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專訪:韓國與土耳其的\'坦克友誼\'說明了什麽?(組圖)

(2009-01-13 08:51:02) 下一個

專訪:韓國與土耳其的"坦克友誼"說明了什麽?
2008年08月  來源:新華網

編者按:2008年7月30日,韓國防衛事業廳和現代(Hyundai Rotem)公司宣布,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舉行的有韓國國防部長和土耳其總理出席的簽字典禮上,土耳其國防工業局(SSM)已與韓國國防發展局(ADD)簽訂了一份價值4億美元的合同,基於韓國新研製的XK2主戰坦克的技術,幫助土耳其在2015年之前開發新一代坦克。土耳其計劃訂購250輛左右新一代坦克,該坦克暫時被命名為土耳其國產主戰坦克。

    韓國與土耳其合作研製主戰坦克的消息傳來,人們不僅要問,土耳其為什麽要采用韓國技術研製主戰坦克?韓國主戰坦克技術水平如何?這項合作對雙方有著什麽樣的意義?新華軍事專訪我國坦克專家,為大家深度剖析這則消息的前因後果。

土耳其的二手豹2A4

土耳其為什麽要與韓國合作發展主戰坦克?

    土耳其軍工現狀

    土耳其在北約成員國中,軍隊總兵力約51萬人,其中陸軍約40萬人,軍隊規模僅次於美國,主戰裝備主要依靠進口。截至2003年,土陸軍裝備有各型坦克約3000輛。其中,美製M-48A5T1/T2型約1500輛,M-60型約900輛,德國"豹"1型約400輛。這些主戰坦克大部分都已落後,難以滿足戰爭的需要,急需更新。土軍在逐步淘汰陳舊裝備(已經退役了1300輛M48型坦克)的同時,一方麵對現有坦克進行改進,如從美國通用動力公司地麵係統分部(GDLS)和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IMl)中選中了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對170輛M60坦克在發動機、火力、防護等方麵進行改進,改進後的M60坦克定名為M60T,由SSM下屬的開塞利工廠進行改裝,於2007年7月交付土陸軍,並於當年11月投入到對伊拉克北部庫爾德工人黨的軍事行動中;另一方麵,則以進口和自主或合作研製的方式,積極爭取獲得新型主戰坦克。在從德國進口298輛"豹"2A4型主戰坦克之後,公開宣布研製新型主戰坦克,計劃生產約250輛,與"豹"2A4型坦克一起做為土耳其陸軍裝甲機械化部隊的骨幹兵器。

    土耳其自1923年獨立以來,一直比較重視國防建設,截止目前已逐步建立起了較為完備的國防工業基礎,能夠生產各種步機槍、火箭筒、迫擊炮、火箭炮、高炮、車載自動炮、壓製火炮、地對地戰役戰術導彈、反坦克導彈、單兵防空導彈。其中,Otokar公司是土耳其裝甲車輛的主要生產商,已經研製生產了"AKREP"裝甲車,並由土耳其陸軍進行了測試。

    但是,土耳其目前還沒有能力獨立研製生產現代化的主戰坦克。因此,無論是現有裝備的改進還是新型號的研製工作,都離不開外國技術的援助。M60T坦克的改進是由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為主進行的,土耳其企業在整個改裝工程中所占業務份額很低,隻有大約5%,整個工程基本上可以說是以色列生產的部件運到土耳其的開塞利工廠,土耳其工人隻是幹點擰擰螺栓、插插電纜插頭之類的粗活,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對土耳其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提高不大,更談不上提高研發能力和鍛煉科研生產隊伍了。

    無數次血的教訓告訴大家,國防現代化是買不來的,土耳其軍方顯然也明白這樣的道理。與德國談判購買"豹"2A4型坦克和PZH2000型155毫米自行火炮時,德國國內就有人以土軍可能將這些武器用於對付境內謀求獨立的庫爾德武裝為由對德國政府施加壓力,反對對土出口。結果土耳其進口PZH2000型155毫米自行火炮的努力最終沒有成功,轉而以在土國內建立生產線為條件,獲得了韓國的K9型155毫米自行火炮。盡管土耳其和德國最終就進口"豹"2A4型坦克達成了協議,但土耳其不得不考慮德國曾經提出的附加政治條件,擔心將來在獲得零部件、技術支持等方麵受到限製,於是土耳其國防部宣布將開始研製第一種國產主戰坦克,並且明確要求在參與新型坦克研製的企業中,土耳其公民或公司所擁有的股份必須超過50%,參與新型坦克研製的企業還必須具備生產裝甲技術裝備或為土耳其部隊生產武器係統的經驗。但是研製全新的主戰坦克,其難度遠遠大於M60T的改進,土耳其軍工企業隻有利用外來零部件進行裝配的初級經驗,連引進生產許可證進行仿製的經驗也沒有,想要研製全新的主戰坦克,隻靠自己的力量是無法達到的,必須需求外國企業的援助。 

