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遠征軍真相:所配德製裝備不適合叢林作戰

(2009-04-30 09:58:20) 下一個

2009年04月          記者觀察


資料圖:中國遠征軍赴緬作戰

有消息爆出最近熱播的《我的團長我的團》(以下簡稱《團長》)中,對駐印遠征軍完全是歪曲的、誹謗的,影響極壞。這支遠征軍究竟是什麽樣子的?又有過怎樣的坎坷經曆?本刊記者近日對雲南騰衝的部分專家學者以及幸存的遠征軍老兵進行了電話采訪,通過他們的講述來還原中國遠征軍的一段曆史真相。

保衛滇緬公路的遠征軍

1939年冬,日軍占據南寧,妄圖切斷我國通往越南海防的國際交通線。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日軍又把目標鎖定在英國的殖民地緬甸。為此,中英兩國於1941年12月23日在重慶簽署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聯手抵抗日軍對緬甸的侵略。

“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中國遠征軍成立了。”畢世銑,中國遠征軍研究專家、原雲南騰衝國殤墓園管理所所長,多年來一直從事遠征軍的研究。畢世銑經過查閱資料發現,當年的遠征軍是從全國各地抽調而來,其中還有不少是山東人闖關東的後裔。

“這支遠征軍在曆史上有著很特殊的地位,這是中國軍隊在甲午戰爭後第一次出國作戰,同時也是中國與盟國直接進行軍事合作的典型代表。”說起中國遠征軍,畢世銑顯得非常從容。最初,遠征軍的目的是保衛滇緬公路,由於當時國內的工業基礎差,急需大量的物資援助,滇緬公路就成了中國抗戰的輸血管,將物資從緬甸等地區源源不斷地運送到國內。

西安事變發生後,蔣介石對張學良心存芥蒂,所以從東北調了一批原隸屬於東北軍的軍人前往緬甸,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遼寧人,其餘則以吉林人和黑龍江人為主,還有一些南方人。畢世銑說,當時中國遠征軍第53軍就是一支以東北軍為主組建的部隊。

“這支遼寧軍的一個特點,就是年紀偏大,但作戰經驗豐富。”相關資料顯示,當時53軍中遼寧士兵的年齡大部分在25歲至30歲之間,有著非常豐富的作戰經驗。以53軍軍長周福成(一說周福臣)為例,他就參與過西安事變、武漢會戰和長沙會戰,是位久經沙場的老將。

1944年,中國遠征軍進入反攻階段。53軍原本作為後備隊伍守在怒江東岸,不料先頭部隊因為指揮失誤被日軍打敗,日軍趁機欲渡怒江,此時53軍迎頭而上,由後備軍變成主力攻擊軍,向敵方發起了攻擊,最終擊潰了日軍。

久經戰火洗禮的遠征軍

1942年年初,日軍進攻緬甸,其合理的戰術使英軍一敗再敗,無奈之下隻能請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畢世銑說: “不是說炮灰團嗎?其實當時遠征軍入緬就是給英軍做了擋箭牌。”據資料顯示,這支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作戰可謂一波三折,最初由於英軍高估自己,輕視中國軍隊的力量,而且擔心中國軍隊深入自己的殖民地會影響自己的統治,因此一再拖延阻撓中國遠征軍入緬,導致遠征軍滯留在滇緬邊境。

在戰爭中,由於英方堅持先歐後亞的策略,因此戰局一旦不利,便對保衛緬甸完全失去興趣,而此時中國遠征軍的作戰任務也由“保衛緬甸”變成了“掩護英軍撤退”。

雖然作戰任務改變,但是中國遠征軍並沒有怨言,恰恰相反,在進入緬甸後,中國遠征軍接連打了幾場讓英國人交口稱讚的漂亮仗。“比如說同古保衛戰、斯瓦阻擊戰、仁安羌解圍戰、東枝收複戰,這些勝仗不但鼓舞了我軍士氣,也在外國人麵前樹立起了中國軍人的威風。”畢世銑說。

戰場上沒有常勝將軍,在第一次入緬作戰結束後,日軍傷亡近4500人,英軍傷亡1萬餘人,而中國遠征軍則損失了5萬餘人。“其中大部分人是戰死在胡康河穀。”位於緬北的胡康河穀,在緬語中有“魔鬼居住地”的意思,方圓數百裏無人居住,被稱為“野人山”。1941年,在掩護英軍撤退的過程中,中國遠征軍第5軍曾誤入這塊禁區,損失慘重,遺屍無數。後來在1943年的緬北會戰中,中國遠征軍奪下了胡康河穀,但是擔任主攻的新38師在胡康河穀見到最多的,就是第 5軍將士的白骨,常常是一堆白骨圍著槍架而坐。

