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揭秘中國殲9項目:殲10梟龍均是殲9發展型戰機(組圖)

(2008-08-21 13:42:38) 下一個

揭秘中國殲9項目:殲10梟龍均是殲9發展型戰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 08:24  航空世界

揭秘中國殲9項目:殲10梟龍均是殲9發展型戰機
殲9VI-II方案想像圖

揭秘中國殲9項目:殲10梟龍均是殲9發展型戰機
1965年601所對殲9氣動布局研究時提出的四種機翼形狀

    為了進一步提高飛機性能,達到“雙二六”的指標,殲9開始演變成為雙發雙垂尾布局,該方案稱為殲9VI-II

    

  白瑋

  殲9的誕生

  1970年12月28日,中央軍委批準將六院601分所改為第二殲擊機研究所,番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11研究所。而601分所就是為研製殲9飛機由沈陽601所分遷到成都建立的。可以說,沒有殲9的研製,也就沒有611研究所。

  殲9設計工作在14年中經曆了型號三次上馬,三次下馬,到了1980年即將進入發圖階段時,結果還是流產了。然而以殲9IV為基礎的殲7CP最後發展成了FC-1“梟龍”;以殲9VI“雙二五”機腹進氣方案為基礎則發展出了殲10戰鬥機。可以說沒有殲9,也沒有如今令人自豪的這兩種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先進水平三代半戰鬥機。

  而為殲9自行研製的配套用910發動機已經進入實際飛行試驗狀態、配套的霹靂4導彈亦已掛機聯試,結果也都隨著殲9被迫流產。不過這兩者都分別逐漸成長為了我國自行研製的新型渦扇發動機和新型空空導彈。殲9可以說是我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目前完完全全自主研製的完整係統,係統的每個環節都成為了如今新產品的奠基石。雖然殲9雖然從來沒有飛上過藍天,甚至沒有飛出過風洞。但它是一座豐碑。

  1964年。這一時期是我國航空工業貫徹執行“通過仿製到自行設計”方針的轉折,科研工作的重點開始“以摸透米格--21為中心”逐步轉到“以改進改型、自行設計為中心”。航空設計人員在完成第一和第二階段摸透工作的基礎上,針對飛機結構、係統、性能和作用方麵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比較充分的戰術技術論證必要的試驗。同時。對加大航程、無級調節錐等7項改進設計進行了大量工作,協調了飛機、發動機、輔機、兵器、材料和工藝等方麵的主要技術問題。根據從摸透,改進到自行設計的方針,六院(航空研究院)同意一所(現為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二所(現為沈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從1964年起搞自行設計的方案,並決定先從改進改型開始。

  1964年春,六院在一所召開了米格-21和伊爾--28改進改型方案論證會。會上由一所葉正大同誌作了改進改型方案的總報告。米格-21主要有7項小改,目的是提高飛機使用性能;伊爾一28主要是換裝二所已開始發圖的61F發動機,以降低耗油率。加大航程並提高巡航速度。六院院長唐延傑在會議總結中對兩個機種的改進改型方案基本肯定,並對改進改型的根據、今後怎樣做和應考慮的問題等作了指示。他提出改進改型總的原則是:從摸透、仿製到自行設計都應按照戰略方針的需要和自己的水平來進行,從小改發展到大改,要摸著石頭過河,循序漸進,初戰務求必勝,以爭取時間把成果拿到手。同時還確定將米格-21的改進工作分兩步走:先改進,後改型。 此外,還結合改型開始自行設計新殲擊機的方案論證和準備工作。發動機是設計飛機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沒有合適的發動機就無從談設計飛機。 根據飛機的戰術技術要求,二所首先提出了雙軸渦噴、單軸渦噴和渦扇三類共22個設計方案進行對比,每個方案逐項提供可與飛機匹配發動機的各項數據,每提供一次數據就必須對飛機主要性能作一次估算,並就總體布置情況反饋發動機。而到了23個方案——單發910渦輪風扇發動機方案時,經過飛機估算和協調,認為隻有該方案可以滿足性能要求。

