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解放戰爭時期山東人民的支前領導機構以及組織管理

(2009-05-05 14:06:06) 下一個



解放戰爭時期山東人民的支前領導機構以及組織管理

來源:山東省情網


支前領導機構

麵臨突然增大的戰勤任務,首先,晉冀魯豫軍區後方戰勤總指揮部於1946720日宣告成立,由冀魯豫行署主任段君毅兼司令員,冀魯豫軍區司令員趙健民兼政治委員,喬明甫(後增補劉岱峰)為副司令員。總指揮部下設動員和供給兩大部,負責民力的組織動員,糧草和各種作戰物資的籌劃與運輸。隨後,各專區相繼成立了戰勤分指揮部,均由專員兼司令員;各重要村鎮設立兵站。同年9月,又決定在野戰軍各縱隊設立隨軍辦事處,承擔糧秣供應、傷員運送、俘虜押解等任務。戰勤總指揮部司令員隨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部行動,以便根據作戰需要及時向各分指揮部和隨軍辦事處部署任務。

194692日,華東局、山東省政府和山東軍區聯合發出通知,宣布成立山東省支援前線委員會,由13人組成,山東軍區副參謀長袁仲賢為主任委員,省政府糧食總局副局長馮平和軍區後勤部副部長蔡長風為副主任委員。委員會受華東局和山東省政府直接領導,負責對下屬各級政府和支前機關部署支前任務,指導支前工作。

該委員會成立後,隨即發布了《山東省支援前線委員會組織大綱》。913日,山東省政府發出《關於加強人力的動員與組織,更好地支援前線的指示》;20日,山東省政府、山東軍區又聯合發布《動員使用人力及運輸工具辦法》的命令,進一步明確規定,1655歲的勞動力一律有出工支前的義務,公有和私有車輛、牲口、船隻都有擔負運輸的義務;老解放區可采取壯丁和地畝兼顧的辦法出工,民工和運輸工具、牲畜都記工,實行支前和後方工交換;因支前服役牲畜死亡、車輛損壞按市價賠償等政策。為愛惜民力,糾正濫用民工的現象,111819日華東局召開的支前民工工作會議上,作出《關於實行常備民工製及使用民工的決定》。為落實這個決定,1128日,山東省政府頒布了《山東省實行常備民工製及使用民工辦法》,把民工區分為常備民工和臨時民工,規定2045歲之男子為常備民工,服役期限為兩個月一期,輪流更換,配備到部隊服務。由於支前工作的加強,保證了解放戰爭初期幾次重大戰役的勝利。

  鑒於解放戰爭初期階段支前工作中出現的組織領導、規章製度、計劃管理等方麵的問題。為了進一步加強支前工作,華東局和山東省政府於1947130日決定撤銷原來的山東省支前委員會,重建山東省支援前線委員會,由省政府秘書長郭子化為主任委員,華東野戰軍副參謀長兼後勤部司令員劉瑞龍、省政府民政廳廳長梁竹航、糧食廳廳長馮平、華東軍區人民武裝部部長朱則民為副主任委員。支前委員會統一領導全省的支前工作,全權支配全省的運輸、擔架和糧食,並令各行署、專署、縣府迅速建立支前機構。為使軍地協同一致,省支前委員會還設立了隨軍辦事處。此後,山東解放區各級黨組織和政府,都普遍整頓和充實了支前機構,委派黨政軍主要幹部領導支前工作。各行署、專署成立了支前司令部,縣成立支前指揮部,區、鄉、村建立支前生產委員會,從上到下建立了支前領導體係和指揮體係。特別是處在臨戰區的魯中、魯南、濱海地區,還設立了前方辦事處。各級黨委抽調1/3的黨委委員離開現職擔負戰勤工作。期間,在總結前階段支前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戰爭發展的需要,調整了民工的動員體製,將民工區分為隨軍常備民工、二線常備民工和臨時民工三種。隨軍民工是撥配部隊建製的常備民力,受部隊領導和調撥使用,一切生活供給、行政管理由部隊負責,服務期為6個月到1年;每個縱隊配備民工3500人,擔架、挑子各500副,由省支前委員會統一撥給各縱隊,各野戰部隊不得再向地方要民工。二線常備民工是指前方辦事處和民站管理處管理和使用的常備民工,擔負前、後方之間的運輸任務,服務期兩個月。後方臨時民工是指當地政府管理臨時執行戰勤任務的民工。采取戰區附近主要組織臨時民工,離戰區較遠的地區組織隨軍常備民工,和全省統一調劑民力的方針,製發了各類民工團隊的編製表,使民工編成更加合理,使用的計劃性大大提高。為長期支援戰爭,華東局還提出了“一麵打仗,一麵建設”“以戰養戰”“土改、生產、支前相結合”的方針,全麵地組織解放區的勞動力,做到生產、支前兩不誤。廣大在土改中分得了土地的農民,支前熱情空前高漲,加之民站的普遍建立,民工自身後勤保障措施的落實,以及民工政治工作的加強,圓滿地完成了從萊蕪戰役到魯西南戰役一係列重大戰役的戰勤任務,粉碎了蔣介石向山東戰場發動重點進攻的陰謀,並保障晉冀魯豫野戰軍轉入了戰略進攻。