德製“豹”2A4主戰坦克野外實戰訓練 資料圖片

    韓國主動伸出"友誼之手"

    當從國外進口主戰坦克受到層層阻力的時候,韓國人主動找上門來,表示願意提供技術援助,共同研製新型主戰坦克。

    首先,說起韓國,土耳其人並不陌生,早在1950年的朝鮮戰場上,聯合國軍中的土耳其旅就曾經和韓國軍隊並肩作戰,在中國人民誌願軍的打擊下一起遭受滅頂之災,也算是"鮮血凝成的友誼"了。據美國披露的材料,韓國利用這層關係大打友誼牌,已經與土軍方簽訂了從韓國購買了價值10億美元的36台52倍口徑的K9型155毫米自行火炮的合同,土耳其將其命名為"弗蒂納"。而後在韓國援助下在國內建立生產線,利用韓國提供的散件裝配270多台自行火炮,自2004年以來已經裝備土軍82輛。在共同研製主戰坦克的問題上,目前還沒有材料否認韓國"感情投資"所起的巨大推動作用。而且既然是韓國自己找上門來,兩國的合作應該不會存在政治風險和技術上的限製,這一點也讓土軍方比較放心。

    其次,韓國自行研製生產的K1、K1A1主戰坦克已經裝備了韓國陸軍,新研製的XK2坦克也開始進行定型試驗,而且據韓國國防發展局(ADD)聲稱達到了世界最先進的水平。這些裝備普遍達到了較高的技術水平,基本能夠滿足現代戰爭的需要,而且土軍對於引進的"弗蒂納"自行火炮基本滿意。而且,韓國主戰坦克是在美式M1係列主戰坦克的基礎上研製的,與土軍長期以來使用的美式裝備共同點很多,便於土軍掌握。

    第三,從地理上講,韓國國內多山地,河流數量較多且短而湍急,土耳其境內以山地和高原為主,地勢東高西低,僅在西部地中海沿岸有少量平原,兩國地形條件比較接近;兩國均處於溫帶,氣候條件差別也不大,韓國主戰坦克比較容易適應土耳其的地理條件。

    更重要的是,韓國坦克發展所走的"引進→消化吸收→自主研發+引進"的道路,對土耳其國防工業發展,更具有示範作用,韓國企業有可能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土耳其迅速提高坦克工業水平。

    考慮到以上4點,土耳其人在國產主戰坦克開發上選擇韓國作為合作夥伴,也就沒有什麽懸念了。 

韓國XK2坦克

 

韓國主戰坦克的技術水平

    韓國陸軍目前裝備有各型主戰坦克約2000輛,包括美製M48A5、自行研製的K1和K1A1以及少量的俄羅斯T80y。2007年3月2日,正在研製的XK2型"黑豹"主戰坦克在慶尚南道昌原市的試驗場舉行了出庫慶祝儀式,預示著該車進入韓國軍方的定型試驗階段。

    韓國自行研製主戰坦克是從K1開始的。K1是由美國通用動力公司地麵係統分公司設計的,與著名M1係列主戰坦克出自同門,連外形都十分相像,采用的M68型105毫米坦克炮、指揮儀式火控係統都與M1坦克類似。但是K1采用的是歐洲動力組件,而不是M1的燃氣輪機。後來韓國在K1的基礎上發展了K1A1型主戰坦克,采用了120毫米滑膛炮。韓國國內對K1A1主戰坦克評價很高,稱其為遠東地區最優秀的主戰坦克。但是不可否認,其國產化程度不高(隻有67%),關鍵部件還依賴進口,限製了改進和出口。於是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提出自行研製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主戰坦克。

    XK2項目與1995年開始啟動,最初稱為KMBT-2000,即韓國21世紀初的主戰坦克。該項目由韓國國防部研究裝備局牽頭,韓國國防發展局和現代集團旗下ROTEM精密工業公司負責具體研製。按照韓國陸軍目前的計劃,XK2將於2008年完成試驗,2011年開始進入韓國陸軍服役,采購總數約680輛。屆時,XK2編號中的"X"將取消,正式改稱K2主戰坦克。

 

