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國際先驅導報鳳凰網新浪網天涯社區:中國海權意識調查分析(組圖)

(2009-04-21 13:56:29) 下一個

2009年04月           新華網-國際先驅導報

維權意識強烈 知識儲備不足 呼喚強大海軍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於冬發自北京 1433年,明宣宗下達了嚴厲的“禁海令”,禁止沿海居民從事外貿活動。約有千餘艘船艦的明帝國就這樣放棄了海權,告別了大海。這意味著海洋中國開始走上了一條下坡路。

近六百年過去了,中國人還會把後背對著海洋嗎?

從2009年4月6日開始,《國際先驅導報》聯合鳳凰網、新浪網和天涯社區進行的聯合調查發現,與中國海洋權益被侵犯的現狀相比,中國公民的海權意識正逐漸走向成熟。

 >>>>歡迎參加鳳凰網軍事頻道海權意識調查

在這項於4月23日中國海上大閱兵前夕截止的調查中,有4.4萬多人踴躍參與調查。一位參與調查的網友說,“中國人應該加強海權意識,增加海權知識,明確維權戰略,堅定維權意誌,提高維權決心,增強維權實力。”

海權觀念與西方差異大

海權,這個幾年前僅限於國內學術界的詞匯,如今正在走向時髦。本報調查發現,有79%的受調查者認為海權就是中國依法享有的海洋利益,包括在領海以及專屬經濟區內航海、養殖、捕撈、開采油氣和礦產資源的排它性的權力,而僅有15.9%的受調查者認為海權是控製海洋的權力。

恰恰相反,西方社會則普遍認為海權無非是控製海洋的權力。早在兩千多年前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就曾經表示“誰控製了海洋,誰就控製了世界”,19世紀美國海軍戰略學家馬漢甚至聲稱“海軍即海權”。國防大學海軍少將楊毅對《國際先驅導報》指出,“中西方對海權概念理解上的差異表現出雙方戰略文化的差異。”海權觀影響海洋戰略,西方擴張性的海洋文化注定了其對外侵略殖民的海洋政策,中國農耕文明相對內斂帶有更多和平的色彩。

有國內學者指出,以強調海軍力量和海上控製為主的觀念是傳統的海權觀,而認為海軍力量、海上安全同海洋資源、海洋環境、海洋科技並重的觀念則是新的綜合海權觀。無疑,此次中國受調查者的海權觀走在了世界潮流的前沿。

去年巡視釣魚島的中國國家海洋局所屬的海監船,竟有45%的網友認為其屬於漁業部門。

美國學者吉爾伯特·羅茲曼在《中國的現代化》一書中指出,中國自始至終都麵臨“海陸分裂的二重國家性格”,這在明清之際表現的尤為明顯。鄭和七下西洋不是為拓展海外市場,更沒有侵略的目的,不惜耗費財力卻隻是為了施展“天國的恩惠”。

對此,一名來自福建三明的網友結合近代中國遭遇的海上侵略評論稱,“一個開放性的海權觀,要比十支航母編隊更有價值。”而在本次調查中,隻有不到1%的受調查者接受“中國傳統上一直是陸權國家,所以沒有必要提倡海權觀念”的看法,而99%的受調查者都認為海洋為中國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中國有必要提倡海權觀念。

維權意識並不差

在2001年4月,網絡上一篇題為“這就是中國的海權意識?”的貼文認為中國民眾的海權意識和滿清時代一樣無知,曾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如今,形勢正在發生好轉。本次調查顯示,64%的受調查者承認中國人有維護海洋權益的意識,而持有“最近發生的與中國有關的海洋爭端和侵犯事件與我無關或不足為患”觀點者隻有4.2%。

一位在鳳凰網上參與調查的網友APNIC評價稱,“近代中國的敵人都是從海上打進來的,建設強大的海上長城,是每一個愛國的中國人的心聲。”從其他一些受調查者在評價中也表達類似觀點來看,近代史上的恥辱其實已經為中國公民海權意識的崛起埋下了伏筆。

而正在發生的一係列海權受侵害的事件則進一步喚醒了這種意識。

2009年2月17日,菲律賓國會通過領海基線法案。該法案將中國的黃岩島和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劃為菲律賓領土。中國外交部提出嚴正抗議,指出中國對這些島嶼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從本次調查來看,這起爭議經媒體的大量報道,引起的絕不僅僅是對這起侵權事件本身的關注:57.3%的受調查者稱,在知道菲律賓立法奪取中國島嶼的新聞後,持續關注該事件的進展;而36.3%的受調查者則開始對如何維護中國海洋權益這個話題感興趣,或有所思考,或與人探討。

