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俄格衝突內幕:低估防空導彈,衛星能力不足,俄軍八架戰機被擊落(圖)

(2008-09-22 18:42:37) 下一個

俄格衝突內幕:俄軍八架戰機被擊落損失慘重
2008年09月23日 09:08:06  來源:東方網

據strategypage網站22日報道,俄格衝突結束一個多月以來,越來越多的信息顯示,俄羅斯軍隊在進入格魯吉亞後確曾遭受嚴重損失,共有八架戰機被格軍擊落,包括四架蘇-25攻擊機、兩架蘇-24攻擊機、一架圖-22轟炸機,以及一架米-24直升機。
    
    分析稱造成該結果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俄軍飛行員沒能躲過格魯吉亞的SA-11中近程全高度防空導彈係統。該係統俗稱“牛虻”,能同時跟蹤、捕獲和打擊4個目標,射程2-30公裏,對戰機具有極大殺傷力。目前,俄軍已采取措施,幫助飛行員應對該防空係統。
    
    另外一個原因是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全球導航衛星係統,在俄軍進入格魯吉亞後不能提供衛星導航,致使俄軍“失明”一度被動挨打。“格洛納斯”係統標準配置為24顆衛星,目前在軌衛星數量為16顆,其中用於導航目的的為13顆。該係統覆蓋整個俄羅斯領土需要至少18顆衛星,覆蓋全球需要24顆衛星。現在的衛星數量能保證對俄羅斯大部分地區的衛星導航,但對格魯吉亞地區則鞭長莫及。這嚴重影響了俄軍機載“靈巧炸彈”的威力,致使俄空軍和陸軍在戰鬥中受損嚴重。目前,俄羅斯已經宣布今年年底之前將發射至少8顆衛星,到2011年將衛星總數增加到30顆。


前蘇聯1979年裝備部隊的中近程全高度防空導彈,俗稱“牛虻”,是SA-6的後繼導彈。能同時跟蹤、捕獲和打擊4個目標,射程2-30公裏,射高25-15000米,戰鬥部重90公斤,最大過載238g,速度3馬赫。



格洛納斯係統又稱GLONASS全球導航衛星係統(俄語:ГЛОНАСС是由俄羅斯研發的衛星導航係統,類似於美國全球定位係統歐盟建造中的伽利略定位係統。該係統由俄羅斯政府運作。

GLONASS係統由衛星、地麵測控站和用戶設備三部分組成,係統由21顆工作星和3 顆備份星組成,分布於3 個軌道平麵上,每個軌道麵有8 顆衛星,軌道高度1萬9000公裏,運行周期11小時15分。

GLONASS係統於20世紀70年代開始研製,1982年發射首顆衛星入軌。但由於航天撥款不足,該係統部分衛星一度老化,最嚴重曾隻剩6顆衛星運行, 2003年12月,由俄國應用力學科研生產聯合公司研製的新一代衛星交付聯邦航天局和國防部試用,為2008年全麵更新Glonass係統作準備。

在技術方麵,GLONASS係統的抗幹擾能力比GPS要好,但其單點定位精確度不及GPS係統。2004年,印度和俄羅斯簽署了《關於和平利用俄全球導航衛星係統的長期合作協議》,正式加入了GLONASS係統,計劃聯合發射18顆導航衛星。

2006年12月25日,俄羅斯用質子-K運載火箭發射了3顆格洛納斯-M衛星,使格洛納斯係統的衛星數量達到17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