韓國XK2“黑豹”主戰坦克 資料圖片

    全方位解析:XK2主戰坦克 

    XK2主戰坦克乘員3人(車長、炮手、駕駛員),戰鬥全重55噸,外形低矮,車體前裝甲接近垂直,為主防彈麵,首上裝甲接近水平,這一點與M1坦克很相似。采用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研製的RH120 L55型120毫米滑膛炮,由韓國現代集團引進專利生產,配備穿甲彈、多用途彈和炮射導彈,據報道,該炮在發射德製DM53穿甲彈時,初速可達1730米/秒,在2000米距離上可擊穿800毫米以上的均質鋼裝甲;采用炮塔尾艙式自動裝彈機,彈藥基數40發,裝彈機內的待發彈為16發,據稱射速可以達到15發/分。火控係統是在K1A1坦克的指揮儀式火控係統基礎上發展的,主要包括車長周視瞄準鏡、炮手穩像瞄準鏡、炮長輔助瞄準鏡、火控計算機、各種傳感器和炮控係統等。其中,火控計算機由加拿大計算機設備公司生產,炮手穩像瞄準鏡是引進美國休斯公司專利生產的,二氧化碳激光測距儀是由美國得克薩斯儀器公司的產品,有資料稱車長周視瞄準鏡實際上是由韓國三星公司按照專利生產的法國SFIM公司V580-13型周視瞄準鏡,配備有獨立的熱成像通道,車長使用周視瞄準鏡可以獨立於炮手觀察戰場搜索目標,發現目標後可以立即控製火炮指向目標,以此向炮手指示目標,而後交由炮手瞄準射擊,具備通常所說的"獵-殲"作戰能力,必要時車長還可以超越炮手獨立進行瞄準射擊,因此XK2具有很強的夜戰能力和行進間射擊能力,設計要求其在給定條件下行進間對運動目標射擊的首發命中率要達90%以上。Xk2正麵投影較小,塗敷吸波塗料,有三防係統和滅火抑爆係統;炮塔尾艙上方設有泄壓板,可減少彈藥誘爆對內部的傷害;大量采用模塊化設計的以陶瓷和金屬材料為主的複合裝甲,有資料稱其防穿甲彈和破甲彈的能力相當於350~400毫米軋製均質裝甲;采用類似於德國AWISS的主動防禦係統,用毫米波雷達探測、計算機控製榴彈發射器發射榴彈迎擊來襲的反坦克導彈和火箭彈,反應時間約0.1秒;采用激光告警裝置和煙幕彈發射器。

    XK2樣車采用一台德國MTU公司原裝MB883 Ka500型12缸直列四衝程液冷渦輪增壓柴油機,最大功率1500馬力(2600轉/分),其單位功率高達27.2馬力/噸;傳動裝置為倫克公司生產的HSWL295TM自動變速箱,共有5個前進檔和3個倒檔;韓國已經安排鬥山集團引進專利生產MB883Ka500發動機,S&T重工引進專利生產HSWL 295TM自動變速箱,預計到XK2正式投產時將能裝上韓國國內仿製的發動機和變速箱;懸掛裝置為韓國國產的液氣懸掛係統; 0~32千米/小時的加速時間為7秒,公路行駛最高速度70千米/小時,越野行駛最高速度達50千米/小時,潛渡深度超過4.1米。據稱XK2裝備有與M1A2 SEP、"勒克萊爾"等水平相當的GPS和慣性導航係統、北約STANAG 4579標準的IFF/SIF轉發器、車際信息係統等,在亞洲率先實現了坦克的信息化。

