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丘吉爾認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七年戰爭

(2008-11-06 13:10:44) 下一個


互動百科

七年戰爭

七年戰爭
七年戰爭
七年戰爭(SevenYears'War)1756~1763年間,由歐洲主要國家組成的兩大交戰集團(英國與法國,以及普魯士的侵略政策與奧地利俄國的國際政治利益發生衝突)在歐洲、北美洲、印度等廣大地域和海域進行的爭奪殖民地和領土的戰爭。




七年戰爭 - 曆史背景

七年戰爭前夕,歐洲各大國之間的關係正醞釀著新的大變動,各種矛盾錯綜複雜。其中對全局起決定作用的首先是英法矛盾。英國從16世紀末葉到17世紀70年代先後打敗西班牙和荷蘭,它同剩下的唯一強大對手法國的矛盾迅速上升,兩強決戰勢所難免。其次是普奧矛盾。自從神聖羅馬帝國分裂為一係列獨立的諸侯國,普魯士和奧地利最為強大,它們都想成為德意誌諸侯國中的霸主,同時由於奧地利哈布斯堡皇室領地西裏西亞在兩次“西裏西亞戰爭”中被普魯士占領,兩國的鬥爭日益尖銳化。再次是俄普矛盾。沙皇俄國在18世紀初葉打敗瑞典而成為歐洲強國之後,繼續推行西進和南下擴張政策,並把目標首先指向東普魯士。普魯士的日益強大和對外擴張,構成了俄國西進的阻力,兩國關係急劇惡化。各國都積極爭取盟國,孤立對手,縱橫捭闔,朝秦暮楚,展開尖銳而複雜的外交鬥爭。

英國的目的是奪取法國的殖民地,壟斷整個製海權;普魯土企圖吞並薩克森,變波蘭為自己的附屬國,奧地利企圖削弱爭奪中歐霸權的對手普魯士,收複1740年被侵占的西裏西亞,法國則力圖吞並英國國王在歐洲的世襲領地漢諾威,保護法國在美洲和東印度的殖民地,遏製普魯土的勢力,瑞典試圖奪取普魯土的波美拉尼亞,俄國力圖阻止普魯士東侵,並擴大自己在西方的領地。各種矛盾和利害關係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導致了兩個對立同盟的建立:—方是漢諾威、黑森—卡塞爾、不倫瑞克和其它一些德意誌諸侯國參加的英普同盟,另一方是由瑞典,薩克森和加入“神聖羅馬帝國”的大多數德意誌諸侯國組成的法奧俄同盟。


七年戰爭 - 戰爭進程



戰爭以普魯士進犯薩克森為開端。1756年8月28日,普魯土國王腓特烈二世的軍隊(9.5萬人)突然侵入薩克森,包圍了薩克森軍隊(1.8萬人),迫使該部於10月15日投降。在1757年的戰局中,腓特烈二世利用法奧俄同盟步調不一致(法國於春天開始戰鬥行動,而俄國於夏天才開始行動),以及軍隊(30餘萬人)展開緩慢的弱點,首先對奧開戰。普軍(19.2萬人)從四麵對布拉格展開向心進攻。1757年5月6日,普軍擊敗布勞恩元帥指揮的6萬奧軍,並將其圍困在布拉格。但是,前來增援的奧軍道恩元帥所部(5萬餘人)於6月18日在科林附近擊潰了普軍,迫使普軍放棄捷克。德·埃斯特列元帥所率的法軍(7萬人)占領了黑森—卡塞爾,在克洛斯捷爾—采文附近擊敗漢諾威軍隊(3萬人),並攻占了漢諾威。蘇比茲親王指揮的法軍(5.7萬人)於8月兵臨埃森納赫,威逼普魯士。腓特烈二世調動主力迎擊法軍,1757年11月5日羅斯巴赫戰役中大破法軍。隨後,他又將兵力(4萬人)迅速轉移到西裏西亞。當時,奧軍道恩部在西裏西亞包圍了施韋德尼茨,並占領了布雷斯勞(韋羅茨瓦夫)。12月5日在洛依滕交戰中,奧軍也被腓特烈二世擊敗。與進攻東普魯土的俄軍(7萬人)作戰的是萊瓦爾德元帥指揮的普軍(3萬人)。7月5日,阿普拉克辛元帥指揮下的部分俄軍(2.4萬人)在波羅的海艦隊支援下攻占了梅梅爾(克萊佩達),蒂爾西特(蘇維埃茨克)、貢賓嫩(古謝夫)和因斯特堡(切爾尼亞霍夫斯克)。8月30日,俄軍在大耶格爾斯多夫附近的交戰中擊潰萊瓦爾德部,打通了進入東普魯士的道路。但是,阿普拉克辛認為,腓特烈二世的追隨者彼得三世不久將成為俄國皇帝(女皇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患病),遂命令部隊撤回梅梅爾。為此,他被女皇送交法庭審判,其職務由費爾莫爾將軍接替。瑞軍2.3萬人於9月向波美拉尼亞的斯德丁(什切青)進攻,但在俄軍撤回梅梅爾後,也撤到施特拉爾鬆。這樣,普軍在1757年戰局中獲勝。

