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世界近百年主要經濟危機

(2008-10-31 12:04:06) 下一個

北京中期

1、1929 年經濟危機

  1929-1933 年危機是資本主義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危機。工業生產下降的幅度是之前曆次危機所從未有過的,國際貿易額的實際貿易量也出現曆史上第一次的下降。不僅生產下降的幅度驚人,而且,其延續時間也異常持久。在以前的危機中,生產下降的延續時間不過幾個月,而這次卻是幾十個月。以美國為例,由危機時的最低點恢複到危機前水平所需的時間,煤、生鐵、鋼等都長達四十多個月。因此,1929-1933 年危機成為資本主義曆史上時間最長的世界經濟危機。

  1929-1933 年的危機的極度深刻性和其空前持久性結合在一起,使這一次危機具有極大的破壞力,它使資本主義工商業大幅倒退,使整整幾十年生產力的發展成就付之東流。『一戰』前的各次危機通常使生產水平倒退一二年,倒退四年或四年以上的情況極少。而1929-1933 年的危機卻使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生產水平大約後退到1908-1909 年。其中美國退到1905-1906 年,德國退到1896 年,英國退到1897 年。這次危機不僅限於生產和商業範圍,而且也擴展到銀行信用係統,以及外匯和債務等領域。生產過剩危機中商品價格下跌,使工業資本家、手工業者、農民等債務人難以支持,從而使許多公司和企業主遭到破產。

  美國、德國和法國有幾萬個股份公司因此倒閉。不僅資本家破產,而且實際上某些資產階級國家也破產了。

  1931 年9 月,英國被迫放棄金本位製,宣布英鎊貶值,震動了世界各國。英聯邦以及許多同英鎊聯係的歐洲國家的金本位製都跟著垮台了。1933 年3 月間,資本主義世界信用、貨幣製度崩潰的浪潮襲擊了美國。美國銀行倒閉之風更加劇烈。到1933 年,美國銀行共倒閉11730 家,企業倒閉252000 家。1933 年3 月4 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其就職之日,不得不宣布銀行『休假』,隨即關閉紐約金融中心,並放棄了金本位製。

  1929-1933 年的危機是空前深刻和空前劇烈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宣告了主張『放任主義』的資本主義經濟理論的失靈。危機表明,資本主義單靠本身內在的力量已經不容易從危機中爬出來了。於是,鼓吹通過加強『國家乾預』來刺激經濟和保持『充分就業』的凱恩斯主義便應運而生。凱恩斯主義企圖利用加強『國家乾預』經濟的人為措施來克服危機,消除失業和防止革命。

  總的來看,危機進一步加強貿易保護,調整了各國經濟的相對地位。英、德、日等國應對危機的措施及時正確,其國際市場份額提高;美、法兩國的應對措施則顯得遲緩、乏力,國際市場份額大幅下降。美國的損失特別值得注意。美國在世界工業總產量中的比重從1929年的48.5%下降到1938 年的32.2%,低於1913 年時的36%。美國所擁有的巨額戰債化為烏有,外國投資大量抽回,1938 年,美國國外投資存量減少為115 億美元,比1929 年減少三分之一。美國的國際貿易地位也急劇下降。1929 年至1938 年,美國的進口份額由12.2%降至8.1%,出口由15.6%降至13.4%。英國則依靠其廣大的殖民地奪回了世界貿易總額的首席位置。英聯邦地區(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南非等)建立帝國關稅特惠製。德國也在其統治區及殖民地(歐洲大陸及拉丁美洲部分國家)實施貿易封鎖。在亞洲市場上,美國的貿易增長速度遠遠趕不上日本和德國。美國是靠第二次世界大戰才重新奪回失去的國際市場份額,並再度稱雄世界的。


2、二戰後第一次世界經濟危機(1957 年-1958 年)

  二戰決定性地改變了世界經濟地圖。戰爭期間,美國非但沒有遭到戰爭的直接破壞,其生產能力反而有了巨大增長。從1939 年到1942 年,美國工業生產即增加近一倍,1945 年又比1940 年增加116%。1948 年,美國工業生產占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的54.6%,出口貿易占23.9%,還集中了世界3/4 的黃金。不僅如此,美國工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十分 明顯。1950 年美國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為英國的3 倍,西德的4 倍,是日本的更多倍。美國製成品的生產為西德的6 倍,為日本的30 倍。美國煤礦的生產率比英國、西德高3-4 倍,是法國的7 倍。因此,戰爭剛結束時,美國的政策是利用美國統治的全部優勢,為美國資本取得最有利的地位,迫使各國開放市場,接受價廉物美的美國貨,摧毀德國、日本、英國、法國、意大利的經濟,奪取這些國家對殖民地的統治和影響,從而實現美國獨霸西方世界的美夢。為達此目的,美國對盟國援助隻用於救急,不是幫助盟國重建生產體係;援助都附有“排除國際商業中的一切歧視待遇的協議”,並且在貨幣和貿易體係計劃中,美國不讓各國為平衡支付而限製貿易。最重要的是,美國以防止德、日再次侵略他國為名,製定了拆毀德國、日本軍事工業的計劃,從根本消滅這兩個新興工業強國的競爭能力。如果這一切都成為現實,則美國將成為新的世界工廠,而歐洲和日本將成為美國的原材料及初級產品加工地,那裏的經濟需求將無法增長,一個長達二十多年的繁榮期也就不可能出現。

  事實上,美國的這一商業野心並沒能實現。隨著美國商品大量輸入各國,隨著拆毀德、日兩國軍事工業的進程的開始,歐洲和日本國內失業工人大量增加,各國共產黨勢力迅速壯 大,美國不得不更弦改張。美國統治精英終於發現,他們的頭號敵人是蘇聯社會主義陣營,而不是歐洲和日本,因此美國對外經濟政策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變化,變消滅競爭對手為扶植競爭對手。主要措施有三,一是著名的馬歇爾計劃;二是停止拆毀德國和日本的軍事工業;三是允許日元、英鎊、馬克等貨幣貶值,例如日元貶值到1 美元兌360 日元,從而減少美國貨對各國市場的衝擊,並使各國有能力對美出口。此後,由於朝 鮮戰爭爆發,日本又成為美國軍火的前線供應商,發了一筆戰爭財。此外,美國以盟國的保護傘自居,軍費長期居高不下,也增加了美國產品的出口成本。這些措施從效果來看,可以一言以蔽之,即美國采取了 單方麵自由貿易,而允許各國貿易保護的友好態度。此後,歐洲和日本生產能力得以重建,內需擴大,給美國商品提供了更大的市場;歐洲和日本產品輸出美國的數量不斷增長,但卻仍不足以平衡來自美國的進口,美國進出口仍然保持大額順差,世界經濟進入良性循環。

     這一時期的經濟周期呈現出若幹新特點。其一是,危機期間物價上漲,即所謂“滯脹”。形成滯脹的原因很多。從微觀機製上看,二戰以後,工會力量普遍增強,形成所謂名義工資的增長剛性,而雇主對付工資增長的辦法便是提高產品價格,從而形成工資與物價螺旋上漲的成本推動型長期通貨膨脹趨勢。石油漲價也可歸於這一大趨勢,但情況更複雜一些。在第一次石油危機以前,由於石油生產國相互競爭,石油價格一直保持在較低水平,而相應的工業品卻不斷漲價。石油生產國之間加強團結後,就相當於工人加強了團結,石油價格迅速上漲,導致物價上漲。從宏觀上看,二戰後至七十年代末期,各發達國家都程度不同地實行凱恩斯主義政策,用財政和貨幣手段擴大需求,需求拉動型的漲價成為通貨膨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隨著國際競爭的加劇和浮動匯率製取代固定匯率製,匯率貶值成為國際競爭的戰略工具,從而使通貨膨脹帶有主動的戰略意義。因此,戰後至七十年代末期,通貨膨脹是發達資本主義各國的長期現象,隻是程度有別而已。但是,與二戰前相同的是,國內國際的競爭依然十分激烈,尤其是國際競爭日益加劇,過多投資追逐過狹市場的矛盾並未解決,因 此世界經濟危機還是會不斷降臨,隻是危機更多地表現為企業破產、開工率下降、投資下降、庫存增加,而較少地表現為價格下降。