在初中地理課本的地圖上,黃岩島就已經被很清晰地注明。

知識儲備和行動力不足

不過,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得知菲律賓立法奪取中國島嶼之前,23%的受調查者表示從未聽說過黃岩島;而接近80%的受調查者不知道黃岩島的正確位置,僅有19.7%的人知道黃岩島屬於中沙群島。事實上,早在1279年,中國天文學家郭守敬進行“四海測量”時,在南海的測點就包括黃岩島。

對於導致出現很多國人不了解黃岩島的原因,48.5%的受調查者指出課本沒教過,而33.2%的受調查者指出國內的書從來沒有講過這些。

有維權意識,但是知識儲備不足的現象在調查中較為明顯。比如對西方奉為曆史教育經典著作的《海權論》,九成多的受調查者表示沒有閱讀過或從未聽說過該書。

維護海權更需要行動力。中國海監東海總隊高級工程師鬱誌榮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中國人維護海權的行動力與日韓相比存在很大差距。韓國的國力、尤其是海軍實力與日本存在很大的差距,但韓國國民的海權意識和行動能力都很強,這保障了其在“獨島”爭端中處於優勢地位。當然,專家也指出,行動力發揮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相關政策法規的限製。

威脅一定程度來自自身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海洋開發進程的加快,中國同周邊國家的海洋權益國家糾紛日益加劇。那麽,中國海洋權益的真正威脅來自哪裏?

調查顯示,53.1%的受調查者認為威脅來自外部,其中32.4%的受調查者認為威脅來自“擔心和遏製中國強大的勢力”,20.7%的受調查者認為威脅來自“與中國有海洋劃界爭議的國家”。46.9%的受調查者認為中國海洋權益麵臨的最大威脅來自於自身的重視程度不夠。

1990年代,中外無線電愛好者登上黃岩島的照片

鬱誌榮則同意後一種觀點,海權意識是加強海洋管理的前提和原動力,“對中國海權最大的威脅來自我們自己,來自我們海權意識的淡薄”。

“海洋不但有豐富的資源,更係有國家的安全。所以,要有強硬的態度來維係海權。絕不妥協”、“中國不稱霸,但更不能允許他國在我國土稱王稱霸!”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大多數受調查者認為,中國應該以強硬的態度對待它國侵犯中國的海權的行為,但並不主張對外擴張以謀求海外霸權。

對海洋維護現狀不滿 

調查結果顯示,高達90.4%的受調查者表示對中國海洋權益維護的現狀不滿。調查發現,受調查者最為關注南海爭端,“按照50年的期限,在2020年9月前,如果中國不能控製這些島嶼的話,將意味著主動放棄對它們的主權”。

受調查者的擔心並非杞人憂天。國防大學的孟祥青教授就指出,在中國300萬平方公裏的海域中,近一半存在著爭議:海域被分割,島礁被侵占,資源被掠奪的情況非常普遍。中國版圖上劃的海上傳統疆界‘九段線’早已名存實亡。8個海洋鄰國均不同程度地對我海洋國土和權益提出了無理要求,這涉及100多萬平方公裏的海域。

至於維護中國海洋權益的途徑,54.5%的受調查者主張“建立強大的海軍和統一高效的準軍事力量”是維護中國海洋權益的最好方法,26.6%的受調查者認為“國家需要製定明確的海洋戰略”。因此,中國海軍的建設,尤其是航母的建造備受關注。

當然,也有極少數受調查者指出應該“建立強大海軍打垮周邊侵權國家”。對此,楊毅認為,中國維護合法的海洋權益固然需要發展強大的海軍,但提高海權意識、解決領海爭端並不意味著武力對抗,過於強調武力手段,將加劇地區安全困境。也有部分受調查者認為,除了發展海軍,維護海洋權益還需要製定明確的海洋戰略、加強海洋資源開發等綜合手段的運用。