在1758年的戰局中,反普同盟出動軍隊達31.6萬人,而腓特烈二世的軍隊隻有14.5萬人。反普同盟雖擁有兩倍以上的優勢兵力,但因步調不一致、相互不配合,而未能發揮其作用。
1757年12月在東普魯土展開進攻的俄軍於1758年1月占領了東普魯士,並把它劃為俄國屬地。1758年夏,俄軍5.8萬人包圍了屈斯特林(科斯琴)。奧地利由於擔心俄國取勝,在西裏西亞和薩克森采取消極防禦,而法國在黑森—卡塞爾和漢諾威也是這樣。腓特烈二世集中兵力,企圖一一擊破奧俄這兩個主要敵人,遂從西裏西亞侵入捷克,包圍了奧爾米茨(奧洛穆茨)。但當他獲悉屈斯特林被圍後,又把主力調往屈斯特林作戰。8月25日的措恩多夫血戰,雙方未分勝負。普軍退向屈斯特林。俄軍退向蘭茨貝格,從那裏轉到波美拉尼亞,然後隨著冬季酌來臨又撤退到維斯瓦河以東。

1759年初,反普同盟軍隊已達35.2萬人,英普同盟軍隊約有22.2萬人。俄國在1759年戰局中的計劃,是將軍隊集結於波茲南地區,以便隨後開往奧得河與奧軍會師。4月,4萬俄軍(自6月30日起,由有才略的薩爾特科夫將軍指揮)向奧得河推進。韋德爾將軍指揮的普軍3萬人企圖阻截俄軍,但1759年7月23日在帕爾齊希戰役中被俄軍擊潰。薩爾特科夫在克羅森地區與勞東的奧地利軍1.8萬人會合,並在占領法蘭克福(奧得河畔)後,建議道恩一起進攻柏林。道思拒絕了這一建議,而力圖把軍事行動轉向西裏西亞。腓特烈二世決定抵擋薩爾特科夫對柏林的進攻。8月12日,在庫訥斯多夫的交戰中,普軍4.8萬人遭到失敗。但是,由於奧軍統帥部的過失,攻克普魯土首都柏林從而結束戰爭這個業已展現的可能性未能成為現實。俄軍撤到維斯瓦河以東。在西線,法國聯軍進行了保衛黑森—卡塞爾的戰鬥和漢諾威的戰鬥,在漢諾威,8月1日明登要塞被圍時遭到失敗。因此,盡管俄軍取得了輝煌勝利,1759年的戰局並未取得重大戰果,這是奧地利奉行的政策造成的,奧地利害怕普魯士被徹底打垮而使俄國勢力得到加強。在1759年的戰局中,反普同盟內部的矛盾更加激化。法國反對東普魯土歸屬俄國,而準備與英國簽訂和約,但和談以失敗告終。

1760年,腓特烈二世費盡力氣才使兵力增加到10—12萬人。反普同盟的軍隊為22萬人。同盟國計劃采取協同行動:俄奧軍在西裏西亞,帝國軍在薩克森,法軍則對付漢諾威。腓特烈二世為掩護自己的補給線和軍需庫而轉入了防禦。俄軍和奧軍在敵交通線上作戰,企圖迫使普軍放棄其占領的要塞和城市。由於道思逃避了協同行動,薩爾特科夫把俄軍主力調往波美拉尼亞,而派遣部分兵力襲擊柏林。結果,切爾內紹夫將軍率領的俄軍(2.3萬人)於10月9日占領柏林。但是,由於腓特烈二世率領7萬普軍在向柏林接近,切爾內紹夫軍在摧毀敵軍需庫和其它軍事設施後,便撤出柏林,與在法蘭克福地區作戰的俄軍主力會合。1760年的戰局以雙方局勢都未發生根本變化而結束。



