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政在線
1943年,日偽軍對我淮海地區發動空前規模“大掃蕩”。3月18日,我某四連(該師某團四連前身)為掩護黨政軍領導機關和人民群眾的安全轉移,同日軍川島師團3000餘人在劉老莊地區展開血戰。全連苦戰一晝夜,斃敵170餘人,彈盡糧絕,八十二人全部壯烈犧牲。
血戰劉老莊
烈士們殉國犧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範而勵來茲。
——陳毅
我軍指戰員英雄主義的最高表現。
——朱德
戰鬥發生在1943年3月18日。
日軍在蘇北進行的新一波“梳篦式大掃蕩”已持續一個多月,參加戰鬥的4連屬於新四軍第3師7旅19團2營,第3師正在蘇北抗日根據地進行著遊擊戰爭。這一天,19團和蘇北根據地淮海軍分區、淮海地委行署機關都在淮陰北麵六塘河一帶駐守,2營的駐地叫劉老莊,距離六塘河一小時路程。
邊走邊吃邊戰鬥
拂曉時分,槍聲打響了,“隻聽見‘唧’一聲響,樹上的哨兵被敵人打下來了,那時候我們正在吃飯呢,”當時4連的兄弟連3連的連長霍繼光回憶,“我們營長看形勢不對,要戰士們想辦法突圍。”於是,3連的戰士們盛起飯,邊走邊吃邊戰鬥,4連共82名戰士留下掩護。
19團的前身是北伐時期的葉挺獨立團,被稱為“鐵軍”,4連是從地方武裝發展起來的一支部隊,配備的武器很精良。北京新四軍研究會的朱宏佑對劉老莊戰鬥做過深入研究,他說,“連裏都有重機槍,這在當時是很少見的。”而重機槍手就是連長白思才,他是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七七事變”以後改編到115師,參加過平型關戰役。現有的材料中隻有他的一張畫像,還有一句描述——“16歲就參軍,犧牲時才20多歲,已成長為一個勇敢、善戰、沉著、機智的年輕指揮員”。政治指導員李雲鵬是82人中能找到照片的僅有的一人。
3個排長尉慶忠、蔣員連、劉登甫也是參加過長征的老戰士。在今淮安市淮陰區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陵園紀念館,記者看到了一份14人的名單,紀念館副主任張承明說,其他人連姓名都沒有留下。而慘烈的戰鬥,就是由這樣一批“無名英雄”打下來的。
浴血劉老莊(油畫)
血戰劉老莊
當時的19團團長胡炳雲在一篇《劉老莊八十二烈士》裏寫下了戰鬥的慘烈經過。
3月17日,19團接到陳毅的命令,迅速集結分散的部隊,前往泗洪縣的山子頭,可是命令還沒能執行,日軍突然出現在劉老莊附近,4連和日軍在莊外的“抗日溝”短兵相接了。此時,日軍一千餘人,而4連在炊事班隨大部隊撤退後,隻剩82人。
3月18日上午9時左右,日軍發起第一次衝鋒,前進30米便被4連擊退。“日軍軍官川島看到4連的火力後說,這不是土八路,是一支正規部隊。”朱宏佑告訴記者。
隨後,川島投入10多挺機槍,集中火力向4連陣地掃射。在火力掩護下,日本士兵向4連陣地爬來,距離陣地百米左右時,4連槍榴彈集中打向日軍火力點,同時輕重機槍一齊開火。槍榴彈是新四軍軍工部門的新產品,4連的槍榴彈壓住了日軍的火力。日軍第二次衝鋒失敗,但4連的彈藥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此時,李雲鵬看到陣地前沿幾十米內很多日軍屍體都帶有槍和子彈。他和白思才商量後,召集突擊小組去取彈藥。一排排長尉慶忠任小組長,在日軍的槍林彈雨下,突擊小組取回了陣地前沿日軍屍體上的彈藥,但尉慶忠卻不幸陣亡了。
此後日軍又有多次進攻,都被打退了,日軍改變戰術,集中所有的山炮、九二步兵炮、迫擊炮、擲彈筒,向4連陣地轟擊。一時彈如雨下,煙塵滾滾。
炮擊中,白思才被彈片炸傷,左手失去活動能力,昏迷了過去。蘇醒後他掙紮著爬起來,來往於壕溝內,鼓舞士氣、安慰傷員、指揮戰鬥。
李雲鵬也負了傷,他找到白思才,把自己在炮火中寫的報告給白看,白在上麵簽了字。報告中敘述了戰鬥情況,並要求批準他們在火線上接納的新黨員。連部通信員在火線入黨申請書中寫道:“在黨最需要的時候,我將把自己的生命獻給黨和人民,絕不給我們黨丟臉,絕不給中華民族丟臉!”
天空中已經有了晚霞,白、李清點部隊,4連的戰士剩下不到一半了,而且有的身負重傷;沒有負傷的,也是饑渴難耐體力不支。而搶回的彈藥,也快用光了。白思才下命令,把餘下的子彈,集中給重機槍使用,輕機槍全部拆散,步槍也拿下槍栓,裝上刺刀,準備肉搏戰。機密文件和報刊也全部銷毀。
日軍圍上來了,一點一點接近4連陣地。重機槍一陣掃射,日軍倒下一部分。不久,4連子彈用光了,日軍重新衝上來,肉搏戰也開始了,因為寡不敵眾,剩下的戰士全部陣亡。
烈士精神常青
戰鬥過後,霍繼光的連隊又回到了劉老莊,收斂埋葬戰士遺體,“看到戰士們因為肉搏戰已經模糊的遺體,我流淚了,”霍繼光說,“以後我回想起來的時候還是會落淚,連長白思才是我的老排長,指導員李雲鵬是我的同班同學,我很懷念他們。”
陣地上,硝煙還沒散盡,四處散著被砸壞的槍,霍繼光說:“很多戰士是和日本人抱在一起死的,最後我們收葬的有84具屍體,有兩具實在和日本人分不開了,就一起下葬。”是役,日軍被擊斃170多人,傷300多人。
實際上,在收殮過程中,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位幸存的戰士,馬上把他抬到衛生所醫治,他的身上,有兩三處彈眼,十幾處刺刀的傷痕,右臂也被炸斷了,他斷斷續續地把戰鬥的一些零星片段講述了出來,第二天拂曉,他也去世了。
人們把烈士們一起下葬在劉老莊他們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如今這裏成了八十二烈士陵園紀念館,陵園內種了82棵青鬆,象征著烈士的精神常青。
“劉老莊連”這支部隊也一直都在傳承著,建國後他們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和1998年抗洪搶險,現在這支部隊駐紮在河南洛陽,八十二烈士陵園紀念館副主任張承明說,“每年冬天,部隊首長都會到劉老莊來,憑吊烈士,同時征集新兵”。
八十二烈士墓正門。
李雲鵬的父親李夢祥老人與“劉老莊”連指戰員合影
緬懷先烈,激勵後人,向烈士敬獻花圈
黃克誠題詞
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陵園
題詞緬懷
濟南軍區紀念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座談會代表合影。後排左二為劉老莊連連長曾曉雲
劉老莊紀念館代表八十二烈士精神永存的八十二棵鬆
劉老莊紀念館
劉老莊連指導員李雲鵬
劉老莊連長白思才
烈士詞
指導員李雲鵬烈士的父親李夢祥老人到劉老莊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