老兵:穿著醜化形象

《團長》一劇熱播後,不少人尤其是當年幸存下來的遠征軍老兵,對該劇進行了強烈的質疑,尤其是對當時遠征軍的穿著,老兵黃紹甫稱該劇“醜化遠征軍形象”。對此,作為滇西抗戰博物館館長的段生馗卻持反對意見,他對記者說:“我覺得《團長》裏軍人的打扮並不過分,甚至可以說是尊重了曆史。”

事實上,作為滇西抗戰博物館館長的段生馗,曾是《團長》的編劇蘭小龍的幕後軍師。當初蘭小龍在創作劇本的時候,曾在滇西抗戰博物館裏待了整整3個月,而段生馗在這段時間裏,給蘭曉龍講了很多關於中國遠征軍和滇西抗戰的故事。“ 雖然蘭曉龍對我說,《團長》一劇的最終結局會‘保密’,但是我認為如果不出意外,該劇最終的結尾,或許與我給他講的3 個團長的故事相吻合。”段生馗說。

與畢世銑一樣,段生馗作為一名研究遠征軍20多年的專家,對遠征軍在緬北的會戰曾做過詳細調查,還專程為此前往緬甸進行了實際考察,並帶回來一批當年遠征軍的遺物。

“當年中國遠征軍就是在野人山吃了大虧。”段生馗告訴記者,雖然當時的大敗震驚了全國,但是現在“回過頭來看曆史”,這一次的大敗是“必然”的。

困擾著中國遠征軍的第一個問題來自於他們的槍械。資料顯示,當時中國遠征軍統一配備的是德國武器,而事實上,這批軍人“是從全國各地抽調來的,他們本身在地方上用的武器配備就不一樣”。雖然有專門的人指導遠征軍使用武器,但是一旦到了實戰當中,還是出現使用不熟練的問題。

此外,在進入緬甸後,整個緬甸戰場的形勢已經是日軍占優勢了,加上英軍忙於撤退,使得中國遠征軍在沒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與日軍對抗,損失自然慘重。“比如說以最初進入緬甸的中國遠征軍第5軍為例,清一色的德國武器配備,是典型的全機械化部隊,但是這些機械化裝備在多林的緬甸並不實用。”段生馗說,雖然第5軍在初進緬甸的時候打了幾場勝仗,但是部隊的機動能力卻也大打折扣。

而真正威脅中國遠征軍的,則是當地的氣候和生存環境。“第5軍就是在緬北潰敗中吃了這個大虧,導致大部分士兵死在了野人山。”段生馗對記者說,緬北多為原始森林,不熟悉叢林作戰的中國遠征軍水土不服,痢疾肆虐,導致了第5軍“ 穿越野人山”的慘戰。很多幸存下來的士兵逃回來時,穿著甚至還不如叫花子。“所以我個人認為,《團長》一劇中遠征軍的穿著還是比較尊重曆史的。”段生馗說。

僅有74名老兵還活著

據騰衝地方部門的資料顯示,當年的中國遠征軍在結束整個滇緬戰爭後,一部分人回到國內繼續抗日,另一部分則留在了騰衝以及滇南地區定居。現在,騰衝地區還活著的遠征軍老兵僅有74人,他們的生活大多比較困苦。記者幾經聯係,終於電話采訪到了一位參加過遠征軍的老兵盧彩文。

現年84歲的盧彩文老人是騰衝人,在騰衝淪陷後,年僅16歲的他參加了中國遠征軍,雖然一直從事情報工作,但是他對於當年遠征軍的故事也有所耳聞。

“當時,一個戰友對我說,部隊進入野人山時有4萬人,結果隻有8000人活著出來了。”讓盧彩文記憶深刻的是一位戰友的經曆,那位戰友和其他幾個戰友一起穿越了野人山,其中一個戰友因為疲勞過度,躺在地上就睡著了,半天後,當其他戰友找到他時,他已經被野人山的食人螞蟻啃得麵目全非。“他們說,野人山裏到處都是這種食人螞蟻,而且蚊子都有毒,叮上一口就要送命。”

雖然緬北潰敗讓中國遠征軍損失慘重,但是卻保存了其他部隊的實力。1943年,中國遠征軍與英軍發起了緬北會戰,在當初讓自己吃盡苦頭的地方,中國遠征軍擊敗了駐守的日軍,狠狠地出了一口惡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