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美國二戰“蝙蝠燃燒彈”計劃揭秘

(2009-01-07 13:40:49) 下一個

輕靈勇士 美國二戰“蝙蝠燃燒彈”計劃揭秘
 李秋玲 戴豔麗
《兵器知識》 2008年第1期


蝙蝠在中國文化中是幸福、福氣的象征、在北美印第安則深信它們是人類和諸神間之靈媒,而在西方則代表著邪惡和厄運。也許正因為如此,60多年前,在二戰伊始,崇尚科技
和實用主義的美國人就想出了利用蝙蝠作為武器打擊日本本土的主意,並製訂了鮮為人知的“蝙蝠燃燒彈轟炸計劃”。雖然由於種種原因,該計劃最後無疾而終,但今天有人提議將其作為反恐戰場的利器重新使用。不管結果如何,該計劃的提出與執行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對我們今天開拓武器設計的思路不無借鑒。
  
  牙醫的靈感——“蝙蝠燃燒彈”計劃的由來
  
  1941年12月7日,日本出動聯合艦隊偷襲了美太平洋艦隊的主要基地——珍珠港,僅用95分鍾,就擊毀擊傷美軍停泊在港內的全部8艘戰列艦和10餘艘主要作戰艦,美國被迫向日本宣戰。此時美軍太平洋艦隊主力盡失,戰爭力量對比的天平急轉直下,偏向了日本。消息傳來,美國舉國震驚。在經曆初期的震驚之後,美國人紛紛向國家最高機構獻計獻策。這些“點子”從國家政策一直到士兵裝備無一不包,充滿了奇思妙想。也許因為美國人崇尚科學技術,因此“點子”最多的當屬各種充滿幻想色彩的武器,其中一個名為“蝙蝠燃燒彈”的設想引起了軍方的注意。

  提出這一設想的是美國一位名不見經傳的牙科醫生亞當斯。“珍珠港事件”爆發時,亞當斯正在美國南方度假,當聽到美國宣戰後驚慌失措,匆匆收拾行囊,馬上向家裏趕。他剛參觀過全世界蝙蝠聚居最多的新墨西哥州卡西巴爾岩洞,對這裏的蝙蝠印象十分深刻。此前他曾在此停留多天,仔細觀察過蝙蝠每晚外出覓食的活動情況,發現蝙蝠有在人類居住的房屋中棲息的特點。因此,在返家的路上他突發靈感:“如果在蝙蝠身上安裝燃燒材料,再從飛機上投下,這些蝙蝠不就會自己飛到房屋裏,引燃建築物嗎?這比普通炸彈轟炸要準確得多,效果肯定不錯。”

  帶著這樣的想法,亞當斯抱著試試的態度,又折返回了卡西巴爾岩洞,專門捉了幾隻北美洲最普通的蝙蝠——墨西哥無尾蝠。經過研究,亞當斯相信隻要設計一種合適的燃燒型炸彈,蝙蝠不經過訓練就可以充當“射後不管”的自殺型轟炸機。
  
  羅斯福看好的絕密武器
  
  經過一個多月的研究,亞當斯最終在1942年1月12日鼓起勇氣,給美國政府戰時最高指揮機構白宮寫了一封信,建議政府采納他的點子。在信中,亞當斯附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並列舉了“蝙蝠燃燒彈”的種種好處它不但可以在高空或進入敵防空火力圈以前投放,實現“防區外打擊”,而且這些蝙蝠可以自主尋找目標,實現“射後不管”的智能殺傷。他的這封建議函,隨著其它成百上千封“點子”信經過了政府部門的層層審查,而亞當斯的信一直呈送到了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案頭。羅斯福也為這一奇思妙想所折服,隨後在這封信上附了一張便條,轉給了當時的對外協調官杜諾夫上校。便條上批示:“這一建議似乎是一個新發明,充滿幻想,但不妨一試。”
  