  而910發動機也是我國第一次設計大推力發動機,其設計為雙軸內外涵混合加力式渦扇發動機。設計最大推力70.6千牛,加力推力121.5千牛,推重比為6,在當時來說是一種性能十分先進的大推力發動機。當時中國已經從越南弄來了一些F一4的殘骸,1964年9月在英國範堡羅航展上又把英國斯貝發動機的結構圖要了回來,這些重要的參考資料成為了910發動機的基礎。而910發動機於1964年10月開始進行初步設計。

  與此同時,在一所在搞飛機方案時,黃誌千、於達康等同誌提出,為了保險起見,搞一個利用米格一21發動機的雙發方案,並做了些工作,因怕影響二所同誌搞910發動機的情緒,沒有公開。

  1964年10月,六院在一所召開單發方案匯報會時,會前丁誌遠和閻立同誌發現有此方案和模型,便反映給唐延傑院長,並要一所一並匯報。會上一致認為本著建院方針和“初戰必勝、早日把成果拿到手”的指導思想,應在摸透米格-21的基礎上,先搞高空高速和全天候的雙發飛機(即後來的殲8)。為了提高飛機性能,二所提出采用高溫渦輪技術提高米格-21發動機的推力。六所的榮科同誌等表示,一定要拿下高溫渦輪。當時;認為,飛機和發動機都同時搞新的,問題很多,把握不大。但是為了支持發動機的發展,同意還搞一個單發飛機的方案。1964年12月初,三機部在北京召開了科研工作會議。會上決定,在研究殲8的同時,著手殲9飛機的研製工作。

  1965年初,唐延傑院長最後在沈陽確定搞12噸的單發飛機(即後來的殲9)。而這也是“雙發與單發”的由來。

1965年中國開始正式研製第一代殲9戰鬥機

1967年,大幅度提高機動性的殲9V方案。

  1967年,大幅度提高機動性的殲9V方案。該方案采用三角翼無尾布局,翼麵積達62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該方案加高了垂尾高度,垂尾緣後掠角大幅度縮小;座艙進行了抬高;而且減速傘已經上移到了垂尾根部。這些在當時都是非常先進的設計。

    第一代殲9

  1965年初,三機部召開了企事業領導幹部會議(即651會議),會議期間段子俊副部長主持了一個新機研製座談會。會議要求六院一所要以10%的技術力量進行殲9飛機的方案論證。1965年春。由一所劉鴻誌帶隊,拿著方案到使用部隊去廣泛調查和征求意見,從鞍山到海南島的部隊同誌對殲擊機的主要要求是突出機動性和良好的起落性能,並要求小噸位。這就進一步支持了殲8的早上馬。

  1965年4月12日,三機部以三院字第585號文下達了《關於開展殲9殲擊機方案論證和設計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兩個方麵進行方案論證和比較。六院在具體部署中提出力爭在6月拿出方案。六院一所根據以上通知精神,立即開始了方案論證工作,並按時提出了初步方案。方案一主要突出殲擊性能,兼顧截擊作戰和對付低空高速目標,最大馬赫數2.3左右,升限20000米左右,航程要大,作戰半徑大於450千米;方案二則主要強調突出截擊性能,兼顧殲擊作戰,最大馬赫數2.4~2.5,升限21~22千米,作戰半徑350千米。兩個方案總重量要求控製在1 4噸左右。

  根據殲9的最初研製要求,1 965年起601開始進行殲9氣動布局參數的選擇,選出了4種機翼平麵形狀:前緣後掠50度的後掠翼;後掠57度的三角翼;前緣後掠55度的後掠翼;以及雙前緣後掠角的雙三角翼。601所對四種機翼平麵形狀方案均做出了模型,進行了風洞實驗。淘汰了前三個方案,又把三角翼的前緣後掠角改為55度。稱為殲9IV方案。外形上除機頭改為兩側進氣外,其餘均與殲7、殲8相同。因這種方案對米格-21的改動並不算很大,所以成功的把握性挺大。