  魯西南戰役後,晉冀魯豫野戰軍南下大別山,晉冀魯豫軍區戰勤總指揮部大部人員和各縱隊隨軍辦事處隨劉鄧大軍行動,為迎接華東野戰軍外線兵團西進,冀魯豫地區於19478月中旬以第二軍分區後方戰勤分指揮部為基礎,與第三、五、七軍分區後方戰勤分指揮部共同組建冀魯豫區戰勤總指揮部,何光宇為司令員,韓哲一兼政治委員,秦和珍、袁子揚為副司令員。總指揮部在黃河以南隨華野外線兵團行動,黃河以北設分指揮部,趙效三為司令員,張維之為政治委員。分指揮部後改為冀魯豫區戰勤總指揮部河北辦事處,劉鏡西為主任。冀魯豫區戰勤總指揮部的設立,為保障華野外線兵團遂行沙土集戰役,挺進豫皖蘇,支援淮海戰役,保障第四野戰軍南下,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津浦路以東地區,19477月以後,大部地區被國民黨軍重兵分割,省支前委員會暫時並歸省政府。1948820日,為支援濟南戰役,華東局發出通知,成立山東省政府支援前線委員會,郭子化為主任委員,袁仲賢為副主任委員。省政府支前委員會做了大量工作,為濟南戰役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為統一領導華東地區的支前工作,全力支援淮海戰役,濟南戰役後,華東局於194810月初設立支前辦公室,並於114日正式成立華東支前委員會,駐臨沂,傅秋濤為主任委員,勝利地完成了淮海戰役宏大的支前任務。爾後,華東支前委員會率領山東大批民兵、民工南下,支援了渡江戰役和京滬戰役,直至福建、江西。山東省政府為支援青島、長島戰役,成立了支前辦事處,劉仲益為主任,支援部隊最後解放了山東全境。

  1949年,山東省隨軍的常備民工複員,山東省人民政府於64日發出《關於辦理南進民工複員的決定》,並成立民工複員委員會,郭子化為主任,辦理了民工的評功、授獎、複員事宜。

民工後勤保障與管理

  民工短期或長期脫產執行支前任務,其衣食住行的及時妥善解決和科學管理,是鞏固民工隊伍,提高民工的支前熱情,保證完成支前任務的重要措施。為此,支前機構通過實踐,逐步完善了支前民工的後勤保障組織,製定了民工供應標準和撫恤標準,並加強了行政管理,為民工勝利完成支前任務創造了條件。

