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兵法中的十大辯證關係

(2009-03-26 09:31:25) 下一個

兵法中的十大辯證關係
2009年03月   來源:新華博客

一、勝與利

    “勝利”是由“勝”、“利”兩個字組成。兵法講究的是“全勝”,“曲勝言非全也,非全勝者無權名”。(《尉繚子.攻權》)“全勝”是中國戰略的一個重要概念,它表現出中國戰略對“勝”的深刻理解和一種更高的境界。求勝是一種戰略,爭利是一種戰術或者叫做策略。《孫子》開篇即提出“夫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所謂“廟算”本意指興師作戰前,先在廟堂(朝廷)舉行會議,謀劃作戰大計,預見戰爭的結局。這是就戰略決策而言的。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在求勝的戰略統領下製定各種戰術,比如“利以誘之”,在具體的戰術運用中,對“利”的爭與不爭服從於求勝的戰略。“勝”是目的,體現的是一種狀態,“利”是具體的,衡量是否取勝是以雙方所獲“利”的多少而定。戰爭總是要帶來損失,“滅敵三千,自損八百”。要以最少的代價達到全勝的戰略目的。《孫子.謀攻篇》提出“全爭”的思想,“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達到了“勝”與“利”的統一。

    二、君與將

    “君”是指國君、國家,“將”是代表戰略的製定者和執行者,“將受命於君,合軍聚合”。《孫子》把“將”的作用拔高到決定國家安危的高度,“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國君對將的選擇實際上就是一種戰略的選擇,因為每一個“將”的戰略思維是不一樣,能力有高低之分;“將”也可以選擇適合實施戰略的“君”,知兵之將是“君”之幸事,知將之“君”是將之大幸。“三顧茅廬”是“將”與“君”互相選擇的結果,奠定了三足鼎的戰略。明君賢將是一種理想的搭檔,有利於國家的持久發展。

    三、虛與實

    虛實這對範疇指的是,軍隊作戰所處的兩種基本態勢——力弱勢虛和力強勢實之間的辯證關係。《孫子.虛實篇》體現了避實擊虛的思想,麵對強大的敵人打擊其薄弱的地方。 “出其所必趨,趨其所不意”,“ “進而不可禦者,衝其虛也”。但是,有時敵人卻很強大、堅實,那又怎樣談得上避實擊虛呢?這就要發揮將帥的主觀能動性,想方設法,創造條件,變強敵為弱敵,以達到避實擊虛的目的。孫子說:“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饑之,安能動之。”這主要是講強弱轉化問題。意思是,用“利”和“害”調動敵人,使它由主動轉化為被動,由“佚”(逸)轉化為“勞”,由“飽”轉化為“饑”,由“安”轉化為“動”。這樣,就使敵人由強轉化為弱,這是避強擊弱的先決條件。

    虛實兩者,必相輔相成,相生相存,方能奏效,若一味主虛,必成無燭之光,無水之氣、一經識破,必遭滅頂之災。而無虛之實,則呆板笨拙,不能發揮其固有的潛力。、

    四、強與弱

    強弱的對比就是雙方力量的對比,力量具體表現在一定的數量關係。“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孫子兵法.軍形》)鎰和銖是中國古代的重量單位。一鎰為二十四兩;一兩為二十四銖。鎰與銖的比例為576∶1。在這裏,孫子用“鎰”和“銖”這兩個重量單位的概念對“力”作了非常形象的描述,用這兩個不同的重量單位來比喻力量的多少,強調了勝敗與力量強弱的關係,並且指出,力量是戰略的物質基礎,獲得勝利不能離開這個基礎。

    五、專與分

    專與分是就力量運用而言。這裏的“專”,講的是“專注”、“專一”。 “專”的核心思想就是我們常說的“集中兵力”。中國古人有時也用“並力”一詞來表達“集中兵力”的意思。孫子說,“兵非貴益多,唯無武進,足以並力、料敵、取人而已。”這裏講的“並力”,就是“集中兵力”。戰爭對抗是力量與力量的對抗,具有力量優勢的一方容易獲勝。集中兵力,可以獲得對抗狀態時的力量對比的優勢,或者說形成局部的優勢。“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所以說,“集中兵力”,反映了全局與局部的辯證關係,體現出力量在特定時空條件下組合的藝術。

    六、奇與正

    《孫子》用“奇”“正”這兩個相互對立的範疇來區分作戰部署。所謂“以正合,以奇勝”就是使用次要行動正麵鉗製敵人,集中兵力從敵側後尋其弱點。曹操注解《孫子》時談到“正者當敵,奇兵從旁擊不備也。”

