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 in the Market

世尊在菩提樹下證道時說:大地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福德,唯被煩惱妄想障礙,不能證得。
正文

麵向交易的分析方法

(2007-05-05 16:40:43) 下一個

引言:
  麵向交易的方法嚴格說並不是一種方法,而是一種策略和態度。
  麵向交易的方法的第一要務是不要為了交易而交易~ 而是為了成功的交易而交易。

  一次和zhabc1兄討論提到這個想法,這個想法在我腦子裏浮現很久,雖然有一個大概的輪廓,但是總的說來還是比較淩亂,我和zhabc1兄說覺得技術分析不是一種穩定的分析方法,其實準確地說應該是,不是一種方法,之所以有成功者,不是因為方法本身,而是一種基於你長期客觀翔實地觀察市場後形成的一種策略和態度在起作用。我們先說我對幾個概念的理解:

  何謂質量,何謂能量?

  讀相對論的一個有意思的推論:

  沒有所謂的質量,沒有物體,有的隻是能量的狀態... 一切粒子均可細分,至今沒有窮盡,怎知非要分到一個實實在在的顆粒呢?所謂的質量,應該就是能量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與狀態。這好像佛家的一句話: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規律是什麽?

  規律是這樣一種東西,比如每天你從你家的甲處到乙地去上班,要走過一條固定的路線,7:30出發8:00到,在中間的某處,你發現經常會遇到馬路對麵一個女孩子非常的美麗,這條路上你平均每天要遇到上萬人與你擦肩而過,但是你希望看到的隻是一個人,而她與你的相遇也許隻是這條路的一個十字路口的交匯點。也許她今天公休,明天起晚了遲到,挨了經理的批,後天決定早到...

  我的意思是說,如果我們看到的這個總體,每天總有70%~80%的人你會遇到,那麽你的規律就起作用,如果我們關心的是其中的特例,最終隻能懷疑這個規律,因為人人都在看自己的希望看到的東西,規律就遠離了我們...

  麵向交易的方法嚴格說並不是一種方法,而是一種策略和態度
  麵向交易的方法的第一要務是不要為了交易而交易~ 而是為了成功的交易而交易

  有個網友說的好:為了交易而交易,是因為隻有交易了,才知道成功不成功。其實,我們的大多數錯誤的交易,往往在成交後半小時內就已經很清楚了。因為T+1,更因為內心的混亂,使我們錯上加錯…解釋一下,我想我們看到的所謂世間的實相,隻是一個特定觀察工具——人眼睛的映像,馬眼看人大,狗眼看人低,實際上,這還是以主導世界的生物——人的立場而言。有看法就難保不主觀,因此,我們的大多數錯誤的交易,往往在成交後半小時內就已經很清楚了,這句話說得非常好~

   說了這麽多,很多好像是廢話,其實用不著我們再說,兄弟們,告訴大家我在網上現在是戰戰兢兢,為什麽這麽說,因為沒有了自信,覺得所有的虧損細細想來都是必然,而盈利確實屬僥幸。我作股票比較晚,至今七年,有三次認識上的變化,第一次是第一年以後,我覺得自己還行,97年我1500點入場,到了年底還能盈利個10%呢,雖然是新手但是誰的話也沒有聽,這一次有了自信。第二次是1999年的時候,我在年底寫下了那禦風而行,說真的,那幾年對自己有了自信膽子也大起來,結果呢?大家都是過來人,能想象得到,血粼粼的,嗬嗬,但是那三年是我最努力的三年,每天回家辛辛苦苦的收數據,還要定期作數據備份,365天沒有例外,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和除了上班和外界基本沒有聯係,寫禦風而行其實是為了鼓舞自己…

  第三次就是2001~現在,我想或許是一種大變化之前的躁動,我對以前的分析方法,對經典的一些理論產生了懷疑,當然我們看很多問題,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是應該看到我們入場股市是有共性的目的,是天真還是過於自信,無論因為什麽。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接觸過一些實業界的商人,全國很多地方的,我發現一個共性,就是他們對參與股市投資報著一付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無論他們對中國股市多麽了解或是多麽不了解,當你講到上市之後可以座地圈錢時他們的臉上都笑成了一朵花,眼睛也無限向往的眯了起來,然而當問到他們是否原意參與交易時,他們就像從春夢中猛醒一樣,立即表示不要不要~嗬嗬,然後用一種警惕的態度對你,心想你要幹什麽?!哈哈,知道區別了吧?全中國股市的總體分母是一些最忠厚、最單純、最誠實的如我們的兄弟姐妹構成的,所以,強盜與騙子才能大行其道…

   我和大家說過,我迷戀過數據分析,迷戀過統計模型,編公式找規律等等,至今,我回首這些,看到的是一種虛無,如果說我隱約感到所謂技術派的成功實際上是一種基於你長期客觀翔實地觀察市場後形成的一種策略和態度在起作用,那麽為什麽我沒有完全厘清這個頭緒呢?反思了很久,在今年的上半年,我找到一個可以解釋的答案,我想應該是一個高手觀的問題~

