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臘八吃粥的習俗及來曆

(2007-05-04 12:42:12) 下一個

明天就是農曆十二月初八了,十二月也叫臘月,臘月初八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的起源和上古社會的歲末祭祀活動有關。

臘月一詞的起源很早,據《禮記·郊特牲》記載“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郊之祭也,大報本,反始也。天子大蠟八。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禮記正義》:“伊耆氏者,神農也”。漢應劭《風俗通義》引《禮傳》:“周曰大蠟,漢改為臘。臘者獵也,因獵取獸祭先祖也。”就是說到了十二月,人們進行郊祭,感謝天,感謝先祖。臘月之說在原始社會從狩獵時期剛進入農業初期的時候,即史前傳說的神農氏時代就開始了。相傳從周代起,我國民間已普遍稱農曆十二月為“臘月”了。臘,本是歲終大祭,漢蔡邕《獨斷》:“臘者,歲終大祭。”華夏漢民族的傳統節日和農業活動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春夏秋三季都是很忙的季節,冬季到了年底,農業豐收,要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祭祀先祖及各種司掌天地風雨的神靈,感謝上一年的降福,祈求來年的豐收。

臘祭所拜之神據文獻資料所載有:一為先嗇神,祭神農;二為司嗇神,祭後稷;三為農神,祭古時田官之神;四為郵表畦神,祭始創田間廬舍、開道路、劃疆界的人;五為貓虎神,祭其吃野鼠野獸,保護了禾苗;六為坊神,祭堤防;七為水庸神,祭水溝;八為昆蟲神,祭以免蟲害:共為八種。因此又稱為“臘八”。

漢代以前,臘祭在十二月,但日子並不確定,有時在月初,有時在月底。隋杜台卿《玉燭寶典》說:“漢以戌日為臘,魏以辰,晉以醜。”到了六朝,就把行祭的日子定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了。如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十二月八日為臘日。”

吃臘八粥的來曆,有很多的傳說。其實吃臘八粥的曆史很久了,很多傳說都是後人附會上去的。比如端午節,起源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但後來給附會了很多含義,最流行的是為了紀念屈原,也有傳說與東漢孝女曹娥有關的,江浙一帶的習俗流傳端午節與紀念伍子胥有關。與臘八粥習俗有關的傳說很多,流傳較廣的是與佛祖釋迦牟尼的傳說。

傳說釋迦牟尼出走王宮,進山苦修6年,學經完畢的時候,正是臘月初八日,這也就是佛教所說的“釋迦牟尼得道日”。又根據《因果經》記載,釋迦牟尼因6年苦行,無暇顧及個人衣食,每天隻吃一些麻麥,常年不得溫飽。在他學習期滿時,已是衣杉襤履,瘦骨嶙峋,容貌好似枯木一般。他疲憊不堪地走下迦嘟山,坐在河畔,向村人乞討。村中一牧牛女子,用缽盂煮牛奶給釋迦牟尼吃,使釋迦牟尼很快恢複健康。佛教興盛以後,為了紀念這件事,就規定這個日子為古印度人民“齋僧”和救濟窮人而施舍飲食的日子。東漢佛教傳入中國以後,臘月初八施舍這件事逐漸變成了熬煮“臘八粥”的習俗。我國一些佛教寺廟裏熬煮“臘八粥”,就紀念尼連河畔牧牛女子救濟釋迦牟尼的故事。

也有一種說法是:宋代民族英雄嶽飛為奸臣秦檜誣陷,被朝廷以連續十二道金牌召回京城。嶽飛無奈,隻好班師回朝。臘月八日行至半路供養不足,沿途百姓聞訊後,紛紛送上粥飯。嶽飛被害後,每年臘月初八百姓都要熬粥紀念他,故稱為“臘八粥”。

另一種說法認為:明太祖朱元璋少年家境貧寒,常斷炊。冬天凍餓難忍,他就挖鼠洞找來雜糧,煮粥果腹。後當上皇帝,仍憶當年斷炊之事,便下令禦廚取各種穀果煮粥,分賜群臣。有人問粥名,因這天正好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稱之為“臘八粥”。

 宋朝吳自牧撰《夢梁錄》卷六載:“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刹寺等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此時,臘八煮粥已成民間食俗,不過,當時帝王還以此來籠絡眾臣。元人孫國敕作《燕都遊覽誌》雲:“十二月八日,賜百官粥,以米果雜成之。品多者為勝,此蓋循宋時故事。”《永樂大典》記述“是月八日,禪家謂之臘八日,煮經糟粥以供佛飯僧”。到了清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將北京安定門內國子監以東的府邸改為雍和宮,每逢臘八日,在宮內萬福閣等處,用鍋煮臘八粥並請來喇嘛僧人誦經,然後將粥分給各王宮大臣,品嚐食用以度節日。《光緒順天府誌》又雲:“每歲臘月八日,雍和官熬粥,定製,派大臣監視,蓋供上膳焉。”臘八粥又叫“七寶粥”,“五味粥”。最早的臘八粥是紅小豆來煮,後經演變,加之地方特色,逐漸豐富多彩起來。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舊事》說:“用胡桃、鬆子、乳覃、柿、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裏則稱“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棗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鬆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頗有京城特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