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步兵密集隊形衝鋒與“人海戰術”

(2009-02-19 09:54:20) 下一個

      
     人海戰術


  拚音:rén hǎi zhàn shù


  解釋:以眾多人數來進行戰鬥或解決問題的方法。


  出處:毛澤東《丟掉幻想,準備鬥爭》:“……不敬師長,共產公妻,人海戰術,總之是一群青麵獠牙,十惡不赦的人。”


  


  “人海戰術”並不是一個正統的軍事名詞,隻是一個比較形象的形容。實質是密集散兵線密集梯隊衝擊。熱兵器時代,在美國南北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都出現過大量的類似戰例。


  人海戰術一直是個名詞上的誤用與誤譯。嚴格上來說,毛澤東聲稱的將把聯軍淹沒在人海之中應是此語的濫觴,但這應屬於戰略層次,以中國充沛的人力資源對抗西方的軍備資源,所以應該稱做“人海戰略”才是,以英文來說,“
Chinese hordes”、“sea of human beings”可能比較能適切地代表這個概念。但在戰術層次,“人海戰術”通常用來翻譯西方所稱“human waves”,那就往往造成誤解。


  所謂 human waves ,據個人涉獵聯軍官兵回憶及戰史的理解,指的應是誌願軍“一點突破”的戰術,特別是尖刀連、尖刀營等所使用的戰術隊形。也就是說,在狹窄正麵以多波狀密集投入兵力的戰術配置,而非以寬廣正麵以密集隊形展開的全麵進攻。在聯軍官兵對戰鬥過程的描述中,往往可以看到的是與一波十數人或數十人的接戰,打掉一波,後麵一波又不顧犧牲繼續上來,隔不遠後麵又是一波,再後麵有更多的人波跟隨著;同樣地,也可以看到,在陣線上某點承受這種波狀的強力攻擊時,其他地方卻沒有多少壓力,往往隻是受到騷擾或牽製攻擊而已。


  對於麵對這種攻擊的聯軍官兵來說,印象當然很深刻。他們所防守的陣線範圍有限,自然不會知道其他單位被攻的情形。對他們來說,整個景象看來就像是全中國的軍隊都排起來對他們個人所在的散兵坑衝過來一樣。用 human waves 來描述這種震撼的經驗,並不算是太誇張。


  隻不過,
human waves 這個詞匯被西方媒體開始使用後,卻往往沒有精確界定,讓人以為這是寬廣正麵排山倒海式的戰術;等到翻譯成中文,又與“人海戰術”掛勾,更進一步加深了錯誤印象。這麽一來,自然雙方各說各話,中國方麵稱沒有人海戰術,聯軍方麵稱 human waves 確切存在無疑,雙方都對也都不對,究其實質,是名詞界定上的出入。


  共軍的“一點突破”對付火力較弱的國軍自能有很大功效,一波又一波對定點的進攻,以輕兵器為主的國軍往往很快地就耗盡彈藥,肉搏血拚也擋不住相繼而來的突擊波。美軍自動火力強大,但真正發揮威力的是各種大小口徑炮火,良好的前觀和通訊,可以機動調度集中火力;就算陣線被突破,往往也可以構成阻絕火線,讓誌願軍後繼攻擊波無法上來擴大戰果。由於所謂的“人海戰術”並非寬廣正麵的攻擊戰術,聯軍的火炮門數不必多,隻要彈藥供應充足,通信暢通,也能針對誌願軍“一點突破”的戰術集中火力發揮效果。這才是火海對人海的真諦。


  其實這種戰術並非中國獨有和首創,人海戰術實際上就是法國的尼韋爾將軍(羅貝爾·尼韋爾)和芒讓(每找到這人資料)在凡爾登使用的集群式散兵戰術,這種散兵戰術改變原來的數道密集散兵線衝鋒的步兵攻擊方法,反對寬正麵的攻擊,強調選擇有利突破點突破,在突破點上集結最大的兵力和火力。但在攻擊時,麵對對方火力時,隊形要疏散。所以這種戰術將攻擊的步兵分成多個小集群,一個波次,一個波次的攻擊,散兵線中的步兵間隔增加到4~6步,進攻隊形成縱深梯次配置,既保證必要的疏開,要不讓攻擊力消弱,同時波狀的不間斷攻擊也會大量消耗敵人的彈藥和士氣,造成一種攻擊無窮無盡的心理壓力,引發防線動搖,崩潰。朝戰,美軍麵對這種攻擊時確實有過士氣受創而崩潰的例子。


  尼韋爾是西方比較重視近戰和夜戰的人,他強調炮兵作用,又很有創意的提出大量炮兵越過陣地抵近直瞄支援,而並非局限於壓製火力。


  尼韋爾將軍在這種戰術中歸納了一些夜戰要素:


  1 夜戰的部隊必須專門訓練,夜戰中,在攻擊前進時不斷找出目標方位,保持攻擊方向準確性極為重要。

  2 出發陣地要盡可能接近敵人,反對步兵要推進到700M才射擊,400~100M才衝鋒。認為有可能的話,利用夜戰把出發陣地推進到500M以內最好,步兵一躍出陣地,立刻發起衝鋒。

  3 攻擊正麵不要太大,兵力要梯次配置,麵對較寬的火線可以減少傷亡,攻擊正麵要盡可能集中兵力兵器(火炮等)

  4 衝擊過程中,伴隨火力必須強大,且不間斷的射擊壓製敵人。

  5 小單位滲透之敵後發起輔助攻擊,且寬大正麵上發起佯攻,阻礙敵人兵力掉動。


  這些chc學習了很多,且發揮出極大的作用


  但是近年來,對於人海戰術的曲解往往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用來汙蔑中共軍隊。中共在武器裝備和兵力總數並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強調的是利用運動戰,在運動中,分散敵人的兵力,形成局部的優勢,這樣就可以集中優勢兵力殲滅局部弱勢之敵,積小勝為大勝。這和《孫子兵法》中“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的思想是不謀而合的。事實上,共軍在近戰中,非常強調分隊戰術。而攻堅時為了彌補火力的不足,更是大規模應用塹壕和爆破戰術來減少傷亡,提高攻擊效率。


  相反,國軍卻往往是單純地使用全戰線的“人海”衝擊而不是集中於最薄弱的一點進行突破而導致失敗。在台灣拍攝的抗戰紀錄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中,以國軍的慘重損失印證了這一點。例如淞滬會戰中,國軍首先以第8、第9兩個集團軍的絕對優勢兵力圍攻駐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5000餘人(加上預備役和僑民也不過剛剛過萬),卻損兵折將,然後逐步添油,最後反被日軍從金山側翼包抄而導致潰敗。再者,在滇西反攻的鬆山攻堅中,中國遠征軍以十倍於日軍的兵力和接受美援後形成的絕對優勢火力,攻擊日軍一個毫無外援的加強步兵大隊,圍攻三月方告勝利,付出了五倍於日軍的傷亡代價。在遼沈戰役的塔山阻擊戰中,國軍7個師輪番上陣,獨立95師更是發動整營整團的標準“人海”攻勢,結果硬是啃不下塔山陣地,眼睜睜看著東野在十幾個小時內即攻克了國軍重兵把守的錦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