  前麵我們說了,因為人人都在看自己的希望看到的東西,規律就遠離了我們...禦風而行寫作的時候,正是網絡狂潮的時候,第一次感受到信息汙染的利害,明明知道不是那麽一回事,那是自己的股票如果沾了一點網絡概念也一樣沾沾自喜,沒有沾的也是切盼快點觸網吧,我想資本求利的心思任何階級都是一樣的,所以階級的劃分究竟是以出發點還是以事實現狀根本沒有不要說。常識性的問題。

  剛剛看到馬兄給我做了一個經典回顧,偶真是非常感動,其實,馬兄沒有注意,你輯的第一貼不是我的,而是人家反駁我的,後來那個貼成了一個戰場,直到版主告訴我是誤會,他以為我是這個論壇早先的某某人,我說的馬甲是他,嗬嗬。那位兄卻再沒有原諒我雖然我在很多地方努力的頂它的貼~他的那個貼,我們的爭執起先,其實就是我說的高手觀的問題。我們說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什麽?我們來到這個市場,看到的是機會,機會隻有把握住才是成功,人為什麽需要偶像,因為人是弱者,當他對市場失去自信的時候,他會去本能的尋找希望,如果有這樣一種成功者,他們經過了時間的考驗,不折不扣的成功了,那麽這個市場就是有希望的,一出手就贏,飛越巔峰,這一類的詞語鼓舞著很多人,就像算命先生的存在價值,其實是人類自身的需要。命理學與愛略特的波浪理論、江恩理論一樣都是偽科學,一種精致的偽科學,在於它的自身圓融的特性,但是他們之所以能存在那麽久遠絕對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圓融,他們善於自圓其說,而是因為,人類的需要~
希望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來,人急切的盼望知道明天的事情,就象看底牌是很多投資者非常熱衷的事情,渴望了解自己的命運,希望趨利避害是人的普遍習慣,這時,薑恩之流就順應人們的需要被推上曆史的舞台首先,算命先生很多的時候,對待同樣的問題往往總是有千奇百怪的答案,這樣的結果是,一個算命先生失算被曆史唾棄,但是算命學卻流傳下來,不是命理學不好,而是他們的算術不精~就像波浪理論一樣,不是嗎?至於隻鐵之流自然是也利用這一點,錯就是你的錯,理論本身是永恒正確的,於是問題就清楚了,你的任務不是反思而是努力堅持~

  反過來說,那位兄也是這樣的觀點,如今這個論壇他已經很少來了,後來在其他論壇又見他開實戰貼,很多時候是性格使然,用他的話說,就是要在爭論中提高自己,但是往往爭論超過了問題的範疇,在很多論壇這都是一類人,回到以前的說明,我也是後來才知道2002年MACD這個論壇發生過什麽,我隻能說,現在的管理層是對的,至少在風氣上,是求真務實講正氣的~至於說論壇失去了某某人才,我倒覺得,一個真正德才兼備的人是不會舍得離開一個嚴謹、公正、專業的論壇的,所以,有些人的離去,論壇的網友幸末大焉~焉知非福?這個話題就此打住。所謂的技術分析真的是偽科學嗎?這是不是絕對了?我這麽看,比如說如我們知道的停損問題,我們一般的處理有兩種,一個是機械停損,規定一個百分比或者價位,然後執行它,另一種則是稍微動態一點,把移動的某些壓力支撐作為停損,但是有誰科學的測試或者統計過證明他的科學性?再比如趨勢線,以及趨勢線派生出來的x線、解消點到底是不是科學的有誰嚴謹的證明過?看過江恩的朋友如果把江恩1x8,8x1,正方形、百分比線及他們之間所有的焦點的水平線都標在圖上,k線的上方還有沒有被江恩理論覆蓋的價位嗎?這樣的江恩永遠不會錯,但是對我們呢?也永遠沒有用!在閩發,有個莊托跟莊買賣點,另一個馬甲叫做中國股神,一般總是拿這些方法來說事,在他的貼圖中大量的事例都錯了,他開的十幾個貼隻有0625的基本正確,然後就換馬甲頂這一個貼(這個人還是深得算命先生真傳的),在他的觀點看來,任何靠接趨勢線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向上突破它,然後展開一輪升勢,然後就用堅決不容置變的口氣求證它的假設,隻有這樣才是正確的,嗬嗬。還有就是跟莊的這種思想,莊稼無所不在無所不能,這種想法在96~2000年都看似沒有問題,然而到了2001~2003年教訓還少嗎?股評家為了挽留我們,編製一個又一個神話,讓我們覺得股市充滿希望,最後我們就像神經了一樣,看那裏皆是莊家的蹤跡,一時間風聲鶴唳,結果呢?還不是把自己的荷包交給市場?!我們把一切成功的希望寄托於跟上莊家,坐上莊家的馬車,結果是不由自主的帶上一幅偏色眼鏡去看市場,一切異動、一切走勢變化都被認為是莊家活動的結果,每天冥思苦想莊家到底要幹什麽,搞得自己神經兮兮杯弓蛇影嗬嗬,辛苦。