    XK2預計售價880萬美元,樣車的國產化程度為77%,據稱批生產時可達到98%。從韓國方麵公開的技術指標看,Xk2在火力、機動、信息化等方麵應該達到了當前世界一流水平。但是考慮到韓國的工業基礎及研製主戰坦克的經驗,XK2能否達到ADD宣稱的技術性能,還需要具體分析。比如,15發/分的射速,幾乎是不可能達到的,或許這隻是自動裝彈機的最快裝填速度,也就是每4秒裝填一發。一般來說,指揮儀式火控係統在穩像工作方式下,停止間對不動目標射擊,反應時間大約5~7秒,這顯然要比裝填一發炮彈的時間長,因此我們在計算對每個目標射擊的反應時間時可以隻考慮火控係統的反應時間;同時我們假定射手發現目標後立刻實施裝彈,對每個目標隻發射1發,且射手完成射擊後立即向下一個目標瞄準射擊,向下一個目標轉移火力的時間按2秒計算,則對每個目標射擊的反應時間大約7~9秒,戰鬥射速可以達到7~9發,這離15發/分還差得很遠。這還是很理想的情況,在實際作戰甚至訓練中,觀察和發現目標不是那麽容易,實際射速還會降低。況且韓國宣稱的指標往往宣傳味道濃厚,比如宣稱XK2潛渡深度4.1米,是潛渡深度最深的坦克,同時也是世界上首種可將整個炮塔完全沒入水中的坦克。這種說法隻能用"掩耳盜鈴"來形容,大家都知道蘇聯坦克潛渡深度基本都能達到5米以上,此時炮塔沒有全部沒入水中是不可思議的,而且韓國陸軍還裝備了33輛T80y,相信韓國軍方對於T80y的潛渡性能不會熟視無睹。這種"選擇性無視"的做法,難免會讓人對XK2的性能指標產生一些懷疑。其次,XK2的關鍵技術基本都是引進的,很少有韓國獨立開發的,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在輸出技術的同時,通常都會留一手,不會把自己最先進的、最核心的技術隨便交給別人。在坦克技術方麵,裝甲防護技術和高膛壓火炮、穿甲彈技術,對於任何國家都是核心機密,絕對不會隨意轉讓給其他國家,甚至連真實的性能數據都不會公布。比如美國的貧鈾裝甲連賣給沙特阿拉伯的M1A2坦克都沒有配備,更不會把生產技術轉讓給連進口美國牛肉都掀起軒然大波的韓國,導致XK2正麵防護水平不過350~400毫米,能否經得起東亞地區最新型號105毫米坦克炮穿甲彈的攻擊都值得懷疑,不然韓國也不會引進德國的主動防禦係統了。同樣,也沒有消息表明德國向韓國轉讓了DM53、DM63穿甲彈的專利,L55在德國"豹"2A6上能夠達到的威力在XK2上能否達到還需要劃一個不大不小的問號。而且,這些引進的分係統,獨立地考察都是堪稱出類拔萃,把它們裝在一起能否協調一致、發揮出最大性能,還需要實踐的檢驗。再次,能夠設計、生產出主戰坦克,即便是各項技術指標都達到了要求,能否滿足軍方的軍事需求和作戰使用要求,可靠性、可用性、保障性、部隊適用性如何,能否在軍方當前和今後的作戰體係下作戰,都還需要實踐來檢驗。據報道,韓國出口土耳其的K9型155毫米自行火炮,自動裝填係統可靠性就不高。大家都知道,自動裝填係統是自行火炮一個關鍵性的組成部分,不像一個照明燈或者風扇,不亮了或者不轉了對作戰沒多大影響,一旦戰鬥中裝不上炮彈,這門炮恐怕還不如燒火棍好用。再如,XK2上配備了車際信息係統,但韓軍的指揮自動化係統能否支持其正常工作,還沒有得到相關信息。軍隊的信息化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大型係統工程,其中隻要有一個環節出現短板,整個信息化係統就難以發揮出應有的作用。車際信息係統為各戰鬥車輛、指揮車輛、保障車輛之間的信息交換鋪平了道路,可以初步實現隨時隨地知道"自己在哪裏、友鄰在哪裏",但是如果缺乏有效和足夠的偵察手段以及信息傳輸手段,無法知道"敵人在哪裏",那麽實際的信息化程度依然沒有本質的提高。從現有資料來看,韓國XK2的"研製"基本還處於"攢車"階段,武器、動力主要來自歐洲,火控、指控主要來自美國,距離實現真正的自主研發、自主知識產權,道路依然漫長。由於韓國和土耳其兩國地理環境差別不是很大,XK2在氣候、地形方麵的適應性方麵,應該能夠基本滿足土軍使用的要求。在人機環方麵,XK2基本是按照韓國人自己的體型特點設計的,而土耳其是白種人,這就不能不考慮到人種差別的問題,韓國人使用方便的未必土耳其士兵用著就順手、看著就方便,這些都需要根據土軍方的要求做適應性調整。至少在適用性方麵,由於兩國人種的差別,根據亞洲人體型設計的XK2肯定不能完全滿足人高馬大的土軍士兵的使用要求。有資料表明,土軍是一支職業化程度比較高的軍隊,軍官素質很不錯,又已經開始使用M60T、豹1、豹2A4等型號的主戰坦克,掌握裝備技術的能力應該不弱,應該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在XK2基礎上研製的主戰坦克。

    由於筆者對於土軍信息化程度了解不多,對於XK2的指揮控製係統能否在土軍指揮信息網絡中正常工作,還難以做出明確的判斷,這還需要時間的檢驗。但是從K9自行火炮可靠性不高的報道中可以看出,基於XK2的主戰坦克很可能也存在著類似的可靠性問題,這對於土軍的裝備技術保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韓國XK2坦克

