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信息化戰爭條件下 古老的伏擊戰還管用嗎?

(2008-11-21 07:59:47) 下一個

信息化戰爭條件下 古老的伏擊戰還管用嗎?
2008年 來源:中國青年報

 

    8月18日,俄羅斯部隊撤出格魯吉亞哥裏市郊。當日,俄軍從格南奧塞梯首府茨欣瓦利市和哥裏市撤出,這標誌著俄羅斯開始從南奧塞梯衝突地區撤軍。 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被路邊炸彈襲擊的美軍軍車 來源:新華網

    伏擊戰,是指預先將兵力隱蔽埋伏在敵必經之路附近,待敵或誘敵進入伏擊區,突然予以攻擊的戰鬥。這一傳統戰術在信息化條件下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10月20日,據俄羅斯國家廣播電台報道,約100名俄軍內政部士兵乘車在北高加索地區遭到武裝分子的伏擊,俄軍一輛裝甲運兵車和兩輛卡車被損壞,兩名俄軍士兵在襲擊中身亡,另有9人受傷。但印古什反對派網站援引“內部消息”稱,約50名俄軍士兵在伏擊中喪生。

    事實上,自第一次車臣戰爭以來,俄軍部隊便不斷遭到當地武裝分子的襲擊。而對駐伊拉克美軍來說,伏擊戰更是恐怖的“死亡陷阱”。因為在死亡的士兵中,絕大部分是在伊拉克武裝力量精心策劃的伏擊戰中身亡的。難怪美軍第1裝甲師師長曾心有餘悸地承認:“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伏擊戰更可怕的事了。”

    一種古老的戰術

    伏擊俗稱埋伏,在中國古代戰爭中曾廣為運用。《孫子·勢篇》即載有:“以利動之,以卒待之。”北宋時的《百戰奇法》也有:“凡與敵戰,其將愚而不知變,可誘之以利。彼貪利而不知害,可設伏兵以擊之”的記載。伏擊戰鬥理論隨著戰爭的實踐而逐步發展。作為對運動之敵襲擊的一種樣式,預先將兵力隱蔽埋伏在敵必經道路的翼側,待敵進入預定地區,突然攻殲敵人是伏擊的基本戰法。

    伏擊戰一般分為待伏與誘伏兩種。待伏,是在偵察到敵人出動的兵力、時間和必經之路後,預先設下埋伏,待機殲敵。誘伏,是以主要兵力在有利地形上設伏,然後用少數部隊誘敵上鉤,等敵人進入伏擊圈後給予沉重打擊;或者假攻一個點,引誘別的敵人前來增援,在路上伏擊敵人的增援部隊,即“圍點打援”。伏擊的對象,主要是敵戰鬥人員較少的運輸隊、汽車、火車、船隊和零星小股分隊,以及饑餓與疲憊不堪的戰鬥部隊,以便速戰全殲。

    以弱勝強的重要手段

    用伏擊戰打擊運動的敵人,常常可以用小的代價,換取大的勝利。

    冷兵器時期,伏擊戰鬥主要在險關要地埋伏或用謀誘敵,以弓箭、弩和白刃格鬥殲敵。公元前342年馬陵之戰,齊國孫臏用減灶示弱,誘伏魏軍於馬陵(今河南範縣西南),大獲全勝,魏將龐涓兵敗身亡。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廣泛運用伏擊戰法,屢勝強敵。1935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15軍團以一部兵力圍攻陝西甘泉城,吸引延安國民黨軍南援,主力在勞山設伏,殲滅了第110師大部。1937年9月,八路軍第115師在平型關山地預先設伏,待敵進入伏擊地區後,堵頭截尾,向敵兩翼實施猛攻,殲滅日軍板垣師團1000餘人。同年10月26日,八路軍第129師於七亙村伏擊日軍輜重部隊,兩日後,又在同一地點再次伏擊,兩戰皆勝。1947年,西北野戰軍巧妙運用伏擊戰法,在青化砭待伏、羊馬河運動伏擊國民黨軍隊,取得重大勝利。

    信息化條件下伏擊戰的新發展

    信息化戰爭形態與以往戰爭形態相比,無論是作戰方式、製勝機理,還是部隊編製體製、武器裝備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也進一步促使伏擊戰呈現更多的信息化特征。