--------------------------------------------------------------------------------


  其實我要說的是,你長期客觀翔實地觀察市場後形成的一種策略和態度,會在你交易的時候起作用,變幻一種看待問題的方式,很多偽科學一樣可以為我所用如果換個角度,如果用愛略特的波浪理論去理解市場走勢可能的變化而不是急於判斷結果,用波浪的變化的觀點去演化出我們的策略,而不是當作一種方法去操作,那樣也許就是另一片嶄新的天地。要知道波浪理論的作者也是基於美股長期的走勢特征去歸納的,它最大的作用,我認為是了解市場波動的可能性~

  說到此處,終於快入正題了~我們上麵說了趨勢線,停損等問題,然而在解決現實的問題中我也經常要用到它們,為什麽一個我認為是偽科學的東西我還要用它呢?我這麽看,實際上,這些東東包括江恩的回調帶,其實都可以理解成一種簡單易用的策略,你我進出市場的時候,總是要有一種作為自己依據的東東,這是策略的一部分,而不是方法。在閩發,我覺得私人經紀人是一個真正的高手,他所提到的觀察甚於思考我深感其中的意義。其實,當你準備好策略的時候,當你的策略基本覆蓋未來可能出現的各種可能的變化之後,你完全可以休整身心,集中精神,當市場趨勢向某個方向演變的時候,你隻要仔細觀察,及時按照既定的策略執行就可以了,兄弟們,我們這些上論壇來的人沒有幾個是不知不覺的投資者,有了幾年的認真學習總結,隻要你客觀公正的看待問題,先求證後下結論,盤麵的各種變化可能還是可以分析出來的。所以,年初我也持這樣的觀點回到這裏時我是將信將疑的話,現在我可以有把握地說,對於我們這類的投資者,這是一種正確的理念~以前一直強調一個盤勢的概念,盤勢的總結概括就是這麽一些認識:

  我以前的一個貼中:

  從2001年到現在,我從一個論壇流浪到一個論壇,為了找到一位高手,找到一個答案,我曾經非常失望,因為討論理念、方法、反思過程的人少之又少,最終發現,大家其實都在要一個結果,非常確定非常能給人幻想與希望的結果,並且最終得出一個結論,在有的時候,在很多地方,即便是人民大眾中間,講大話,遠遠比講真話,受歡迎的多……然而在這時,答案似乎浮出水麵,這是一個係統的問題,答案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體係,我試圖組織語言,描述之。先決問題:先講一個小故事,天津地區曾廣為流傳的……

  某日,公共汽車站,一時髦之白領女士翩翩而至,身著緊身一步裙,至車來,上之,裙緊而不能,後有扣兒三顆,遂解其一,再上,仍不得上,再解之,仍不行,再欲解,聞後有男聲:
  大姐,我就三個褲扣,求你給我剩一個吧……

  解決問題之前,一定要解決一個先決問題,即問題究竟在哪裏?!
  破除迷信——為什麽市場總和我們做對?

  在禦風而行、觀念鎖定與套牢的開始一文中,我曾經討論過這些問題,很多人都在問:為什麽市場總和我們做對?

  偶問他們:為什麽要問這麽傻的問題?!

  問題之所以成為問題,僅僅在於你沒有找到正確的答案!錯失行情的原因之一:對利潤的不合理預期

  一個很大機構的主作曾經對我說,他們要是一年隻想掙30%,死的就是我們!對很多朋友來說,最終的虧損在於對利潤最大化的盲目的錯誤追求,人在受市場的影響,市場又被這種影響左右。

  市場錯還是你錯?——觀念與方法必須建立

  讓巴菲特這樣的人不倒的,絕對不隻是一個認識、分析市場的正確方法,而是一套方法。

  學過計算機的人都知道,計算機其實就會作加法,能使它完成千變萬化複雜計算的,其實有賴於模數補碼的觀念建立,通過補碼運算轉換成更多運算方法。一個好的方法,能讓你看清這個市場,一個好的策略,能讓你從錯誤中走向成功。買什麽,何時建倉,何時加倉,是方法問題;怎樣建倉,怎麽加倉,怎麽根據市場變化去管理資金與倉位是策略問題。

  被否定的圖形——有悖常理的運動
  這都看不出來?它可能持續向上運動嗎?要是你會這麽做嗎?這麽做的結果是什麽?
  被肯定的圖形——盤勢的積聚與突破的醞釀
  在該漲的時候漲,給它表現的機會,給它表現的期限,觀察、檢驗、確認……從大方向看機會,從微觀把握時間,意欲如何,市場反映是什麽,下一步該怎麽辦……

  題外話:一個被普遍忽略的問題——認識自己是百年大計
  每一輪的行情都不同,相同的是一群失望的投資者,市場不會被人改變,人能改變的,其實隻有自己。你會看到,總是輕輕的不告而別,熊市走了,正如牛市總是不請自到,悄悄的來……有了盤勢的支持,基本可以做到準確的判斷(發現)趨勢,及時的追逐趨勢,合理的分布自己的資金。

--------------------------------------------------------------------------------

  實際上很多方法或者說交易思想,你總結之後覺得很有用,但是實際操作中,他們的判斷仍然需要相當多的佐證與規則,也就是說,它仍然不穩定也不是很易用,敵人衝過來的時候,你的武器還沒有調整好,問題就大了,這有一個誰為誰服務的問題~還有就是你的模型好像沒有細說,你測試的結果如何?

