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正確看待中國當前貧富差距過大問題

(2007-08-30 10:58:25) 下一個
如何正確看待中國當前貧富差距過大問題



“貧富差距過大”現在是個熱門話題。我的觀點是“這是好事,要加以肯定而不應受傳統的仇富心理影響,對其報以敵視。”
這裏有必要提一下,首先,我本人不是並不是什麽大富大貴之人,拿的是死工資,吃,吃不飽;餓,餓不死,所以沒有自我辯護之意。其次,我壓根兒沒同這類富貴之人有過哪怕丁點的交往,所以也絕沒有受人錢財為人消災之嫌。總之一句話:我的寫作動機純正,完全出自五髒六腑也就是了。
說那麽多的廢話,完全是由於此話題太敏感,又為天下之大不為之故,出此下策,純屬無奈。
言歸正傳,讓我們靜下心來,暫且放下些先入為主的主觀成見,客觀地評價一下貧富差距過大的問題吧!請問大眾們,你們仇恨貧富差距過大,那麽,貧富差距到底導致了哪些惡果,形成了哪些危害,給社會造成了哪些不良影響呢?
大躍進,人民公社的時候貧富差距夠小了吧,家家都是一貧如洗。一起吃,一起幹,幹同樣的活,吃同樣的飯,拿同樣的錢。可結果呢,整個國民經濟陷入了困境,一時缺糧缺油缺棉缺布。辛辛苦苦做了一年,到頭來還是倒欠生產隊的錢。自然災害一來更慘,幾年時間裏,不正常死亡就達3000萬之多,超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死亡人數之和。民眾貧富差距是小,但是災難卻是巨大,如此悲劇足夠我們反省。反過來說,貧富差距大,難道就一定導致罪惡了嗎?笑話,現在我們所說的發達國家,試問,哪個國家的貧富差距不是比我們大?也沒聽說他們由於貧富差距大發生了什麽大災大難事件吧!
其實貧富差距是競爭導致的必然。達爾文的優勝劣汰理論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每個人在社會環境中的付出與努力是不同的,那麽我們也就沒有理由要求他們所得必須相同。事實上即便是我們的偉大導師馬克思也並沒說過共產主義社會就沒有貧富差距,他的社會理想用通俗的話來說其實就是是每個人都獲得幸福生活。而幸福並非一定要建立在絕對的財產平均主義之上。我們每個人是有獨特個性的,我們人的智力是有差異的,我們每個人的興趣是有差異的,我們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是有差異的,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也是有差異的。一句話,人是有差異的。所以人的實踐也是有差異的,那麽由此得之,人與人之間的貧富也理所當然地應當有差距!這是一個大實在!
那麽可能有人要問,人與人的貧富差異固然有其理所當然的一麵,那麽是否應當對其差異的度有所限製呢?
問得好!但我也想請問一句,我們能否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做出一些限製呢?答曰,不能。任何欲限製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的行為,隻能壓抑人的本性。所以,不應把眼球盯著貧富差距大啊,小啊不放。事實上,我們應該做的是提供一個能使每個人獲得最大發展的社會環境,促使生活其中的不管富人,窮人都能獲得最好的發展,而不是去人為地幹涉人的發展,以致削足適履,最終結果,隻能是誰也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縱觀現代社會,其實人們之所以對貧富差距過大盯著不放,老大不安,其實倒不是真的在這個差距問題上,關鍵在於導致這個差距的過程的不公,很多人致富手段的不法,致富後的行為不軌,以及很多人根本還沒有獲得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沒有獲得一個公平競爭的社會環境。很多人的仇富心理是值得理解與同情的,但又是非理性的,特別對那些確實是奉公守法,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勤勞致富的人是不公平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些人也是受害者。事實上我們都不會反對,幸福生活從來都是靠自己的雙手換來的,任何的埋怨與仇視都是於事無補的。但從這樣一個事例中可以發現,建設一個公正、公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製社會是多麽的重要!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