  另一個新特點是危機的同步性下降,即使是同步性危機,其嚴重程度也相差較大。其原因在於,各國經濟競爭力距離較大,各國幹預經濟的程度增強,因此各國經濟的獨立性也有所增強。例如,從1950 年到1966 年,美國發生過1953 年到1954 年危機,1957 年到1958年危機,1960 年到1961 年危機,而此期間西德經濟卻一直沒有發生實質性危機,隻是每次美國危機時西德的經濟增長率都有所下降。1966 年到1967 年,西德經濟發生危機,但美國此時卻正經曆著二戰後的一次長期繁榮。但是,以布雷頓森林體係崩潰為標誌,各國競爭力差距再度接近,各國間經濟競爭越來越激烈,危機的同步性又顯著增強。繼1973 年到1975年的嚴重世界經濟危機後,西方各國都經曆了一段低增長高通脹的滯脹期,接著就是1979到1982 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各國失業率都上升到空前水平,然後是1990 年到1991 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各國無一例外深陷其中。九十年代後,美國經濟表現異常,在歐洲和日本經濟長期不景氣的前提下,走出了一波低通脹高增長的所謂“新經濟”,其實是巨大的泡沫經濟,似乎各國危機的同步性又被打破了。但緊接著就是自2000 年3 月開始的更加嚴重的世界經濟危機,美國經濟泡沫破滅,帶動歐洲、日本經濟進一步衰落。

  1957 年-1958 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是在二戰結束至布雷頓森林體係崩潰的國際經濟良性循環階段發生的。問題在於,良性循環中各方的收益卻並不平衡。日本和西德工資低,貨幣 定值低,隨著投資不斷擴大,其國際競爭力迅速提高,貿易順差不斷增長。而英國和美國則相對衰落,經濟增長率隻有德、日的一半左右。英國存在經常性的貿易逆差,英鎊危機頻繁;美國的貿易順差也不斷縮小,至1958 年時第一次出現33.5 億美元的國際收支逆差,導致大量黃金外流。

  危機以前,各發達國家都出現投資高漲,其中以日、德為最。從1955 年到1957 年,美國的投資增長率也超過10%,被認為是戰後美國經濟最繁榮的時期。但是,由於美國的工資和匯率較高,國際競爭力相對下降,美國的投資最容易出現過剩。1957 年3 月起至1958年4 月,美國經濟落入危機,商品滯銷,庫存增長,工業生產下降13.5%,鋼鐵和汽車等部門的生產量下降一半以上(這兩個部門正是日本和西德發展最迅速的部門),1958 年第三季度固定資本投資同比下降15.6%,失業率上升到7.5%,是危機前的一倍。與戰前危機不同的是,這次危機並未導致物價下跌,相反,危機期間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了4.2%,生產者價格指數上漲了2.2%。因此,危機並沒有增強美國的出口競爭力,相反,出口競爭力進一步削弱。1958 年美國出口總值下降了14.3%,貿易順差從1957 年的65.1 億美元減少到35.7 億美元。與此同時,美國資本輸出和海外軍事開支不斷增加,國際收支第一次出現33.5億美元的逆差。這樣,美國的危機持續時間延長了。

  危機迅速波及加拿大、日本及西歐各國。由於日本對美出口依賴程度高,日本的危機深 度和持續時間僅次於美國。日本危機持續13 個月,工業生產下降10.4%,批發物價指數下降7.4%。英國(忽略加拿大,因加拿大不是一個獨立的工業強國)緊隨其後,危機持續13個月,工業生產下降3.7%。而西德的危機持續時間卻隻有4 個月,工業生產下降僅為1.4%。

  由此可見,雖然美國仍然是世界經濟的龍頭,也是世界經濟危機的震中和首發地,但是美國經濟地位已經明顯下降,不足以向外轉嫁危機,因此不能最先擺脫危機。相反,西德經濟卻具備了向外轉嫁危機的能力,成為擺脫危機的領頭羊。

  美國仍然用財政和貨幣兩手對付危機。財政方麵主要是增加公路和住房建築支出(36.5億美元),增加軍費(58 億美元),從而使1958 年1959 年國債總額增加142 億美元。在滯脹的前提下,支出加大了通貨膨脹的壓力,使貨幣政策調控的難度加大。提高利率,則通貨膨脹可以控製,但危機會加深;反之,則通貨膨脹會加劇。無論如何,美國於1959 年2 月工業生產指數超過危機前最高點,進入周期性高漲階段。但高漲僅持續一年,又落入1960年-1961 年危機中。這次危機一定程度上是1957-1958 年危機的餘震,也是美國國際競爭力進一步下降的體現。危機期間鋼鐵產量下降48.2%,汽車產量下降43.3%,建築業下降33.6%。

  失業率最高上升到7.1%,全失業人數達500 多萬,半失業人數400 多萬,在業工人的工資也有較大下降。危機期間,還爆發了戰後第一次美元危機。危機隨後即影響了英國、西德、日本等各國,但除英國外,程度都比較輕,因此這次危機沒有被認為是同期性世界經濟危機。


3、二戰後第二次世界經濟危機(1973 年到1975 年)

  從1961 年到1969 年,美國經濟經曆了一個長達8 年的繁榮期。危機使美國工業的工資成本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美國的出口競爭力有所改善,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大力推行擴張性財政政策,越南戰爭不斷升級帶動軍費支出猛增,國內需求不斷膨脹,更重要的是,六十年代是美國企業設備更新的高潮,企業現代化投資占全部廠房設備投資的60%-70%,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率高達3.4%。這一繁榮期可分為兩個階段,1961 年到1965 年為第一階段,經濟增長迅速,物價比較穩定。此後投資過熱,通貨膨脹壓力加大,至1966 年下半年即出現嚴重的生產過剩。就國際經濟而言,1965 年上半年日本爆發經濟危機,1966 年至1967年西德爆發經濟危機,增加了美國進出口的壓力。隻是由於侵越戰爭升級,軍費開支猛增,才阻止了一場危機的到來。代價是累計財政赤字高達604.5 億美元,再加上信貸擴張,為70年代的惡性通貨膨脹埋下了禍根。同時,美國貿易順差不斷縮小,到1968 年時已不到10億美元,國際收支則連年巨額逆差。1969 年至1970 年,由於尼克鬆采取緊縮性政策,並開始分期從越南撤軍,美國經濟終於開始新一輪危機。危機從1969 年10 月到1970 年11 月止,工業生產下降8.1%,其中設備和耐用品製造業麵臨日本和西德的激烈競爭,降幅最大,分別達17.4%和15.6%。失業率上升為6.1%,而且帶有長期性和結構性,1972 年經濟進入新的高漲階段後,失業率仍停留在5%的水平上。此次危機還伴隨著嚴重的財政貨幣危機,通貨膨脹加速發展,美元危機頻仍。1970 年,美國財政赤字和國債猛增,國際收支逆差進一步擴大,黃金儲備急劇減少。

  但是,這次危機對西德和日本的影響仍然較小,雖然德、日兩國生產亦一度有所下降,但是它們的國際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由於德、日兩國經濟增長的帶動,加上美國政府所采取的美元貶值、減稅、擴大政府支出、加速折舊等一係列措施,美國的危機亦得以擺脫,從1972 年起,美國工業生產又進入周期性高漲。

  這次高漲持續了23 個月。由於美元貶值,美、日、德之間的競爭進一步激化。為增強各自的競爭優勢,除各國貨幣競相貶值以外,各國製造企業紛紛開始向海外遷移,世界市場需求進一步萎縮。因此,全球範圍的生產過剩加速到來。終於,1973 年12 月,一場二戰後規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世界經濟危機爆發了。

  觸發這場危機的是石油漲價。1973 年10 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後,石油售價從每桶2.48 美元上漲至11.65 美元。在一個需求螺旋萎縮的國際市場上,石油價格暴漲使需求萎縮突然加劇,生產過剩的危機爆發了。

  在美國,危機從1973 年12 月持續到1975 年5 月,GNP 下降了5.7%,工業生產下降了15.1%,其中建築、汽車、鋼鐵三大支柱產業受打擊尤為嚴重。固定資本投資共縮減23.6%,企業的設備投資1975 年比1973 年下降48%。企業和銀行倒閉均創下戰後的空前紀錄。失業率高達9.1%,失業人數達825 萬。道?瓊斯指數從1973 年1 月到1974 年12 月下跌達41.9%。而與危機相伴的,則是更加嚴重的通貨膨脹。1974 年美國消費物價上漲11.4%,1975 年上漲11%。

  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幾乎同時在1973 年12 月爆發經濟危機,又在1975 年春或夏走出危機。

  日本受危機的打擊更嚴重。因為日本的石油幾乎全部依靠進口,石油價格暴漲後,不但國內需求萎縮,而且國際收支出現困難。日本工礦業生產指數下降了20.6%,超過其他主要工業國。紡織、造船、汽車、鋼鐵、建築等主要工業部門生產均大幅下降。1974 年,日本企業倒閉數創戰後最高記錄,達11738 家,倒閉企業的負債總額比1973 年高88%。1975 年倒閉企業超過1.3 萬家,刷新了記錄。這一規模較大的企業也在這一輪倒閉風潮中倒下,如阪本紡織公司,東京鍾表公司,“興人”公司等。其中僅“興人”公司一家即負債2100 億日元。官方公布的完全失業人數高達112 萬,也創戰後最高記錄。