七年戰爭 - 戰爭結局

七年戰爭
七年戰爭
1761年戰局中,12月16日發生了一個重大事件。這就是魯緬采夫將軍指揮的俄軍在波羅的海艦隊的配合下,攻占了普魯士的堅固要塞科爾貝格科。布圖爾林元帥(接替染病的薩爾特科夫)統率的俄軍在波美拉尼亞站穩腳跟後,與瑞軍建立了聯係,以便共同從北麵對柏林實施突擊。在1761年的戰局中,普魯土喪失了南西裏西亞,被切斷同波蘭(普魯土的糧食供給地)和波羅的海的聯係。普魯士已陷入困境。但是,形勢發生了變化。1762年1月5日女皇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病死,腓特烈二世的追隨者彼得三世即位,使俄國退出戰爭,並且把俄軍占領的全部土地歸還給普魯士。此後,在5月5日同普魯士簽訂了同盟條約,從而拯救了普魯士,使其免於徹底覆滅。繼俄國之後,瑞典也於1762年5月22日退出戰爭。

在1762年的戰局中,普軍在俄國切爾內紹夫軍(臨時編入普軍)的援助下,把奧軍逐出西裏西亞和薩克森,並在弗賴堡附近的交戰中戰勝了帝國軍隊。但是,戰爭已把交戰各方拖得精墟力竭,因此,普法於11月3日簽訂初步和約,普奧於11月24日訂立停戰協定。

以俄國退出戰爭為標誌,七年戰爭進入了尾聲。最終導致戰爭結束的是這樣兩個具體原因:一是戰爭已把交戰各國拖得精疲力竭,任何一國已無力改變既成的勝負格局;二是由於俄國轉而同普魯士結盟,在1760年的戰局中,普軍又重新奪回了西裏西亞和薩克森。基於這一情況,普魯士和法國於1760年11月3日簽訂初步和約,普魯士和奧地利於同年11月24日簽署停戰協定;英國和法國於1763年2月10日簽訂巴黎和約(1761年參戰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加入了該和約)。1763年2月15日,以普魯士為一方、奧地利和薩克森為另一方,簽訂了結束七年戰爭的胡貝爾圖斯堡和約。

根據上述和約和協定的確認,普魯士鞏固了它對西裏西亞的領有權;英國取得了加拿大和法國割讓的密西西比河以東的所有領土,並且用梅諾卡島換取了塞內加爾,用古巴換取了佛羅裏達的一部分;奧地利放棄了收複西裏西亞的要求;法國喪失了北美和南亞的大部分殖民地,但重新獲得英國歸還的貝爾島、瓜德羅普、馬提尼克、聖路西亞、加利,以及北大西洋的密克隆和聖皮埃爾島;西班牙在付出代價後,重新獲得古巴和菲律賓。一場規模空前的世界性戰爭在經曆了七年激烈、曲折、複雜的角逐之後,宣告結束。