  1 965年8月,賀龍副總理到沈陽視察時,聽取了六院一所初步方案的匯報,表示了讚同。以後先後經過了空軍對方案的討論和殲8、殲9兩型號專案小組討論,三機部於1966年4月1日向國防科委、國防工辦呈報了《殲9飛機設計方案》。6月12日,六院一所上報了《殲9飛機研製規劃》(討論稿)。6月14日,國防科委召集由空、海軍有關單位參加的方案審查會。經過討論和審查。會議認為:殲9方案提出有根據,有針對性,性能指標比較先進,是我國趕超國際70年代水平的產品,也是自立更生可以實現的目標。國防科委據此於7月12日向中央軍委呈報了《殲9飛機戰術技術論證的報告》。此報告經賀、聶、陳、劉、徐各位副主席閱後。於1 966年8月11日經葉劍英副主席批示同意。中央軍委在審查了兩個方案後,最終決定按第一方案研製殲9飛機,並在設計指標上進行了一定的改動:最大馬赫數2.4,升限21000米,最大爬升率200米/秒,最大航程3000千米,作戰半徑600千米,續航時間3小時。

  接著。國防科委於8月20日、三機部9月4日分別下達了《關於殲9飛機研製任務的通知》。三機部三院字第1173號通知指出:“殲9飛機是航空工業‘三五’規劃中必保的重點項目,是我國繼殲8之後,自己完成獨立設計的超聲速殲擊機……是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殲擊機……因此,我們一定要堅決完成中央軍委交給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這是殲9第一次上馬。

  與此同時,與殲9配套的910發動機也於1966年完成了全部圖紙設計,年初開始由二所進行樣饑試製。此外,配套的205殲擊雷達和霹靂4空空導彈也展開了研製工作。

  但從1 966年第四季度到1 967年初,經過風洞實驗發現。殲9IV方案的機動性不夠理想,於是又提出無尾三角翼方案,稱V方案。該機采用前緣後掠角60度的三角翼,翼麵積達62平方米。但飛機升降副翼的剛度和操縱功率問題以及零升力矩帶來的操縱困難卻難以解決。

  1967年12月,國務院、中央軍委作出決定:國防研究院自1968年1月1日起正式劃歸軍隊係統,由國防科委領導。1968年3月,六院召開了“動員、落實殲9飛機研製任務會議”,決定采用V方案。1968年4月3日,六院軍管會和六院以[68]院科字第238號文下達聯合通知,批準了殲9總體設計方案;提出:“力爭1969年10月1日前上天,”為國慶20周年獻禮;並確定了南昌320廠為試製廠。

  1968年4月,殲9飛機現場設計試製指揮部對V號方案的研製工作作了具體安排。同年6月,由於V方案一些技術問題難以解決,加上國內生產受運動衝擊不能正常進行,V方案一直搞不下去,於是六院指示停止了V方案的試製。這就是殲9首次下馬。

  第二代殲9

  1968年,與殲9配套的91 0發動機初步調試開始,整個調試工作包括運轉試車、性能調試、持久試車、高空台及飛行台試驗、國家定型試驗等5部分。1 969年,20發動機試驗機的製造工作也相繼完成。

  1969年2月3日,601所決定抽出部分力量繼續進行殲9飛機的研製。1969年10月10日,航空工業領導小組決定繼續研製殲9,並決定先試製兩側進氣的正常布局三角翼方案,即殲9IV方案,並把試製工作安排在了112廠,要求1971年底上天。

  1969年7月,中央成立航空工業領導小組,六院劃歸空軍領導。同年8月召開航空工業會議(稱為8·25會議),會上決定盡快搞出殲9飛機來。事後三機部軍管會和六院軍管會發出聯合通知,重新作了部署,要求殲9飛機在1971年上天,力爭提前,同時把試製工廠由320廠改為132廠。由此,才產生了成都的601分所。

