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豬肉價格一再飆升,專家調查 - 農民為何不敢養豬?

(2007-06-08 14:37:40) 下一個
豬肉價格一再飆升,專家調查 - 農民為何不敢養豬?

以往穀賤傷農,如今生豬價格飛速上漲,農民也未必開心。來自湖南的一份官方調查顯示,在價格飆升的情況下,農民特別是生豬養殖大戶養豬的積極性並不高,價格的拉動作用並不特別明顯。(《第一財經報》6月7日)
  
  近段時間來,一些專家學者對於豬肉價格大都持這樣的觀點——豬肉價格已到頂點,不會繼續上漲,高價豬肉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不過,當我看到來自湖南省這份官方調查報告時,又為專家們的坐而論道感到有點脫離實際,如果農民尤其是生豬養殖大戶養豬的主動性不夠,豬肉價格短期內下降將會變得遙遙無期。
  
  從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5月下旬對邵陽市、張家界永定區、祁東縣、衡南縣等地進行的快速調查來看,市場行情波動過大、疫情頻發、成本太高、資金短缺成為製約農戶養殖熱情的四大頑疾。盡管這份調查報告所分析出的四大因素,比較中肯,確實阻礙著農民養豬的積極性和熱情度,但是,在筆者看來,這些都是淺層次因素,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筆者以為,國家對駕馭市場經濟能力不夠,以及缺乏對農民養殖補貼的公共政策,才是導致農民對養豬“退避三舍”主要誘因。
  
  就以農戶養豬為例,政府通過信息采集、分析以及梳理,有責任和義務把供求關係及價格趨勢及時發布到生豬產業的每個環節,從而使產業鏈中每個經營者都能及時做出調整經營策略。若能如此,處於產業鏈條最低端的農民養殖戶,就會“心中有數”,肉價也不會大起大落。很明顯,這次肉價大幅波動,政府並沒能“未雨綢繆”。這說明政府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還不夠。進一步分析,“九個部門管一頭豬”,受部門利益的驅使,“部門多、難協調”正在演變成為一些部門行政不作為的借口,這些問題的存在,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未雨綢繆”的。
  
  從另一方麵來講,國內缺乏對農民養殖補貼的公共政策,也是農民為何不敢養豬的重要因素。就目前而言,市場上的所有風險都要由農民自己來扛,而缺乏相應的對衝機製。正如報道所講,對於養殖大戶來說,由於投入較大,最近幾年豬疫情頻發,已讓他們防不勝防。邵陽市雙清區一袁姓專業戶表示,2006年養了100多頭生豬,因感染上無名高熱病,飼養的生豬全部死光,損失了8萬多元,幾乎把近十年來養豬所賺的錢都賠了進去。盡管目前養豬效益較好,但他已是有心無力了。而在邵陽寸石鎮建龍村,原先幾十家養豬專業戶隻剩下了一家。
  
  而在國外,一些國家對農民實施財政補貼已變得司空見慣。譬如,按照WTO官員的說法,“美國農民收入的一半來自政府補貼。”盡管這個說辭有些誇大成分,不過,美國依靠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公開、持續、大量向本國農業“灌注”美元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日本,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政府每年用於農業的補貼額均在4萬億日元以上,包括價格補貼、進出口補貼、投入補貼以及政府在資源環境、科技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保險、市場信息等方麵的支持。2000年日本對農業補貼的總量高達6.4萬億日元,而日本同期的農業總產值隻有9萬億日元。
  
  因此,要想讓農民大膽養豬,敢於養豬,就必須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首先,提高政府駕馭市場的能力,為農民源源不斷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其次,借鑒國外經驗,盡快實施養豬補貼政策。值得欣慰的是,溫總理此前在陝西省考察時特別強調,要切實抓好生豬生產,對飼養母豬給予適當補貼,保護母豬生產能力。看來,國家補貼養豬戶的公共政策出台將會指日可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