  這是一個討論貼,歡迎你展開討論~關鍵在於我們證偽之後,態度上就不會對很多問題心存僥幸和幻想,在一個複雜多變的市場,你永遠不會完全知道什麽是對的,那不成了贏家通吃,這樣人出現,不是她消失就是市場消失,知道什麽是錯的,也能解決很多的問題~

  50年代的時候朝鮮戰爭,在相互戰術上我認為有三個變化
  
  第一階段勢大的特點就是運動和追殲,在5次戰役的階段基本是這樣,但是從2次戰役之後,中國軍隊的劣勢盡現...在以往,中國內戰的時候,戰鬥的補給基本上靠人民群眾的支持,牛拉人推,另外就寄希望繳獲敵人的補給,在淮海最為明顯,但是朝鮮不同,最明顯就是沒有大範圍的群眾支持,並且在二次戰役的最末,誌願軍本來可以占領哪個重要的港口被美軍炸上了天,繳獲補給的希望破滅了,很多饑餓疲憊的戰士嚎啕,再到後來,我軍後方重要的物資集散地被美空軍炸毀,為了政治需要還要強行推進,5次戰役的失敗隻是一個時間問題~一支部隊,像德軍這麽優秀的職業軍人,日軍這樣的禽獸部隊,減員1/3就會基本喪失戰鬥力,誌願軍戰士減員1/2甚至更少仍然堅持戰鬥,這種印象在雙方指揮員的頭腦中都會被強化,彭總在製定一個新的戰役計劃時肯定把自己的戰士以不怕苦,而不怕死作為戰鬥諸元的重要一項去考量,換句話說,彭總沒有美軍的空中優勢,強大的補給,先進的武器和通訊裝備,彭總不靠這個,你說他靠什麽?!

  但是這也是5次戰役慘敗的根由!~過了漢江,一馬平川,所謂的運動戰也就沒有存在的根由,朝鮮北部多山,如果說吃苦善戰的誌願軍還能和美軍一拚高下的話,到了漢江平原,誰運動誰呢?!

  很多憤青會說我是唯xx論,是這個是那個,但是我說,如果你在那時的一線部隊裏,你會這麽想嗎?

  如果你是弟兄們的指揮員,你會眼睜睜的看著讓自己這麽優秀的兄弟在根本接觸不到美軍的情形下,西聲掉嗎!你有沒有想過那樣對戰士,對士氣有多麽大的打擊!長久之後,對這個國家有多麽大的損失,誠然,在劣勢的情況下,唯有不怕犧牲,但是為什麽從上到下把這一點作為不變的理念呢?!這樣做會把傷亡放大很多,並且,對於指揮員傷亡不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看看兄弟連,美軍的長官怎麽做吧,我說那個少校,不是它的上級。

  這就是問題!李奇微上台之後,開始捉摸中國軍隊的補給與通訊的軟肋,其實這個家夥也是運氣好,如果沒有過漢江,中國軍隊的劣勢,包括領導層思想認識的僵化保守完全可以被英勇的戰士靠他們的勇氣與素養糾正過來,也許曆史又是一個樣子,但是過了漢江,疲憊的中國軍隊就像赤身裸體一樣站在美軍強大的火力麵前,結果呢?
  
  第二階段出現了,美軍這樣,個把營擺在戰線的要地,夥同南朝鮮軍,大部隊在後方,隨時機動,一旦發現中國軍隊的突擊重點,航空兵、遠程炮火攔截,進而美軍主力支援,擊潰後大範圍追擊穿插,這在火力優勢明顯,通訊運輸強大的美軍來說,非常容易做到,這樣的戰術,完全發揮了美軍的優勢,關鍵是美軍武器裝備的特點就是這個,而改變的一點是什麽,是認識,是態度,是對這場戰爭的嚴峻性和長期性的理解!
  
  於是在砥平裏,一個美軍團(主陣地隻有一個美軍的老乒連,參加過對日太平洋戰役的老兵連)擋住三個中國師的進攻!這個戰例迅速推廣,然後不久,5次戰役的屠殺開始~那麽結果呢?穩定住戰線後中國軍隊也是改變了一點,是認識,是態度,觀念轉變,對這場戰爭的嚴峻性和長期性終於也有了自己的理解!變成了類似美軍的以逸待勞的策略,後來就有了上甘嶺、金城反擊戰等等勝利,這樣的策略對於很優勢很強大的敵人來說,傷亡最小,消耗最小,先求生再求勝,對於英勇頑強的戰士來說,他隻要有槍有彈,有補給,有生命,就不會停止戰鬥,這是對我軍劣勢的理性反思之後的,實踐出的真知~回到正題,就像胡倫兄所說,墨菲法則篇,為什麽你認為正確的時候,要向相反的方向深深望一眼?所以我們說,當你麵向交易,一切的判斷都在你自己的理念和態度裏,如果我們認為有這樣一種東西,就是讓我們一出手就贏,飛躍巔峰的方法,雖然我們沒有,但是卻可以通過努力...