  1、製定供給標準和撫恤辦法

常備民工實行供給製標準,包括糧秣,被服、工具修理等。1946年以前的規定是,民工的糧食標準與部隊同,菜金為部隊標準的1/319477月改為每人每日秋糧28兩或麥糧210兩,燒草3斤;民兵每人每日秋糧23兩或麥糧26兩,燒草3斤。19489月,民工菜金提高到野戰軍標準的1/2,糧秣標準也略有增加。僅濟南、淮海和渡江、京滬戰役期間,山東和華東支前委員會就支出民工糧食1億多斤,草1.2億多斤。19477月的供給標準規定,在前線服務36個月者,由政府發鞋1雙,服務69個月者,發鞋兩雙;1948年規定,每兩個月發鞋1雙。19491月規定,服務6個月以上者,冬季發棉衣1套,棉帽1頂,夏季發單衣1套,單帽1頂。實際上,1948年冬季就開始對民工供應棉衣。據1948年冬~1949年春的不完全統計,就供應民工鞋23萬餘雙,棉衣4萬餘套,單衣5萬餘套。隨著牲畜和車輛用於支前,還規定每天供應毛驢和騾馬飼料48斤,飼草815斤,並規定了馬掌、大小車輛和擔架等運輸工具的修理費標準,以及馬車工人、汽車工人的津貼費標準。供給標準還規定有,民工每月發黃煙4兩,每個民工連發剃頭刀1把等。民工的供給,在集結期間由當地政府負責,集中後由民管局負責,隨軍民工則由部隊負責,最後由支前機關核銷。臨時民工多采取義務輪流出工製,不計報酬。運輸有一定收發地點者,有的采用包運製,按每百斤百裏發給工資糧1220斤,常能收到多運快運的效果。供給提獎製,即超額完成規定的運輸任務者,按每百斤百裏提獎58%,是在供給製基礎上為提高運輸效率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民兵、民工參戰支前傷亡,早在1943318日山東省戰工會就規定,民兵參戰負傷,免費治療;致殘者,每年發給撫恤金100300元,殉國者,發給公葬費200元和一次性發給善後撫恤金400元。1946526日,山東軍區、山東省政府明令公布《關於民兵傷亡撫恤辦法》,規定,一等殘廢全年撫恤金為120斤豬肉,由政府供給終身生活,其標準相當於地方保安部隊;或撥公田34畝,由地方組織代耕以維持其個人終身生活為止。二等殘廢全年撫恤金為70斤豬肉,並由政府供給其全年生活費的一半,或撥公田23畝,以維持其生活。三等殘廢全年撫恤金35斤豬肉。犧牲者,由地方政府辦理葬埋,其家屬享受與軍隊烈屬同等之待遇。支前民工多為民兵,事實上享受與民兵同樣待遇。19486月,冀魯豫行署、冀魯豫軍區頒發的《民兵、民工傷亡撫恤暫行辦法》規定,凡民兵、民工單獨或配合部隊作戰、擔負戰場勤務而殉國者,均發給棺材1口或葬埋費小米400斤;一次性發給撫恤米150斤;其家屬按烈屬待遇,無勞力者,由本村全部或部分代耕,有勞力無土地者,分配一定數量的土地;功績顯著者,可建立烈士祠、碑、塔、坊、匾等予以褒揚,並將其勳績入傳入誌。負傷致殘者,稱榮譽民,享受榮譽軍人同等優待,一等殘廢全年撫恤金小米300斤,二等180斤,三等120斤;不能從事勞動者,由政府為其本人或家屬介紹適當職業;有土地者為其代耕;無土地者,分配適量土地。這些規定的頒布和施行,對於解除參戰支前民兵、民工的後顧之憂,起了積極的作用。