  英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1%,其中粗鋼產量跌到12 年來的最低水平,小汽車產量下降了12%。大批企業倒閉,565 的企業開工不足。危機中最高失業月份的失業人數達125 萬。

  企業純利率從1973 年的7.8%下降到1974 年的4.9%和1975 年的3.6%。英國股市崩潰,1974年12 月股價比1972 年8 月的最高點跌落了76.2%。由於英國工業國際競爭力低下,危機期間貿易逆差上升到123 億美元,比1973 年增加了115%。在生產下降的同時,1974 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卻高達15.9%,1975 年又增加到24.3%。批發物價指數更高,1974 年達48.9%。

  西德的工業生產下降10.9%,首次達到兩位數;固定資產投資下降18.6%,失業人數增至119.4萬,失業率從1972 年的1.1%迅速上升到1975 年的4.7%。但總的來看,西德受影響的程度比美、日、英等國輕。

  為擺脫危機,美國的對策是赤字財政。1975 年財政赤字高達532 億美元,是二戰後赤字最高年份1968 年(當時正值越戰高峰)的兩倍多,而且此後財政赤字基本上是有增無減。

  西德三級政府的財政赤字從27.8 億馬克增至585.5 億馬克,而1966 年到1967 年危機時財政赤字最多僅為70 億馬克。英國著重控製通貨膨脹,通脹率從1976 年的16.5%下降到1978年的8.3%,而代價則是經濟增長緩慢,工業生產直到1978 年才恢複到危機前的最高點,失業率也一直保持在高水平上。

  日本的應對措施看來最得力。在蕭條期間,日本企業減量經營,抑製企業規模的擴大,同時加強技術改造與設備更新。生產能力數量擴大的投資占設備投資的比重1965 年占57.5%,1971 年為49%,1975 年下降為24.3%,1978 年更降為15.3%。經過技術改造,日本企業的生產成本大幅下降,其中人事費下降27.8%,金融費節約27%,庫存費用節省8.9%,營業所和工廠關閉節減費用9.5%,其他費用23.9%。以鋼鐵工業為例,連鑄比從1973 年的21.2%提高到1980 年的60.7%。日本的能源消費彈性係數下降到0.35-0.4 之間,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平均為0.76。這樣,日本既有效地抑製了生產過剩,同時又增強了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為順利渡過1980 年-1982 年世界經濟危機奠定了基礎。


4、二戰後第三次世界經濟危機(1980 年-1982 年)

  戰後第二次世界經濟危機後,各國經濟進入滯脹階段,經濟回升、增長乏力,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卻居高不下。美國經濟從1977 年1 月到1980 年1 月為高漲階段,但37 個月時間裏工業生產僅增長15.4%,折合年均約4.8%,比以往各次高漲都低。英國則直到1978 年才恢複到危機前最高點。連德國、日本經濟都落入滯脹,無法自拔。

  然而,舊賬未清,新賬又至。1979 年下半年起,各主要工業國再次陷入危機,而且危機程度超過上一次。在美國,危機曆時三年左右,幾經起伏,工業生產指數呈現下降-回升-下降的W 型曲線。1979 年下半年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油價從每桶13.77 美元漲到37.29美元。油價上漲使成本上升,市場需求萎縮,從而觸發了經濟危機。公司納稅後利潤在1982年僅為556 億美元,比1979 年下降43%。企業倒閉數急劇增加,相當於1933 年的水平。

  失業人口從1979 年611 萬增至1200 萬,失業率高達10.8%,刷新上一次的記錄。危機期間,物價普遍大幅度上漲,1980 年美國通貨膨脹率高達13.4%。對外貿易逆差也創下364 億美元的新記錄,出口值從1981 年第二季度到1983 年第二季度下降19.8%。

  英國於1979 年7 月陷入危機,於1981 年5 月達到最低點。工礦業生產指數降幅為12.1%,刷新上一次危機的記錄。其中紡織、冶金、和建築業下降最大,1981 年第二季度與1979 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29.3%,29%和18.6%。如果不是北海油田的開發,1980 年英國工業生產還要下降8.2%,GDP 還要下降3%。企業大量破產,失業人數猛增。1980 年8 月失業率達8.3%,失業人數突破200 萬大關,僅次於30 年代的大蕭條。和美國同樣的是,物價上漲率達兩位數,1979 年、1980 年、1981 年的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13.3%,18%,11.9%,隻是由於撒切爾政府采取以抑製通貨膨脹優先的政策,1982 年通貨膨脹率才降到8。6%。

  其代價是經濟進一步衰退,1979 年,1980 年,1981 年GDP 增長率分別為1。8%,-2。4%,-2。4%。

  由於西德馬克不斷升值,工資成本提高迅速,國際競爭力下降較快,西德的危機更嚴重。

  從1980 年3 月到1982 年12 月,西德的危機持續了34 個月,時間之長遠在其他各國之上。

  危機期間,工業生產下降了11.7%,固定資本投資下降25.4%,失業率從3.7%上升至8.6%,失業人數從81.8 萬猛增到203.2 萬,同時,則是物價年平均上漲率高達35%。為了應對危機,三年裏政府的財政赤字分別達到574 億、761 億和700 億馬克,並出現巨額國際收支赤字,1980 年時逆差高達286 億馬克。

  日本受危機的影響最輕。危機持續時間最短,沒有出現連續6 個月的生產下降,而且生產下降幅度很小.以年率計算,1980 年,1981 年,1982 年的實際GDP 增長率分別為3.5%,3.4%,3.4%;工礦業的年增長率分別為4.7%,0.95%,0.35%。同時,物價上漲幅度比其他國家小。隻所以如此,是由於日本企業將上一次危機變成了技術更新的強大動力,重新贏得了國際競爭優勢。這一輪世界經濟危機結束後,日本節能型的家電、汽車湧向世界各國,國 際貿易順差大幅度增加。1985 年起,日本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


5、1987 黑色星期一

  黑色星期一是指1987 年10 月19 日(星期一)的股災。當日全球股市在紐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帶頭暴跌下全麵下瀉, 引發金融市場恐慌, 及隨之而來1980 年代末的經濟衰退。

  1987 年10 月16 日 (星期五)

  紐約股市經過夏季連創新高後, 在當日下跌逾 91 點 (約 5%)。但因時差, 美國東岸時間較其他各主要金融市場遲開市, 當紐約股市暴跌時, 其他市場己休市, 並未被波及, 甚至與紐約股市同步的多倫多股市也未受影響。

  1987 年10 月19 日 (星期一)

  當日悉尼股市首先開市未見異動。

  香港時間早上10 時, 香港股市準時開市, 惟恒生指數一開市即受紐約影響恐慌性下瀉120 點,中午收市下跌235 點,全日收市共下跌420.81 點,收市報3362.39 (超過 10%),各月份期指均下跌超過300 點跌停板。

  受香港暴跌影響, 各亞太地區股市全麵下瀉, 效應並如骨牌般隨各時區陸續開市擴展至歐洲市場, 並最終繞地球一圈回到紐約: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10 月19 日大幅下跌508 點(逾 20%)。

  10 月整體跌幅

  整個1987 年10 月下來:

   香港: 10 月20 日清晨,香港聯交所宣布10 月20 日至10 月23 日曆史性地把股市及期市停市四天,以便清理大量未完成交收。10 月26 日,恒生指數重新開市後全日下跌1120.7點,跌幅達 33.3%,是有史以來全球最大單日跌幅。全月下跌 45.8%。

   悉尼: 全月下跌 41.8%

   倫敦: 全月下跌 26.4%

   紐約: 全月下跌 22.6%。10 月19 日的跌幅是紐約股市曆史上第二大單日跌幅 (最大單日跌幅是1914 年12 月12 日: 單日跌 24.4%; 最大單日下跌點數是2001 年9 月17 日: 單日跌 684.81 點)

   多倫多: 全月下跌 22.5%

  股災起因

  很多人在股災後感到奇怪, 因當日根本沒有任何不利股市的消息或新聞, 因此下跌看似並無實在的原因, 令當時很多人懷疑是羊群心理、市場失敗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或經濟失衡引致股災, 至今仍在爭論。

  1986 年,美國經濟已經從高速發展變為緩慢發展。直接導致經濟放緩爆漲停止的“軟著陸”。1987 年緩慢地過去了,似乎經濟衰退的恐懼並沒有馬上爆發。股票市場在1987 年8月到達了頂峰。接著連續數日,市場大麵積下滑。8 月,觀察員警告,技術分析表明,市場此時處在一個循環,然而這種說法沒有被廣泛認同。