  就在1969年的8·25會議後,六院為落實601所(六院重歸國防科委後,六院一所更名為601所)與132廠協作,共同研製殲9飛機,六院軍管會主任楊勁帶領601所數名同誌來到成都,與成都軍區空軍指揮所聯係,協商601所來人的住地問題。10月30日,六院向空軍黨委提出報告,要求將成都原13航校校址作為601和606所三線地址。空軍黨委批準了六院的要求。601所根據部、院的通知,組成了殲9型號大隊(稱4大隊),並先後三次派人到成都聯係,安排住地。

  1969年10月,航空工業領導小組聽取了殲9設計方案的匯報,決定采用兩側進氣、三角翼、正常布局的殲9方案恢複研製。這標誌著殲9作為飛機型號在首次停研後,第二次上馬,繼續研製。

  根據空軍的報告,中央軍委在1970年2月批準建立601分所,遷往成都。3月3日空軍司令部以[70】司作字第26號文。批複六院軍管會並成都軍區空軍指揮所,內容除了同意601所分遷500人左右到成都建立分所外,並通知,按照總參指示,番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01分所,代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0804部隊。

  而早在1968年初,六院為貫徹執行毛主席1 967年10月25日批示(即對聶榮臻同誌關於國防科研體製改組的報告批示),就擬定了組建新建的計劃,發出了通知。在3月9日發出的[68】院體字6/147號文中,列表組建16個新所,其中第三個新所就是第二殲擊機研究所。

  1970年5月。601分所剛剛遷到成都,六院就向空軍司令部提出報告,在報告中,強調加強高空高速殲擊機力量,“建議將今年(1970年)5月由沈陽601所分遷到成都的601分所改變為第二殲擊機研究所”。同年8月底至9月初,六院在北京海運倉總參招待所召開編製體製會議。601分所與會人員就被稱為“二殲所”的代表。隨後經中央軍委問意,空軍於1970年12月20日通知六院,同意601分所改編為第二殲擊機研究所,番號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11研究所。於是601分所就改稱為611所。

  1969年10月30日,三機部與六院兩個軍管會聯合通知,明確下達了殲9飛機研製任務後,601所就組成了型號大隊,到空軍航空兵師等三個戰鬥部隊去調研,征求了對殲9飛機設計方案的意見。601分所遷到成都後,六院軍管會主任楊勁在6月就到分所視察,提出殲9飛機為多用途殲擊機。6月16日六院以[701院科字第016號文下達了飛機設計的通知,要求殲9飛機靜升限為25千米,最大馬赫數為2.5,強調了要改善跨聲速和1.4倍聲速時的機動性。1970年要完成方案論證,1971年完成設計,1972年拿出樣機。分所當時雖然處在搬遷初期,但仍然克服了人少和缺乏設備的困難,加班加點地進行大幹,並召開了飛機研製協調會(即709會議)。

  1970年,空軍常乾:ten司令員率隊來沈陽飛機設計所視察,聽取了殲9的匯報,提議殲8是高空高速的,殲9是不是改成一種護航機,降低一些高空高速方麵的要求,突出航程和續航時間。隨後殲9總師王南壽組織6位設計員帶著副司令員的提示到空一師征求意見,聽取他們的需求意向,部隊表示殲9應該與殲8有所區別,可以搞個護航機。1970年6月9日。航空工業領導小組在北京專門開會審查殲9方案。當提到降低對高度速度要求、加大航程和續航時間時,該提議被空軍首長打斷,並對殲9的性能指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活動半徑要達到900~1 000千米,重量13噸,使用過載8,升限25000米,飛行馬赫數2.5。即通常所說的“雙二五”方案。

