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兵器知識》:今天和明天 蘇霍伊戰鬥機在中國

(2009-01-08 15:01:44) 下一個

《兵器知識》 2007年第8期  司 古


編者按:2006年11月的珠海國際航展上,俄羅斯航空雜誌《Take-off》在展台上向觀眾和展商免費發放自己雜誌的英文版。其中一篇名為《今天和明天:蘇霍伊在中國》的文章十分有趣,其中不僅介紹了蘇霍伊戰鬥機出口中國的由來,還展望了該係列戰機在中國的未來。本刊編譯此文,並不代表認同或證實該文的內容及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中國空軍最初的“側衛”
  
  蘇-27戰鬥機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序列已經將近15年。中國於1991年批準采購20架單座蘇一27SK和4架雙座型-蘇-27UBK,由KnAAPO(阿穆爾共青城加加林飛機製造廠)製造。最初的出口型蘇-27和俄羅斯自用型稍有差別,主要是采用了改進過的敵我識別係統、簡化的電子對抗係統以及提赫米洛夫儀器製造研究院(Tikhomirov NIIP)研製的出口型N001E機載雷達。

  此外,初期出口型蘇27裝備R-27R1和R-27T1中距空空導彈,R-73E或R-60MK紅外製導格鬥導彈。後期出口型的武器則包括R-27ERl和R-27ETI先進中距空空導彈。應用戶要求,俄方對設計進行了修改以增加最大起飛重量,而機載武器也擴大到無製導的空麵武器係統。蘇27SK能夠攜帶100、250和500千克普通航彈、燃燒彈和80、122或266毫米火箭彈,10個外掛點最多可以掛載8000千克的武器。

  按照中方的需求,蘇-27SK在攜帶最大燃油和武器載荷條件下,最大起飛重量增至33 000千克(最初的蘇-27SK和蘇27UBK的起飛重量不超過28 000千克)。鑒於此,飛機起落架進行了專門強化。1992年6月,首批12架蘇-27(8架單座型和4采雙座型)抵達中國。同年11月,另外12架蘇27SK從KnAAPO起飛,中途未經任何停留,直飛中國蕪湖機場。

  1995年,中俄簽署了采購第二批-蘇27的協議,一年後,16架蘇-27SK和6架蘇27UBK交付。加上第一筆交付的24架共計46架飛機(包括必備的地麵設備、武器係統、備件以及訓練設施),估計總值15億-17億美元。

  中國非常希望俄羅斯能夠轉讓蘇一27的製造技術。經過漫長的談判,兩國政府於1996年12月6日簽署了一項價值25億美元的協議,在此後五年內協助中國在沈陽飛機製造廠生產200架蘇一27SK,中國則承諾不向第三方出口本國製造的蘇27。最初將由KnAAPO提供組件在沈陽組裝,此後這些零組件將由中國企業生產。這項許可生產協議的範圍不包括發動機、航電係統和武器係統——這些設備將由俄方提供。
  
  許可生產所需的全套製造工藝文件和記錄於1997年夏移交給中國。1998年12月15日,被中國命名為J-11的中國生產型蘇27SK在沈陽完成組裝並成功首飛。此後,J-11開始陸續裝備空軍。

  由於蘇27的裝備數量日益增多,飛行員訓練問題逐漸突出,而中國空軍的少量蘇27UBK不足以應付訓練使用,中國決定繼續采購蘇27UBK。1999年12月,中俄簽署協議,伊爾庫茨克飛機工業聯合體於2000~2002年向中國交付28架蘇27UBK。

  根據西方媒體消息,在2004年以前,KnAAPO已經向沈陽工廠交付了105架飛機組件,估計這些飛機已經全部製造完畢。中國空軍總計獲得了約180架蘇27SK(J-II)和蘇-27UBK。據英國“今日中國防務”(www,sinodefense,com)網站報道,到2006年,這些飛機已經裝備中國空軍7個師以及河北滄州飛行測試訓練中心。

  在掌握了蘇27SK的組裝技術後,中國於20世紀90年代末表示希望從蘇霍伊設計局和KnAAPO獲得新型戰鬥機。新型戰鬥機應能使用精確製導空麵武器,包括電視製導導彈和炸彈。新飛機還應具備更優秀的空戰能力,配備最新的RVV-AE中距主動雷達製導導彈。

