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史海:新中國空軍的智慧 屢次擊落美國各型無人偵察機內幕(組圖)

(2009-04-10 08:26:06) 下一個

新中國誕生後不久,為竊取中國大陸的重要戰略情報,美國中央情報局駐台機構與國民黨空軍情報署經過密謀,成立空軍飛行中隊,派間諜飛機對中國大陸進行低空偵察。

美台的低空飛行遭到中國解放軍空軍戰機的嚴密攔截,於是,美蔣再度聯手成立了所謂的“黑貓中隊”,配備當時最先進的RB-57型和有“黑寡婦”之稱的U-2型高空偵察機,並秘密選派台灣飛行員赴美參加訓練。

1957年12月,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直接策劃下,美國高空偵察機頻繁出入中國華北和西北等地,拍攝了大量中國正在建造的軍事設施和其他重要戰略目標的照片。據不完全統計,僅僅1958年,U-2飛機就滋擾中國大陸近10次。

美國高空偵察機的飛行高度大大超出了當時中國空軍裝備的殲擊機的飛行高度,中國炮兵最先進的100毫米高射炮也不能射擊如此高的飛行器,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高空偵察機在中國大陸上空肆意飛行,如入無人之境,中國空軍一度陷入比較尷尬的境地。

美國這種高空偵察同樣也在蘇聯上空進行。自從1955年蘇聯拒絕美國在日內瓦高峰會上提出的“開放天空”倡議以來,美國人每年都要派高空偵察機到蘇聯上空溜達幾回。蘇聯和中國一樣,都窩了一肚子火,但又都苦於當時技不如人。於是,兩國一麵在外交上抗議,一麵在軍事上勤學苦練。1958年,蘇製薩姆-2型導彈研製成功後,陸續運往中國和古巴等地。那是一種依靠雷達製導的地對空導彈,專門為擊落高空飛行器而設計。

新的武器裝備很快發揮了作用。1959年10月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剛成立不久的防空導彈部隊二營使用這種導彈,在京津地區上空擊落1架由台灣飛行員駕駛的美製RB-57高空偵察機。1960年5月1日,美軍U-2飛機在巴倫支海上空被蘇聯導彈擊落,飛行員鮑爾斯被俘。這是U-2飛機首次被擊落。1962年9月9日,中國部隊的導彈二營再度出擊,在南昌市郊區上空也擊落了一架U-2高空偵察機。1962年10月27日上午,U-2高空偵察機侵入古巴領空,被剛剛運到古巴、尚未來得及調試的薩姆-2導彈再次擊落,駕駛員美國空軍少校安德森身亡。這一下,美國最先進的高空偵察機再也無法像以前那麽逍遙自在了,在中國領空的高空偵察活動一下子收斂了許多。

U-2高空偵察機

U-2偵察機被擊落



RB-57高空偵察機


被擊落的國民黨RB-57偵察機


北京軍事博物館公開展出的被中國空軍擊落的U-2偵察機


美國優秀飛行員屢屢被俘和陣亡終於把無人偵察機提上了日程。美國國內輿論普遍認為,培養一名優秀的高空偵察機飛行員非常不容易。於是,“螢火蟲”無人機誕生了。

“螢火蟲”無人機是美國瑞安公司在原“火蜂”式靶機的基礎上改裝而成的。其主要用途是模擬敵方飛機和導彈等戰術威脅,以進行戰備訓練。最初的“螢火蟲”型無人偵察機通體是黑色,所以外號稱“黑小姐”。機身長近8米,頭部裝有高空偵察照相機,飛行高度16800米,最大航速為900多公裏/小時,雷達不易發現,對之攻擊也相對困難。1963年7月,美國空軍組建了第4028戰略偵察中隊,直接負責無人偵察機的工作。

美國研製的“螢火蟲”無人偵察機

無人機設計和製造的最初用意是替代U-2高空偵察機完成在古巴的偵察任務,但是“古巴導彈危機”迅速收場。於是,美國空軍參謀長柯蒂斯·李梅將軍出於戰略考慮決定晚一點使用這些“黑小姐”。這些“黑小姐”們本該繼續躲在重重帷幕後過上幾年輕閑日子,然而,不久後,越南戰爭的戰火卻把她們帶到了日本衝繩的嘉手納空軍基地。

接著,“黑小姐”最先在中國大陸投入工作。麵對這種威脅,毛澤東主席親自點將,命令海軍航空兵南下,準備抗擊入侵挑釁的美軍戰機。

經過一係列複雜的試驗後,約翰遜總統和五角大樓終於都同意將“螢火蟲”無人偵察機投入實戰,而其首選地點就是中國大陸。

1964年8月20日上午10時左右,美國兩架型號為“螢火蟲”147B的無人高空偵察機由“大力神”運輸機掛載從基地起飛,開始了它們的“處女之行”。當運輸機飛至中國邊境南海上空時,“大力神”運輸機將掛載的“螢火蟲”147B用火箭推出。由於是第一次發射,一架無人機由於故障未被彈出無緣此次飛行,另一架脫離母機後,按預定航線自動攝影偵察,入海南島,經南寧、廈門等地兜了一圈後出中國大陸,在台灣被回收。但回收卻出了岔子,無人機並沒能按照預編程序,返回指定區域,相反飄落到了一片稻田中。降落過程中,飛機與地麵激烈摩擦,機身嚴重受損,但機上的照片等資料和機上所載儀器卻完好無損。

