立了專門的海洋維權機構,甚至直接動用軍隊控製周邊海域,頻頻拿中國漁民開刀。“抓了又放、放了又抓,這實際上也是一種他們認為的所謂主權宣誓。”一位中國海軍人士表示。

我國南海漁業資源頻遭周邊吞噬,中國應該怎麽辦?近來,國內有人提出“在南海建軍事機場、巡航港口”,加強在南海的軍事存在。

不過,李國強並不認為中國海軍在南海缺乏軍事手段。他指出,目前,我國在軍事上不輸於南海周邊任何國家,人民海軍有足夠的力量來維護主權利益。問題的關鍵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立場並未落到實處。

他說,目前,人大常委會正在審議《海島保護法》,這部可能即將出台的法律,對強化和鞏固我國在南海的主權地位具有重大意義。

不少人士在接受采訪時都表示,“南海問題需要長遠、全麵的規劃,包括漁業、環保、油氣開采以及突發事件的預案等等,如果沒有這些全麵的規劃,多數時候我們隻能是疲於應付。”  (據《國際先驅導報》、新華)

“東南亞南沙集團”隱然成型

組織鬆散但卻有共同目標 妄圖在南沙主權爭議上形成合力牽製中國

在近期頻頻傳出的漁業糾紛背後,其實均隱含著激烈的主權爭議。馬來西亞專業軍事媒體《吉隆坡安全評論》近日刊文稱,一個多國和鬆散但有共同目標的非傳統行為體可能隱然在成型——“東南亞南沙集團”。

印尼海軍艦艇

美日澳新或加入

該文章為提出這一概念給出三個理由:第一,馬來西亞與越南5月份一起向聯合國大陸架劃界委員會提案,馬來西亞與文萊在南中國海邊界重疊談判也在今年獲得突破,顯示東南亞南沙爭奪國在東南亞合作精神下,比非成員國有更好的協和作用。

其次,文章認為,在南沙沒有主權爭議但在該地區擁有影響力的美國、新加坡、印尼和澳大利亞,也認為維持南中國海航道自由航行和開放是四國根本利益。

文章還認為,中國如果在南沙問題上持強硬立場,會催生這一集團的成型。文章還警告稱,第二和第三因素可能導致“東南亞南沙集團”擴大至“反華南沙集團”,加入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

《吉隆坡安全評論》是一家在馬來西亞注冊的網絡軍事媒體及新聞中心,集中關注馬來西亞乃至該區域的安全事務和戰略發展。該媒體在今年“香格裏拉對話”期間,采訪了東南亞和美國、澳大利亞等亞太地區眾多軍事官員。

澳大利亞國防軍總司令安古斯·休斯頓將軍向該刊表示,澳大利亞在南海的利益在於維持該地區更廣泛的穩定,包括向來存有主權爭議的南沙群島,使這個重要的全球航海道得以繼續維持開放和自由使用。

而東南亞最大國家印尼的國防部長蘇達索諾也明確表示,印尼早已介入南中國海問題。他稱,為預防南沙群島主權爭議演變成衝突,印尼在過去15年以來舉辦了一係列東盟有關南中國海爭議的磋商會。

美國在南海搞防空盾牌

至於美國,雖然防長蓋茨表示美國在南沙主權爭議的立場是“美國沒有任何立場”,但美國今年卻罕見地出動4艘宙斯盾艦與東南亞國家在南中國海舉行軍事演習。

該演習馬來西亞階段已經在6月23日展開,美方調動了1600名官兵、“霞飛”號及“鍾雲”號兩艘宙斯盾艦、P3C反潛巡邏機及F/A-18大黃蜂戰機參演。

6月28日,馬美兩國海軍艦隊集結於南中國海,展開係列海上編隊操演。海軍艦船專家分析稱,宙斯盾艦出現在南中國海的另一個意義在於,一旦開戰,美方艦艇可以在南中國海形成一個防空盾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