  新型戰鬥機的航電係統也將進行大規模升級,原有的儀表將被多功能全彩液晶顯示屏所取代,通信和導航設備也將進行更新。電子對抗係統將包括一套新型電子情報係統,能夠為Kh-31P反雷達導彈提供自動化的目標獲取和選定數據。

  中國還希望新“側衛”擁有更大的航程和續航力。為了滿足這些要求,新戰機將裝備空中加油係統和更大的內部油箱。中國方麵還強調新機要能夠在最大作戰外掛和滿油狀態下順利起飛。而此前蘇-27SK的最大起飛重量(早期型為28 000千克,後期型為33 000千克)限製了其在滿油狀態下攜帶武器的數量,即飛機在攜帶8 000千克作戰外掛的情況下無法滿油起飛。新型“側衛”在攜帶8 000千克作戰外掛和9 640千克油料的狀態下,起飛重量將達到38 800千克,這意味著新“側衛”必須采用更堅固的起落架和強化的機體。該機采用雙座設計,也可以作為教練機使用。

  升級過的新型戰機滿足了以上所有要求,被定名為蘇30MKK。1999年,中俄簽署了購買38架蘇30MKK的合同,KnAAPO被指定為主承包商。拉緬斯科耶的RPKB儀器儀表設計局被指定為新型航電設備的開發商。新航電設備以多路數據交換通道和先進數字計算機為核心的開放式構架設計。RPKB集成了諸多航電設備,開發了新的軟件,設計出係統主計算機,其中包括BTsVM-486計算機、6x8英寸MFI-IO-5多用彩色液晶顯示器和一些其它設備。


蘇30MKK的火控係統包含兩套子係統:SUV-VE空一空火控組件和SUV-P空一地火控組件,後者能夠通過四個多功能液晶顯示器(前後艙各兩個)顯示所有觀瞄/導航數據。這些組件能夠和電子對抗係統中的L-150 ELINT係統相配合,後者能夠生成目標獲得和選定數據,並將數據傳給Kh-31P反輻射導彈。安裝在外掛的APK-9E吊艙內的Tekon係統可以為Kh-59ME電視製導導彈提供目標數據。新的SUO-30PK武器管理係統由庫爾斯克的航空自動化設計局開發,能夠使武器發射準備過程更方便快捷。

  SUV-VE空一空火控子係統由RLPK-27VE(N001VE)雷達探測係統、OEPS-30光學探測係統、SEI-31-10綜合顯示係統以及敵我識別應答器組成。其中OEPS-30係統又包括OLS-30(52Sh)光學定位儀和Sura-K型頭盔目標指示器。盡管蘇30MKK的SUV-VE-空一空火控係統看起來和蘇27的SUV-27十分相近,但其中大部分組件都經過升級或重新設計。

  蘇30MKK的N001VE雷達是N001雷達的改進型,由提赫米洛夫儀器製造研究院研製,增加了空一地數據鏈。該雷達還配備有Baget重新編程數字信
號處理器、空一地數據鏈接收器、多功能MVK-RL計算機和數據交換總線切換,接口。N001VE雷達可以保證RVV-VE空空導彈的使用,包括同時引導兩枚導彈攻擊兩個目標,此外還能通過利用實波、多普勒技術、合成孔徑成像技術實現對地麵,海麵目標的全天候探測和定位,以及對地麵/海麵目標的篩選和空地測距等功能。N001VE雷達能夠在90~110千米距離上發現空中戰鬥機類型的目標,對地麵/海麵目標的探測距離約為70-80千米(對於坦克集群或導彈發射架之類的目標)到200-250千米(航空母艦類的目標)。

  新設計的OLS-30(52Sh)光學定位儀和Sura-K型頭盔目標指示器使用新的軟件,具備更完善的作戰效能。例如,OLS-30對空中目標的紅外跟蹤距離從50千米提高到90千米,對空中和地麵目標激光測距距離也從6千米增加到了10千米。