  這就錯了,不是說不要學習,不是說不要探討,而是方向要正確~

  上麵的那種想法其實是一種取巧的想法,以為找到一個方法,就可以放之四海,贏家通吃,可以美美的坐在家裏,懶懶的翻看k線圖,想什麽就來什麽...不用每天緊張的盯盤,收盤後還要辛苦的做功課,先苦後甜啦~這樣想的結果就是把自己赤身裸體的暴露在強大殘酷的是市場麵前等著被流彈獵殺,我們這個資金層次的人說股市莊家刻意謀害你,有些自作多情了~
  
  如果股市沒有希望如我們期望的運動,那麽等待,或者暫時退出~就好像你藏進坑道,你保持觀察,機會總是要回來的。

  zuanzi 兄說那天在看一部曆史題材的電視劇,名字記不清楚了。內容是反映紅軍時期的一部片子。看著看著就想到了市場。

  片子中所講述的那次戰鬥,說什麽也不是改變曆史的重大戰役,如果把我們現在的時點退回到那個時候。是不是有一個偉大的人,一個精於玄術的人,可以通過這次普通的戰鬥就可以推知在某些方麵1948年的三大戰役的勝負結果呢?我想如果我把這個問題問最傻的人,都不會得到肯定的答案。就是這樣,一個曆史中的事件,對未來的影響的變數是極大的,可能有影響,但實際的影響是如何發生發展,沒有能說清楚。
  
  經常看到一些所謂的市場技術高手,通過某一天或者一個圖形,一個現象,就信誓旦旦的說未來會如何,這不和一次小的戰鬥對曆史的影響一樣嗎?如果有人一定認為一隻南美的蝴蝶拍動它的翅膀,會造成一次北美的龍卷風的話。我沒有什麽可以反駁。但,誰能在那以億計的蝴蝶中找到那一支影響深遠的翅膀呢?
  
  技術分析也是如此,情形不同,可笑的是,總有人在找那對翅膀。

  zuanzi 兄您說的非常好,我要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看過遼沈戰役電影的人知道,胡家窩棚戰鬥對整個戰役的貢獻~一支被若幹國軍部隊打的支離破碎的部隊因為靠著頑強的戰鬥精神襲擊了廖兵團的司令部而極大的改寫了戰局,甚至可以說左右了中國曆史,就這次戰鬥來說,幾乎全軍覆沒,它改變的是什麽,是對敵人頭腦中的某些震撼,要知道林總此時根本不知道胡家窩棚還有這麽一幫被打散的兄弟浴血奮戰,他也許不知道為什麽廖兵團會突然改變令自己頭疼的方向轉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前進...
  
  有點像中途島海戰,兩個美軍魚類攻擊機中隊襲擊日軍的航母戰鬥群,無一生還,並且無一命中,但是他們打亂了日軍戰鬥群的隊形,並且直接導致大量的彈藥散布在甲板上最後被美軍主力聚殲...
  
  我們說的這些問題,其實就是一樣的道理。沒錯,可以跟莊,當作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問題是你能不能有效的做到這一點~

  就像上麵,這位兄說的多米諾效應,這種東西計算的複雜度誰能承受,在若幹龐雜的信息中分析出對你有用並且真實的信息並操作?對於跟莊的這種思路,我的理解就是難於操作~

  最終就像我說的:最後我們就像神經了一樣,看那裏皆是莊家的蹤跡,一時間風聲鶴唳,結果呢?還不是把自己的荷包交給市場?!我們把一切成功的希望寄托於跟上莊家,坐上莊家的馬車,結果是不由自主的帶上一幅偏色眼鏡去看市場,一切異動、一切走勢變化都被認為是莊家活動的結果,每天冥思苦想莊家到底要幹什麽,搞得自己神經兮兮杯弓蛇影嗬嗬,辛苦。我說過了,胡家窩棚出事的時候,林總卻並不知道~轉而說,我聽說過這麽一個故事,說明我為什麽不讚成跟莊的原因...
  
  有個兄弟某日去書店,看見經濟區賣很多炒股的書,立即如獲至寶,買回家去越看越來勁,覺得仿佛自己已經成為是市場贏家,興衝衝去找他的一個朋友,那位兄是位做莊的,一進家門,那位兄正在看書,他說,這回行了,我買到了戰勝你們的書,這回你們慘了...

  他的朋友想了想對他說,這樣,我做三個動作,你跟我學,如果你做到了,就說明你能夠按照書上講的戰勝莊家,他想著有什麽難的,就答應了,那位朋友先拿起一個杯子喝了一口水,然後放下杯子,他呢,也拿起一個杯子喝了一口水,然後放下杯子,那位朋友從筆筒中拿起一支圓珠筆,按了兩下,他呢,也從筆筒中拿起一支圓珠筆,按了兩下,然後他發現對方用一種非常奇怪的表情看著他,正當他納悶的時候,人家又拿起那個杯子,把剛才喝的水吐了出來...而他的,早就咽啦~