  杜諾夫遵照羅斯福的建議,把亞當斯的“蝙蝠燃燒彈”案卷送到了“全國發明家協會”所屬的“國防研究委員會”。該委員會組織專家對亞當斯的建議進行了詳細審查,並由亞當斯當麵答辯。最終專家組簽署了一份《利用蝙蝠攜帶的燃燒彈》的文件,並在1942年4月16日提交給了“國防研究委員會”。該文件對亞當斯的設想作了更嚴謹的說明:“利用大量蝙蝠作為燃燒彈的攜載工具,每隻攜帶小型定時燃燒彈,在夜間從專用飛機上在較高高度投放。燃燒彈的定時器,應設定蝙蝠下降到低空,並飛入建築物內棲息後引爆。由於蝙蝠天生喜歡藏匿在建築物內,因此如果在城市上空投放,蝙蝠攜帶燃燒彈進入建築物的可能性更大,特別是針對日本城市多為竹木結構的建築更為有效。”
  最後,該專家組對這個牙醫的建議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他們在報告中稱雖然“該建議初看時似乎有些怪異和幻想但經過廣泛生物調查和試驗後,相信會令人們信服”。該報告最後建議軍方將“蝙蝠燃燒彈”設想方案交由美國陸軍航空隊“盡一切可能,盡快”作出可行性論證。陸軍航空隊航彈發展部經過討論,認為這種“蝙蝠燃燒彈”應該屬於燃燒武器,而燃燒武器當時屬於陸軍化學兵團主管。於是“蝙蝠燃燒彈”案卷很快又轉到了陸軍化學兵團。眼看亞當斯的設想進入了科研工程的軌道,似乎很快就能成為戰場上的殺敵武器了。
  
  尋找蝙蝠勇士
  
  正在軍方為誰來主管這一幻想武器的研發而你推我讓時,性急的亞當斯已經開始了行動。他受軍方委托立刻和一組自然科學家出發去尋找篩選用於試驗的蝙蝠。亞當斯事後回憶說,“我們考察了近千處崖洞及三千多座礦穴,難以計數的橋梁和住宅。”為了和戰爭趕時間,篩選小組的科學家自己輪流駕車、日夜兼程,足跡幾乎遍布了美國南部的村村鎮鎮。事後他們才發現小組使用的一輛車竟然跑出了20多萬千米。篩選小組搜集了大大小小數千隻品種各異的不同年齡段的蝙蝠,為即將展開的試驗取得了第一手資料。

  篩選小組首先對體形較大的犬吻蝠進行了研究,結果認為其能攜帶400多克的棒型炸藥。但這種蝙蝠難以采集,很難形成轟炸需要的較大數量規模,於是退求其次。小組又重點對容易捕獲的體形較大的白臉蝠等品種進行了測試,發現這幾種蝙蝠隻能攜帶不到100克的重量,與其體形相比實在太小,因為蝙蝠體型大意味著投放數量將減少,也使成功的幾率變小。經過反複篩選,還是決定采用前麵提到的墨西哥無尾蝠來執行這一計劃。它一般重僅9克左右,卻能攜帶15-18克重的物品自如飛行。根據這一試驗結果,陸軍馬上下令在華盛頓附近的馬裏蘭州艾及塢兵工廠專門為這種無尾蝠設計製造一種重量不超過18克的微型燃燒彈。

在設計專用燃燒彈的同時,尋找足夠的無尾蝠的工作也馬上展開了,這一工作仍由前麵的篩選小組完成。這次該小組的運氣不錯,很快在德克薩斯州西南一處叫蘭伊岩洞和另一處叫布納坎洞的石灰岩洞區找到了他們所見到的最大無尾蝠群落,估計約有兩、三千萬隻。小組成員陸軍上尉卡爾對蘭伊岩洞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些黑家夥趴在岩洞中,密密麻麻占據了整個洞壁,出洞時更是聲勢驚人,就像一股直徑4~5米的黑色旋風,要等5個小時才能出洞完畢。”

  對於捕捉這些蝙蝠,該小組倒是駕輕就熟。他們用兩根長杆,張開一隻大網,置於岩洞進出口處,隻需兩三網就能捕到100多隻,然後將這些自由自在慣了的小家夥裝入一輛空調卡車。由於溫度急劇下降,這些小動物很快進入了休眠狀態。
  
  四處惹禍的“高科技”武器
  
  解決了蝙蝠的捕捉問題後,亞當斯馬不停蹄,很快送了些蝙蝠到馬裏蘭州的化學兵團總部,向軍方示範蝙蝠是如何攜帶燃燒彈飛行的。亞當斯的方案遭到了化學兵團官員的竭力反對,他們認為蝙蝠在投放和燃燒彈的最終效果方麵都存在太多的不可預測性。但是陸航部最終還是堅持計劃,於1943年3月全麵啟動了名為“散飛性燃燒彈之測試”的“蝙蝠燃燒彈計劃”的可行性研究,主要目的是“使用蝙蝠攜帶小型燃燒彈進入敵方目標”。