  股災後很多人提出不同的理論, 主要認為股災成因包括: 程式交易、股價過高、市場上流動資金不足 (illiquidity)和羊群心理。

  最多人認同的理論是股災由程式交易(program trading)引起。程式交易用電腦程式實時計算股價變動和買賣策略, 在1970 年代末漸在華爾街盛行, 程式交易令大宗的股票交易和期指交易可同時買和賣。股災後很多人說電腦程式看到股價下挫, 便按早就在程式中設定的機製加入拋售股票, 形成惡性循環, 令股價加速下挫, 而下挫的股價又令程式更大量地拋售股票。也有人認為股災前的股市暴漲是由程式交易引起 (上升原理相同, 股價方向相反而已),而因此造成的股價過高現象引致股災。

  投資組合保險(Portfolio insurance)也是原因之一。所謂投資組合保險,就是當市場下滑時,為止住損失,就賣掉股票。這裏有個前提,就是得有潛在的接盤者。但在那一天,所有的接盤者都消失了,投資組合保險的操作方式將股價快速往下推。而且,投資組合保險依靠的是幾乎沒有限製的資金流動性,但流動性並不總是存在的,資金的流動性有時會幹涸。在每個人都想賣出時,這樣的投資策略是不可行的。

  經濟學家 Richard Roll 認為市場全球化是主因, 因程式交易隻在美國盛行, 但沒有太多程式交易的香港和澳洲股市卻在10 月19 日當天帶頭下挫, 因此是因為市場全球化令在一個主要股市的大幅波動在一天內漫延全球股市。

  有理論認為貨幣政策和經濟政策的衝突是原因: 當時美國當局希望讓美元升值來壓抑通脹, 因此貨幣政策的緊縮來得比歐洲貨幣政策的調整快, 結果令市場對與美元掛鉤的港元信心下降, 令香港股市首先崩挫, 再漫延其他市場。

  Jude Wanniski 認為在股災前七大工業國組織中止 Louvre Accord, 令美元兌日元和西德馬克的匯價不再有保持穩定的保證, 也是令市場失去信心而從股市撤資的原因。

  另一理論認為1987 年英國風災是股災原因之一: 1987 年的風災發生在10 月16 日 (股災前的星期五), 期間作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倫敦嚴重受災, 很多倫敦的經紀和金融業人士當天無法上班, 而當時並無網際網路交易, 導致大量未平倉的交易無法在周末前交割, 令有關未平倉交易要渡周末, 這令市場人士不安。

  是股災還是市場調整?

  1987 年的股災並沒有像1927 年的股災般導致大蕭條 (Depression), 因此現在也有意見認為1987 年的並非股災, 而隻是自1980 年至2000 年的一次連續 20 年的牛市中的一次較大幅的市場調整。


6、日本經濟危機:

  日本經濟危機(20 世紀90 年代)

  戰後,日本在美國的幫助下,經過民主化改革,在確立市場機製的基礎上,利用冷戰格局對日本的有利條件實施了一整套政策措施:製訂和平憲法;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大力發展科技教育;對企業進行科學的經營管理等,使日本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騰飛,在20 世 紀80 年代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但是,冷戰結束後,日本經濟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金融危機的暴發導致了全麵經濟蕭條,其持續時間之久,下降幅度之大,為戰後之最,使日本經濟發展步入極為艱難的階段。為此,日本政府從20世紀90 年代中期便開始對本國經濟體製和模式進行了全麵的調整和改革。

  一、日本經濟危機的特點

  日本在20 世紀90 年代暴發的經濟危機,被稱為是日本“失去的十年”。此次危機以1991年初四大證券公司舞弊醜聞被曝光為暴發點,經濟形勢急轉直下,從泡沫景氣轉為衰退和蕭條。與以往經濟危機相比,其發生和發展有許多不同點。

  (一)經濟增長持續低靡

  日本經濟自1992 年以來持續低靡,平均增長率僅為0.9%,有7 年時間經濟增長率低於1%。在1995 和1996 年雖然有短暫的恢複(實際GDP 增速分別達2.5%和3.4%),但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在1997 年GDP 增速又跌落到0.2%,1998 年跌落為-0.6%。1999 年和2000年雖又有所回升,但GDP 的增速也僅為1.4%和0.9%。

  (二)企業大量倒閉,負債規模空前,失業率攀升

  從1991 年開始,資產負債額在1000 萬日元以上的倒閉企業每年都達1 萬家以上。1995年達到1.51 萬家,1996 年雖有所減少,也為1.48 萬家,但到1997 年又比1996 年增高12.5%,達到1.64 萬家。1998 年再創新的記錄,又有1.92 萬家企業破產,比上一年高出17.1%。與此同時,倒閉企業的負債規模也達到了空前的水平,從戰後到1990 年的45 年間,倒閉企業負債規模超過4 萬億日元的僅有一次,即1985 年的4.2 萬億日元。然而,在1991~1996 年的6 年間,年倒閉企業的負債規模少則5.6 萬億日元,多則9.2 萬億日元,到1998 年則進一步達到14.38 萬億日元。企業大量倒閉,加之企業實行重建所采取的裁員措施,使日本的失業人員大幅度增加,在2000 年為4.9%,2001 年9 月為5.3%。

  (三)金融機構相繼倒閉,不良債權規模急劇增加,金融係統信用等級評估普遍下降

  金融機構的破產和倒閉是以往經濟危機沒有的,在政府的全麵幹預和保護下,戰後日本的金融機構超乎尋常地穩定,以致形成了日本金融機構不會破產的神話。然而在這次經濟危機的衝擊下,1994 年12 月,東京協和和安全兩家信用社首先倒閉,到1997 年金融機構倒閉達到了高峰,就連山一證券和北海道拓殖銀行也難逃破產的厄運。這樣,日本金融機構不會倒閉的神話破滅了,不良債權增加了,信用等級評估下降了,嚴重地危及著企業的生存和政府宏觀調控的力度。

  (四)設備投資乏力,工業生產下降

  在戰後日本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設備投資特別是民間企業的設備投資在經濟增長中一直起著“引擎”的作用。然而,泡沫經濟期間形成的生產能力和生產過剩,以及泡沫經濟崩潰後出現的需求不足,使企業原有的設備開工率大幅度下降,以致工業生產也呈下降的趨勢。

  (五)居民消費水平下降

  日本官方的有關統計數字表明,泡沫經濟崩潰後,工薪階層的實際月收入逐年下降,1998年比1997 年下降了1.8%。居民收入的減少勢必對占日本國內生產總值60%的個人消費產生了不利的影響,而消費不足又影響了生產的擴大和經濟的複蘇,這也是日本遲遲未能擺脫此次經濟蕭條的重要原因。

  (六)經濟形勢惡化導致政局不穩

  在經濟形勢惡化的同時,日本政局也進入了戰後最為動蕩不安的時期。在1993 年以後短短的幾年裏,日本內閣六易其主,各屆內閣對國內經濟的改革措施或是偏離實際,或是不能持續,致使日本的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

  二、日本經濟危機暴發的原因

  (一)國際社會經濟和政治環境的變化

  國際社會、經濟和政治環境的變化是日本此次經濟危機暴發的直接原因,也是促使日本進行經濟體製改革的直接動力。

  冷戰格局下,為了共同對抗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日本成為西方國家的軍事同盟,美國對日本采取了特殊的扶植政策,日本充分利用美國在資金、技術、資源、市場乃至安全保障等方麵對其的援助潛心發展經濟。冷戰結束後,這些有利條件不僅逐漸消失,而且在多

  極格局的趨勢下,美日兩國在科技領域,特別是高新技術和雙邊貿易領域已成為競爭的對手,甚至在地區經濟的主導權上也存在著相互爭奪的狀況,使日本的貿易體製、生產體製、金融體製以及流通體製等方麵都麵臨著改革的壓力。改革現行經濟體製,進一步開放市場,增強競爭力,已成為日本政府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二)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模式的局限

  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模式的局限,是造成此次經濟危機的誘因。

  日本1996 年出版的《任務白皮書》中指出:“日本式經濟模式曾在戰後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相當有效的作用,但在近期外部環境的急劇變化中,??這一體製卻正在總體上喪失其有效功能。”因此,舊的模式急需進行改革。

  1.改革現行的金融體製。現行的日本金融體製是在戰後初期資金短缺的情況下,著眼於向產業界穩定地提供低息貸款,增強企業出口競爭力,促進經濟增長而設計的。其基本特征是:實行嚴格的外匯管製,以阻止資金流向海外;實行人為的低利率政策,以鼓勵企業貸款。其實行的是資金吸收和分配的一元化金融管理體製,即具有日本特色的“官銀一體化”體製。在這種體製下,金融機構的競爭意識淡化,使其自有資金比率不清,經營能力低下,缺乏國際競爭力。由於日本金融監管機構權力過度集中,使官商勾結,產生了一係列腐敗問題。因此,取消或改革有關規則,加速金融自由化的進程,已成為日本金融體製改革的當務之急。