七年戰爭 - 重大戰役

七年戰爭
七年戰爭
1756年5月20日—梅諾卡戰役

1756年10月1日—羅布西茨戰役

1757年4月21日—萊亨堡戰役

1757年5月6日—布拉格戰役

1757年6月18日—科林戰役

1757年6月23日—普拉西戰役

1757年7月26日—BattleofHastenbeck

1757年8月3日8月6日—BattleofFortWilliamHenry

1757年8月30日—大耶格爾斯多夫戰役

1757年9月7日—BattleofMoys

1757年11月5日—羅斯巴赫會戰

1757年11月22日—布雷斯勞戰役

1757年12月5日—洛伊滕會戰

1758年4月29日—古德洛爾戰役

1758年6月30日—BattleofDomstadtl

1758年7月7日7月8日—卡裏永戰役

1758年8月3日—尼加巴丹戰役

1758年8月25日—曹恩道夫戰役

1758年10月14日—霍克齊戰役

1759年4月13日—卑爾根戰役

1759年7月23日—BattleofKay

1759年8月1日—明登戰役

1759年8月12日—庫勒斯道夫戰役

1759年8月19日—拉哥斯戰役

1759年9月10日—本地治裏戰役

1759年9月13日—魁北克戰役亦稱為亞伯拉罕平原戰役

1759年9月25日—霍耶斯韋達戰役

1759年11月20日—基伯龍灣戰役

1759年11月21日—BattleofMaxen

1759年12月4日—邁森戰役

1760年6月23日—蘭茨胡特戰役

1760年8月1日—瓦爾堡戰役

1760年8月15日—李格尼茨戰役

1760年11月3日—托爾高戰役

1761年7月15日7月16日—BattleofVillinghausen

1762年7月21日—博克施道夫戰役

1762年7月23日—SecondBattleofLutterberg

1762年9月24日—馬尼拉戰役

1762年10月29日—弗賴堡戰役



七年戰爭 - 戰爭影響

七年戰爭
七年戰爭
七年戰爭的戰場遍及歐洲大陸、地中海、北美、古巴、印度和菲律賓等地。這次戰爭對於18世紀後半期國際戰略格局的形成和軍事學術的發展均產生了深遠影響。由於參戰國家眾多,英國首相丘吉爾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七年戰爭中,英國是在七年戰爭中最大的贏家,法國在《巴黎和約》中被迫將整個加拿大割讓給英國,並從整個印度撤出,隻保留5個市鎮,英國成為了海外殖民地霸主,邁向日不落帝國的傳奇。但英國將這次的大帝國戰爭(法國-印第安戰爭)的戰費轉嫁在北美殖民州身上,引起了當地居民的不滿。七年戰爭完後13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對德國而言,七年戰爭使得普魯士崛起,正式成為英、法、奧、俄外的歐洲列強之一,但也使王國本土成為一片廢墟。不過戰後的腓特烈全力投入重建和平和經濟的工作,普魯士的地位變得穩定,而腓特烈亦因這場戰事被冠而“軍事天才”及“大帝”的榮譽。對法國來說,《巴黎和約》成為了其君主製時期的最屈辱的事件之一。法國放棄了印度加拿大密西西比河西岸,雖然仍然擁有密西西比河西麵的紐奧良和瓜德羅普島,但是這次失敗標誌著法國失去了新大陸。法國的對外交策略黯然失敗,聲望也顯著下落。這次戰爭亦使路易十五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並且在他死後成為了法國的最不得人心的國王之一。奧地利繼上次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後再次不敵普魯士,痛失了西裏西亞這個富庶地。瑪麗婭·特蕾西婭爾後一直對葉卡捷琳娜大帝和腓特烈二世有敵對情緒,並在晚年致力於反對瓜分波蘭的戰爭和維護國際和平。俄國在七年戰爭中鞏固了其在東歐的勢力,並更趨於向西擴張,踴躍於瓜分波蘭。俄國在戰爭後期的舉動亦贏得了普魯士的友誼。俄國名將魯緬采夫亦在此戰中成名。

此外,七年戰爭在軍事學術上的主要影響是,暴露了以切斷交通線為主目標的“機動戰略”和呆板的線式戰術的許多弊端,發展了野戰殲敵的新的作戰方法。



七年戰爭 - 戰爭評析

七年戰爭
七年戰爭
七年戰爭是法國革命戰爭前歐洲各主要國家(土耳其除外)都相繼卷入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戰爭,由於戰場範圍廣,有人稱之為“世界戰爭”。從全局看,這場衝突主要是法國人所謂英法“第二次百年戰爭”(按指17世紀後半期到拿破侖戰爭這一時期英法爭奪海外殖民地的衝突)的新階段。從歐洲大陸看,普奧衝突最尖銳,兩國作戰次數最多,因此有人稱這次戰爭為“普奧戰爭”。

這次戰爭最大的贏家是英國。這是多種因素決定的。首先,英國是世界上最早經曆資產階級革命的國家,比較徹底地摧毀了束縛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封建勢力。七年戰爭前夕,它正處於以機器生產代替手工生產的世界第一次產業革命時期。資產階級革命加產業革命,促使英國的經濟軍事實力獲得長足的進展,這是它克敵製勝的物質基礎。與此同時,以老
威廉·皮特為核心(戰爭爆發時任陸軍大臣,1756年起組閣)的英國統治集團的戰略指導也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皮特力主以金錢收買歐洲大陸上新興的軍事強國普魯士為英國打仗,牽製法國的兵力,以便英國發揮其海軍優勢爭奪法國的海外殖民地。按此方針,英國盡可能避免直接卷入歐洲大陸上的地麵作戰,僅對法國沿海要地實施襲擾或封鎖,間接配合普軍的行動。英國本身有利的島國地位保證了它的本土不易遭受對方襲擊。皮特推行的這一套政策實際上是英國的傳統國策。正如後來俾斯麥所指出的:“英國的政策從來就在於在歐洲尋找肯用自己的身軀維護英國利益的傻瓜。”他指的是雇用“朋友”並唆使它們同英國的主要敵人為敵的政策。七年戰爭時英國的實踐是這種傳統政策最典型的表現。