韓國幫助土耳其研製主戰坦克的意義

    筆者個人認為,所謂的韓國援助土耳其研製主戰坦克,實際上和K9自行火炮一樣,隻是把韓國自己的Xk2搬到土耳其生產。但是即便如此,對於土耳其方麵來說,這對於提高國防工業技術水平也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通過在韓國幫助下研製主戰坦克並進一步建立生產線,能夠初步掌握主戰坦克研製、生產的技術、工藝、工裝,培養部分技術骨幹,並且確實建立起一條生產線(筆者個人認為,這條生產線與M60T改裝的生產線有異曲同工之處,也是屬於拿來別人的零部件進行裝配的性質,當然與M60T相比,土耳其的國產化程度會高一些)。同時,這也有利於土軍列裝該型主戰坦克後的裝備保障,畢竟在生產線的基礎上進行裝備大修難度不大,很多零部件還可以實現國產化,部隊容易獲得補充,廠方也會具備總裝、大修後整車、各分係統聯調的能力和經驗,對於土軍使用、修理人員的技術培訓也會比較容易實現,基本改變主戰裝備受製於人的窘境。

    對於韓國來說,在XK2的基礎上幫助土耳其研製主戰坦克,是其爭做世界第十大武器出口國努力的一個重要部分。韓國軍事工業以授權生產起家,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獲得迅速發展,在航空、造船、地麵武器等方麵都獲得了巨大的進步。要成為武器生產強國,所生產的武器裝備不但要裝備本國軍隊,還要走向世界、打開出口的大門。韓國幫助土耳其研製主戰坦克,走的是互惠互利的合作研發、技術輸出、幫助建立生產線的道路,容易被武器輸入國接受,在擴大出口創匯的同時,還能讓韓國武器走出國門、樹立良好的形象,爭取更多國家的訂貨。此外,幫助土耳其研製主戰坦克,對於韓國工程技術人員,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可以根據對方的要求、客觀條件調整自己的思路、積累寶貴的經驗,對於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也具有很大的幫助。

    網友觀點:土耳其新型主戰坦克猜想

    網友707:韓國XK-2型坦克的性能數據基本與勒克萊爾相當,除了發動機及傳動係統使用國外產品外,包括熱像儀、火控係統、120mm55倍滑膛炮、穿甲彈等均為國外公司授權韓國特許生產,韓國公司對於XK2保有著較高的國產化率。在與法國公司的競爭中,受韓國國防發展局的授意,韓國鐵道車輛公司表示可以將所有的韓國技術提供給土耳其,而且韓國政府可以為土耳其與韓國的項目合作提供低息或者無息的國家貸款以確保財政狀況不佳的土耳其可以順利的與韓國完成這筆交易。與韓國人的國家支持相比,法國人在推銷勒克萊爾的同時保持了他們固有的傲慢,在向土耳其推銷勒克萊爾的過程中,不僅要價過高,而且堅持坦克關鍵部件必須在法國生產。最終土耳其選擇了與韓國合作由OTOKAR公司與韓國鐵道車輛公司一道完成土耳其的新型坦克項目。

    然而需要看到的是之前土耳其與韓國有過155毫米自行加榴炮的合作項目,雖然韓國向土耳其提供了全套的K9自行加榴炮和K10補彈車的技術,但是土耳其並沒有完全照搬韓國的設計,而是重新設計了底盤和炮塔。介於以上情況,韓國和土耳其的新型坦克的合作很可能隻是部分的采納K2的設計,放棄一些土耳其認為用不到的設計。

    筆者估計土耳其放棄的地方可能有一下幾點:

    K2上安裝了與俄羅斯聯合研製的主動防禦係統,但是由於其毫米波雷達和紅外傳感器的結構不夠緊湊,土耳其很可能提出對主動防禦係統的修改,另外目前主動防禦係統還不成熟,在最初的土耳其新型坦克樣車上可能不會看到該係統的身影。

    K2雖然使用了韓國許可生產的Rh-120 L55 120滑膛炮,但是並未引進與L55相配套的DM63穿甲彈,而是使用韓國自行研製的K276型穿甲彈,根據韓國官方介紹,K276型穿甲彈的水平僅僅相當於DM43。如果隨火炮全套引進穿甲彈,土耳其將白白花費幾年的時間去等待一種土耳其已經裝備的穿甲彈,而且土耳其的對頭希臘在引進豹2A6HEL後很可能會引進德國DM63型穿甲彈,土耳其勢必將會落後於希臘,所以土耳其可能尋求新的穿甲彈來代替韓國穿甲彈。

    出於對成本的控製,土耳其的新型坦克可能不會在其車長觀瞄係統中使用熱像儀,並且將本國不能生產的電子設備更換為歐洲軍火商的產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