  2.政府行政的質量和效率有待改進和提高。日本金權政治和腐敗問題是影響日本政府行政質量和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政府經濟改革的失誤也是造成政府行政質量和效率下降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日本企業管理與經營模式的落後導致了此次經濟危機

  日本企業管理與經營模式的主要內容包括:經營者主導型企業製度、發展目標優先、終身雇傭製、年功序列製和企業內工會製。日本這種傳統的企業製度正在失去其往日的功效。

  隨著企業競爭國際化和全球化的發展,日本企業製度將在保留其一部分有價值特色的同時,逐漸向市場導向型的模式轉變,企業間的人員流動將增加,“能力主義”在工資製度和晉升製度中所占的比例將逐漸增大,企業間相互持股關係逐漸削弱,證券市場對企業融資的影響將越來越大,企業間的關係將日趨鬆散,企業活動範圍也將擴大,走向跨國經營等。但其經營模式沒能隨企業變化的形勢而及時進行調整,這也是造成此次經濟危機的機製性原因。

  (四)主導產業選擇失誤是導致此次經濟危機的深層次原因

  日本的主導產業選擇失誤,將大量資金投入房地產及相關產業,不但產生了泡沫經濟,而且影響了產業升級,使其在國際經濟舞台上同美國的競爭步步失利,不得不進行一係列調整。日本原有的主導產業出現衰退,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市場飽和需求下降,如家電行業和汽車行業;二是產業競爭力相對變弱。此次調整必須重新尋找新的主導產業,並通過新的主導產業來帶動整個產業結構的合理組合,使其重上一個新的台階。


7、1994 年墨西哥泡沫經濟危機

  1994 年12 月20 日,墨西哥財政部長塞拉在與工商界和勞工組織的領導人緊急磋商以後,突然宣布:比索對美元匯率的浮動範圍將被擴大到15%。這意味著比索將被貶值。盡管財政部長塞拉表示,比索匯率浮動幅度的這一變動是為了使貨幣當局在管理比索的幣值時擁有更多的靈活性,但是這一不大的貶值幅度導致人們紛紛搶購美元,因為他們深信,這一貶值意味著盯住匯率製難以為繼。墨西哥中央銀行進行了有力的幹預,但在“羊群行為”的刺激下,外國金融投機者和本國投資者依然擔心1982 年的債務危機會重演。僅在短短的2天時間內,墨西哥就損失了50 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隻剩下30 億美元的儲備。

  12 月22 日,即在宣布貶值2 天後,墨西哥政府被迫允許比索自由浮動。這使得事態進一步惡化,因為自由浮動後比索又貶值了15%,更多的外資紛紛逃離墨西哥。與此同時,股市也大幅度下跌。一場震驚全球的金融危機終於成為現實。墨西哥金融危機的“導火線”是比索貶值,無怪乎國外學術界亦將這一金融危機稱作“比索危機”。但是,貶值並非必然會誘發危機,因為墨西哥在1954 年和1976 年實施的兩次貶值並沒有帶來危機。可見,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的爆發,是一係列經濟和政治問題在各種不良因素的作用下發生質的變化的必然結果,不是墨西哥政府所說的“運氣不好”。

  金融危機使墨西哥受害匪淺。根據最保守的估計,危機使墨西哥損失了450 億美元,相當於墨西哥國內生產總值的16%。1995 年,墨西哥的國內生產總值下降了6.9%,是本世紀初墨西哥革命爆發以來經濟增長率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通貨膨脹率超過50%,而實際工資則降低了20%。消費者無法償還住房貸款和其他貸款,大量企業倒閉。與危機前相比,失業人口增加了200 萬。僅在1995 年1 月和2 月,倒閉的企業就達19,300 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3%,25 萬人因此而失業。

  1995 年1 月31 日,克林頓總統終利用其行政命令,前所未有地從美國匯率穩定基金 (ESF)中動用了一大筆資金。這筆資金加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清算銀行和一些商業銀行的援助,共計530 億美元。這一援助有效地穩定了墨西哥的金融形勢。從1995 年第四季度開始,墨西哥經濟開始逐步走出危機。

  墨西哥貨幣危機爆發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麵。第一是從1990 年起,其經濟發生了一係列的變化:首先是高利率吸引了大量外資的湧入,每年流入量達250 至300 億美元;其次是實際匯率逐步持續上升,損害了其出口商品的競爭力,造成國際收支經常項目的赤字增加到每年約230 億美元(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7%);再次是國內儲蓄率急劇下降,上1990 年的19%降到1994 年的14%左右,同時,國內投資和生產率停滯,經濟成長率僅為2%。第二是墨政府推行控製通貨膨脹措施之一的穩定匯率政策時間過長,使外國投資者覺得這是一種隱含的“匯率保障”,為他們減少了風險,因而吸引了外資證券投資的湧入。然而大部分外資被用來增加消費,投資和外貿出口並未顯著增長,這就使整個經濟過份依賴外資。一旦外資流入減緩,外匯儲備就大量減少。外國投資者一旦察覺,便開始把投資於股票證券的資金回撤回本國,由此觸發了危機。


8、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

  1997 年6 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複雜。到1998 年年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7 年6 月至12 月;1998 年1 月至1998 年7 月;1998 年7 月到年底。

  第一階段:1997 年7 月2 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製,實行浮動匯率製,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8 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衝擊。印尼雖是受“傳染”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衝擊最為嚴重。10 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係匯率製。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10 月23 日,香港恒生指數大跌1211.47 點;28日,下跌1621.80 點,跌破9 000 點大關。麵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猛烈進攻,香港特區政府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製度,恒生指數上揚,再上萬點大關。接著,11 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17 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 008∶1。21 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製了危機。但到了12 月13 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 737.60∶1。韓元危機也衝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1997 年下半年日本的一係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於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第二階段:1998 年初,印尼金融風暴再起,麵對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印尼開出的藥方未能取得預期效果。2 月11 日,印尼政府宣布將實行印尼盾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的聯係匯率製,以穩定印尼盾。此舉遭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美國、西歐的一致反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揚言將撤回對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經濟大危機。2月16 日,印尼盾同美元比價跌破10 000∶1。受其影響,東南亞匯市再起波瀾,新元、馬幣、泰銖、菲律賓比索等紛紛下跌。直到4 月8 日印尼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一份新的經濟改革方案達成協議,東南亞匯市才暫告平靜。1997 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得與之關係密切的日本經濟陷入困境。日元匯率從1997 年6 月底的115 日元兌1 美元跌至 1998 年4 月初的133 日元兌1 美元;5、6 月間,日元匯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 日元兌1 美元的關口。隨著日元的大幅貶值,國際金融形勢更加不明朗,亞洲金融危機繼續深化。

  第三階段:1998 年8 月初,乘美國股市動蕩、日元匯率持續下跌之際,國際炒家對香港發動新一輪進攻。恒生指數一直跌至6 金融危機600 多點。香港特區政府予以回擊,金融管理局動用外匯基金進入股市和期貨市場,吸納國際炒家拋售的港幣,將匯市穩定在7.75港元兌換1 美元的水平上。經過近一個月的苦鬥,使國際炒家損失慘重,無法再次實現把香港作為“超級提款機”的企圖。國際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時,在俄羅斯更遭慘敗。俄羅斯中央銀行8 月17 日宣布年內將盧布兌換美元匯率的浮動幅度擴大到6.0~9.5∶1,並推遲償還外債及暫停國債交易。9 月2 日,盧布貶值70%。這都使俄羅斯股市、匯市急劇下跌,引發金融危機乃至經濟、政治危機。俄羅斯政策的突變,使得在俄羅斯股市投下巨額資金的國際炒家大傷元氣,並帶動了美歐國家股市的匯市的全麵劇烈波動。如果說在此之前亞洲金融危機還是區域性的,那麽,俄羅斯金融危機的爆發,則說明亞洲金融危機已經超出了區域性範圍,具有了全球性的意義。到 1998 年底,俄羅斯經濟仍沒有擺脫困境。1999 年,金融危機結束。

  1997 年金融危機的爆發,有多方麵的原因,我國學者一般認為可以分為直接觸發因素、內在基礎因素和世界經濟因素等幾個方麵。

  直接觸發因素包括:

  (1)國際金融市場上遊資的衝擊。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大約有7 萬億美元的流動國際資本。國際炒家一旦發現在哪個國家或地區有利可圖,馬上會通過炒作衝擊該國或地區的貨幣,以在短期內獲取暴利。

  (2)亞洲一些國家的外匯政策不當。它們為了吸引外資,一方麵保持固定匯率,一方麵又擴大金融自由化,給國際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機。如泰國就在本國金融體係沒有理順之前,於1992 年取消了對資本市場的管製,使短期資金的流動暢通無阻,為外國炒家炒作泰銖提供了條件。