英國在七年戰爭中的勝利,使它成為海上霸主達100多年之久。然而,它的勝利也埋下了後患:為了彌補它在七年戰爭中的重大消耗,它在戰後對北美殖民地變本加厲地掠奪和攝取,從而激化了北美殖民地與宗主國之間的矛盾,以致12年後就爆發了美國獨立戰爭,使英國在北美的殖民事業遭到空前沉重的打擊。與此相聯係的是,由於七年戰爭時期英國在北美同法國爭奪加拿大的鬥爭中,充分利用了北美殖民地的民兵部隊,借以彌補當地英國正規軍的嚴重不足,這就為殖民地培養了一支不可忽視的
武裝力量,特別是鍛煉了包括喬治·華盛頓在內的一批傑出軍事指揮人才,為隨後美國反對英國統治的革命戰爭準備了幹部。這兩點顯然是英國統治集團始料所不及的。

英國的盟邦普魯士,以有限的人力物力在歐洲大陸上同當時幾乎所有的大陸強國相對抗,並且取得多次會戰的光輝勝利,這和普王弗裏德裏希二世的統帥才能是分不開的。他善於利用敵對陣營的內部矛盾,實行各個擊破,以少勝多。這次戰爭是他軍事生涯的極盛時期。普魯士軍隊成了
歐洲許多國家軍隊學習的榜樣。然而,弗裏德裏希二世稱霸歐洲的政策以及由他奠基的普魯士軍國主義具有極大的冒險性。戰爭期間,弗裏德裏希二世不止一次地陷入危局,特別是戰爭末期幾乎使普魯士遭到覆滅,僅僅由於某些偶然因素才轉危為安。歸根到底,弗裏德裏希多麵樹敵,窮兵黷武的政策是不足為訓的。

七年戰爭是聯盟戰爭。一切聯盟戰爭都要求盟國之間協調一致,共同對敵。而七年戰爭的兩大集團內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戰略上的分歧,尤以法奧俄集團更為嚴重。這個集團的各成員國不僅戰略目標各異,形不成合力,而且互相拆台,使它們雄厚的戰爭潛力得不到應有的發揮,結果授敵以可乘之隙,犯了聯盟戰爭之大忌。

七年戰爭生動地表明,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對前線軍事行動的消極影響極其嚴重。最典型的是俄國。它在反普同盟中出兵數量最大,有些會戰也打得比較出色,但由於最高統治集團中存在反普與親普兩派的尖銳對立,因而前線統帥出於對國內政局動向和自身利害的重重顧慮,畏首畏尾,行動不堅決,也犯了兵家之大忌。

七年戰爭包括30餘次會戰,它對軍事學術的重大影響主要在於:它暴露了當時歐洲軍隊盛行的分兵把口式的“警戒線戰略”和以威脅敵軍補給線為主要目標的“機動戰略”以及呆板的線式戰術的缺點。,這些戰略戰術是封建雇用軍時代的產物,適合於軍隊人數少、代價昂貴(補充不易,打掉了非常可惜,因而必須千方百計避免決戰,保存實力)、對補給線依賴性極大等特點,並且曾經在17世紀以來的一些戰爭中發揮過重要作用。但是到七年戰爭時期,隨著各國經濟承受能力的提高,軍隊人數增大,火力加強,後勤補給製度也不單靠補給線,因而一味照搬過去的戰略戰術顯然已經不合時宜了。新的曆史條件呼喚集中兵力、以殲滅敵軍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的決戰戰略來取代警戒線戰略和機動戰略,同時呼喚便於利用地形地物發揚火力、保存自己的比較靈活的戰鬥隊形和戰術來取代死板的線式戰術。不僅陸上作戰的線式戰術有這個問題,海上作戰的線式戰術也麵臨同樣的問題。七年戰爭在這些方麵提供了新的經驗。仔細分析這次戰爭中某些會戰的勝負原因,可以看出幾十年後法國革命戰爭和拿破侖戰爭中臻於完善的決戰戰略和疏開隊形的端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