10月上旬,為了擴大對越南北部和中國的偵察活動,美國將“螢火蟲”無人機的基地從日本衝繩遷往南越的峴港空軍基地,並運進大量147B型無人機。1966年後,“螢火蟲”無人機開始取代U-2高空偵察機擔當起在北越、中國甚至朝鮮的高空偵察、監視、目標探測、電子竊聽、電台幹擾、電子信息傳播、發傳單以及作為誘餌誘使對方防空係統啟動等重任。

起初,中國空軍指戰員並不知道無人機為何物,隻看見這種飛機顏色很暗,機身比普通殲擊機小,飛行時發出一種淒厲的怪叫,飛行員們給它起了個外號叫“黑烏鴉”,這比美國人起的“黑小姐”更為形象。1964年9月至11月,“黑烏鴉”連續4次入侵中國領空,由於中國空軍對其性能和活動特點不甚了解,雖多次出動殲擊機攔截,都未能打下。9月29日,中國空軍一架殲-7飛機在1.8萬米高空發現無人機,發射一枚空對空導彈,因距離過遠而未能命中目標。10月13日,中國空軍一架殲-6飛機,在1.76萬米高空發現“黑烏鴉”,飛行員雖開足馬力拚命追擊,但是炮彈打完也未擊中要害,隻能眼睜睜看著“黑烏鴉”揚長而去。

中國空軍指戰員在分析失利原因時受到汽車“衝坡”原理的啟發,認為要打下“黑烏鴉”,中方殲擊機必須快速升高瞄準射擊,並要在近距離攻擊方能奏效。這要求時機準確,但飛機在高空躍升容易失速,既危險,又有難度。

1964年11月15日,中國空軍第一師飛行員、中隊長徐開通駕駛殲-6機在海口東南上空攔截“黑烏鴉”。他在距離無人機300米處時,果斷對準無人機腹部的發動機噴口,從230米一直打到140米,連擊3次,炮彈直穿發動機,“黑烏鴉”首次命喪他鄉。旗開得勝後,中國空軍信心倍增,一路捷報頻傳,在接下來的一年之內,總共有9架“黑烏鴉”被擊落。1966年2月7日,“黑烏鴉”又從雲南侵入中國境內。空軍飛行員馮全民駕駛的殲-7飛機緊跟敵機不放,迅速將其擊落,創造了世界空戰史上第一次在高空高速條件下用機上火炮擊落無人機的先例。一下子,“黑烏鴉”侵擾中國的活動明顯減少,從年均22架次下降到5架次左右。但中國飛行員發現打下無人機越來越困難了。

被美軍引以為豪的無人機接連被中國空軍擊落,這讓美國軍方大為光火。在美國空軍的強大壓力下,瑞安公司隻好對“螢火蟲”無人機的性能不斷加以改進,先後推出了28種改型機。這些飛機與它們的“前輩”相比,不僅飛得更高、更遠,看得更清楚了,而且也更“聰明”了。

此外,美軍還調整了無人偵察機的飛行模式,使飛行航線由平直飛行變成曲折、多轉彎的飛行,以加大中國空軍的攔截難度。瑞安公司技術人員不無得意地宣稱:“讓米格飛機望‘無人機’興歎的時代已經來臨。”美國空軍也自我吹噓新“螢火蟲”偵察機為“世界一流的無人偵察機”。

為了幹擾中國空軍的攔截,美軍還想出了一個陰險的方法——使用147N型“誘餌”無人機。147N並不具備偵察功能,它總是和無人偵察機一起發射,到達預定空域時就與偵察機分道揚鑣,然後迅速加速逃竄,引誘對方殲擊機追擊。它的慣用伎倆是一旦被盯上,就把尾隨的殲擊機往大海上空引,並不斷變換飛行模式,讓“盯梢者”疲於奔命。據說有一次,一架越南空軍戰鬥機因為緊咬住147N不放,結果燃料耗盡墜入海中。147N飛行速度很快,如果逃跑成功可以回收使用,如果不成也幫助了真正的無人偵察機,由於其功效顯著以及高達80%的損毀率,147N型無人機曾一度供不應求。

“螢火蟲”無人機性能的改進給中國空軍的攔截造成了新的困難。一是當中方殲擊機爬升到與“螢火蟲”相當的高度時,速度就會慢於敵機,不能接近射擊;二是在這個高度上殲擊機由於速度慢,抖動過於厲害,難以瞄準敵機;三是無人機航線曲折多變,跟蹤困難。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雖然美軍新型無人機的偵察飛行得逞了幾次,但其活動特點和規律也被中國空軍摸透,他們發現無人機的飛行程序是事先設定的,無法更改,這樣就可以推算出無人機的航線,在其必經之路上布下埋伏,等著“獵物”自己送上門。這個發現等於掐住了這些“空中飛賊”的“咽喉”。