  SUV-P空一地武器控製子係統使-蘇30MKK可以使用Kh-29T(TE)、Kh-59ME(配合Tekon係統)、Kh-31P(配合L-150係統)空地導彈以及KAB-500Kr和KAB-1500Kr製導炸彈等武器。該子係統包括四部BTsVM-486數字計算機(分別為中央航電計算機、兩部顯示處理計算機和一部武器控製係統計算機)、四個158x211毫米MFI-10-5多功能彩色液晶顯示器、SUO-30PK武器管理係統和A-737衛星導航係統等組成。其中SUO-30PK能夠直接將武器調整到待發狀態,A-737則可以直接和導航係統連接。
 
  蘇-30MKK航電係統方麵的其它改進還包括升級過的線傳飛控係統、綜合飛行,導航係統、更為精密的無線電通信係統以及電子對抗係統。

  蘇30MKK攜帶R-27ERl、R一27ETI、R-73E以及RVV-AE空空導彈。攻擊地麵目標時,蘇30MKK可以發射Kh-31T(TE)近程電視製導導彈、Kh-31P反輻射導彈、Kh-59ME中程電視製導導彈、KAB-500Kr和KAB-1500Ka"電視製導炸彈。非製導武器包括100、250、500和l 500千克普通航彈、燃燒汽油彈、集束炸彈、KMGU型布撒器以及80/122毫米火箭彈。和其它型號蘇27一樣,蘇一30MKK固定武器為一門30毫米GSh-301航炮。全機12個外掛點總共可以掛載8 000千克的武器。
  
  交付和升級
  
  1999年春,KnAAPO完成了第一架蘇30MKK(編號501),同年5月19日,蘇霍伊公司試飛員維亞切斯拉夫·阿弗揚諾夫駕駛該機完成了首飛;同年夏天,第二架生產型蘇30MKK(編號502)完成,不久又完成了另外兩架(503和504)。到2000年末,這四架飛機連同T10PU-5飛行測試平台都成功通過了阿赫圖賓斯克俄羅斯國防部國家飛行測試中心的測試。首批10架生產型蘇一30MKK於2000年12月20日交付中國。2001年交付了其餘的28架。

  對於蘇30MKK的性能以及較短的交付時間(俄羅斯僅用了2年時間就完全履行了協議),中國方麵表示滿意,於是在2001年12月再次訂購了第二批38架蘇30MKK,規定兩年內交付完畢。俄方全力以赴,首批19架分兩批於2002年8月和12月交付中國。

  此後不久,中國希望進一步擴大蘇一30MKK的裝備數量——中國海軍航空兵也希望裝備該飛機。2003年元月,中國訂購了24架具備增強的空地攻擊能力的蘇30MK2多用途雙座戰鬥機。這些戰鬥機配備Kh-31A主動雷達製導反艦導彈。為此,該機的雷達也經過了改進,其SUV-VEP火控係統增加了其它組件(特別是額外的Baget-55信號處理器)。2004年2月起中國海軍開始接收蘇30MK2,年底前全部接收完畢。據網絡媒體消息,這些蘇30MK2裝備給駐寧波的海軍航空兵第4師(東海艦隊)。

  至此,中國服役的蘇27和蘇-30的總數已經達到約280架,其中超過60%(超過170架)是俄羅斯原裝的。
 
  隨著中國飛行員逐漸掌握了蘇一30MKK和蘇-30MK2的駕駛技術,對蘇一27SK和J—11的升級工作變得日益迫切。據有關媒體報道,目前中國正在利用蘇30MKK使用的某些技術措施實施這些飛機的升級計劃。

有專家相信中國和俄羅斯防務出口公司不久前已經簽署了協議,由提赫米洛夫儀器製造研究院和梁讚國營儀表廠聯合作為中國蘇式戰鬥機升級計劃的主承包商和配件供應商。

  中國的蘇27SK的火控組件將被升級到SUV-VE的水平(和蘇-30MKK的相同),航電係統內增加了附加的SUV-PE空地武器控製係統。因此,該機的武器係統也被擴大到包括RVV-AE空空導彈和電視製導空地精確製導彈藥——Kh-29T導彈以及KAB-500Kr製導炸彈等。座艙管理係統也將進行升級,其中老式的儀表讓位於兩個6x6英寸MFI-IO-6M多功能液晶顯示屏和一個MFIP-6多功能顯示器。此外。其它航電係統也進行了升級,這使蘇27SK(J-11)的作戰性能接近了蘇30MKK。有跡象表明,迄今至少已經有60架單座蘇27SK進行了這種改裝。
  
