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

一路淡淡地走來,沒有風塵,也不伴精彩,足跡之中,隻能找出幾行小詩,和一段真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公款吃喝,也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

(2010-06-15 14:52:31) 下一個


又到了父親節,就想寫點父親在軍隊的事情,雖然隻知道隻鱗片甲,似乎吃的故事記住的多點,也想在此與大家分享。

父親的老家在福建上杭縣,那是老紅區,在鬧紅軍時,他便參加了赤衛隊,赤衛隊員們平常除了有限的開會和訓練外,主要還是務農。當時樸素的農民參加赤衛隊不僅僅是革命熱情,能吃到飽飯也是他們的原始動力之一。赤衛隊員們最喜歡的工作就是晚上站崗、巡邏,因為,到了半夜時,這些下崗(不是失業)的赤衛隊員們,就可以在宗祠內吃油炒飯了。那時對於這些農民來說,油炒飯已經是非常難得的美食了。

父親生性嚴肅,我一生隻記住聽他唱過一次歌,是他哼唱的新四軍軍歌。

父親
參加新四軍後,他所在團的團長,身材胖大,普通的馬根本就載不動他,隻好騎騾子。猶如《三國演義》中描述的關羽(可不是《新三國》上的那個瘦小關羽),普通馬讓他一騎就瘦,隻有赤兔馬能配他。說起這團長,也是位革命意誌堅強者,當時他老家的國民黨人用他三十幾口家族人的性命威脅他,讓他退出新四軍,被他嚴詞拒絕了,後果是付出了他們的生命。讀過半年私塾的父親就比較聰明,一直跟家人通信說在外做生意,直到福建解放,家人也就未遇到任何麻煩。

新四軍北上抗日時,他在新四軍軍部當特務排排長,他所在的特務連跟張雲逸先行過江,也就逃過了新四軍軍部被殲、和上饒集中營的厄運,也就有了後來的我。

他那時用的是花機關(一種衝鋒槍),那時的子彈不多,他回憶說,曾有一次他們每人隻有五發子彈,卻打了七天七夜的阻擊。我曾問他打死過多少敵人,他總是含糊其辭,大概自己也不確定槍響後,子彈到底飛到哪裏去了。

在一次阻擊日軍的戰鬥間隙,全班正圍繞著一菜桶吃飯,忽然一發炮彈打在了這班人中間,說也這麽寸,不偏不倚正從菜桶中間落下,全班立刻臥倒,感謝日本人的次品,或感謝菜桶內的湯,那發炮彈沒炸,他命大,又逃了一次,不然,我肯定是沒有機會寫這段故事了。

父親吃飯通常很快,以致在城市長大的母親有時埋怨他,不懂得細嚼慢咽和認真品嚐,在年節時做的好飯菜也吃不出好味道來。他吃飯快的習慣是戰爭環境養成的,在戰鬥緊張時,吃飯的速度便成了一個課題,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吃完飯,才能保證戰鬥力。一次父親所在班比吃麵條,熱湯麵,他在七分鍾內就吃飽了,就這樣,他也隻能排第二名。

父親愛喝酒,量不大,上班時隻有晚飯喝一次,離休後有時中午加一次,但他從不喝多,也就從未見過他喝醉。看近期的戰爭影視劇時,共產黨的軍隊中喝酒成了一個重要的內容,尤其以《亮劍》為甚,動則喝酒,獎勵的許願也是喝酒。父親回憶他一生唯一的醉酒也是在戰爭期間,在一次參加與廣西軍作戰大勝後,他一人在鎮子裏喝了大約兩斤黃酒,大醉,幾裏山路回到軍營竟不知如何走回來的。好在當時沒有軍情,他也未受任何處分。從我記事起,他後來隻喝白酒,提到黃酒時,還心有餘悸地說:“別看黃酒度數不高,但後勁大。”

父親所在部隊當時從南方剛轉戰到北方時,初次看到北方的大鍋餅,竟然不知如何下口。那時戰鬥中負傷是家常便飯,他們當時的口號是:“輕傷不下火線,重傷不哭。”後被大概是未經戰爭的文人押韻演繹成“輕傷不下火線,重傷不去醫院。”可不去醫院如何治療傷病?由於父親在衛生部工作,接觸不少傷員,當時新四軍中南方兵不少,他們雖能忍住傷痛,但當吃到又幹又硬、難以下咽的小米飯時,卻忍不住地在哭。可共產黨畢竟是靠所謂小米加步槍起家,打敗了對手、贏得了戰爭。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名言在父親的軍旅生涯中也有特殊的印證。腿部傷後的父親由新四軍軍部特務連,調到了二師衛生部工作,那時也有兄弟單位和上級領導來交流和視察工作,父親說他特別喜歡這種時候,因為工作完後有時會有飯菜招待。戰爭期間軍隊生活清苦,逢有招待時,便可加菜,他們也會作陪,自然也可大快朵頤。看來公款吃喝,是有曆史的,現在大家公款吃的更凶,也不過是“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罷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鳴凡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華府采菊人的評論:文章中沒看出父親重新加入新四軍的時間空檔。:)

華府采菊人 回複 悄悄話 福建鬧紅軍是就是赤衛隊的作者父親, 後來大概溜號過, 新四軍時又重新參加了新四軍, 中間是否當過國軍? 不知文革時是否清查過?
zhmz888 回複 悄悄話 that is right, 我最喜歡的是去下級機關,企業調研.... 有客飯吃...
10:00am 到, 12:00 noon...2:00pm...go home...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