  陸航部任命路易斯·菲塞爾為該計劃的化學組組長,主要負責設計無尾蝠能攜帶的微型燃燒彈。他在研究中發現,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英國曾設計過一種鋁熱劑燃燒彈,重量隻有2千克左右,稱為“嬰兒燃燒彈”。菲塞爾根據這種炸彈的原理設計了體積更小的大小兩種燃燒彈,均用長方形賽璐珞盒子盛裝。賽璐珞是一種由硝酸纖維和樟腦製成的無色、易燃材料,當時主要用於製作照相膠卷。設計中在這種易燃盒內注滿稠化的煤油,盒子旁邊附裝一個微型定時引信。方案中小型燃燒彈重17克,能燃起4分鍾的25厘米左右的火焰;較大型燃燒彈重22克,火焰可達30多厘米高,燃燒時間為6分鍾以上。這一能力足以引燃一般的木質建築物。

  兩種炸彈使用的定時引信裝置稍微複雜,為一條用彈簧拉緊的細鋼絲,鋼絲頭為撞針。在使用前,將氯化銅溶液注入鋼絲經過的一處隙孔,氯化銅溶液的濃度根據所設定的時間不同而不同。這樣,氯化銅溶液就可以按設定的時間腐蝕鋼絲,鋼絲斷裂後,撞針即擊中點火器,引爆炸藥點燃煤油。在飛機投放蝙蝠前,技術人員用外科手術夾子及一段繩子,將上述炸彈盒夾在蝙蝠前胸較為鬆弛的皮膚上,然後從飛機上將裝有蝙蝠的紙箱投下,紙箱在空中300米左右高度自動打開。科研小組預計這些蝙蝠“將飛進住所或其它建築藏匿起來,然後把捆綁的繩索咬斷,將微型燃燒彈留在建築物的屋簷下”。
 
  1943年5月初,科研小組收集了大約3500隻準備用於試驗的蝙蝠,開始進行關鍵的投放試驗。為此,陸航部專門從空軍調撥了一架B-25用於投放試驗,試驗前先將蝙蝠放入冰箱內使其進入冬眠狀態。在5月21日,從15000米高空投放了5盒蝙蝠,但因蝙蝠尚未從冬眠中完全蘇醒,投下後仍不能飛行,參試蝙蝠全部“犧牲”,第一次試驗也就以慘敗而告終。

  此後,科研小組轉移到亞當斯最先發現蝙蝠的新墨西哥州卡西巴爾岩洞附近的一個輔助機場繼續秘密試驗。這一回科研人員把蝙蝠放在有冰塊的淺箱中,使其進入冬眠狀態,然後再移入紙箱待其部分恢複後再作空投試驗。

  小組成員卡爾上尉在最近的回憶錄中介紹了作業程序“一組人員先準備燃燒彈,一人將氯化銅溶液注入定時器鋼絲小孔,另一人用蠟將孔洞封死,再一人用短線係牢燃燒彈和外科手術夾子,同時另一組人員從冷凍卡車中取出處於冬眠狀態的蝙蝠,每次50隻,由技術人員一隻一隻處理,最終將待發狀態的燃燒彈夾在蝙蝠胸前。”

  這次試驗使用了1架B-25轟炸機和1架運輸機。但意想不到的情況再次發生了:一是部分蝙蝠在投放後,仍未能從冬眠中醒來:二是紙箱總是不能在適當的時機和高度打開,三是外科手術夾在蝙蝠胸前很難夾穩。為了解決蝙蝠冬眠不醒的問題,科研人員延長了蝙蝠從冰箱中取出的時間,但這一招效果“太好”,蝙蝠在空投中蘇醒太快,飛離了目標區,然後一溜煙逃掉了。

  在研究報告中記錄了此次試驗的情況:“在卡西巴爾岩洞使用的蝙蝠平均重9克,攜帶11克重量不存在問題,18克重量也能勝任,但22克便顯得過於勉強,飛不了多遠就必須落地。投放試驗幾分鍾後有3隻飛到目標建築,其中1隻飛到簷下,1隻落在屋頂,還有一隻趴在牆上。次日,搜查一座離空投點約3千米遠的平房,發現在門廊內有兩枚試驗彈,屋側一枚,穀倉內一枚,而試驗蝙蝠早已不見蹤影。”

  以後又陸續進行了多次試驗,使用蝙蝠6000餘隻。到1943年6月,科研人員改進了投放裝置,設計了一種專門的降落傘,改進了空投容器的定時打開裝置和蝙蝠夾子,同時簡化了定時引信,使之工作更可靠。