  中國眼中的蘇33
  
  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一直在研究法國、意大利、西班牙、俄羅斯和烏克蘭的
航母,尋求各種渠道購買報廢的航母
,以進一步分析研究,取得一些有益的經驗以便日後用於本國的航母發展中。
 
  中國起初於1994年花費140萬美元以廢鋼名義購買了澳大利亞航母“墨爾本”號,拆解並由造船企業進行分析。該艦使用蒸汽彈射裝置。1998年,中國花費500萬美元從韓國購買了俄羅斯的“明斯克”號。另一艘原俄羅斯航母“基輔”號也於2000年由一家中國公司購得。
 
  中國1999年通過一家澳門公司以2 000萬美元由烏克蘭購得完工70%的“瓦良格”號,該艦是俄海軍唯一的航母“庫茨涅佐夫”號的姊妹艦。“瓦良格”號最終於2002年3月4日抵達了中國海軍大連基地的碼頭。2005年7月,該艦-被拖到附近的造船廠,據說有人曾看到來自該艦的建造地——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的烏克蘭工人在艦上工作。

  未來中國的航母艦載機隻有兩種選擇:中國J-10先進戰鬥機的艦載型或者類似於蘇霍伊蘇33的某種飛機,後者可能從中國許可生產的蘇27SK(J-1I)改進而來,也可能直接進口。許多人認為中國選擇蘇式飛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專業人士相信在未來5到10年內,中國海軍將需要100架艦載多用途戰鬥機,其中包括60架單座型和40架雙座型。這些飛機將會在2010年以前開始交付,在5年或更長的時間內完成交付。

  和俄羅斯自己的蘇33不同的是, 中國引進的蘇33可能將裝備更先進的航電係統以及種類更多的武器,如裝備蘇35多用途戰鬥機的某些係統和最新的作戰武器。類似的武器和航電係統也將被用於蘇27KUB衍生出來的雙座戰鬥機。例如已經有消息說,俄方已經決定蘇33K火控係統將采用用於蘇-35的Irbis-E無源相控陣雷達。

  艦載機的動力係統也會升級。生產型蘇33采用了AL-31F 3係列發動機,該發動機在一種特定工作模式下加力推力可達12 800千克力,但這種模式會極大地縮短發動機壽命,其工作壽命隻有約700小時。相比之下,生產型AL-31F 2係列發動機的工作壽命約為1 500小時。

  兩種加力推力達13 500千克力、使用壽命增加到4 000小時的新型發動機也在研製中。一種是AL-31F的開發商NPO“土星”公司的一種已完成測試的升級型發動機。增加了風扇直徑和數字式發動機控製設備。另一個選擇來自AL-31F向中國的傳統出口方——MMPPSalut製造廠(也稱“禮炮”製造廠)。該廠的AL-31F-M1改型發動機已經於2006年10月完成了測試,獲得了認可。考慮到Salut和中國有長期的合作經驗,它的方案可能比“土星”公司更有競爭力。從更遠的未來看,這兩家公司都準備向客戶提供AL-31F的下一階段改進型發動機。
  
  蘇35——第5代戰鬥機的“表弟”
  
  蘇霍伊公司希望能夠利用蘇35超-機動性多用途戰鬥機在未來占據一定的國際戰鬥機市場。該機是“側衛”家族的重大改型,蘇霍伊試圖以此填補當前各型蘇30MK戰鬥機與21世紀第2個十年後期將要交付的第5代戰鬥機之間的差距。據蘇霍伊的官員說,“蘇35使用了一些第5代戰鬥機的技術,屬於第4++代戰鬥機,這些先進技術可以確保蘇35保持對於全世界範圍內所有正在開發的第4代戰鬥機的優勢地位。在2009~2015年間,更多先進技術的采用將使蘇35超過世界市場上其它多用途戰鬥機。”蘇35同樣寄希望於在中國市場上取得業績。

  首架蘇35樣機有望在2007年開始試飛,KnAAPO將製造4架試飛樣機-和一架靜態測試樣機。蘇35的生產和交付最早於2009年開始,將一直持續到第五代戰鬥機進入市場。
  蘇霍伊飛機在中國的路,也許比想像的更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