  (3)為了維持固定匯率製,這些國家長期動用外匯儲備來彌補逆差,導致外債的增加。

  (4)這些國家的外債結構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債務較多的情況下,一旦外資流出超過外資流入,而本國的外匯儲備又不足以彌補其不足,這個國家的貨幣貶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內在基礎性因素包括:

  (1)透支性經濟高增長和不良資產的膨脹。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是發展中國家的共同願望。當高速增長的條件變得不夠充足時,為了繼續保持速度,這些國家轉向靠借外債來維護經濟增長。但由於經濟發展的不順利,到20 世紀90 年代中期,亞洲有些國家已不具備還債能力。在東南亞國家,房地產吹起的泡沫換來的隻是銀行貸款的壞賬和呆賬;至於韓國,由於大企業從銀行獲得資金過於容易,造成一旦企業狀況不佳,不良資產立即膨脹的狀況。不良資產的大量存在,又反過來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

  (2)市場體製發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資源配置上幹預過度,特別是幹預金融係統的貸款投向和項目;另一個是金融體製特別是監管體製不完善。

  (3)“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出口替代”型模式是亞洲不少國家經濟成功的重要原因。但這種模式也存在著三方麵的不足:一是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生產成本會提高,出口會受到抑製,引起這些國家國際收支的不平衡;二是當這一出口導向戰略成為眾多國家的發展戰略時,會形成它們之間的相互擠壓;三是產品的階梯性進步是繼續實行出口替代的必備條件,僅靠資源的廉價優勢是無法保持競爭力的。亞洲這些國家在實現了高速增長之後,沒有解決上述問題。

  世界經濟因素主要包括:

  (1)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負麵影響。經濟全球化是世界各地的經濟聯係越來越密切,但由此而來的負麵影響也不可忽視,如民族國家間利益衝撞加劇,資本流動能力增強,防範危機的難度加大等。

  (2)不合理的國際分工、貿易和貨幣體製,對第三世界國家不利。在生產領域,仍然是發達國家生產高技術產品和高新技術本身,產品的技術含量逐級向欠發達、不發達國家下降,最不發達國家隻能做裝配工作和生產初級產品。在交換領域,發達國家能用低價購買初級產品和壟斷高價推銷自己的產品。在國際金融和貨幣領域,整個全球金融體係和製度也有利於金融大國。

  這次金融危機影響極其深遠,它暴露了一些亞洲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僅是壞事,也是好事,這為推動亞洲發展中國家深化改革,調整產業結構,健全宏觀管理提供了一個契機。由於改革與調整的任務十分艱巨,這些國家的經濟全麵複蘇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成長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經過克服內外困難,亞洲經濟形勢的好轉和進一步發展是大有希望的。

  發生在1997、1998 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是繼三十年代世界經濟大危機之後,對世界經濟有深遠影響的又一重大事件。這次金融危機反映了世界和各國的金融體係存在著嚴重缺陷,包括許多被人們認為是經過曆史發展選擇的比較成熟的金融體製和經濟運行方式,在這次金融危機中都暴露出許許多多的問題,需要進行反思。這次金融危機給我們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提出了要建立新的金融法則和組織形式的問題。本書試圖進行這方麵的研究。本書研究的中心問題是如何解脫本世紀初貨幣製度改革以後在不兌現的紙幣本位製條件下各國形成的貨幣供應體製和企業之間在新形勢下形成的債務衍生機製帶來的幾個世紀性的經濟難題。

  原因 :

  1997 年7 月2 日,亞洲金融風暴席卷泰國,泰銖貶值。不久,這場風暴掃過了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等地。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亞洲一些經濟大國的經濟開始蕭條,一些國家的政局也開始混亂。

  那麽,亞洲金融風暴爆發的原因究竟是什麽呢?

  在觀看了關於亞洲金融風暴的一係列報道和自己的研究之後,我找到如下幾方麵的原因:

  1.喬治??索羅斯的個人及一個支持他的資本主義集團的因素;

  2.美國經濟利益和政策的影響;

  3.亞洲國家的經濟形態導致。

  一:喬治??索羅斯的個人及一個支持他的資本主義集團的因素:

  “金融大鱷”“一隻假寐的老狼”是對這個金融怪才的稱謂。他曾說過,“在金融運作方麵,說不上有道德還是無道德,這隻是一種操作。金融市場是不屬於道德範疇的,它不是不道德的,道德根本不存在於這裏,因為它有自己的遊戲規則。我是金融市場的參與者,我會 按照已定的規則來玩這個遊戲,我不會違反這些規則,所以我不覺得內疚或要負責任。從亞洲金融風暴這個事情來講,我是否炒作對金融事件的發生不會起任何作用。我不炒作它照樣會發生。我並不覺得炒外幣、投機有什麽不道德。另一方麵我遵守運作規則。我尊重那些規則,關心這些規則。作為一個有道德和關心它們的人,我希望確保這些規則,是有利於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的,所以我主張改變某些規則。我認為一些規則需要改進。如果改進和改良影響到我自己的利益,我還是會支持它,因為需要改良的這個規則也許正是事件發生的原因。”眾所周知,索羅斯對泰銖的炒作是亞洲金融風暴的導火線。他是一個絕對有實力,有能力的金融家,然而通過玩弄亞洲國家政權,來達到他獲得巨額資本的目的顯然是卑劣的。

  二:美國經濟利益和政策的影響:

  1949 年,新中國成立預示者社會主義陣營的建立。美國,作為資本主義頭號強國,有了危機感。他通過強大的經濟後盾在亞太地區建立起一個資本主義的統一戰線:韓國,日本,台灣直至東南亞,都成為美國的經濟附庸。這給亞洲一些國家飛速發展帶來了經濟支持。七十年代,東南亞一些國家的經濟迅猛發展。

  但是,1991 年,蘇聯解體標誌著社會主義陣營的瓦解。美國當然不允許亞洲經濟繼續如此發展,於是,他開始收回他的經濟損失。對於索羅斯的行為,他是縱容的。

  三:亞洲國家的經濟形態導致:

  新馬泰日韓等國都為外向型經濟的國家。他們對世界市場的依附很大。亞洲經濟的動搖難免會出現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狀況。以泰國為例,泰銖在國際市場上是否要買賣不由政府來主宰,而他本身並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量,麵對金融家的炒作,該國經濟不堪一擊。而經濟決定政治,所以,泰國政局也就動蕩了。

  啟示

  (1)一個國家經濟的開放程度,是建立在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穩定的政權基礎上的,隻有經濟實力雄厚,政權穩固才能談及真正的發展經濟。

  (2)一個經濟學家,隻有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才能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否則,他將不是一個真正的經濟學家,並對經濟發展起阻礙作用。

  (3)隻有提高綜合國力,才能使一個國家立於不敗之林。

  編輯本段嚴重情況

  全球麵臨60 年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

  當前的金融危機是由美國住宅市場泡沫促成的。從某些方麵來說,這一金融危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每隔4 年至10 年爆發的其它危機有相似之處。

  然而,在金融危機之間,存在著本質的不同。當前的危機標誌信貸擴張時代的終結,這個時代是建立在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美元基礎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機則是規模較大的繁榮-蕭條過程中的組成部分。當前的金融危機則是一輪超級繁榮周期的頂峰,此輪周期已持續了60 多年。

  繁榮-蕭條周期通常圍繞著信貸狀況循環出現,同時始終會涉及到一種偏見或誤解。這通常是未能認識到貸款意願和抵押品價值之間存在一種反身(reflexive)、循環的關係。如果容易獲得信貸,就帶來了需求,而這種需求推高了房地產價值;反過來,這種情況又增加了可獲得信貸的數量。當人們購買房產,並期待能夠從抵押貸款再融資中獲利,泡沫便由此產生。近年來,美國住宅市場繁榮就是一個佐證。而持續60 年的超級繁榮,則是一個更為複雜的例子。


9、1998 年俄羅斯的經濟危機

  1998 年俄羅斯經濟陷入多重危機。在3 月23 日葉利欽總統突然解散切爾諾梅爾金政府以後,在俄羅斯的經濟領域中,爆發了金融危機、生產危機、預算危機和債務危機;而在全社會範圍中,則出現了經濟危機與政治危機和社會危機交織並發的局麵。與前幾年的經濟危機相比,這場危機衝擊之大,危害之深,都是俄羅斯實行經濟改革以來所罕見的。9 月普裏馬科夫新政府的成立,避免了一場政權危機。但是,它難以在短期內扭轉經濟領域出現的多重危機並存的局麵。1998 年將以“經濟下降年”而載入俄羅斯的史冊。經濟危機的基本狀況如下:

  一、生產大幅度滑坡

  據俄官方的數字,1998 年第1 季度俄羅斯經濟有所增長。但從4 月份起整個經濟停止增長,並且逐月下降。國內生產總值上半年下降0.5%;1-7 月下降1.1%,其中,7 月份下降4.5%;1-8 月下降2.1%;1-9 月下降3%,其中,9 月份下降9.9%。據俄政府、中央銀行及有關機構預測,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將下降5-9%。