    從組織實施角度看,伏擊戰已由預先設伏發展為機動伏擊。

    傳統意義上的伏擊戰,其本質就在於以靜製動,以逸待勞。信息化條件下,這種兵力部署固定、缺乏機動性的“守株待兔”式伏擊方式,已明顯不適應戰場的客觀環境。這主要是由於敵軍擁有先進的偵察器材構成的全縱深、高立體、高分辨、實時化的偵察監視係統,欲把較大兵力預先埋伏在敵行進方向上而不被敵發現是很難做到的,所以隱蔽伏擊企圖將十分困難。加之,信息化武器裝備射程遠、精度高、反應靈活、威力大,伏擊部署一旦被敵偵知,則極可能遭敵遠程精確火力的猛烈突擊。此外,由於戰場流動性強,不允許也不可能將伏擊兵力長時間靜止地部署在相對固定的地域內。因此,客觀上要求部隊必須改變以往靜態待伏的行動方式,確立在機動中創造、捕捉戰機的思想,力求通過堅決、快速的機動來達成伏擊作戰的目的。

    從基本戰術手段看,伏擊戰由“堵頭截尾,猛攻兩翼”發展為“全維部署,立體圍殲”。

    以往,“堵頭、截尾、斬腰”是伏擊戰的基本戰術方法,即在伏擊戰中注重建立有重點的袋形部署,並根據敵情、我情及地形條件,將兵力區分為堵擊、側擊、尾擊及阻隔(援)部(分)隊、合成預備隊等編組,力求形成對敵的四麵包圍之勢。信息化戰場上,作戰行動的整體性極大增強,體係對抗的特征也更加明顯。空、地、海、天、電各戰場領域一體化的全維作戰成為主要作戰方式。伏擊戰中,強敵可能利用其技術優勢,抵消設伏帶來的隱蔽突然性,降低達成作戰目的的成功率。

    因此,要達成伏擊目的,必須在繼承傳統的戰術手段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精兵利器和各軍兵種的協同作戰效能,對伏擊之敵形成“全維部署,立體圍殲”之勢。所謂“全維部署”,就是指應著眼空、地、海、天、電全維空間進行兵力部署,在戰場全時空內對敵形成優勢;所謂“立體圍殲”,就是指通過全維的兵力部署、火力組織等來達成對敵攻殲的立體性。其實質就在於,充分發揮信息化條件下部隊的全維作戰能力,通過一體化的打擊手段,充分發揮設伏的隱蔽突然性,從而為全殲被伏之敵創造有利條件。

    從打擊方式看,伏擊戰由單純硬打擊發展為軟硬兼施的非接觸打擊。

    以往,受武器裝備戰技性能的製約,兵力的機動能力有限,軍隊缺乏實施遠距離打擊的物質基礎。因此,傳統伏擊戰的基本打擊手段尚無法脫離那種依靠火力、兵力實施的近距離接觸性打擊。

    信息化條件下,隨著各種信息化武器裝備的廣泛運用,武器係統實現了電子與火力的一體化,將電子“軟”壓製和火力“硬”打擊能力融為一體,極大地豐富了伏擊戰的打擊手段。特別是以精確製導武器為主的非接觸性“硬打擊”方式和以電子進攻為主要形式的“軟殺傷”方式的有效結合,使以往近距離兵衝火打型打擊手段發展為火力“硬打擊”與電子“軟殺傷”緊密結合的軟硬兼施型的打擊手段。

    因此,伏擊戰中充分發揮以電子幹擾為主的電子“軟殺傷”和以精確製導武器為主的火力“硬打擊”能力,將敵作戰體係的節點作為打擊目標,能極大地製約敵作戰效能的發揮,可迅速破壞敵整體結構,達到癱瘓敵作戰體係的目的。

    從戰場空間看,伏擊戰場由一維平麵發展為全維立體。

    地形之利是達成伏擊戰目的的天然優勢,也是製約戰鬥行動的重要因素。以陸戰場為例,以往的伏擊戰,多將伏擊地區選擇在“兩山夾一川,道路有轉彎”的有利地形,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己方兵力兵器的優長,製約敵方優勢的發揮。

    信息化戰場上,作戰行動將在全維空間同時展開,伏擊地區的選擇也隨之擴展到戰場全縱深。特別是縱深攻擊的決定性作用越來越明顯,伏擊戰機隨時可能在戰場的全縱深出現。

    此外,伏擊地區的空中化趨勢也日益顯著。由於空中機動和空中打擊已成為基本作戰方式,地麵戰場複雜的地形條件對部隊作戰行動的製約大大降低。因此,廣泛利用空間之利選擇伏擊場所,也成為伏擊戰發展的必然趨勢。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電磁領域也逐漸成為伏擊戰的新戰場。當前,電子戰已從以往的保障地位上升為戰鬥製勝的主體行動,尤其是電子進攻將成為製約整個戰鬥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集中精銳電子戰力量,緊緊圍繞主要作戰方向和作戰時節,利用有利戰機廣泛實施區域性、時域性電子機動伏擊,以強有力的電子進攻戰,重點削弱和破壞敵信息網絡係統、武器控製係統等目標的作戰效能,有助於設伏一方短時間內奪取局部電子優勢,從而為作戰全局的勝利創造有利條件。 (蔡建權 孫曄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