    “奇”的基礎是“正”,奇由正出,奇源於正。“不知用正,焉知用奇。”奇正相生,奇可變為正,正可變為奇。一般來說,傳統思維複合物一般規律為正,超常思維打破常規、常法為奇。權謀者隻有掌握奇正變化的要旨和奧秘,才能收到“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的效果。唐代軍事家李靖說的好:“善用兵者無不正,無不奇,使敵莫測。故正也勝,奇亦勝。”講奇正變化就講用謀的辯證法,達到 “奇”“正”的對立統一。

    七、形與勢

    兵法中的“形”指的是軍事實力的外在表現形式,兵力輜重、排兵布陣、進退攻防等這些有形的東西,而 “勢”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但又能讓人強烈感受到無形的東西,是一種內在的力量。“形”是可以度量的,“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 “勢”是一種無形的東西,屬於“精、氣、神”,隻能看到它的效果,“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是力量集聚在一起巨大能量的釋放《孫子.虛實篇》談到“勇怯,勢也;強弱,形也”,戰之義、君之道、將之能、法之嚴是屬於“勢”的範疇,所以,“勢”主要指的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造勢、任勢、度勢、因勢等都是人主觀能動性發揮的結果。所以“勢”,不僅表現在力量與其周圍條件聯係而構成最佳的組合形態,而且表現在力量能夠充分借助周圍條件而成倍地增大自己的能量。

    八、攻與守

    攻守是戰爭的兩種基本形式,攻與守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轉化,《孫子.形篇》中說:“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之不足,攻則有餘。”意思是說,使敵不能勝我,關鍵在於組織好防禦;使我可以勝敵,關鍵在於組織好進攻。采取防禦手段是由於取勝的條件不足,采取進攻手段是由於取勝的條件有餘,善於運用攻守兩種作戰形式,就“能自保而全勝”,即達到進攻和防禦的共同目的:保存自己,消滅敵人。

    孫子認為,攻守要著眼於迷惑對方造成錯覺。進攻時,變化無常,使敵人不知道怎樣防守好;防禦時,隱秘莫測,使敵人不知道怎樣進攻好。這就是他所說的:“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以及“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孫子.虛實篇》)

    九、先發製人與後發製人

    《孫子》偏重先發製人,《虛實篇》說:“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就是說的先敵占據戰地,以逸待勞,以獲取主動。《軍爭篇》說:“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對後發製人《孫子》雖有所論述,如 “支形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敵半出而擊之。”(《地形篇》。 “避其銳氣,擊其惰歸。”(《軍爭篇》) 但是《孫子》強調“致人而不致於人”,實質是通過“先發製人”的奪得戰爭主動權。

    老子主張“後發製人”。他提出“不敢為天下先”(《老子.六十七章》)、“後其身而身先”(《老子.二十八章》)的政治策略和軍事戰略思想,為“後發製人”思想提供了理論依據。範蠡是春秋末期主張“後發製人”並把它成功運用於吳越爭霸實踐的傑出軍事家。他說:“後則用陰,先則用陽”,“盡敵陽節,盈吾陰節而奪之,此兵家陰陽之妙也。” 範蠡認為,後發製人要用潛力,先發製人則用銳氣,把敵人的銳氣減損到最大限度,而把自己的潛力積蓄到最大程度,再消滅敵人,可謂掌握了“後發製人”思想的妙諦。

    一般說來,力量強大、處於進攻地位的一方,往往采取“先發製人”的戰略指導思想;防守一方,處於防禦地位的一方,則會采取“後發製人”的戰略指導思想。

    “先發製人”可以采取突襲手段,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打亂敵人的戰略意圖和軍事部署,爭取主動,造成有利於我而不利於敵的形勢,從而打敗敵人。

    十、知與不知

    “知己知彼,百戰不貽”(《孫子.謀攻篇》)是具有普遍意義的戰爭指導規律。 “知”是中國“以智克力”戰略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在戰略統帥思維活動之中並貫穿於力量對抗戰略指導的全過程。同時也要懂得不知者不能勝的道理,“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在對抗中,我們要想法設法知己知彼,又要想辦法人對方不知我方的情況,“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孫子.虛實篇》)孫子從戰爭指導上提出了爭取“全勝”的五條原則:“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禦者勝。”強調必須根據敵我情況,從實際出發決定自己的行動,才是“知勝之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