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清月白

我是真的,她都是假的。
個人資料
正文

生死的負擔——清明的緬懷

(2008-04-04 11:20:24) 下一個

小的時候,總覺得死亡是很恐怖的事情,因為想象中的死亡總是和傳說中的巫婆,青麵獠牙的魔鬼,還有陰森森的黑房子混合在一起,變成了一種極具刺激性的令人膽戰心驚的景象。 

然而平生所見的死亡卻隻有記憶中的外公。外公死的時候大概也七十了。晚上起來用馬桶,摔了一跤,從此人事不省,幾天後便死去了。那時我五歲,隻記得他臨死前一些零碎的喘息和咳嗽,現在想來外公當時一定很難受,但五歲的我,並不覺得外公的死有那樣可怕,也沒有因為失去外公而比離開奶媽時哭得更為傷心。

十歲之前,聽到街坊裏議論的死亡卻好像和自己毫不為關的,聽過便忘記。上高中時,一個要好的女同學得白血病死了,卻第一次嚐到了來自死亡的駭訊。朝夕相處多年的同學,過了暑假,突然不在了,好像是不習慣,又好像是不可思異。胡思亂想了一通卻不知道所以然,慟哭幾場後,也就釋然。

後來到了美國,不久就聽到盧剛的槍殺案。然後是近年來濫殺無辜的校園槍擊案,還有道聽途說的自殺。被殺的人,因著對暴力和死亡的措手不及而死於非命,而殺人者和自殺者是被生的重負把靈魂碾碎,麵對死亡卻不屑眨眼。

幾年前,一個要好同事的兒子死於車禍。看到她的憔悴,也深深地感染到她的傷痛,除了陪著她靜靜地坐坐,卻想不出任何安慰的語言。真的很無奈。

意外的死亡,是死神路過人間的打劫。順手牽羊地帶走幾條生命, 便不皺眉頭地揚長而去。死者死矣,而留給生者的悲哀和慘淡卻比任何其他形式的死亡更令人發醒。經過死亡重創的生者,歎息著人生的無常,在更珍惜生命的同時,又看淡了死亡,因為他們已經和死亡交過手,不再像以前那樣擔心和害怕死神的來臨。當然,他們還要好好地活著,這是為了安慰死者的在天之靈,也是為了造物主原始的意誌。死神雖然奪走了愛人或親人們的軀體,但那些曾經充滿歡愉的記憶,卻變成黃金,沉澱在生者的心裏,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愈顯珍貴。 

如今,一年一度的清明又來了,而年紀漸長的我,已經過了人生的大是大非,當我用一個成年人疲憊而坦然的目光看待死神,隻能以知天認命的態度,隨遇而安。 然而,每一個死亡,都會在我心中引發無聲的歎息,好像心靈的一部分也隨之剝落而去。所以,我想用海明威的For Whom the Bell Tolls 的一部分詩句來作為對所有死者的緬懷:

 Any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Because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
And therefore never send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It tolls for the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