黃岩島衛星鳥瞰

呼喚開放理性的海權觀

中國公民的海權意識已然覺醒,但孕育其走向成熟的環境尚不具備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於冬發自北京 如今,誰人不知黃岩島的重要,但又有多少中國人知道黃岩島的準確位置呢?這是本次調查結果提示我們必須麵對和解決的一個問題。中國300多萬平方公裏的管轄海域時而驚濤駭浪,時而暗流潛湧,正遭遇相關國家“溫水煮青蛙”式的蠶食。維護海洋權益固然需要行動,但再也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了,在呼籲國家加強應對的同時,需要轉換的還有公眾的海洋意識。

讓“海洋”走進課堂

“中華世紀壇隻鋪了象征960萬平方千米黃色國土的960塊磚,在中小學生的地理教科書裏至今找不到我國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可以主張的管轄海域。”中國海監東海總隊高級工程師鬱誌榮認為,中華民族因為海洋意識淡薄而喪失了許多機遇,為此吃了不少虧。

然而,在近代同樣被西方的堅船利炮叩開了國門的日本卻是另一番樣子。“應該說日本是馬漢海權理論的最大受益者,馬漢在一定意義上改變了我們頗為封閉的島國根性世界觀。日本的未來取決於海洋,這是每一名小學生都會接受到觀念。”來自日本東北大學的佐藤俊彥告訴《國際先驅導報》,日本政府之所以多次頂住國際輿論的壓力執意捕鯨、並在中小學推廣免費午餐鯨肉,也有讓國民時刻不忘海洋“恩澤”的含義。

日本的海洋公益活動更是辦得有聲有色。除各具特色的水族館、海洋館等設施之外,每年7月份的第三個周一是日本法定海洋日,其主旨是感謝海洋的恩惠,祈禱作為海洋國家的日本的繁榮,“我們缺乏土地、沒有資源,隻有陽光、空氣和海洋”。國土交通省會和海上保安協會等,還會舉辦向公眾開放海上巡視船等活動,並且讓民眾親身體驗海上監視艇、警備艇。

對此,佐藤指出,一百年來日本政府其實一直在竭力追求海洋國家的身份,“這些禮儀化的活動是強化國民海權意識的最佳通道”。

有分析指出,沒有對海洋熱愛就不會有維護海洋權益的意識和戰略。讓人欣慰的是,位於山東青島的中國唯一綜合性海軍博物館準備年內開工擴建,該館將成為促進海洋文化海軍建設與學術研究、普及海軍知識和加強國防教育於一體的重要基地。

中國國內海洋管理機構林立,各自為戰,沒有發揮出整體的效應。圖為中國漁政311號船。

“群龍鬧海”亟需整合

“國內海洋研究機構不但魚龍混雜,而且機構林立、各自為戰,沒有發揮出整體的效應。”大連艦艇學院從事海洋政治研究的林教官對《國際先驅導報》指出,這些專門性的海洋研究機構自身就非常脆弱,又有什麽能力去普及海洋知識、引導民眾的海權意識?

林教官指出,一個國家公民的海權意識水平取決於國家的海洋科研實力,“海洋是一個科技含量很高的領域,一個不具備基本的海洋科學常識的人,他對海洋的認識注定是停留在大海浩瀚或波濤洶湧的層次上,不會有真正的海洋意識”。據介紹,日本官方背景的海洋科學技術中心在人力、技術、儀器等方麵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而且與民間機構互動形成了一套海洋產學研係統。日本海洋科研機構也承擔了提高國民海洋意識的社會責任。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目前中國海洋研究機構廣泛分布在教育部、交通部、海洋局、氣象局、海關等多個部門內部,“群龍鬧海”難以形成大兵團作戰的合力。此外,海洋科研過於側重水產養殖、礦產開發、航海測繪等傳統的技術領域,在海洋政治研究、海運管理和海商法等社科研究領域則非常脆弱,“以致每次發生國際海上權益糾紛時,政府和企業都要滿世界的‘懸賞’找專家谘詢。這些機構本身的工作都應付不過來,就別提承擔提高公民海權意識的社會責任了。”

海權意識呼喚理性思維

“近代中國屈辱史,很大程度上來自海洋,目前,我們的安全威脅來自海上。”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近年來,中國所屬海域連續遭到周邊國家的蠶食。

在中國生活近四年的佐藤俊彥認為,中國人並不缺少維護海洋權益的熱情,缺乏的是總體的戰略和理性的思考。“每次同周邊國家發生海域糾紛時,都會引起一片憤怒聲,但卻很少采取有效的行動。中國民眾對強大海軍和航母的追求也近乎癡迷。”佐藤表示,他非常理解中國民眾的心情,但不能過於迷信武力,強大的海軍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日本可謂是前車之鑒。

早在100多年前美國佩裏艦隊叩關後,日本就製定了“欲開拓萬裏波濤,布國威於四方”的海洋戰略,但正是這種陷入狂熱的海權思想使日本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專家指出,中國應該有一種更加開放和理性的海權觀。

而在接受記者采訪中,也不隻一位專家提出盡快確立明確的國家海洋戰略,這將為中國國民海權意識的引導提供“指南針”。

鏈接:什麽是海權論?