  哈哈哈~
  
  鐵血狙擊手兄,很多時候,跟莊不一定很簡單,你猜,其實是有失真的,我也講追隨趨勢,但是我追隨的市趨勢,不是莊,出發點不同,看待很多東西,會有很大的差異,至少,不容易心存僥幸和幻想,至少,從2001年到現在,這麽跟的教訓還少嗎?那些在市場價值回歸,資金抽離還心有不甘的莊家,幾個能夠幸免,你跟隨他們,一時很強,你覺得他們很強,一旦回撤就不會認賠,心想這是不是洗盤呢?結果呢?他們破產了,賠的是國家的錢,而你搭進去的,卻是自己的荷包~
  
  用朱總理的話講,誰強大誰就得天下,那當今世界早就是希特勒的啦~

--------------------------------------------------------------------------------

  美軍厲害吧,告訴你們,90年代初的時候,他們花了大價錢從x國買走中國一枚xx導彈,才有愛國者攔截飛毛腿的成功,與其說他武器牛,還不是中國網開一麵,嗬嗬。
  
  一個國家的武器係統都有自己的設計思想,美國再先進再發達,沒有那些參數的話一樣攔截不了,想想看,為什麽美國騎著薩達姆頭上拉屎,卻對朝鮮這樣一再妥協,這裏麵是有硬道理的,翻過來說,連美國都能這麽清醒的知道,把自己神化沒有意義,我們一再強調這一點,又是跟誰呢?!

  還有一點就是,不之鐵血兄注意否,青木最後一本寫在1997年4月的書最後一段,論述到1997年上半年那條筆直的趨勢線的時候,他說的是什麽?
  
  青木是一個時代的代表,他說他能說的事情,有些東西他一樣無法言說,你現在還看到他寫文章嗎?

  那個時代過去了~來技術分析描述的是一種狀態,它忠實的記錄著過往發生一些事情,有對抗,有迷惘,有...
  但是跟莊這種思想卻給交易者帶上一種有色眼鏡,在信奉它的交易者來看,一切的異動都是為了向上~

--------------------------------------------------------------------------------

  首先這是一個討論貼,很多想法也是雛形,不是很清晰,希望在和大家討論的過程中明晰化。

  有件事那就是我們回顧以前的經驗,也許那並不是真正的經驗,我們有位單位老大哥,以前學會計的,1998~2000年精研個股,成績很好,後來把我調到他的部門工作,發現他不再進行什麽財務分析,而是買了個匯金98看盤,我很奇怪,問他對股市的感想,他說,媽的,以前還以為自己是理性投資,現在看,感情是趕上泡沫膨脹的時候了...

  我有一個貼,長期藍籌牛股的持股策略分析最早在閩發6月初的,結論是這樣的:

  綜上所述,其實前提已經給出,長線藍籌券種的長期上揚多頭的幾個階段是多頭的思想變化的階段,我也不是強調非要出現什麽跳高的螺旋槳形態——這是我們做下麵判斷的一個工具,是說如果我們分析他們符合下麵三個要素就是正確的,我覺得應該有三個要素應該注意:

  1、股票本身質地支撐長期向上運行,0021、600839有目共睹,就是說假話做假賬也沒有破;
  2、關鍵是第一階段的參與者要多,不能是單一莊股,走價值發現而不是莊稼操縱的路線,螺旋槳k線形態與其他一些現象可以佐證這樣的判斷;
  3、而判斷某一階段的多頭分歧後是否能夠繼續上漲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那兩個多頭分歧的階段,必須有持續放大的成交量貫穿始終,這樣才說明多頭有效地進行了換手,藍籌的價值能夠反複被市場認同——這群人走了那群人來,沒有演變成單一莊股,否則命運與2000年之後的深科技、太極集團差不多——成為上漲空間小,下跌風險大的雞肋股。至於這是不是與所處行情的性質有關,比如那個行情處在波浪理論的第五浪階段成交量就是大,就不得而知了,大家看呢?

  至於000625長安汽車能否成為這樣的藍籌,從2002年5月看,他符合特征2,但是從2003年4月以來,他的成交量分布顯示並沒有大量的換手,接手寥寥,有變成單一莊股的嫌疑,嗬嗬,當初我不看好他很大程度在於此,是因為我不看好中國股市未來莊稼操縱的前途。很多東西用簡單的兩分法劃分是非常簡單粗暴的~
  
  所謂的技術分析既不是一種科學也不是一種方法,它的作用在於加深你對市場的理解,如技術分析,道論、波浪理論對於市場最大的貢獻就在於此,它們描述了市場曆史的運動,卻無法囊括市場所有的變化,所以說,如果你沒有真正的理解市場波動乃至運動的機理,你靠著所謂的方法去套用市場,結果是什麽呢?

  ——用簡單的思維處理複雜的問題,結果就是混亂~
  
  我的問題,我的迷茫與困惑這個論壇裏很多朋友都不理解, MACD的胡喊三朋友說的,老兄你一直反對跟莊的思路,一再說明不跟莊而要跟勢,但是我看了你的文章覺得你還是不知不覺在跟~

  說的非常好,這是我最急切解決的問題,就向有的老人家反了一輩子封建,晚年他的骨子裏最封建一樣,我也沒有超越我所走過的時代~而讓我最害怕的其實就是這一點。技術分析如果不能幫助你形成策略,那麽你的技術分析將是埋葬你的墳墓!