2、建立民站

  民站係統的建立,是隨著支前的實踐逐步形成的。為了解決大批民工走上前線的食宿、醫療等問題,冀魯豫行署和晉冀魯豫軍區後方戰勤總指揮部於1946823日發出訓令,要求在民工行軍路線上,每隔1015公裏設一休息站,供水供飯;每隔2530公裏設一宿營站,負責民工食宿;每隔5060公裏設一轉運站,負責民工食宿和準備倉庫,以存放民工轉運之物資。要求每站配醫生12人,負責民工醫療。山東軍區、山東省政府也於同年10月發出指示,要求在運輸線上設立民站,負責民兵、民工的生活供應。19472月,山東省支前委員會決定,省和行署、專區支前機構設民站部,縣設中心民站,區設大站或小站;要求在民工行軍路線上每隔15公裏設一民站,每隔7.5公裏設一茶水站。民站組成以地方為主,中心站站長由縣民站部長兼任,大站站長由區幹部擔任,省支前委員會派出之幹部隻擔任副職。民站之建立、撤銷和調配使用,由省民站部負責。決定還就民站的編製、任務、供應等作了具體規定。到19476月,全省民站達300餘處,民站線縱橫交錯,星羅棋布,僅膠東地區的80餘處民站即先後供應民工糧食472萬餘斤,木柴558萬餘斤,馬料168萬餘斤,穀草347萬餘斤。濟南戰役期間,僅魯中南地區就建立了4條民站線,總長515公裏;各民站物資準備充足,服務細致周到,對保證民工勝利完成支前任務起了重要作用,特別是蒙陰縣劉官莊民站,組織周密,服務全麵,20天接待民工4400餘人,被譽為“民工之家”。淮海戰役前,為加強民站建設,華東支前委員會作出《關於民站的決定》。戰役期間,建立了7條民站線,其中6條在山東境內,有170餘處民站。據華東支前委員會對67個民站統計,共接待民工189萬人,供應糧食904萬餘斤,燒柴207萬餘斤,穀草7.5萬餘斤,其中臨沭縣9個民站,10天就接待民工16萬餘人,解決住房3244間,鋪草8364斤,草苫子3400個,治病77人,修理大、小車299輛。整個解放戰爭時期山東地區支前民站分布情況,見附圖5-1

3、民工行政管理

  生活管理通常以中隊()為一夥食單位,必要時以分隊()為單位起夥。中隊編管理排,設炊事班,並民主選舉經濟委員會或生活委員會,實行經濟民主,帳目公開。開展生產節約運動,挖野菜,拾燒柴;戰役間隙節約開支,保證戰時糧足菜香。生活的改善,對鞏固民工隊伍,保證支前任務的完成,發揮了重要作用。

  行軍宿營管理行軍前,先調查行進路線上的道路、宿營地的情況,選好行軍路線、休息地點和宿營地;夜間行軍找好向導;途中保持適當距離並設路標,交叉路口設調整哨;提前派人設營等,這對加強支前工作的計劃性,減少擁擠、錯亂,都發揮了積極作用。此外,防空也是民工行軍宿營中的重要內容,在普遍教育的基礎上,教會民工防空動作、偽裝和挖防空洞、防空壕的方法,並多在夜間行軍,避免飛機空襲,所以,民工在空襲中傷亡的極少。

民工政治工作

  解放戰爭初期,由於領導上存在著臨時觀點,普遍忽視民工政治工作,因而出現民工大批逃亡的現象。魯南戰役後引起了重視。1947214日,華東局在《關於加強支前工作的指示》中強調,要派得力幹部領導支前工作,並在民工中建立黨的支部作為領導的核心;決定在省支前委員會中設立政治部,民工支隊()設政治處,在民工大隊、中隊編設政工幹部,負責民工的政治思想工作。濟南戰役中,華東局和山東省支前委員會又提出“把民工隊當成學校來辦”的方針,民工政治工作逐步開展起來。