  為了實現更高的技術指標,在方案論證中首先集中於謀求符合高空高速的氣動布局外形。因此將原有的後掠翼、三角翼和無尾三角翼先互相比較。認為後掠翼和普通三角翼都不適應,對無尾三角翼分析,計算後也摒棄了,逐步集中到無尾三角翼加前翼和腹部進氣,除了估算優選外,盡快趕製了高速和低速兩組風洞試驗模型,在當年的8月底已取得了試驗數據,按照當時發動機提供的數據,比較鼓舞人心,但是還無法達到“雙二八”、“雙二七”和“雙二六”的性能,隻可能爭取“雙二五”飛機。經過與606所的多次協調,910發動機與無尾帶前翼的腹部進氣飛機相匹配飛行速度可以到馬赫數2.5甚至2.6,但飛行高度隻有24千米,當然飛機的布局仍在不斷地優化選擇中。

  9月中旬,在成都分所召開了殲9第二次上馬後的首輪方案論證會(含部分成品協調)。當時上級領導航空研究院派幾位處長指導工作,會後主要是飛機和發動機繼續進行方案探索工作,目標是準備在當年11-12月航空研究院在西安召開的年度工作會議上匯報殲9方案。

  1970年11月,六院在西安召開廠,所領導幹部會議。會議期間空軍的一位副司令員和院的黨政首長,召開小型會議,聽取殲9方案的進展情況。得知現在可能達到的指標,中心是速度可望達到馬赫數2.5,或2.6,而高度隻有可望達到24千米,空軍領導對正在研製中的殲9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雙二五太小。雙二八太高,應該是雙二六”。不過會議中空軍領導首次明確指示要高空高速的飛機。會議之後,分所再次掀起了大幹高潮。

  原有布局均不能滿足這一新要求,不得不再次對氣動布局進行重新設計。經過反複的設計一選擇一評定一淘汰過程後,選擇了鴨式布局,腹部或兩側進氣的方案,稱之為殲9Vl方案。為實現新方案,首先在氣動力設計上不斷的探索:從進氣設施,尾噴流的引射。氣動布局主翼和前翼的匹配,進氣道的兩側和腹部進氣不斷的計算,計算到數據有一定可信度時作風洞的高低速試驗。1970年11月和1971年8月,殲9“雙二五”機腹進氣方案和“雙二六”兩側進氣方案分別在FL-21風洞中進行了試驗。

  但是殲9的要求指標總是無法突破,初期發動機還不斷有些前進的喜訊,後來也日漸冷淡了。1972年4月,殲9飛機實際上轉為了課題研究。

  1972年4月,910發動機進展緩慢,六院決定殲9飛機研製暫緩,要求611所考慮搞殲擊轟炸機或教練機,殲9基本上改為課題研究。這實際上已是殲9的第二次下馬,隻是大家心照不宣。

圖文:西方報道的所謂中國“殲12A構型”戰鬥機

西方報道的所謂中國“殲12A構型”戰鬥機,並預測這種飛機主要用於近距格鬥。

  西方報道的所謂中國“殲12A構型”戰鬥機,並預測這種飛機主要用於近距格鬥。今天看來這個捕風捉影的方案和殲9V頗為相似-擁有高機動能力的兩側進氣無尾三角翼單發戰鬥機。

圖文:為殲9配套研製的霹靂4空空導彈

為殲9配套研製的霹靂4空空導彈,該彈是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二

  為殲9配套研製的霹靂4空空導彈,該彈是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二種空空導彈,也是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個半主動雷達型空空導彈。

圖文:為殲9配套研製的910發動機

為殲9配套研製的910發動機

  。其設計為雙軸內外涵混合加力式渦扇發動機,推重比為6,在當時是一種十分先進的大推力發動機。

圖文:渦扇6發動機高壓壓氣機

渦扇6發動機高壓壓氣機

  為渦扇6發動機研製的高壓壓氣機

圖文:在試車台上的渦扇6發動機

在試車台上的渦扇6發動機

  渦扇6發動機在當時是一種十分先進的大推力發動機。

圖文:殲9VI-II方案風洞模型

殲9VI-II方案風洞模型

  演變為雙發雙垂尾布局的殲9VI-II方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