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我軍曆史上獨一無二的\'五重諜報王\'(圖)

(2009-07-16 07:55:25) 下一個

我軍曆史上獨一無二的"五重諜報王"
2009年07月16日 14:01:13  來源:新華博客


本文由新華博友風起雲飛揚提供

  

  卓越的孤膽英雄——袁殊(1911——1987)。生於湖北省蘄村,又名學藝,化名曾達齋。

    1929年袁殊到日本留學,回國後擔任“中國左翼文化總同盟”常委,並創辦了《文藝新聞》。他是一個傳奇人物,有多重身份:軍統、中統、青紅幫、日偽,然而他真正的秘密身份卻是——中共特科。

    1931年10月,袁殊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即轉入特科工作。按照黨的指示,1932年春,通過表兄、黃埔一期的賈伯濤(查:黃埔一、二期學員名單未見此名)的關係,見到了上海市社會局長、中統頭子吳醒亞並打入中統內部。後由吳醒亞介紹,成為新聲通訊社的記者。在出席南京政府的記者招待會期間,認識了日本駐滬領事館的副領事岩井英一。在得到地下黨的批準後,加入了岩井的日本情報組織——成為了“三重間諜”。隨後袁殊又結識了上海青紅幫的頭子“杜月笙”,並在杜月笙幫助下創辦了時事刊行社。

    抗戰爆發後,軍統頭子戴笠急需熟悉日本問題,又有相當日本社會關係的人,於是、杜月笙又把袁殊推薦給了戴笠。戴笠聽到非常高興,於是親自登門拜訪。袁殊把情況當即向潘漢年作了匯報,得到了黨組織批準後,便答應了戴笠的要求加入軍統局。這樣,袁殊又多了一個身份:軍統、中統、青紅幫、日偽,以及貨真價實的中共特科身份,實則是五重身份了。這在中國情報曆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多麵的間諜了。

    從1937年到1946年袁殊回到解放區為止,袁殊在潘漢年的領導下,成功的出演了一場場戰果輝煌情報戰,獲取了大量的情報。如為延安和蘇聯提供了日軍戰略南進的準確情報,這使得蘇軍可以放心大膽的將駐守東線的幾十萬主力部隊調往西線與德軍決戰戰,為蘇德戰爭的最後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也就是這期間他還立下了後來為曆史所傳頌的“兩次大功”、成功爆炸了日本海軍在虹口的軍火倉庫和以軍統少將名義成立的“秘密特別行動小組”,專門懲辦日偽和漢奸要員。由於袁殊迭立奇勳,軍統頭子戴笠特意把袁殊召到香港予以嘉獎。

    由於袁殊睿智的頭腦和出色、及時、準確的情報工作,為黨和人民軍隊取得的抗戰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諸如、使粟裕的部隊及時掌握了日偽軍的動向,迅速跳出日偽軍合圍掃蕩的“籬笆牆”的包圍圈。親自成功解救魯迅的夫人許廣平、掩護潘漢年、範長江、鄒韜奮等進入根據地等等。

    1945年,八、一五抗戰勝利後,袁殊被國民政府委任為新製別動隊第五縱隊指揮和軍統直屬第三站站長,授予中將軍銜。1946年初,當國民黨方麵得知袁殊已去了解放區時,不由得勃然大怒,於是“抗戰有功人員袁殊”立即變成了漢奸並被軍統通緝。

    解放後,袁殊被任命為華東局聯絡部第一工作委員會主任,就在那時,根據黨組織要求改名為“曾達齋”,後轉至北京在李克農的情報部門工作。由於受潘漢年案件牽連,袁殊被捕並判刑12年,1967年又再度被關押8年。1982年袁殊被平反。

    1987年11月26日,為中國人民革命事業貢獻一生的特殊英雄——袁殊離開了人世,享年76歲。英雄雖去,但是他在中國軍事曆史上留下了濃重而輝煌的一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