中國空軍的新戰術很快收到了效果,1968年3月22日,中國空軍導彈二營在廣西寧明地區上空擊落美軍無人機一架,首開用地空導彈擊落高空無人機的紀錄。

此後,中國空軍連戰連捷,又擊落美軍無人機2架,並創造了用老式戰鬥機擊落無人機的傳奇戰例。

1970年2月10日上午9時左右,海南陵水機場突然警鈴大作,雷達發現有敵機入侵海南。海軍航空兵某部飛行員周新成和祁德起立即駕駛殲-5戰機起飛迎敵。兩人起飛三四分鍾後就發現了目標,然而亞音速的殲-5戰鬥機(仿製蘇聯在20世紀40年代末研製的米格17戰鬥機)在戰鬥中隻能飛到1.6萬米高度,兩人卻發現“螢火蟲”正在1.8萬米的高空悠然飛行,根本無法靠近,但是已經熟悉無人機飛行特點的中國飛行員並未著急,他們知道,無人機很快便會降低高度。兩人駕機跟蹤了一段時間後,“螢火蟲”果然開始按預定程序降低了高度準備加速逃離,一下就落入殲-5的火力範圍內。周新成抓住這個絕好機會連開數炮,擊中敵機尾部,“螢火蟲”頓時變成了“著火蟲”,拖著長長的火舌一頭栽進了海南島五指山的一片森林中。

至此,中國空軍共擊落美國“螢火蟲”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20架。此後,美國基本上停止了使用“螢火蟲”無人機對中國的偵察。但美軍並沒有就此收手,很快,更加隱蔽的偵察活動又開始了。

1965年4月,中國政府向世界展示三架被擊落的美國“螢火蟲”無人機殘骸,以揭示美軍侵犯中國領空、非法偵察中國的陰謀。

這一現象曝光後,諸多記者紛紛追問關於美國“螢火蟲”無人機的秘密,美國空軍總是以一句冷冰冰的“無可奉告”來搪塞。

在整個越戰期間,無人駕駛偵察機屬於最先進、最保密和采用時間最長的美軍武器係統之一。其一切行動都由位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弗特空軍基地的戰略空軍司令部總部掌控,就連美國在南越的空軍司令部都無權染指。這種機密程度使得無人機與有人機偵察手段相互配合,但是,高度機密性使其在一線作戰部隊中的利用率受到大大地限製。

1970年下半年,為營救關押在越南北部戰俘營裏的美軍士兵,“螢火蟲”無人機多次對該戰俘營展開偵察,其“事跡”開始見諸報端,這時“螢火蟲”係列無人偵察機的秘密才被公布於眾。美國《航空周刊》在當年11月份刊文簡單介紹了“螢火蟲”無人機的情況,此後美國空軍也開始陸續公布一些無人機的照片。但當時越戰還沒有結束,詳細資料並未全部公開,公眾對無人機也頂多有個粗略認識。

此時,由於“螢火蟲”在中國屢遭敗績,美軍已決定停止對中國大陸的偵察,同時,隨著越南戰爭的不斷升級,“螢火蟲”對越南北部的偵察次數卻在成倍增長,單單1972年一年,無人機擔任的偵察任務就高達570次。即使在美國與越南簽訂和平協定之後,美國也以“監督和平協定執行”為借口,偵察活動仍然有增無減。

到1975年美軍撤出越南為止,“螢火蟲”無人機一共在中國、越南、朝鮮以及東南亞各國執行了3435次任務,其中使用最多的147C型無人機共完成1651次任務,拍攝了1.45億張照片,其中多數是有人飛機無法偵察的嚴密設防目標。最好的一架綽號為“湯姆貓”的147H型無人機則在高空完成了68次任務後才被擊落。“螢火蟲”無人機的最後一次任務是在1975年6月2日由一架147TF完成的,之後,“螢火蟲”被送入美軍機庫保存。

“螢火蟲”被封存,與其在偵察時的損失率是有關係的。整個越戰期間共有578架“螢火蟲”無人機因各種原因損壞,其中251架被證實是被對手火力打擊而墜毀,另有83架是在回收過程中損失的,還有不少無人機損失是因為訓練以及故障所造成的。

在越戰結束後不久,美國空軍進行了重組。重組過程中戰略空軍司令部將無人偵察機的控製權移交給戰術空軍司令部。不久,在戰鬥機飛行員占上風的戰術空軍司令部,無人機大隊遭到裁撤。直到上世紀90年代,美國空軍才開始重新恢複無人機部隊的編製。

光陰荏苒,越戰結束後,當年曾經參與過“螢火蟲”無人機研製生產以及曾遙控指揮過無人機的相關人員陸續撰寫回憶錄,報章雜誌也常常會出現一些介紹越戰前後美國使用無人機偵察中國和越南的文字。逐漸地,這些片言隻語使所有人都了解到了無人機偵察的全貌。

《中國擊落美國無人偵察機內幕-曆史故事》 新浪軍事,環球時報 200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