  1、民工政治教育

民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包括階級教育、形勢教育、紀律教育和鋤奸保衛教育等,貫穿於支前工作的全過程,重點是抓了集結、開進、執勤前和執勤過程中四個環節的教育。通過階級教育,主要是通過訴苦和回憶對比,使民工弄清戰爭的性質,明確解放軍為誰打仗,民工為誰支前的道理,激發對國民黨反動派的仇恨,提高支前的自覺性。通過形勢教育,及時傳播勝利消息,鼓勵民工的情緒,樹立勝利的信心。通過紀律教育,增強民工的組織紀律觀念,自覺遵守戰場紀律、城市紀律和群眾紀律。濟南戰役時,民工們做到“空手進城,空手出城”“物資麵前不動心,見財不眼紅”“為老區人民爭光,為黨和解放軍爭光”,樹立了解放區民工隊的光輝形象,擴大了黨在新區的影響。在建立鋤奸保衛組織的基礎上,普遍地進行防奸反特教育,及時地防止了敵特破壞,杜絕了謠言,有效地鞏固了民工隊伍。地方政府還通過組織慰問團慰問民工;在安排好民工家庭生活的基礎上,發動民工家屬寫信鼓勵民工安心服務、爭取立功返鄉等方法,教育和影響民工安心支前。此外,還通過創辦《支前導報》、《支前快報》、《支前日報》,和在《大眾日報》等報刊上大量刊載支前民工英雄事跡等方法,大大鼓舞了民工的支前熱情。

2、在民工中建黨

  在抗日戰爭大反攻階段參戰支前的民兵子弟兵團中,就建立了黨的組織,並在戰爭中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但當時的黨員身份沒有公開。在解放戰爭中,隨著大批民工走上前線,首先在膠東區,後在其他各區民工隊中,普遍地建立了黨的組織,一般是民工團建黨委,大隊建總支,中隊建支部,分隊或班建小組,黨員身份公開,以更好地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接受群眾監督,擴大黨在群眾中的影響。在民工組織中,一般都編配10%左右的黨員作骨幹。淮海戰役中,膠東區派出的9069名民工中,有黨員2341名,占總人數的25.8%,為黨員配備比例最高者。民工中的黨組織,受原地方黨委領導,到前線後,受支前機關領導,隨軍民工則受部隊政治機關領導。黨組織通過會議、匯報等製度,教育黨員吃苦在前,勇挑重擔,起模範帶頭作用,團結帶領廣大民工,努力完成支前任務。淮海戰役中,對9個民工團2335名黨員調查統計,有1912名黨員立了功,占黨員總數的81.8%;渡江和京滬戰役中,膠東民工六團黨員立功者占黨員總數的98.2%。1948111日華東支前委員會發出《關於在民工中培養積極分子培養幹部發展黨員的通知》後,各民工團隊通過支前的考驗,培養了大批積極分子,發展了一批黨員,提拔了一批幹部。濟南戰役期間,在渤海區610800名民工中,發展黨員253名,占民工總數的2.34%;參加淮海戰役的174305名民工中,發展黨員5811名,占民工總數的3.3%;渡江戰役後,山東隨軍的51903名民工中,發展黨員2472名,占民工總數的4.76%。同時,據華東支前委員會在174305名複員民工中調查,提拔為幹部的就有6760名,占民工總數的3.88%;在渡江和京滬戰役中,在51903名民工中又提拔幹部2417名,占民工總數的4.85%,為新中國的建設培養了一大批基層幹部。

3、開展立功運動

解放戰爭之初,就在民工中開展了立功運動,如平邑一區擔架隊支援魯南戰役,有82%的人立了功,被授予“模範擔架隊”稱號。1947115日,華東局發出廣泛開展立功運動的指示後,2月,山東省政府又頒布了立功運動暫行辦法和評功評獎暫行辦法,立功運動在民工中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前線民工開展得更是活躍。民工團隊多是結合執行的任務製定立功計劃,提出立功標準,班設報功員,分隊設記功員,中隊設評功委員會,做到隨報、隨記,及時評定,並結合階段性任務完成時或民工複員時,召開大會,進行獎功、慶功。華東支前委員會還專門成立了評功複員委員會,領導民工的評功事宜。萊蕪戰役中,僅據日照擔架隊統計,全隊2840人就有2400人立功,占全隊人數的84.5%。在孟良崮戰役中被華野二縱授予“鋼鐵擔架隊”稱號的莒南擔架隊,隨軍轉戰8個月,有98%的人立功。淮海戰役結束時,在174305名民工中,有95805名民工立功,占民工總數的54.96%;同時評出渤海一分區擔架團和四分區擔架團、膠東北招擔架團、海陽挑工隊、威海挑工隊、五龍運輸隊、莒南擔架團、沂南擔架團、泗水運輸團等模範單位,華東支前委員會共頒發模範單位獎旗70餘麵。渡江和京滬戰役結束後,在51903名複員民工中,又評出功臣35061名,占民工總數的67.55%。