  但持續的試驗已經把大部分試驗器材毀於一旦,卡西巴爾岩洞附近輔助機場的營房、指揮塔台及其它建築物,由於天天放火,也早已被燒得精光,試驗被迫停了下來。
  
  功敗垂成的“X光計劃”
  
  到1943年8月,陸軍終於對這一每天放火的試驗再也無法忍受了,遂將這一燙手山芋找借口移交給了海軍。海軍將該計劃命名為更加神秘的“X光計劃”,分配給了海軍陸戰隊。海軍陸戰隊對這一總統“欽定”的計劃十分重視,首先派出兵力將德克薩斯州的較大蝙蝠洞穴均看管了起來,保證充足的試驗資源。到1943年12月一切準備完畢後,開始首次試驗。這次海軍陸戰隊改進了投放蝙蝠的盒子和燃燒彈,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試驗中共引起了30次火警,其中22次自行熄滅,其餘不得不靠消防員撲滅。這一結果使陸戰隊大喜過望,因為這說明這一方案完全能夠按照設想引起大火,而大火不能持續的原因比較複雜。一是因為美國南部建築不像日本本土上的竹木製民居,主要以土石為建築材料,二是因為燃燒彈裝藥少,火焰不足以引發更大的火災。因此,海軍陸戰隊又訂購了新的火焰更強的燃燒彈,準備在次年大幹一番。但是當海軍高層了解到這一計劃需要到1945年中期方可最終完成工程測試進入實戰時,遂考慮放棄這一耗資200萬美元的計劃,為設計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讓路。實際上,這時太平洋戰爭局勢已經發生了較大變化,美軍逐步取得了製空權,已經可以對東京等日本大城市實施淩空轟炸了。這時美軍已經考慮對東京使用大型燃燒彈進行轟炸的計劃,因此蝙蝠轟炸的優勢已經不再那麽明顯。最後海軍對該計劃的評語是“微型燃燒彈和定時裝置的設計及試驗已經趨於成熟,但未來戰場使用這一武器的機會將越來越少,因此建議放棄該計劃。”

孰是孰非的秘密
  
  放棄的決定使科研小組非常失望,至今亞當斯和卡爾等計劃參與人員仍堅持認為,蝙蝠燃燒彈引起的火災對日本城市的摧毀,可能會比廣島、長崎的兩顆原子彈的破壞力更大。從試驗情況來看,亞當斯等人的想法並不是妄想。試驗中發現蝙蝠在投放後飛散開的距離可以達到30多千米,這樣每投一彈便能在直徑60多千米範圍內,同時引發千百處火災。從美軍對東京的轟炸情況來看,這一可能完全存在。在1945年3月9日夜裏的兩個小時中,美國動用了334架B-29轟炸機向東京人口最密集、最容易著火的地區投放了大量凝固汽油彈,造成的破壞前所未有,東京有將近40平方千米的城區遭到破壞,267 171棟房屋被毀。

  實際上,對於蝙蝠燃燒彈這看似幻想的想法,美國總統羅斯福和美國戰略情報辦公室(CIA的前身)曾十分認真地對待。1943年12月曾討論了這一計劃的實施細節,當時計劃用船將這些蝙蝠先運到西雅圖,然後再轉運到離日本較近的其它地點,使用飛機對日本大城市投放。但由於這個計劃打擊的目標很明顯是城市居民,以期打擊日本的戰爭潛力和民眾士氣,這在西方價值觀中存在很大爭議,因此在戰後很長時間內美國政府對該計劃都嚴格保密,直到上世紀末,亞當斯等人才通過撰寫回憶錄等形式,披露了這一計劃。2002年公布的英國軍情五處間諜李德爾的日記也從側麵證明了這一計劃的存在。

  我們今天來看,這一計劃無疑是美國群策群力支持戰爭的典範,也是武器發展中創新思維的一個榜樣。在美國今天針對拉登的反恐戰爭中,有人提起這一武器設想,認為蝙蝠喜歡棲息洞穴的習性,為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上打擊恐怖分子藏匿的洞穴找到了一種簡單的“撒手鐧”武器。不過,今天的美軍似乎更相信鑽地彈和機器人這些高科技的武器。

  從蝙蝠燃燒彈的試驗情況來看,它不僅簡單而且實用,但最終還是夭折於最後階段。這是美國政府機構的官僚主義的錯,還是繁瑣的工程試驗的錯,現在已經沒有人能說清楚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這一計劃得以實施,它也會像東京大轟炸和原子彈爆炸一樣,充滿爭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