  學習青木的朋友為什麽沒有注意到青木所說的,當你看到一個形態的時候,你應該清楚的知道這個市場正在發生什麽樣的事!實際上,對於技術分析一開始的理解,青木也是一樣,青木告訴你應該看他手指的月亮而不是他的手指,你學習青木,最後看到的是什麽呢?
  
  比如說我說趨勢線其實是一個簡單的策略,為什麽,什麽叫做趨勢線,有誰想過為什麽會有這個詞?!這條線是來描述趨勢的斜率,也就是趨勢的大致方向,因此,跌破或突破,都意味著原來趨勢改變的可能性,請注意,我說的是可能性,形態之間的演變能力非常強,並一定非會如何,明確的暗示下一趨勢形成的形態並不常見~過去的質量統計學有一種思想,就是隻要樣本偏離正泰分布連續一定的數量,無論是合格還是不合格,有否固定的斜率,都作為失控狀態處理...這時你的跟隨策略就要起作用。反過來說,一輪就趨勢結束了,新的相反的趨勢就一定開始了嗎?不是很多例子嗎?非洲人民趕走了白人殖民者,迎來本族的暴君!
  
  很多論壇有很多自以為是的人,他們找會員,做廣告,為的是什麽(我聲明,本貼裏的朋友沒有此類人)因為他們不具備獨立生存在市場的能力!他們拿著形態、均線、波浪......等等,動輒對著三五個月的行情拿道論江說說事,他們有沒有認真讀過,有沒有認真想過,道氏理論上的棒線都是周線、月線知道不知道?!很多人交易之前就已經有了結論,技術分析成為求證的工具,另外一些人,則把這種分析作為一種借口,一種說服自己堅持錯誤的籍口~這樣他們永遠也想不明白,為什麽會成功,為什麽會失敗哦~
  
  錯誤的高手觀是什麽?就是相信自己的不可戰勝(包括到有一天自己不可戰勝),我說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舉世絕倫的狙擊手,他的射術天下第一,是否代表著他在戰場可以永遠不死?槍法再好隻是說他瞄準敵人的技術,但是並不能因為自己是高手就可以阻止敵人瞄準他,他一樣會被秒殺,這個之間的邏輯誰都可以理解,但是隻有一個人,就是狙擊手本身,永遠不願意接受,在他被擊中的一瞬間,他想的一定不是它媽的,而是~~ ——大哥,你打錯人了!
  

   我想說的是,市場的運動是趨勢與隨機漫步並存的矢量疊加後的運動!而麵向交易的策略首先要求我們把我們所有的知識與經驗轉換為支持的策略!有個網友說我的說法:

——好象有點“否定一切”的意味!!要記住:任何存在的東西(事物)都有其合理的的一麵!!

  不知樓主在市場上是靠什麽**生存的!!??否定別人其實也是在否定自己!!!

  我想這是相當一部分人的看法吧,我想,根本的對立不在於別的,而在於我否定了他們賴以在市場中立身的信念~到處都有飽讀罷菲特、索洛斯、青木的人~

  可是有幾個真正讀懂他們真正的東東呢?

  佛經千千萬萬人在看,後來誰成了釋迦牟尼?!一年以前我對股價克隆問題趕興趣,查閱了很多資料,後來在一本叫做《複雜》的書中找到這樣一個答案,講到遺傳學的時候他這麽描述遺傳現象,這樣一個大家族,每個人看似不相同,但是,每個人之間又有某種相似的關聯存在,偶成一個家族的血統~
  
  我想股價也這樣一個血統結構的~

  再接著,我們討論50年代中美戰法的比較時,我們發現,當雙方擺正自己的位置,並且能夠認識到局勢的嚴峻時,雙方都采取了最適應自己特點,最能克製對方長處的戰術,這種策略建立在一個正確的指導思想之上。
  
  美軍以為憑借優勢的技術和火力就能取勝,結果沒有;
  中方認為靠著一不怕苦,而不怕死的精神就能趕走美國姥,結果也是沒有。

  胡喊三兄提出了一個介入點的問題,我想,這是一個大家普遍麵對的問題,我也沒有好的辦法,大致有一個,因為沒有能力進行測試,好用不好永不好講,這和三年以前我觀察上證指數的波動經曆有關,我存了一個G得分時圖,規律沒有找到,但是以外的找到這麽一種方法......我想大家應該注意一下分時圖,尤其是5分鍾線,這個很有用,當你長期觀察之後,你會發現,不同的啟動其實對未來的走勢很有不同的決定,是否是蓄謀已久的上漲,在很多時候你會看到耐心的修複與突破時的共振現象,非常明顯,而勉強的上漲,以後的道路會非常的曲折,我想,大家在大量的觀察之後,容易得出自己的結論。這就是我說所該漲或不該漲,所謂的盤勢。

  下跌之前也是一樣。

  莊家做盤也要有個依據的,沒有幾個人能夠下盲棋,大多數人也是要觀圖論勢。

  我之所以很少提這個東西,是因為一想到他,就讓我想到當年在根樁風行時代的自己,雖然那時很有一些成功,但是,那種根基是絕對不牢靠的,尤其是長期這樣思維的慣性,不是一兩天可以改變,而且,容易墜入自己編織的幻想斡旋,就是把一切想象成莊家的活動,這在行情轉勢之後,會非常危險~