4、開展“民愛民”活動

  在民工中開展“民愛民”活動,是由學習人民解放軍軍民一致的光榮傳統發展起來的,是建立在支前民工與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之上的。1947年初,山東省支前委員會就提出開展“民愛民”活動,在民工團隊建立民運委員會或群眾工作委員會,專門領導助民勞動、向群眾宣傳、檢查群眾紀律等事宜。民工開展“民愛民”活動的主要形式,一是向駐地群眾宣傳黨的政策和傳播勝利消息,提高群眾的勝利信心,使之樂於幫助部隊和民工解決困難。二是幫助群眾勞動。據對9個民工團的不完全統計,隨軍服務的半年中,就幫助群眾耕地5200畝,種麥126畝,收莊稼34800畝,鋤地13200畝,摘花生16500斤,割草61659斤,泥房打坯23700人次,推磨壓碾21640人次,修理家具3229人次。三是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有的製定了“三不走”和“四要四不要”的規定,即房東水缸不滿不走,借的東西不還不走,不向房東道謝不走;要做群眾工作,要愛護房東的東西,要幫助房東幹活,要愛民立功;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不損壞房東的東西,不調戲婦女,不損壞群眾的莊稼。渤海一分區擔架團一民工連在安徽省蕭縣張家灣宿營,因作飯急需,借用了已逃離家園群眾的糧柴,均如數留下柴糧票,並附了信。群眾回來見到糧柴票和信,感慨地說,解放區的老百姓紀律真嚴,和解放軍一樣守規矩。招遠縣擔架隊五中隊一小隊住進蕭銅縣(今蕭縣、銅山縣間)下洪莊,房東院子裏堆著花生,在房東躲飛機不在家的情況下,民工不但自己不吃,還幫助房東看管。房東回來後拿出花生慰問民工,被民工婉言謝絕,並說,群眾紀律不光解放軍講究,民工也一樣講究。在淮海戰役中,沂東縣(今屬沂水縣)擔架團的一位向導因帶錯路怕被責怪,扔下蓋在傷員身上的大襖就走了,該團專門派人把大襖送還了這位向導,使他大為感動。各地群眾感謝民工,送了大批錦旗,僅渤海一分區擔架團半年時間就收到群眾贈送的錦旗59麵;膠東擔運八團六營從淮海戰役開始到渡江、京滬戰役結束的半年裏,榮獲群眾繡有“紀律嚴明”等讚語的旗幟180餘麵。

5、開展文化娛樂活動

  為活躍民工的文化生活,在民工團隊中,一般都建有群眾性的文娛委員會、俱樂部、壁報委員會、劇團和學習小組等群眾性文娛組織,根據戰爭形勢、支前任務、支前中湧現出來的英模人物和好人好事,編成順口溜、快板、詩歌、秧歌、小調、活報劇等,自編、自演、自唱,或寫到壁報、黑板報上,都起了很好的宣傳鼓動作用。1949年春節,膠東民工四大隊各中隊敲鑼打鼓互相拜年,晚上又與部隊聯歡,演出文藝節目,不但活躍了民工的文化生活,還加強了軍民團結,教育了新區人民。

沂蒙民工擔架團等單位在前線辦的民工文化學校,利用整訓和途中休息教民工識字,有的1個月能識150個字,民工高興地說:咱不光支了前,還提高了文化,三四十歲了,又上了民工大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