  1.工業生產下降幅度創近幾年來“最高記錄”

  工業產值1-7 月下降1.3%,其中,7 月份下降9.4%;1-8 月下降2.6%,其中8 月份下降11.5%;1-9 月下降3.9%,其中,9 月份下降14.5%。其下降幅度創1994 年12 月以來的“最高記錄”。

  原來保持增長並支撐著經濟的原材料生產部門出現頹勢,難以繼續支持經濟。上半年,煤炭工業產值下降0.3%,石油工業產值下降0.4%,石油加工工業產值下降7.4%,汽車製造業產值下降1/3 以上。下半年,這些部門繼續呈大幅度下降趨勢。

  在生產下降的同時,企業的處境更加困難。1997 年虧損企業約占全部的46%,而1998 年8 月,虧損的比重,在工業中已占70%,在農工綜合體係統中已占90%。

  2.農業遇到罕見的災年

  1998 年是俄羅斯少有的農業歉收年。農業產值上半年下降16%;1-9 月下降9.4%,其中,9 月份下降15%。據俄《消息報》10 月7 日援引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預計,全年穀物產量為6546 萬噸,比1993-1997 年年均產量減少18%,比上年(8600 萬噸)減少2000多萬噸。而到10 月初,全國才總共收打了4720 萬噸穀物,比上年同期減少46.9%。

  3.固定資產投資狀況更加嚴峻

  自1992 年以來,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連年下降:1992 年下降40%,1993 年下降12%,1994 年下降26%,1995 年下降23%,1996 年下降18%,1997 年下降5%。也就是說,到1997 年底,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總共下降75%,即3/4。而進入1998 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繼上年下降後繼續下降:第1 季度下降7%,上半年下降6.3%,9 月固定資產投資額估計為298 億盧布,比去年同期下降14.3%,其中,9 月份下降14.3%。

  4.外貿出現頹勢

  1998 年以來,外貿的形勢也十分嚴峻:外貿總額第1 季度下降4.6%,之後逐月繼續呈下降的趨勢,上半年下降7.6%。其中進口下降3.6%,出口下降13%,其中,天然氣出口下降18.4%。下半年外貿形勢繼續惡化:9 月份外貿總額為115 億美元,同比下降16.1%,其中,出口額為59 億美元,同比下降20%,進口額為56 億美元,同比下降11.4%。據俄經濟部10 月初預測,到年底,出口額將下降13%,進口額將下降20-30%。俄報刊透露,盡管進口減少,1998 年俄外貿順差將比1997 年減少3/4-4/5。1998 年1-10 月中俄兩國的貿易額為44.7 億美元,其中俄從中國的進口額為15.1 億美元。全年預計兩國的貿易額將低於上年61.2 億美元的水平。

  1998 年1-9 月俄羅斯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約15 億美元。到10 月1 日,外國在俄累計的直接投資總額為140 億美元。1998 年新建的外資企業2000 家。到10 月初,全俄共有3萬家外資企業。

  二、金融市場劇烈動蕩

  1998 年以來,俄羅斯金融危機不斷加深。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股市債市走跌

  1997 年俄羅斯股市的走勢見好。上半年證券市場的行情攀升,50 種股票“莫斯科時報”指數上升了140%,超過世界主要上升股票的最好成績。但是,從第4 季度起,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股市債市走跌。11 月份外國撤走資金約100 億美元。據俄羅斯專家估計從10 月22 日到年底,俄羅斯公司有價證券市場的資本估值大約減少40%。進入1998年,股市繼續下跌。繼3 月下旬、5 月下旬的“黑色星期天”兩次動蕩之後,股市已下跌50%。

  7、8 月份金融市場連續劇烈動蕩。在5 月的金融危機中,外資在很短的時間裏撤走了140億美元。銀行的融資利率在大起大落中攀升:由2 月初的42%躍升到5 月底的150%,6 月初在短暫回落(60%)後,7 月初再次攀升到110-120%。在5 月27 日,即“黑色星期天”這一天,國債收益率暴漲60-80%,而股票指數卻暴跌了10.5%。到7 月初,短期國債的收益率回漲到115-120%。

  8 月以後,俄羅斯金融市場再次振蕩。由於政府決定延期3 個月償還到期的外債(估計為150 億美元),轉換內債的償還期(將1999 年12 月31 日到期的國債轉換為3、4、5 年期 限的中期債券),在轉換結束前,暫停國債市場交易,俄羅斯股票市場陷入崩潰狀態。8 月28 日俄國際文傳電訊社綜合指標所包含的100 種股票的市價下跌85%。

  2.盧布貶值

  1998 年以來,俄羅斯總統和總理多次許願,保證盧布不貶值。為了保持匯率的穩定,7-8 月俄央行出售了90 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但是,8 月17 日,即葉利欽最後一次作出盧布不貶值的承諾後3 天,俄羅斯政府和銀行堅持不住了,不得不宣布盧布對美元的匯率在1美元兌換6-9.5 盧布之間浮動。8 月26 日從莫斯科到遠東地區的各地兌換站都突破了1 美元兌換9 盧布大關,有的已經超過9.5 盧布。9 月2 日在盧布貶值風潮的衝擊下,俄羅斯央行又宣布取消外匯走郎上限,從9 月3 日起將盧布兌換美元的官方匯率由10.88 比1,定為12.82 比1。9 月4 日俄羅斯央行又宣布取消外匯走郎盧布兌換美元的官方匯率達到了16.9比1。據俄報刊透露,8 月17 日以後的一個月內,美元對盧布的官方匯率提高了98%,而盧布則貶值了48%,成為一年來世界最貶值的貨幣之一。自8 月份以來,一些大的銀行合並,不少銀行破產,許多地區重新出現了用盧布擠兌美元的排長隊現象。據俄財長10 月初說,到年底盧布還將繼續貶值,有可能17-18 盧布兌換1 美元。還有的俄學者預計,年底可能達到1 美元兌換20-30 盧布。

  3.通貨膨脹率大幅度上升

  按照俄政府原定計劃,1998 年俄羅斯將把通貨膨脹率壓低到10%以內。與原定的計劃相反,通貨膨脹率不僅沒有降低,反而大大地上升了。8 月通貨膨脹率達到15%,9 月上升到40%。考慮到10 月份以後,政府要通過發行貨幣(據說要發行200-250 億盧布)解決危機問題,通貨膨脹率將繼續上漲。俄中央銀行預計,如果匯率保持在1 美元兌換20 盧布的水平上,到年底通貨膨脹率將上漲240-290%(1998 年12 月與1997 年12 月相比)。有的經濟學家,如先恰科夫院士估計,1998 年全年通貨膨脹率將為30-40%左右。

  4.外匯儲備大量減少

  從1997 年10 月份受到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後,在俄的外資大量撤走、證券市場連續動蕩。為了穩定股市,防止盧布貶值,俄政府不得不動用外匯儲備,收購國家有價證券。1997年上半年俄羅斯擁有238 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到1997 年11 月,俄羅斯的外匯儲備還有225億美元,到年底已下降到150 億美元。1998 年6 月1 日俄羅斯的外匯儲備已下降到140 億美元(其中45 億美元黃金儲備),而到7 月中旬進一步下降到136 億美元,大大少於外商所控製的俄國債券的數額(190 億美元)。

  三、財政危機加劇,債台高築

  在金融危機不斷加深的同時,俄羅斯財政危機加劇,內外債債台高築。構成危機加劇的主要原因是稅收嚴重不足。1998 年1-5 月稅收計劃完成54%。下半年的完稅率也沒有提高。另據俄報刊透露,目前在俄有4 萬家企業,大約有5000 家股份公司都有國家的股份,在其中半數的股份公司中國家的股份超過25%,而國家預算實際上並沒有從參股中收到分文。1997 年年底俄羅斯的外債總額為1225 億美元。1998 年上半年,俄羅斯向國外發售了250 億美元的外匯債券。到6 月底,其外債總額已近1500 億美元,加上3700 億盧布(約合580 億美元)的國內債券,俄羅斯共欠內外債2000 億美元以上。據計算,1998 年要償還100 億美元外債(相當於國愛開支的30%),6-9 月份還要償還120 億美元內債。此外,據官方透露,1998 年國家開支超過國家預算收入的1 倍。就是說一半的國家開支迄今還沒有找到資金來源。為了緩解債務危機,政府於8 月17 日決定通過重新辦理手續轉換新的有價 證券的辦法,推遲支付1998 年、1999 年到期的國家有價證券;停止短期債券的發行和流通。同時,計劃在第4 季度發行250 億盧布的貨幣。