海權論是美國海洋曆史學家馬漢在19世紀末創立的理論,馬漢引證英國在拿破侖時代獲得海上霸權的事實,提出如欲發展必須以強大的海軍控製海洋,以掌握製海權力。地理位置、地形、國土之大小、人口數量、國民性、以及政府的政策被認為海權的六項基本要素。海權論的提出對美國、英國、日本等國產生了深遠影響。雖然根據馬漢思想集結的《海權對曆史的影響》一書很早就被引介到中國,但中國學界更習慣使用海洋權益或海洋權利的概念,強調依據國內外法律維護自身的海洋權益,摒棄海權論中過分強調權力控製和領土擴張的霸權主義色彩。

黃岩島水域露出海麵的大片礁石

商漢視點:讀懂這一片深藍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國際先驅導報》近日聯合鳳凰網、新浪網、天涯社區進行了中國網民海權意識調查。正如數據所反映的那樣,中國人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視海洋,而憂患意識和危機感仍是中國人強調海權的主要動因。

90.4%的受調查者不滿意中國維護海洋權益的現狀。的確,中國的海洋權益正在遭遇嚴峻挑戰,危機是現實存在的。麵對權益不斷被蠶食、安全態勢陰晴難測的海洋現實,不感到憂心忡忡或不要求有所作為是不可想像的。在今天的中國,應該不會有人懷念“寸舨不許出海”的那個時代,清王朝用血淋淋的教訓讓之後所有的中國人記住了海權喪失將導致怎樣的結果。

強調海洋權益已經是一個普遍性的社會共識。應該看到,這其中憂患意識起到了強大的精神動員作用。危機感往往會促使人們支持一項或許無法立竿見影而且成本較高的政策,就像40多年前肯尼迪啟動雄心勃勃的阿波羅登月計劃時的美國民意那樣。

當時幾乎每一個美國人都被起了個俄語名字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所震撼,對美國正在喪失太空科技甚至其它科學與工程領域領先地位的擔憂,促使美國朝野以前所未有的飽滿熱忱投入到阿波羅計劃當中。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阿波羅計劃還帶給後人另一項重要教訓,即“三分鍾熱血”可能帶來的危險。登月成功後美國人“敲打”蘇聯挽回麵子的全民希望已經達到,因而短短3年之後阿波羅係列飛行便由於經費削減而終止,之後美國民用太空活動逐步讓位給軍事太空活動。

黃岩島與中沙群島地圖

和太空一樣,海洋也是我們知之甚少的廣袤領域,而我們甚至對於自己眼簾下麵那一小片藍色水域也還缺乏基本的認識——隻有19.7%的受調查者知道黃岩島屬於中沙群島。在這種社會知識儲備條件下討論海洋戰略是非常危險的。

向海洋進軍絕不能僅僅建立在因島嶼被占而產生的憂患意識或者曆史上屈辱經曆釀造的“雪恥”觀念的基礎上,否則我們的海洋戰略隻不過是一套危機應對方案罷了,而且很可能導致和其他國家不必要的正麵衝突。

中國需要一套超越單純海權概念的綜合國家海洋戰略,這不但要求全社會對海洋保持長期而持續的關注與投入,更需要建立充分的社會知識儲備,在此基礎上形成明確的社會意識。我們需要了解的不隻是有多少個島嶼被其他國家占領,有多少片礦產資源正被別人開發,某一件兵器該不該建造等等,我們還需要更為全麵的海洋知識普及。我們不應當隻滿足於心潮澎湃地談論海洋,而是沉澱下來讀懂眼前這一片深藍。

解放軍駐守的南沙永暑礁

解放軍駐守的南沙華陽礁

被菲律賓侵占的南沙費信島

被菲律賓侵占的南沙馬歡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