  大家記住,牛市能改變一切,熊市也是一樣,最近論壇的各位心情可能都不是很好,等行情好了,再陰冷的天氣也會轉晴。

  不知道這裏有沒有河南的兄弟,多年以前偶看劉振雲先生有文章介紹1943~1944年發生的一些事,知道那段曆史的人知道當時有一次國軍的大潰敗,說道當時國軍敗下來燒殺搶掠,而日軍則是開倉放糧,結果呢,使當地老百姓把國軍的流兵繳械,送給日軍,嗬嗬。後來看了這麽一篇報告,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國際經濟學教授丹尼。羅得瑞克(DaniRodrik)在總結東亞金融危機的教訓時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公式:經濟增長=-外部衝擊×(潛在社會衝突+衝突管理機構)。該公式表明:(1)外部衝擊對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增長產生負麵影響,而外部衝擊如亞洲金融危機、石油危機或世界經濟衰退均屬於不可預測、不可控製的隨機事件;(2)潛在地社會矛盾越多,衝突越大,外部衝擊對經濟增長的負麵影響就越大,例如收入差距越大、社會收入分配越不平等、民族矛盾越劇烈,那麽經濟增長下降的幅度就越大,社會分裂的可能性就越大;(3)在給定的外部衝擊和現存的社會矛盾狀況下,社會管理機構越脆弱,其調節社會矛盾的能力越低,在全社會進行公平分配的意願越小,人民廣泛參與政治民主和利益表達的機會越少,弱勢群體越容易受到忽視,那麽,一旦遇到經濟動蕩和外部衝擊,就會加劇原有的社會矛盾和衝突,對經濟增長的負麵影響也就越大。這正是許多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社會不穩定、社會動蕩不止、政府不斷更迭的原因。最近的一個典型案例是,經曆了長達30多年的高速經濟增長,但社會卻越來越不平等、政治越來越腐敗的印尼蘇哈托政權在受到亞洲金融危機衝擊後垮台了,這個民族國家在危機中走向混亂,GDP下降了20%以上。

  太多地我不說了,我從來不信河南人如何如何,我在天津最好的朋友就是河南人的後代,偶也去過哪裏,人多地少天災人禍,總之,那些站在封建剝削階級,官僚買辦階級立場的人會說不好,偶看他們,嘴裏放P~
    
  麵包會有的,行情也會有的,相信自己吧~大家都知道0029深深房這個股票,在2002年的1~2月份走出了一輪非常快速的拉升行情,短短月餘時間,升幅超過了一倍,在當時的滬深兩市成為耀眼的明星,然而投資者為什麽總是在看了那麽多的跟莊類的書籍,學習了那麽多的市場知識之後,卻仍然抓不住這樣趨勢明顯上揚的“好”股票呢?投資者一定會想,理論沒後錯,還是我的功夫沒有到家,如果功夫到家,嗬嗬...

  我們試圖闡述一個已經具有“一定水平”交易者的在市場中的困境,2002年的1月23日~1月31日,上證指數在作出一個非常有力的短促的雙底之後,開始反彈上揚,其後的上揚趨向減緩,在3.1日險些喪失上揚的趨勢,後來的上漲明顯斜率變緩,3月20日基本反彈趨勢結束,大家可以對照當時的行情。0029是在新年之後的重新開市後的2.25日開始拉升,之前的走勢無論從升幅還是形態基本與指數相似,並且注意,它是從2000年初的16元一直基本上沒有反彈的跌倒4元左右的,之間沒有明顯的建倉區間,也沒有明顯的主力活動跡象,3.1日大盤危急的時候,它正處在克複一個重要的頸線與均線壓力的時刻,收了一個上影較長的小陽線,至此,已經從最低的4.04到了6.64,50%升幅的過程裏,並沒有明顯的買入信號出現,要知道當時這樣走勢的股票要有200~300隻左右,沒有誰會想到它,即便買了,我想碰上的成分要比著力分析的成分大的多。3月1日之後,它開始大幅度上揚,連續3各漲停之後開始趨勢減緩,開始盤出一個頭部,漲停都是跳空的,當然後兩個當日就封閉了。成交量也逐次放大,也就是說,當它顯示出與眾不同的走勢時,你的買進就已經處於非常不利的態勢了,這一點,也就是我說的這類投資者的困境的原因之一,當然,如果他們知道了這一點,並且承認不再是技藝不佳問題,那麽他們將麵臨其他的問題,比如去和留這樣嚴峻的問題~

  如果不是這樣,就不可避免的成為了猜,在猜中一次頭彩之前,可能已經九死一生了。再好的倉位管理與資金控製也解決不了一段時間連續虧損的問題,更何況,帶著主觀幻想的結果去猜,執行停損的界限可能非常的寬鬆,富貴險中求的結果求到的往往不是富貴呀,這樣的教訓大家經曆的還少嗎?!這個討論貼,真誠的希望通過大家的交流與探討,找到一個更有效、可行的解決方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