  四、物價上漲,消費品短缺

  1998 年以來,受金融危機以及大量進口商品的減少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俄羅斯市場的商品供應量明顯減少:據俄報刊透露,第4 季度全年的商品流轉額要下降6-7%。與此同時,商品價格不斷大幅度上漲。上半年物價指數同比上漲4.1%。8 月份物價指數上漲15%,9 月份物價指數上漲到40%,1-9 月消費品價格上漲49.6%。這是自1992 年1 月全麵放開物價之後,物價指數上漲幅度最大的時期。9 月份以來,由於盧布貶值,進口的商品減少5/6,按盧布計算的進口商品的價格上漲了1.5-2 倍;大城市的蔬菜、水果和肉類的價格貴15-20%。由25 種基本食品組成的一套食品的價格平均增長22.6%。據有關部門估計,為解決市場上食品短缺的問題,最近半年內俄羅斯必須購買100 萬噸肉、40 萬噸植物油和許多其他食品。

  五、居民實際生活水平下降

  1998 年再次發生的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使社會危機不斷加深,居民的實際生活水平明顯下降。首先,由於盧布貶值,居民的銀行存款蒙受嚴重的損失。到8 月初,俄居民的月儲蓄存款為1500 億盧布(其中,在儲蓄銀行的存款為1200 億盧布,在商業銀行的存款為300 億盧布),按當時的匯率(6 盧布兌換1 美元)計算,約合250 億美元。然而,由於盧布對美元的匯率大幅度下降,加之從9 月3 日起銀行停止支付到期的存款,並且承諾到11 月中旬按9 月1 日的匯率(9.33 盧布兌換1 美元)支付到期的存款,相當大一部分居民的存款實際上已化為烏有。據俄報刊透露,到10 月初,81%的居民已經沒有儲蓄存款(4年以前這一比重為75%)。其次,拖欠的工資和退休金數額增加,居民的實際生活水平下降。

  到8 月初,涉及全國職工總數1/4 的10 個主要經濟部門拖欠的工資總額758 億盧布。此外,拖欠的退休金總額160 億盧布、拖欠的兒童和切爾諾貝利事故受害者的補助金170 億盧布。

  普裏馬科夫政府9 月主政後,雖然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力爭發放當月的工資和退休金,但仍未阻止局的惡化,僅9 月份拖欠的工九額又增加了40 億盧布,10 月1 日達到880 億盧布。到10 月初,國家拖欠的工資、退休金和軍餉總額高達1200 億盧布(其中,退休金300 億盧布、軍人的工資100 多億盧布)。

  總之,由於上述因素,1998 年頭6 個月,居民實際收入下降8.9%,1-8 月居民實際收入下降11.1%。9 月居民實際貨幣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29.7%。預計全年居民實際收入將下降13-24%。據俄報刊透露,9 月份生活在貧困線(低於最低生活費標準)以下的居民人數增加到4430 萬人,與1997 年同比增加40.2%,約占居民總數的30.1%;失業人數為840 萬人,比1997 年同期增加50%。


10、百年來經濟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和特點

  經濟危機指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周期爆發的生產過剩危機。自1825 年英國爆發第一次經濟危機以來,資本主義經濟從未擺脫過經濟危機的衝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西方國家采取了宏觀調節措施,試圖“熨平”周期,經濟危機的周期性特征已不明顯。金融危機是指某國或地區的全部或部分金融指標(如利率、匯率、證券、地價、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金融危機又可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但現在越來越呈現出混合形式的危機。如果金融危機蔓延到其他經濟領域,引發企業大量倒閉、失業增多和經濟蕭條,則會轉化為經濟危機甚至社會危機。

  1552~1920 年,歐洲大陸每十年左右爆發一次經濟危機。20 世紀以來,世界上大的經金融危機有20 多次,比較著名的有1929 年大危機、兩次石油危機、1994-1995 拉美債務 危機、1997-1998 東南亞金融危機、1990 日本、1987 黑色星期一、俄羅斯金融危機等,其原因除了兩次世界大戰、蘇東體製轉軌等特殊情況外,主要有兩類:一是股市和樓市泡沫經

  濟形成及破滅,為10 次,占40%;二是外部衝擊,包括國際收支嚴重失衡、資本大量進出、匯率大幅波動和債務危機等,共15 次,占60%。許多發展中國家發生危機時外部衝擊與泡沫經濟因素交織在一起,加劇了經濟的不穩定與風險。

  經濟金融危機的全麵總結

  綜合考察一個世紀以來的經濟金融危機,我們發現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危機大多發生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國家。經濟較快增長容易出現信心十足、盲目樂觀,放鬆危機警惕。如日本泡沫破滅前的1987~1990 經濟年均增長5% 以上,比20 世紀80 年代初高近2 個百分點;拉美債務危機前的1974~1980 年,拉美經濟年均增長5.1%,其中墨西哥、巴西分別達到6.3%和6.1%;東南亞金融危機前8 年,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平均經濟增長率都高達8%~9%。而歐洲的法、德、意、英等國很少發生經濟危機,即便發生,也是局部的,不會引發全局性的混亂和社會動蕩,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經濟增長平穩;早就經曆過大危機的洗禮,國民心態較為成熟,投機氣氛不濃厚;監管能力強,經濟實力雄厚,具備抵禦危機的能力;有悠久的市場經濟曆史,財金和外匯製度健全,風險隱患較少。

  第二,泡沫經濟都經過“瘋狂—恐慌—崩潰”三個發展階段。危機前一般都呈現經濟景氣,人們對經濟前景樂觀,因此出現投資膨脹和信貸擴張。樂觀者都會振振有詞,認為經濟自然有泡沫,泡沫是正常的。然而曆史在不斷重複著一條簡單的規律:危機之前群體狂熱,不相信危險;一旦到了臨界則信心動搖,產生強烈恐懼;之後危機爆發,泡沫破滅,破產、蕭條、失業、貧困緊隨。

  第三,匯製和幣值是否合理成為外部衝擊大小的重要因素。僵化的匯率製度往往成為國際資本攻擊的目標,1999 年、2002 年巴西、阿根廷金融危機前正在推行美元化,分別將雷亞爾、比索兌美元匯率鎖定在1∶1;東南亞1997 年前實行盯住匯率製度,出現本幣高估。本幣高估或低估都將加劇外部不平衡,危及經濟安全。本幣高估後出現貿易、經常項目逆差,靠大量外資流入來彌補,由於貶值預期,出現資本外逃、貨幣或債務危機,發展中國家的危機基本上屬於這種情況。本幣低估後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日本式的升值過快,產生財富效應,擴大流動性和內需,刺激泡沫經濟增長;另一種是升值慢但升值預期強,投機資本進入,外匯儲備上漲,國內資產價格膨脹,加大經濟風險。

  第四,國際遊資往往是發展中國家金融危機的導火索與禍首。數萬億美元國際遊資可以將任何發展中國家的股市衝垮。無論是債務危機還是貨幣危機,都與利用外國資本的方式不當有關,特別是證券投資、短期外債等間接投資或遊資往往是禍首。如拉美在債務危機前對外借款超過3000 億美元、俄羅斯在1998 年10 月前後有200 億美元流入,泰國、印度尼西亞、土耳其危機前的外債分別達到近1000 億美元、1500 億美元、1100 億美元,債務率很高。資本市場的開放也為國際熱錢進出提供了通道,正如斯蒂格利茨對東南亞金融危機總結的那樣:“資本賬戶自由化是導致危機的惟一最重要因素”,一旦出現資本加速外流,就會引發支付危機。

  第五,“金融不穩定”決定了政府調節的必要。實踐與理論都已說明,金融天生具有“不穩定性”。日本、拉美、東南亞等地的股價危機前都會翻幾番,危機後都下降了70%~90%,美國、日本等很快都回到幾年前開始上漲的水平。因此,股市是容易發生“市場失靈”的地方,有必要進行合理的調節。

  第六,擺脫泡沫經濟危害的道路是漫長的。拉美與日本都有“失去的十年”甚至十多年,平均經濟增長率都隻有1%左右。到2007 年5 月下旬,日經指數才 17500 點,不到18 年前的一半;道瓊斯指數 13500 點,NASDAQ 指數2500 多點,也不到7 年前的一半。

  第七,有效的應對可防止風險蔓延。1974 年的英國金融危機、1987 年的美國 “黑色星期一”、1992 年的歐洲貨幣危機、1994 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影響都較短暫,一兩年後經濟全麵恢複,沒有造成經濟危機,這與上述國家或地區應對及時、有力是分不開的。

  第八,建立適合國情的自主應對機製尤其重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達國家的政策建議往往對發展中國家造成損害,根本原因在於國際金融組織或有關發達國家沒有顧及當事國的國情。如拉美債務危機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16 個拉美國家簽訂貸款協議,要求這些家實行經濟調整、減少赤字等政策,但結果卻反而加劇了經濟衰退;東南亞金融危機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開出了同樣的經濟緊縮藥方,也使得東南亞危機加重並蔓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